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四紀為天子翻譯(如何四紀為天子下一句)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四紀為天子翻譯和如何四紀為天子下一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馬嵬李商隱翻譯
【原作】
馬嵬
[唐]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注釋】
馬嵬:原詩共有兩首,都是諷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馬嵬(wéi),地名,楊貴妃縊死的地方。《通志》:“馬嵬坡,在西安府興平縣二十五里。”《舊唐書·楊貴妃傳》:“安祿山叛,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曰‘賊本尚在’。指貴妃也。帝不獲已,與貴妃訣,遂縊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
海外徒聞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外有仙山”意,指楊貴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雖然聽到了唐王朝恢復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經不能再與玄宗團聚了。“徒聞”,空聞,沒有根據的聽說。“更”,再,還有。“九州”,此詩原注:“鄒衍云:九州之外,復有九州。”戰國時齊人鄒衍創“九大州” 之說,說中國名赤縣神州,中國之外如赤縣神州這樣大的地方還有九個。這句詩以“海外九州”指想象中的仙境。楊貴妃死后,有方士說在海外仙山找到她。見白居易《長恨歌》和陳鴻《長恨歌傳》。但神仙傳說畢竟渺茫,不能給唐玄宗什么安慰,所以說“徒聞”。
他生未卜此生休:陳鴻《長恨歌傳》:唐玄宗與楊貴妃曾于七夕夜半,“密相誓心,愿世世為夫婦,執手各嗚咽。”但來世如何尚不可知,而此生的夫妻已經完結了。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追述玄宗逃蜀時的情景。“虎旅”,指跟隨玄宗入蜀的禁軍。“宵柝”,又名金柝,夜間報更的刁斗。“雞人”,皇宮中報時的衛士。漢代制度,宮中不得畜雞,衛士候于朱雀門外,傳雞唱。“籌”,計時的用具。
此日六軍同駐馬:是敘述馬嵬坡事變。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當時七夕笑牽牛:意思是說當年七月七日李、楊在長生殿夜半私語的時候,還以為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只能會面一次,不及他們天天在一起。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這兩句嘲諷唐玄宗雖多年做帝,并不能長保他的妃子,不及普通人家能始終相守。“如何”,為什么。“四紀”,四十八年。古人以十二年為一紀,此指玄宗實在位四十五年,將近四紀。“盧家莫愁”,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作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這里是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幸福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對照。
【古詩今譯】
忽然聽到傳聞,說海外還有九州,貴妃就住在那里的仙山上;來生之誓約夫婦相守的事尚且虛幻渺茫,而今生的緣分已分明結束了。只聽得巡夜的禁軍一聲聲敲著凄切的刁斗,再也聽不到朱雀門外的衛士黎明時分傳唱的報曉雞鳴聲。如今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月七日在長生殿上,還笑話過人家牛郎織女相聚得太少呢。為什么做了幾十年的皇帝的天子,卻趕不上盧家夫婿,能與妻子莫愁終生陪伴廝守?
【賞析】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縣)人,晚唐杰出詩人。李商隱年少聰慧,二十五歲進士。但是他步入仕途之后即被卷入黨爭漩渦,在政治上倍受打擊,一生貧困潦倒,郁郁不得其志,四十五歲即死于滎(xíng)陽。著有《玉溪生詩》,清代馮浩《玉溪生詩箋注》較為詳備。
《馬嵬》為詠史詩,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 )故事為抒情對象。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李商隱的《馬嵬》是唐代自杜甫以來詠馬嵬之變之詩中的杰作,也是李商隱詠史詩中,借歷史上荒淫腐敗而招致禍亂敗亡之君昭示歷史教訓、諷刺現實政治的以古鑒今之作。作品中,詩人不是在勸誡惋惜,而是在挖苦與諷刺。
首聯:“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從楊貴妃死后唐玄宗令人尋其魂魄寫起,暗示唐玄宗的無奈。“海外”,指楊玉環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尋其魂魄,有方士回說在海外仙山即(蓬萊山)見到了楊玉環,并且楊玉環授之以鈿合金釵,并承諾堅守生前之他生誓約。然而,這只不過是“徒聞”的傳說而已,唐玄宗、楊貴妃二人他生永為夫婦的愿望顯然是渺然“未卜”的,而現實中楊貴妃倒是真的一命長“休”了。詩人用詞的感情化,表現了唐玄宗的無奈,同時也不乏諷刺意味。
頷聯:“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緊接首聯次句,追述出逃的情景,暗指楊玉環被縊于馬嵬事。夜間只能聽見禁軍中報更的刁斗聲,哪里還能像平時在宮中那樣聽到宮廷衛士傳唱的報曉雞鳴呢!這兩句將出逃生活與宮內生活放在一起加以對照,又用“空聞”二字寫出了唐玄宗失去往日宮中沉迷美色、高枕無憂生活的`寂寞與失落和失去楊貴妃之后品嘗自釀苦酒的孤獨滋味。
