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
作者:臧克家 朝代:近代
- 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原文:
- 【老馬】
總得較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他抬起頭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 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拼音解讀:
- 【lǎo mǎ 】
zǒng dé jiào dà chē zhuāng gè gòu ,
tā héng shù bú shuō yī jù huà ,
bèi shàng de yā lì wǎng ròu lǐ kòu ,
tā bǎ tóu chén zhòng dì chuí xià !
zhè kè bú zhī dào xià kè de mìng ,
tā yǒu lèi zhī wǎng xīn lǐ yān ,
yǎn lǐ piāo lái yī dào biān yǐng ,
tā tái qǐ tóu wàng wàng qián miàn 。
(1932nián 4yuè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中國詩人。山東諸城人。青少年時代生活在農村。1923年到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接觸新文學,開始習作新詩。1926年,到武漢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考入青島大學補習班。次年考入青島大學,先入英文系,后轉入中文系。讀書期間,得到聞一多、王統照的鼓勵,創作大量新詩。1933年出版詩集《烙印》,次年又出版《罪惡的黑手》。1934年大學畢業,到山東臨清中學任教,一面教書,一面從事詩創作。1936年出版長詩《自己的寫照》與短詩集《運河》。這些作品,多以經過錘煉的詩句抒寫農民的苦難與不幸、勤勞與堅忍,真實、精練、含蓄,給當時詩壇帶來新的氣息。抗日戰爭爆發后,奔赴前方從事進步文化工作近5年,出版《從軍行》、《泥淖集》、《淮上吟》等詩集。作品熱情歌頌了民族解放戰爭,對抗戰勝利充滿希望和信心。雖不及戰前詩篇精練、嚴謹,但反映的生活面比較廣闊,格調奔放流暢。1942年,到重慶從事文學創作,并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活動。至1944年,出版《古樹的花朵》、《泥土的歌》、《十年詩選》等詩集6部。《泥土的歌》將詩筆由戰地又轉向了農村,抒寫農村生活,詠嘆農民的命運,主題與《烙印》相近。抗戰勝利后,開始大量政治諷刺詩的創作,出版《寶貝兒》、《生命的零度》等詩集。這些諷刺詩,有比較強烈的政治色彩,但仍富有抒情特色。詩句較以前作品更樸素自然。1946年經南京到上海。次年協助曹辛之、林宏等組織星群出版公司,創辦《詩創造》月刊,并編選《創造詩叢》。1948年去香港。次年到北京。先后任華北大學三部文學創作研究室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出版詩集《一顆新星》、《春風集》、《歡呼集》和長詩《李大釗》、《凱旋》。作品熱情歌頌新生活,在藝術上追求明朗、流暢、不事雕琢的風格,但韻味卻較前淡薄。1978年以后,出版詩集《憶向陽》、《今昔吟》、《臧克家集外詩集》、《落照紅》、《放歌新歲月》等。1985年《臧克家文集》1~3卷出版。著作還有散文集《亂莠集》、《磨不掉的影像》、《懷人集》、《青柯小朵集》、《臧克家抒情散文選》,小說集《掛紅》、《擁抱》,詩論集《克家論詩》等。
臧克家的詩詞
-
- 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
- 難民(日頭墮到鳥巢里)
- 有的人(有的人活著)
近代詩詞推薦
-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 車過興國老營盤(大戰當年血海翻)
- 放歌(天地太無情)
- 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
- 我是一條小河(我是一條小河)
- 乙卯殘臘,由橫濱搭法輪赴春申,在太平洋
- 七律·登廬山(一山飛峙大江邊)
- 另一種傳說(死去的英雄被人遺忘)
- 劃分(我常常停步于)
- 昨晚(我知道昨晚在我們出門的時候)
- 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原文,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翻譯,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賞析,老馬(總得較大車裝個夠)閱讀答案,出自臧克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