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 簡介
「唐朝」-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后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適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于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
張籍生平
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后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訪張籍。貞元十四年,張籍北游,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薦張籍…詳情張籍詩集
張籍詩歌創作大致有3個時期。40歲前為早期。40-50歲為中期,其優秀樂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歲后為晚期。這時生活逐漸安定,除仍寫樂府歌行外,多作近體詩。他…詳情張籍軼事
據馮贄《云仙散錄》中記載,晚唐詩人張籍曾因為迷戀杜甫詩歌,把杜甫的名詩一樣一樣地燒掉,燒完的紙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張籍的朋友來拜訪他…詳情 -
- 《送梧州王使君》
- 《贈令狐博士》
- 《山頭鹿》
- 《不食仙姑山房》
- 《懷友》
- 《和令狐尚書平泉東莊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韻》
-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
- 《涼州詞三首·其三》
- 《贈箕山僧》
- 《太白老人》
-
- 緬伯高
- 黃升
- 費冠卿
- 李存勖
- 曹鄴
- 魏征
- 柳公綽
- 李百藥
- 杜秋娘
- 柳宗元
- 李郢
- 西鄙人
- 開元宮人
- 薛能
- 盧汝弼
- 盧宗回
- 李冶
- 畢耀
- 李景儉
- 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