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原文:
-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1] 。
結發念善事,僶俛六九年[2] 。
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3] 。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4];
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座[5] 。
夏日抱長饑,寒夜無被眠[6];
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7] 。
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8] 。
吁嗟身后名[9],于我若浮煙。
慷慨獨悲歌,鐘期信為賢[10] 。
-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拼音解讀:
- 【yuàn shī chǔ diào shì páng zhǔ bù dèng zhì zhōng 】
tiān dào yōu qiě yuǎn ,guǐ shén máng mèi rán [1] 。
jié fā niàn shàn shì ,mǐn miǎn liù jiǔ nián [2] 。
ruò guàn féng shì zǔ ,shǐ shì sàng qí piān [3] 。
yán huǒ lǚ fén rú ,míng yù zì zhōng tián [4];
fēng yǔ zòng héng zhì ,shōu liǎn bú yíng zuò [5] 。
xià rì bào zhǎng jī ,hán yè wú bèi mián [6];
zào xī sī jī míng ,jí chén yuàn wū qiān [7] 。
zài jǐ hé yuàn tiān ,lí yōu qī mù qián [8] 。
yù jiē shēn hòu míng [9],yú wǒ ruò fú yān 。
kāng kǎi dú bēi gē ,zhōng qī xìn wéi xián [10]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他出身于一個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過大司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不過到了他的時代,家境已經衰落,所以他一生過著窮困的生活。他處在一個晉、宋易代的時期,政治的黑暗,階級斗爭的尖銳,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響著他。他青年時期懷有大志,但是后來和黑暗現實一接觸,便使這種思想發生了變化。中年時期為饑寒所迫,曾做過幾任小官。晚年時期完全過著躬耕的生活。陶淵明的作品,現存的有詩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辭賦兩篇。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歌,即所謂「田園詩」。這些詩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對污濁現實的憎惡和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的熱愛。正象魯迅所說:「可見他于世事也并沒有遺忘和冷淡」(《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他不但有「悠然見南山」的一面,還有「金剛怒目」式的一面。他歌詠了那些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失敗而不屈的英雄,贊揚了那些壯烈犧牲的人物。當然,他的作品也明顯流露了消極的樂天知命和人生無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頹廢沒落情緒。他的詩的風格平淡、自然,語言簡潔、含蓄,渾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獨具特色。陶淵明作品的注本,今存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另外,有比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
陶淵明的詩詞
-
- 時運(邁邁時運)
- 歸園田居·其二
-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 擬挽歌辭(荒草何茫茫)
- 歸園田居·其二
- 讀山海經·其十
- 移居二首
- 有會而作(弱年逢家乏)
- 九日閑居·并序
- 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詩詞推薦
-
- 白發賦
- 游斜川(開歲倏五日)
- 酌貪泉詩(古人云此水)
- 與殷晉安別(游好非少長)
- 飲酒(衰榮無定在)
- 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
- 讀山海經·其十
- 長相思·秋眺
- 贈白馬王彪(并序)
- 望闕臺
-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原文,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翻譯,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賞析,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閱讀答案,出自陶淵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