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
作者:秦觀 朝代:宋朝
- 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原文:
- 【秋日】
霜落邗溝積水清,[1]
寒星無數傍船明。
菰蒲深處疑無地,[2]
忽有人家笑語聲。
- 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拼音解讀:
- 【qiū rì 】
shuāng luò hán gōu jī shuǐ qīng ,[1]
hán xīng wú shù bàng chuán míng 。
gū pú shēn chù yí wú dì ,[2]
hū yǒu rén jiā xiào yǔ shē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經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于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應制科,進策論,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在京師,觀與同游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學士」。紹圣元年(094),坐元祐黨籍,出為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酒稅。三年又因寫佛書削秩徙郴州(今屬湖南)。明年,編管橫州(今廣西橫縣)。元符元年(1098)再貶雷州(今廣東海康)。徽宗即位,復宣德郎,允北歸,途中卒于藤州(今廣西藤縣),年五十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存《淮海集》四十卷,另有《淮海詞》單刻本。其詩、詞、文皆工,而以詞著稱。詞屬婉約派,內容多寫男女情愛,頗多傷感之作。秦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秦觀的《淮海詞》基本上沒有跳出相思離別題材的藩籬。但它是一部優美的抒情詩。于離情別緒之中,融入了身世之感,唱出了那個時代一位富有才情而又備受壓抑的知識分子的痛苦和憂傷。愛情詞不同于過去偎紅倚翠的艷詞,《滿庭芳》諸闋深含「戀戀故國」之情;《鵲橋仙》以金風玉露、柔情似水等審美意象,歌頌了純潔真摯、地久天長的愛情。秦觀詞傷感色彩較濃,充滿了愁苦凄惻、孤苦無告的苦悶。在藝術手法上,攝取了柳永詞鋪敘渲染、委曲盡致的優點。但寫景言情,出以純凈之筆,形成清麗典雅的詞風。秦觀深諳音律,長于運思,能夠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突出特征,以鮮明的意象、致密的結構、精練的語言,構成一種凄迷幽婉的審美意境。在藝術上力求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抒情個性。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第一流的正宗婉約作家,以情辭兼勝的優美篇章在詞史上卓然名家,對后代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集評:近來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也。(晁無咎)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惟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唐諸人不迨也。(陳后山)秦詞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李易安)少游詞雖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張叔夏)觀詞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流傳雖少,要為倚聲家一作手。(《四庫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不襲其貌,詞至是乃一變焉。然變而不失其正,遂令議者不病其變,而轉覺有不得不變者。后人動稱秦、柳,柳之視秦,為之奴隸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論哉!(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秦觀的詩詞
-
- 滿江紅(詠砧聲)
- 詞笑令(⑨煙中怨)
- 浣溪沙(五之四)
- 滿庭芳(賞梅)
- 如夢令(五之二)
- 點絳唇·醉漾輕舟
- 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 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
-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 千秋歲(水邊沙外)
宋朝詩詞推薦
-
- 醉落魄(春陰漠漠)
- 長相思·花深深
- 還自廣陵
-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 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 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 夜合花·柳鎖鶯魂
- 浣溪沙·書虞元翁書
- 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
- 玉燭新·花穿簾隙透
- 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原文,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翻譯,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賞析,秋日(霜落邗溝積水清)閱讀答案,出自秦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