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 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寫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以及暮江吟的詩如何分段寫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請用“/”“/”給《暮江吟》標出朗讀的節奏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暮江吟》
譯文: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擴展資料:
《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
《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后兩句主要寫日落后(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后兩句還引伸出夜里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
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后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
慕江吟這首詩按什么順序,描寫了從什么到什么就段時間江邊的景色變化
《暮江吟》這首詩按時間順序,描寫了暮秋季節從傍晚到夜幕降臨這段時間江邊的景色變化。
《暮江吟》寫了從日暮到夜晚這一段時間里的四種景物,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殘陽、江水、露珠、新月。全詩描繪晚霞映江的夕陽美景以及彎月初升的月夜美景,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寫作背景
《暮江吟》寫于詩人赴杭州擔任刺史的旅途中。當時,唐朝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自求外任,離開朝廷后頓感輕松愜意,于是寫下此詩。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愿遠離朝廷后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于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暮江吟》節奏劃分是怎么樣的?
節奏如下:
節奏是: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節奏是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中一種與韻律結伴而行的有規律的突變。用反復、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后連貫的有序整體(即節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
簡介: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