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樂羊為魏將)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朝
- 感遇(樂羊為魏將)原文:
- 【感遇】
樂羊為魏將,食子殉軍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麑翁。
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
- 感遇(樂羊為魏將)拼音解讀:
- 【gǎn yù 】
lè yáng wéi wèi jiāng ,shí zǐ xùn jun1 gōng 。
gǔ ròu qiě xiàng báo ,tā rén ān dé zhōng ?
wú wén zhōng shān xiàng ,nǎi shǔ fàng ní wēng 。
gū shòu yóu bú rěn ,kuàng yǐ fèng jun1 zhō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時就富于浪漫的豪俠性格。武則天光宅元年(684)舉進士,因上《大周受命頌》受武則天賞識,拜麟臺正字,后遷右拾遺。陳子昂敢于針砭時弊,不避權貴。萬歲通天元年(696)隨從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負和許多進步主張不能實現,便于圣歷初(698)辭官返鄉。武三思縣令段簡誣陷他,因此入獄,后憂憤而死。終年僅四十二歲。陳子昂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過人的詩人,在詩歌的理論與創作上都表現出大膽的創新精神。他于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風雅比興,反對形式主義的齊梁詩風。他是倡導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對唐詩發展影響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棄浮艷之風,反對駢文,獨具清峻的風格。著有《陳伯玉集》。
陳子昂的詩詞
-
- 登薊城西北樓送崔著作融入都
-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燕太子
- 春夜別友人(銀燭吐清煙)
- 群公集畢氏林亭
- 度荊門望楚
- 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 春臺引
- 燕昭王(南登碣石館)
- 峴山懷古(懷古正躊躕)
-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
唐朝詩詞推薦
-
- 孟城坳
- 宮怨二首
- 蟾宮曲·問人間誰是英雄
- 麗人行
- 夜到漁家(漁家在江口)
- 三月三日登龍山
-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
- 長相思三首
- 白頭吟
- 無題(八歲偷照鏡)
- 感遇(樂羊為魏將)原文,感遇(樂羊為魏將)翻譯,感遇(樂羊為魏將)賞析,感遇(樂羊為魏將)閱讀答案,出自陳子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