頸聯:“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從對比的角度繼續寫李、楊的愛情悲劇。那一天,禁軍不起程,終于逼迫唐玄宗賜楊貴妃縊死。而此前唐玄宗和楊貴妃還山盟海誓,愿世世為夫婦,并切曾嘲笑過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次呢!寫法上有很大的跳躍性,但在內容上卻有因果的聯系。正因為唐玄宗昔日的沉溺女色、廢政誤國,才帶來“六軍駐馬”逼迫其賜貴妃自縊,才有后來的悲劇結果。“此日”“當時”的強烈對比,使唐玄宗的始亂終棄受到了無情的鞭撻。“六軍”,《周禮》說天子有“六軍”,后來詩人用它泛指皇帝的軍隊。事實上那時候只有左、右龍武,左、右羽林四軍。
尾聯:“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以對比手法和反詰語氣作結,寄托感慨,點明題旨,警醒后世,把批判的鋒芒直接指向唐玄宗。唐玄宗貴為天子卻不得不賜死寵妃,而平民百姓盧家夫婿,卻能與莫愁女白頭偕老,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語言雖直白了些,表達出來的情卻是至深至痛,鞭撻有力。
《馬嵬二首》翻譯
馬嵬二首
[ 唐·李商隱 ]
其一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
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譯文
其一
風云突變,安祿山舉旗造反,叛軍震天動地地殺到長安,無可奈何殺死寵愛的妃子,唐玄宗自己不久也抑郁死去。如果說唐玄宗真認為楊貴妃具有傾覆邦國之能,皇帝的玉輦為什么要倉皇地逃往馬嵬?
其二
傳說,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們的今生,緣分已盡,而來世,尚且未知。相守與分離,有與誰知。回想明皇當年,暫駐馬嵬,空聞金沱聲,不見宮室繁華。短短幾夕間,物是人非,斗轉星移。豈料玉顏已成空。胞弟不正,三軍怒斬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長生殿嗤笑牛郎織女的天。誰料,竟然連牛郎織女也不如。想來天子也不過如此,連自己心愛的人都無法保護。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馬嵬·海外徒聞更九州》的原文及譯文鑒賞
《馬嵬·海外徒聞更九州》 作者為唐朝詩人李商隱。
其古詩全文如下: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前言:
《馬嵬二首》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兩首詠史詩,一為七言絕句,一為七言律詩,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楊貴妃)的故事為抒情對象,詩中隱含作者對唐玄宗的強烈批評之意。
注釋:
1、海外徒聞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楊貴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雖然聽到了唐王朝恢復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經不能再與玄宗團聚了。“徒聞”,空聞,沒有根據的聽說。“更”,再,還有。“九州”,此詩原注:“鄒衍云:九州之外,復有九州。”戰國時齊人鄒衍創“九大州”之說,說中國名赤縣神州,中國之外如赤縣神州這樣大的地方還有九個。
2、未卜:一作“未決”。
3、虎旅:指跟隨玄宗入蜀的禁軍。傳:一作“鳴”。宵柝(tu):又名金柝,夜間報更的刁斗。
4、雞人:皇宮中報時的衛士。漢代制度,宮中不得畜雞,衛士候于朱雀門外,傳雞唱。籌:計時的用具。
5、“此日”句:敘述馬嵬坡事變。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6、牽牛:牽牛星,即牛郎星。此指牛郎織女故事。
7、四紀:四十八年。歲星十二年一周天為一紀,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約為四紀。
8、莫愁:古洛陽女子,嫁為盧家婦,婚后生活幸福。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作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
翻譯:
傳說,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們的今生,緣分已盡,而來世,尚且未知。相守與分離,有與誰知。回想明皇當年,暫駐馬嵬,空聞金沱聲,不見宮室繁華。短短幾夕間,物是人非,斗轉星移。豈料玉顏已成空。胞弟不正,三軍怒斬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長生殿嗤笑牛郎織女的天。誰料,竟然連牛郎織女也不如。想來天子也不過如此,連自己心愛的人都無法保護。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鑒賞:
此詩開首即說“海外”,指楊玉環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尋其魂魄,在海外仙山會見了她,楊授以鈿合金釵,并堅訂他生之約的傳說故事而言。詩人以玄宗心情設想,直說九州更變,四海翻騰,海外徒然悲嘆,而“他生”之約,難以實現。三四句承上鋪寫。“空聞”、“宵柝”,即未聞“宵柝”;“無復”、“報曉”,即不用“報曉”。此皆承上兩句“徒聞”、“未卜”之意,暗指楊玉環被縊于馬嵬事。五六句轉入實事。“此日”指貴妃賜死之日,“當時”指七夕相約之時。“六軍同駐馬”指禁軍嘩變,李、楊兩人的愛情也一同“駐馬”了,幻滅成空。“七夕笑牽牛”,意為七夕之夜,長生殿上兩人曾歡笑密約,并笑牽牛織女一年一度相見之短暫;“當時”曾“笑”他人,而今卻不如牽牛織女之長久相戀;相比之下,令人可憫而又可笑。詩人把六軍憤慨之情與長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議論深刻,筆鋒犀利。七八句以反詰語氣反襯作結。