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興慶宮作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代
- 游興慶宮作原文:
-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
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從來敦棣萼,今此茂荊枝。
萬葉傳馀慶,千年志不移。憑軒聊屬目,輕輦共追隨。
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
鼓吹迎飛蓋,弦歌送羽卮。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規。
- 游興慶宮作拼音解讀:
- dài dǐ qīng mén yòu ,lí gōng zǐ mò chuí 。tíng rú guò pèi rì ,shuǐ ruò dù jiāng shí 。
qǐ guān lián jī xiù ,zhū lóu jiē yàn chí 。cóng lái dūn dì è ,jīn cǐ mào jīng zhī 。
wàn yè chuán yú qìng ,qiān nián zhì bú yí 。píng xuān liáo shǔ mù ,qīng niǎn gòng zhuī suí 。
wù běn fāng chóng xùn ,xiàng huī bǎo yǔ yí 。shí kāng sú yì jiàn ,dé báo zhèng nán shī 。
gǔ chuī yíng fēi gài ,xián gē sòng yǔ zhī 。suǒ xī tán lǜ tǔ ,xiào dì yī tóng gu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在文化事業上,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于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開元七年(719)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官借繕寫。”馬懷素、元行沖、吳兢、韋述等學者20余人在秘閣編校數年,成《群書四部錄》200卷。后有專門設立書院等藏書機構,開元十年(722),在東宮“麗則殿”設立“麗正書院”,次年又創“集賢書院”,專供藏書、校書。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倲颠_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 500余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李隆基的詩詞
-
- 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 送胡真師還西山
- 經河上公廟
- 游興慶宮作
-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
- 續薛令之題壁
- 野次喜雪
- 平胡
- 途經華岳
- 送道士薛季昌還山
唐代詩詞推薦
-
- 謝西川曇域大師玉箸篆書
- 逢江南故晝上人會中鄭方回
- 步登夏口古城作
- 天寒晚起引酌詠懷寄許州王尚書、汝州李常侍
- 送汀州源使君
-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 譏元載詩
- 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 詠硯
- 古邊卒思歸
- 游興慶宮作原文,游興慶宮作翻譯,游興慶宮作賞析,游興慶宮作閱讀答案,出自李隆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