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
作者:張籍 朝代:唐朝
- 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原文:
- 【征婦怨】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1]
百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2]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3]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4]
- 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拼音解讀:
- 【zhēng fù yuàn 】
jiǔ yuè xiōng nú shā biān jiāng ,hàn jun1 quán méi liáo shuǐ shàng 。[1]
bǎi lǐ wú rén shōu bái gǔ ,jiā jiā chéng xià zhāo hún zàng 。[2]
fù rén yī yǐ zǐ yǔ fū ,tóng jū pín jiàn xīn yì shū 。[3]
fū sǐ zhàn chǎng zǐ zài fù ,qiè shēn suī cún rú zhòu zhú 。[4]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籍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于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張籍的詩詞
-
- 送楊少尹赴滿城
- 寄和州劉使君
- 贈姚怤
- 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
- 同白侍郎杏園贈劉郎中
- 宿江店
- 雜曲歌辭。秋夜長
- 送嚴大夫之桂州
- 贈姚合少府
-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唐朝詩詞推薦
-
- 河傳(春晚)
-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 溪居即事
- 溪上遇雨二首
- 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
- 兇宅
- 早雁
- 行路難·其二
- (五言古詩)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 送別(水色南天遠)
- 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原文,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翻譯,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賞析,征婦怨(九月匈奴殺邊將)閱讀答案,出自張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