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詞人有哪些(清代最著名的詞人當屬)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清代詞人有哪些,以及清代最著名的詞人當屬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清朝有哪些詩人?
曹雪芹 查慎行 陳恭尹 陳三立 陳淑蘭 陳維崧
陳文述 董以寧 杜于皇 敦誠 馮班 龔自珍
顧炎武 顧貞觀 歸莊 郭麟 郭敏 何紹基
洪亮吉 洪秀全 黃景仁 黃任 黃燮清 黃仲則
黃宗羲 計東 紀昀 蔣士銓 蔣智由 金農
金圣嘆 峻德 康熙 康有為 厲鶚 連廬
梁啟超 林佩環 林則徐 劉若蕙 劉絮窗 毛奇齡
納蘭容若 納蘭性德 彭駿孫 蒲松齡 齊召南 錢謙益
錢載 清無名氏 邱圓 屈大均 屈復 阮元
塞爾赫 沈德潛 施閏章 釋宗渭 舒位 宋琬
宋湘 孫枝蔚 譚嗣同 王夫之 王良谷 王士禎
王文治 王允皙 文廷式 席佩蘭 項鴻祚 徐蘭
吳保初 吳嘉紀 吳蘭修 吳偉業 吳兆騫 吳震
嚴復 姚鼐 葉燮 尤侗 袁枚 袁樹
張芬 張煌言 張惠言 張問陶 趙熙 趙翼
趙執信 鄭燮 朱蠡 朱彝尊 左輔
清代有什么著名詞人?
詞在元明一度衰落,到了清代出現復興的勢頭。從清前期到中期,以詞名世的文人很多,影響較大的,有陳維崧,納蘭性德,以及“浙西詞派”的盟主朱彝尊、厲鶚,和“常州詞派”的盟主張惠言、周濟等。除陳維崧外,他們的詞一般格局不大,但常有很精美細致的抒情文筆。
清朝有哪些詩人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我精心為你整理了清朝有哪些詩人,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清朝有哪些詩人 篇1
1、徐端
朝代:清代 作品數:19篇
詩人簡介:徐端(約1754—1812)字肇之,浙江德清人,清朝大臣。父振甲,官江蘇清河知縣。端少隨任,習于河事。入貲為通判。乾隆中,河決青龍岡。振甲知涉縣,分挑引河,端佐役,大學士阿桂督工,。
詩人作品大全:《八月十八日觀潮》《壁侍者歸自廬山以詩間訊》《表兄王俊夫客當涂》《程明大送枸記數本侑》《城上謠·北風吹沙湖水黃》《病虐新差仲退折梅》《丙申元日》《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來山中》《丙申二月》
2、曹汝弼
朝代:清代 作品數:10篇
詩人簡介:曹汝弼,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府蘭陽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順治三年,登進士,授貴州道試監察御史,后任湖廣湖北巡按御史。順治五年,任順天巡按御史。順治八年,任陜。
詩人作品大全:《懷寄披云峰誠上人》《喜友人過隱居》《再寄·江城從別后》《贈披云峰岳長老》《贈僧·一從叨命服》《彩云軒·洞府神仙此是家》《孤青峰·琳館松扉白晝扃》《遺履軒·仙客相從往玉都》《贈逍遙子》
3、周燾
朝代:清代 作品數:6篇
詩人簡介:周燾 字迪循,號桐圃,清乾隆四年(1739年)舉進士。奉命稽察大同糧倉時,不畏權勢,一次彈劾貪贓枉法者數十人,得罪不少權貴要員,因此被貶為吏部郎中。乾隆十五年任廣東鄉試主。
詩人作品大全:《合江亭·共思赤腳踏層冰》《和吳拭暑雪軒》《詩一首·東山蠟屣壞車輪》《題羅漢院小閣》《游天竺觀激水》《再宿次前韻》
4、黃登
朝代:清代 作品數:6篇
詩人簡介:黃登,字俊升、積庵,廣東番禺人,好學,工詩,善鼓琴,明亡,筑南軒亦非亭,與屈大均、陶璜、鄺日晉、羅謙相往還,有高士之稱,與梁無枝等創立黃村探梅詩社,延梁佩蘭主之。著有《見堂。
詩人作品大全:《萬峰庵·上到山巔曉色分》《題三巖·飄然投紱臥云林》《題三巖·占斷煙霞老一丘》《游洞霄宮》《游洞霄宮·山鎖清溪溪鎖峰》《游洞霄·我厭城市喧》
5、葉巽齋
朝代:清代 作品數:6篇
詩人簡介:葉巽齋(1872—1959),名謙之,字遜也,號巽齋嶺翁,齋名巽齋, 江西省大余縣青龍鎮元龍村人。作品受清代畫家、陶瓷藝術家王炳榮的影響較深,其構圖、用筆、設色與王炳榮同出一。
詩人作品大全:《壽湯吏部》《十月·維此十月》《感皇恩·冬嶺秀喬松》《雨中花·饤斗云山》《滿庭芳·有分非難》《醉蓬萊·怪柳吟翻雪》
6、張仲舉
朝代:清代 作品數:4篇
詩人簡介:張仲舉,中國清朝官員,生卒年不詳。于1686年擔任福建巡撫,主要從事福建之軍政事務,品等約為二品。前任福建巡撫是金鋐;繼任福建巡撫是卞永譽。死于安逸,被當地人民所紀念。
詩人作品大全:《閑詠·池上新荷綠》《廬山看云一絕句》《寄題玉山詩一百韻》《送李推官謫湖南》
7、周榘
朝代:清代 作品數:4篇
詩人簡介:周榘,字于平,號幔亭,江寧(今南京)人。與袁枚(一七一六至一七九七)友善。窮六書源流,一波一磔不茍下。嘗登泰岱、游黃山鐫名最高嶺,手摩揚開母石闕、太室碑以歸。多巧思,能于。
詩人作品大全:《客夜·棄置仍為客》《入峽源庵中讀書》《王均章畫虞山圖》《吊席心齋煉師和少師姚公韻》
8、陳韶
朝代:清代 作品數:2篇