言貴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愛情甜蜜,生活幸福。詩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以“如何”來反問,暗含指責。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意思是:玄宗聽方士說楊妃在仙山上還記著“愿世世為夫婦”的誓言,“十分震悼”,但這有什么用?“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婦關系,卻已分明結束了。怎么結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聯用宮廷中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的“虎旅鳴宵柝”,而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虎旅鳴宵柝”的逃難生活很不安適,這是一層意思。和“雞人報曉籌”相映襯,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這又是一層意思。再用“空聞”和“無復”相呼應,表現那希望已幻滅,為尾聯蓄勢,這是第三層意思。“虎旅鳴宵柝”本來是為了巡邏和警衛,而冠以“空聞”,意義就適得其反。從章法上看,“空聞”上承“此生休”,下啟“六軍同駐馬”。意思是:“虎旅”雖“鳴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動兵變了。
正因為如此,才“無復雞人報曉籌”,李、楊再不可能享受安適的宮廷生活了。
第三聯的:“此日”指楊妃的死日。“六軍同駐馬”與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同意,但《長恨歌》緊接著寫了“宛轉蛾眉馬前死”,而“此日”即倒轉筆鋒追述“當時”。“當時”與“此日”對照、補充,不僅其意自明,而且筆致跳脫,蘊含豐富,這叫“逆挽法”。玄宗“當時”七夕與楊妃“密相誓心”,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不發”的時候,結果又如何?兩相映襯,楊妃賜死的結局就不難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虛偽、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無遺。同時,“七夕笑牽牛”是對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就表現出二者的因果關系。沒有“當時”的荒淫,就沒有“此日”的離散。而玄宗沉溺聲色之“當時”,也不曾慮及“賜死”寵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聯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聯也包含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保住既“織綺”、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詩人由此發出冷峻的詰問:為什么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許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問作結,更豐富了批判的內容。
馬嵬(其一)翻譯
安祿山的軍隊驚天動地的襲來,自己卻親手殺死了紅顏知己,任它自成灰。皇上你不是說(楊貴妃)能傾國嗎?那你的玉輦怎么會經過馬嵬呢?
自己理解的,僅供參考
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和《馬嵬》的翻譯
一、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和《馬嵬》的翻譯如下:
1、《錦瑟》譯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
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此句為轉折句。)
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對“華年”的闡釋。)
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本句亦是對“華年”的闡釋。)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喻指詩人的悲哀,即使是一個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淚。)
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暗指詩人對當時社會局勢的不滿。)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亦指自己對青春年華的追思之情。)
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輕時對生活的態度也是那樣不知珍惜。)
2、《馬嵬》譯文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二、附原文如下:
1、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2、馬嵬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三、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如何四紀為天子翻譯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如何四紀為天子下一句、如何四紀為天子翻譯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