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途中李廓頷聯如何描寫景物 遠游杜甫頷聯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
今天給各位分享夏日途中李廓頷聯如何描寫景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遠游杜甫頷聯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全唐詩》卷四百七十九(4)
卷479_41 【題西隱寺】封敖
三年未到九華山,終日披圖一室間。秋寺喜因晴后賞,
靈峰看待足時還。猿從有性留僧坐,云靄無心伴客閑。
勝事倘能銷歲月,已co名利不相關。
卷479_42 【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茲休運歲終功就合詠盛明呈上】馬植
舜德堯仁化犬戎,許提河隴款皇風。指揮貙武皆神算,
恢拓乾坤是圣功。四帥有征無汗馬,七關雖戍已弢弓。
天留此事還英主,不在他年在大中。
卷479_43 【夏日途中】李廓
樹夾炎風路,行人正午稀。初蟬數聲起,戲蝶一團飛。
日色欺清鏡,槐膏點白衣。無成歸故里,自覺少光輝。
卷479_44 【長安少年行】李廓
金紫少年郎,繞街鞍馬光。身從左中尉,官屬右春坊。
刬戴揚州帽,重薰異國香。垂鞭踏青草,來去杏園芳。
追逐輕薄伴,閑游不著緋。長攏出獵馬,數換打球衣。
曉日尋花去,春風帶酒歸。青樓無晝夜,歌舞歇時稀。
日高春睡足,帖馬賞年華。倒插銀魚袋,行隨金犢車。
還攜新市酒,遠醉曲江花。幾度歸侵黑,金吾送到家。
好勝耽長夜,天明燭滿樓。留人看獨腳,賭馬換偏頭。
樂奏曾無歇,杯巡不暫休。時時遙冷笑,怪客有春愁。
遨游攜艷妓,裝束似男兒。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馬吹。
鶯聲催曲急,春色送歸遲。不以聞街鼓,華筵待月移。
賞春惟逐勝,大宅可曾歸。不樂還逃席,多狂慣衩衣。
歌人踏日起,語燕卷簾飛。婦好唯相妒,倡樓不醉稀。
戟門連日閉,苦飲惜殘春。開鎖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倩歌牽白馬,自舞踏紅茵。時輩皆相許,平生不負身。
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玉雁排方帶,金鵝立仗衣。
酒深和碗賜,馬疾打珂飛。朝下人爭看,香街意氣歸。
游市慵騎馬,隨姬入坐車。樓邊聽歌吹,簾外見鶯花。
樂眼從人鬧,歸心畏日斜。蒼頭來去報,飲伴到倡家。
小婦教鸚鵡,頭邊喚醉醒。犬嬌眠玉簟,鷹掣撼金鈴。
碧地攢花障,紅泥待客亭。雖然長按曲,不飲不曾聽。
卷479_45 【雞鳴曲】李廓
星稀月沒入五更,膠膠角角雞初鳴。征人牽馬出門立,
辭妾欲向安西行。再鳴引頸檐頭下,樓中角聲催上馬。
才分曙色第二鳴,旌旆紅塵已出城。婦人上城亂招手,
夫婿不聞遙哭聲。長恨雞鳴別時苦,不遣雞棲近窗戶。
卷479_46 【鏡聽詞(古之鏡聽,猶今之瓢卦也)】李廓
匣中取鏡辭灶王,羅衣掩盡明月光。昔時長著照容色,
今夜潛將聽消息。門前地黑人來稀,無人錯道朝夕歸。
更深弱體冷如鐵,繡帶菱花懷里熱。銅片銅片如有靈,
愿照得見行人千里形。
卷479_47 【猛士行】李廓
戰鼓驚沙惡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單于衣錦日行兵,
陣頭走馬生擒得。幽并少年不敢輕,虎狼窟里空手行。
卷479_48 【送振武將軍】李廓
葉葉歸邊騎,風頭萬里干。金裝腰帶重,鐵縫耳衣寒。
蘆酒燒蓬暖,霜鴻捻箭看。黃河古戍道,秋雪白漫漫。
卷479_49 【落第】李廓
榜前潛制淚,眾里自嫌身。氣味如中酒,情懷似別人。
暖風張樂席,晴日看花塵。盡是添愁處,深居乞過春。
卷479_50 【贈商山東于嶺僧】李廓
商嶺東西路欲分,兩間茅屋一溪云。
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卷479_51 【上令狐舍人】李廓
名利生愁地,貧居歲月移。買書添架上,斷酒過花時。
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遲。近來唯儉靜,持此答深知。
積雨輞川莊作頷聯景物描寫運用了哪些手法
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
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
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后期的作品。王維后期的詩,主要寫隱居終南山、輞川的閑情逸致的生活。《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思想的萌芽。
再加上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漸漸覺得仕途生活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盡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并沒有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
王維是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一途了。于是,后期的王維就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甚至對于他個人生活有很大影響的安史之亂,在他的詩歌里面也幾乎沒有什么積極的反映。
他后期對現實基本是抱著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最初隱居終南山,后來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為悠閑,“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并吃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這首詩就是作于王維隱居輞川藍田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積雨輞川莊作
詩歌的首聯和頷聯描寫了哪些景物
首聯即點明登岳陽樓,引導出下面對岳陽樓所見情景的描繪。頷聯寫出了在岳陽樓上所見的洞庭湖水水勢浩淼、無邊無際的壯觀景象。前兩聯借景抒情,為后文作鋪墊。
請簡析頷聯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蘊涵了詩人怎樣
戲答元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1)古人謂寫景當“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請簡析頷聯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蘊涵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2)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說這首詩“結韻(尾)用高一層意自慰”。請聯系全詩作簡要分析。(3分)
試題答案
(1)(3分)答: 頷聯寫景,于料峭春寒中現盎然春意,頗富生機;在抒情方面,于寂寞愁悶里懷著向上的希望。
(2)(3分)答:本詩先描寫了荒遠山城的凄涼春景,接著抒發自己遷謫山鄉的寂寞情懷及眷眷鄉思,但詩人并沒有因此消沉,尾聯落到“待春”的自我寬慰的主題上,表達了詩人向上的希望之心。
請從景物描寫角度簡要賞析這首詩的頷聯?
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并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由此運用了由近及遠的順序描寫景物。這個村莊坐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莊”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
詩歌的頷聯是從哪些角度描寫邊地景物的
附上所有題目及答案:
Q:1、詩歌的頷聯是從哪些角度描寫邊地景物的?請簡要分析。
2、詩人在尾聯中為什么說“空相寄”?這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A: 1、①動靜角度,“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景象。②視聽角度,“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笳”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③色彩角度,“白”“黃”的色彩點染,寫出了邊地景色的單調。
2、原因:妻子即便寄來了春裝,但邊地五月仍然不見春意,“春衣”無法穿在身上。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憂愁與無奈。
拓展:
帳 夜①
吳兆騫
穹帳連山②落月斜,夢回孤客尚天涯。
雁飛白蘋年年雪,人老黃榆夜夜笳。
驛路幾通南圓使,風云不斷北庭③沙。
春衣少婦空相寄,五月邊城未著花。
【注】 ①詩人因科場案而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二十余年,此詩約作于抵寧古塔三年之時。②連山:就是山勢。③北庭:漢時北匈奴所居之地,這里指詩人所居之地。
關于夏日途中李廓頷聯如何描寫景物和遠游杜甫頷聯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