詩人簡介:陳韶,[清]字九儀,號花南,一作華南,青浦(今屬上海市)人。為臺州通制。工詩畫,游跡遍齊、秦、燕、趙、楚、蔡,后居西湖梅莊,與華秋槎、鮑滌飲(廷博)諸子結詩會。所寫山水,亦有詩。
詩人作品大全:《旅館秋夜不寐》《早春書懷》
9、周之翰
朝代:清代 作品數:3篇
詩人簡介:周之翰,1826年出生,亦名儕亮,字西屏,貴州麻哈州(今麻江縣)景陽鄉人。周之翰,周誠之父,周恭壽、周昌壽的祖父。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舉人,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應試,以第一名補。
詩人作品大全:《題疏山·危亭敞層巔》《送馬秋野千戶出征淮西》《寒夜擁爐瓶梅枯凍戲為作下火詩》
10、周啟
朝代:清代 作品數:4篇
詩人簡介:周啟嶲於順治四年(1647年)中式丁亥科二甲第二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內弘文院編修,官至鴻臚寺少卿。著有《澹木齋文集》、《澹木齋詩集》。朱汝珍,《詞林輯略》, 清代。
詩人作品大全:《中都龍興寺伏睹御書》《蜀王殿下守中都奉餞志喜》《春日雜興·一片殘紅落紫苔》
清朝有哪些詩人 篇2
1、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
2、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
3、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調江蘇,先后于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
4、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5、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清代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1、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
2、舒位(1765-1816)清代詩人、戲曲家。字立人,號鐵云,自號鐵云山人,小字犀禪。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生長于吳縣(今江蘇蘇州)。乾隆五十三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貧困潦倒,游食四方,以館幕為生。
3、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沈陽(一說遼陽),生于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
4、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
5、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一度因避諱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之后又改回納蘭性德之名,大學士明珠長子。
清代有哪些詞人?
陳維崧(1625-1682),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陽羨詞派領袖,其詞追步蘇軾、辛棄疾,氣魄宏大,骨力高絕。陳廷焯評:迦陵詞沉雄厚爽,論其氣魄,古今無敵手。有《湖海樓詞》。
擲帽悲歌發。正倚幌、孤秋獨眺,鳳城雙闕。一片玉河橋下水,宛轉玲瓏如雪。
其上有、秦時明月。我在京華淪落久,恨吳鹽、只點離人發。家何在,在天末。
憑高對景心俱折。關情處、燕昭樂毅,一時人物。白雁橫天如箭叫,叫盡古今豪杰。
都只被、江山磨滅。明到無終山下去,拓弓弦、渴飲黃獐血。長楊賦,竟何益。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金風亭長,浙江嘉興人。與陳維崧并稱“朱陳”,開創浙西詞派,推崇南宋的姜夔和張炎,勢力籠罩清代詞壇百余年。詞風清新醇雅,被況周頤譽為國朝詞人之冠。有《曝書亭詞》。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自幼文武兼修,尤工詞,逝世時年僅三十歲。其詞哀感頑艷,纖塵不染,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王國維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有《飲水詞》。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好花天。
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
倩魂銷盡夕陽前。
厲鶚(1692-1752),字太鴻,號樊榭,浙江杭州人。浙西詞派中期的代表,其詞幽香冷艷,措辭最雅。徐紫珊評:樊榭詞生香異色,無半點煙火氣,如入空山,如聞流泉。有《樊榭山房詞》。
