齪齪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齪齪原文:
- 齪齪當世士,所憂在饑寒。但見賤者悲,不聞貴者嘆。
大賢事業異,遠抱非俗觀。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汍瀾。
妖姬坐左右,柔指發哀彈。酒肴雖日陳,感激寧為歡。
秋陰欺白日,泥潦不少干。河堤決東郡,老弱隨驚湍。
天意固有屬,誰能詰其端。愿辱太守薦,得充諫諍官。
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瑯玕.致君豈無術,自進誠獨難。
- 齪齪拼音解讀:
- chuò chuò dāng shì shì ,suǒ yōu zài jī hán 。dàn jiàn jiàn zhě bēi ,bú wén guì zhě tàn 。
dà xián shì yè yì ,yuǎn bào fēi sú guān 。bào guó xīn jiǎo jié ,niàn shí tì wán lán 。
yāo jī zuò zuǒ yòu ,róu zhǐ fā āi dàn 。jiǔ yáo suī rì chén ,gǎn jī níng wéi huān 。
qiū yīn qī bái rì ,ní liáo bú shǎo gàn 。hé dī jué dōng jun4 ,lǎo ruò suí jīng tuān 。
tiān yì gù yǒu shǔ ,shuí néng jié qí duān 。yuàn rǔ tài shǒu jiàn ,dé chōng jiàn zhèng guān 。
pái yún jiào chāng hé ,pī fù chéng láng gān .zhì jun1 qǐ wú shù ,zì jìn chéng dú ná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答柳柳州食蝦蟆
- 郴口又贈二首
- 江漢答孟郊
- 琴操十首。岐山操
- 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 合江亭
- 送僧澄觀
-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游。惠師即元惠也)
-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
- 琴操十首。雉朝飛操
唐代詩詞推薦
-
- 洞庭遇秋
- 吳俞兒舞歌。矛俞
- 酬泗州韋中丞埇上日寄贈兼次本韻
- 送周判官往臺州
-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韓翃詩,題下有巡邊二字)
- 有懷在蒙飛卿
-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 南樓送衛憑(得歸字)
- 秋日途中
- 齪齪原文,齪齪翻譯,齪齪賞析,齪齪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