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來理解醉與醒(醒與醉的關(guān)系)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來理解醉與醒,以及醒與醉的關(guān)系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漢字醒與醉有什么區(qū)別
醒:
睡眠狀態(tài)結(jié)束或尚未入睡:如夢方~。
2.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復(fù)正常狀態(tài):~酒。
3.泛指頭腦由迷糊而清楚:~悟。覺(jué)~。清~。提~。猛~。
4.明顯、清楚:~目。~眼。
醉:
飲酒過量,神志不清:~漢?!?。~意。~拳(一種拳術(shù),步法上突出東倒西歪的醉態(tài))?!鷫羲??!讨獠辉诰?。
2.沉迷,過分愛好:~心。沉~。陶~(很滿意地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3.用酒泡制的:~棗?!r?!贰?/p>
醉與醒的區(qū)別是什么?
沒什么區(qū)別~ 有時候醉得越厲害就越清醒~ 而有時~ 醒的時候就跟醉了一樣~
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思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句話怎么理解
1、眾人皆醉我獨醒是指一種大智若愚,或是指大家都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只有你明白了?;蛑复蠹叶汲磷碓谝粋€環(huán)境,而你卻意識到更多的東西。
2、眾人皆醉我獨醒是道家哲學(xué)。語出《楚辭·漁父》。原句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醉和醒閱讀理解
閱讀文章,完成8-10題。(9分)
詩人藝術(shù)家在這人世間,可具兩種態(tài)度:醉和醒。醒者張目人間,寄情世外,拿極客觀的胸襟“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他的心像一面鏡子,照射到街市溝渠里面的污穢,卻同時也映著天光云影,麗日和風(fēng)!世間的光明和黑暗,人心里的圣潔與罪惡,一體顯露,并無差等。所謂“賦家之心,包括宇宙”,人情物理,體會無遺。英國的莎士比亞、中國的司馬遷,都會留下“一個世界”給我們,使我們體味不盡。他們的“世界”雖是匠心的創(chuàng)造,卻都是具有真情實理,生香活色,與自然造化一般無二。
然而他們究竟是大詩人,詩人具有別才別趣,尤其具有別眼。包括宇宙的賦家之心反射出的仍是一個“詩心”所照臨的世界。這個世界盡管十分客觀,十分真實,十分清醒,終究蒙上了一層詩心的溫情和智慧的光輝,使我們讀者走進(jìn)一個較現(xiàn)實更清朗更深厚的富于啟發(fā)性的世界。
所以詩人善醒,他能透徹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實相,散布著智慧,即由身心體驗所獲得的晶瑩的智慧。
但詩人更要能醉,能夢。由夢由醉,詩人方能暫脫世俗,超越凡近①深深地深深地墜入這世界人生的一層變化迷離、奧妙惝恍的境地。《古詩十九首》www.空靈迷亂,趣味無窮,讀之回顧躊躇,百端交集,茫茫宇宙,渺渺人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無可表達(dá)的沉思、無可解答的疑問,令人愈體愈深,文藝的境界臨近到宗教境界。
這樣一個因體會之深而難以言傳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邏輯文體所能完全表達(dá)的。醉中語有醒時道不出的,詩人藝術(shù)家往往用象征(比興)手法才能傳神寫照。詩人于此憑虛構(gòu)象,象乃生生不窮;聲調(diào)、色彩、景物,奔走筆端,推陳出新,迥異常境。戴叔倫說:“詩家之境,如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間。”就是說藝境要與吾人具相當(dāng)?shù)木嚯x,迷離惝恍,構(gòu)成獨立自足,刊落②凡近的美的意象,才能象征那難以言傳的深心里的情和境。
所以最高的文藝表現(xiàn),寧空毋實,寧醉毋醒。西洋最清醒的古典藝境,希臘雕刻,也要在圓渾的肉體上留有清癯而不十分充滿的境地,讓人們心中手中波動一絲相思和期待……
注釋:①凡近:才識平庸淺薄 ②刊落:刪除
8.下列說明詩人具有“別才別趣,尤其具有別眼”的一項是( )(3分)
A.詩人的心像一面鏡子,能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實相,將人情物理體會無遺。
B.詩人富有“詩心”,這使他們對世界的認(rèn)識蒙上了一層溫情和智慧的光輝。
C.詩人善用醒時道不出的'醉中語,用象征(比興)的手法傳神寫照。
D.詩人能產(chǎn)生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使文藝的境界臨近到宗教境界。
9.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綜觀全文,作者更傾向于詩人須以“醉態(tài)”來表達(dá)心曲和營造意境。
B.文中所講的“詩人”“藝術(shù)家”“賦家”,所指的不全一致;作者在這里主要分析詩人處世和寫詩的兩種不同的方法。
C.作者主張真正的詩人,既要有透徹明了的人之情、物之理,洞悉人生真境實相的“醒態(tài)”,更要有超凡脫俗、刊落凡近的“醉”與“夢”態(tài)。
D.“寧空毋實,寧醉毋醒”表達(dá)了作者對文藝最高境界的理解。藝術(shù)需要想象,需要“留白”和空間。
10.第一段中“一個世界”指的是怎樣的世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B
9.B
10. 答案:
是一個客觀的,既能反映世間的光明和黑暗,也表露人心圣潔與罪惡的世界。
是客觀、真實、清醒的與自然造化無異的世界。
是較現(xiàn)實更清朗更深厚的富于啟發(fā)性的世界。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