溯溪流云去,樹約風來,山剪秋眉。
一片尋秋意,是涼花載雪,人在蘆?。
楚天舊愁多少,飄作鬢邊絲。
正浦溆蒼茫,閑隨野色,行到禪扉。
忘機。
悄無語,坐雁底焚香,蛩外弦詩。
又送蕭蕭響,盡平沙霜信,吹上僧衣。
憑高一聲彈指,天地入斜暉。
已隔斷塵喧,門前弄月漁艇歸。
蔣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蘇江陰人。一生落拓,后為情事自殺。悲憤慷慨,一發于詞,不囿浙西、常州二派樊籬。其詞精警雄秀,尤其對太平天國運動中生靈涂炭的現實有所體現,譚獻譽之為“倚聲家杜老”。有《水云樓詞》。
泊秦淮雨霽,又燈火、送歸船。
正樹擁云昏,星垂野闊,暝色浮天。
蘆邊夜潮驟起,暈波心、月影蕩江圓。
夢醒誰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嬋娟。不語對愁眠。往事恨難捐。
看莽莽南徐,蒼蒼北固,如此山川。
鉤連更無鐵鎖。任排空、檣櫓自回旋。
寂寞魚龍睡穩,傷心付與愁煙。
王鵬運(1848-1904),字幼霞,號半塘老人、鶩翁,廣西臨桂人。為詞提倡“重、拙、大”,使常州詞派理論發揚光大。與鄭文焯,朱祖謀,況周頤合稱“清季四大詞人”,居四家之首,領袖晚清詞學的興盛。其詞渾化蒼涼,陳銳評:如黃河之水,泥沙俱下,以氣勝者也。有《半塘定稿》。
登臨縱目,對川原繡錯,如接襟袖。
指點十三陵樹影,天壽低迷如阜。
一霎滄桑,四山風雨,王氣消沉久。
濤生金粟,老松疑作龍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終古,滾滾邊墻走。
野老也知人世換,尚說山靈呵守。
平楚蒼涼,亂云合沓,欲酹無多酒。
出山回望,夕陽猶戀高岫。
文廷式(1856-1904),字蕓閣,號道希,江西萍鄉人。其詞兼豪放俊邁與婉約深微,在近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冒廣生評:渾脫瀏漓,有出塵之致。有《云起軒詞》。
九十韶光如夢里。
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
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
惆悵玉簫催別意。
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鄭文焯(1856-1918),字叔問,號大鶴山人、冷紅詞客,奉天鐵嶺人。博學多才,以詞人著稱于世。其詞取徑姜夔,雅潔深遠,格調獨高。陳銳評:剝膚存液,如經冬老樹,時一著花。有《樵風樂府》。
梅花過了仍風雨。著意傷春天不許。
西園詞酒去年同,別是一番惆悵處。
一枝照水渾無語。日見花飛隨水去。
斷紅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
朱祖謀(1857-1931),原名孝臧,字古微,號漚尹、??村,浙江歸安人。其詞取徑吳文英,上窺周邦彥,旁及宋詞各大家,打破浙西、常州二派偏見,勘探孤造,自成一家,被視為唐宋到近代數百年來萬千詞家的“殿軍”。葉恭綽評:強村翁詞,集清季詞學之大成。有《??村語業》。
滄波放愁地,游棹輕回。風葉亂點行杯。
驚秋客枕酒醒后,登臨塵眼重開。
蠻煙蕩無霽,?天香花木,海氣樓臺。
冰夷漫舞,喚癡龍、直視蓬萊。
多少紅桑如拱,籌筆問何年,真割珠??。
不信秋江睡穩,掣鯨身手,終古徘徊。
大旗落日,照千山、劫墨成灰。
又西風鶴唳,驚笳夜引,百折濤來。
況周頤(1859-1926),字夔笙,號蕙風詞隱,廣西臨桂人。一生致力于詞,尤精于詞論。其詞凄艷綿密,真摯感人。葉恭綽評:寄興淵微,沉思獨往,足稱巨匠。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惜起殘紅淚滿衣,他生莫作有情癡,
人間無地著相思。花若再開非故樹,
云能暫駐亦哀絲,不成消遣只成悲。
清朝的著名詩詞大家有哪幾位?
一、明末清初:
清初的詩人大多是明朝遺民,如錢謙益、顧炎武、屈大均、吳嘉紀、魏耕、八大山人等,錢謙益雖號稱清初詩壇盟主,但人品氣節都不行,屈大均和魏耕是抗清志士,顧炎武、八大山人和吳嘉紀等都入清不仕,他們的詩大多質實沉雄,感情真摯沉痛,頗有可讀之處
二、康熙年間:
康熙年間,出現了王士禛、朱彝尊兩位詩壇領袖,查慎行、趙執信等重要詩人,以及陳維崧、納蘭性德等著名詞人,王士禛、朱彝尊并稱“南朱北王”,王士禛的詩論創“神韻”說,對后世影響深遠,朱彝尊和陳維崧、納蘭性德并稱“清詞三大家”,所輯《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三、雍乾嘉年間:
康熙之后,又產生了許多詩歌流派,比如臺閣體的沈德潛,“歌詠百姓之勤苦”的鄭燮,性靈派三大家袁枚、趙翼、張問陶,肌理說的翁方綱,常州派的張惠言,學習李白的黃景仁等。
四、晚清:
晚清詩歌整體水平不如清代中期,但氣象遠勝前期,很多著名詩人同時也是愛國志士,比如龔自珍、譚嗣同、秋瑾等,而清末的王國維則是中國最后一位古典詞學家,《人間詞話》對當代詩詞創作影響很大。
關于清代詞人有哪些和清代最著名的詞人當屬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