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
作者:陸機 朝代:魏晉
- 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原文:
- 【擬明月何皎皎】
安寢北堂上[1],明月入我牖[2] 。
照之有余暉,攬之不盈手[3] 。
涼風繞曲房[4],寒蟬鳴高柳。
踟躕感節(jié)物,我行永已久[5] 。
游宦會無成[6],離思難常守[7] 。
- 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拼音解讀:
- 【nǐ míng yuè hé jiǎo jiǎo 】
ān qǐn běi táng shàng [1],míng yuè rù wǒ yǒu [2] 。
zhào zhī yǒu yú huī ,lǎn zhī bú yíng shǒu [3] 。
liáng fēng rào qǔ fáng [4],hán chán míng gāo liǔ 。
chí chú gǎn jiē wù ,wǒ háng yǒng yǐ jiǔ [5] 。
yóu huàn huì wú chéng [6],lí sī nán cháng shǒu [7]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陸機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出身于東吳的大世族地主家庭,祖父陸遜是吳國的丞相,父陸抗是吳國大司馬。吳亡之后,他與弟弟陸云到洛陽,以文章為當時士大夫所推重。晉惠帝太安二年(三○三),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任命他為后將軍、河北大都督。戰(zhàn)敗,在軍中遇害,年四十三。陸機的詩名重當時。現(xiàn)存的共一○四首,入洛之前,多抒發(fā)國破家亡之慨,入洛之后,多敘述人生離合之情。但總的傾向是內容空泛,感情貧乏。他的樂府、擬古諸詩,多規(guī)仿前人體格,詞句工麗,間用排偶,實開宋、齊以后形式主義的詩風。他的賦和文,多抒發(fā)自己的感觸和體會,但內容仍不夠深厚。有《陸士衡集》,又近人郝立權撰有《陸士衡詩注》。
陸機的詩詞
-
- 猛虎行
- 赴洛道中作(遠游越山川)
- 赴洛道中作
- 猛虎行(渴不飲盜泉水)
- 門有車馬客行
- 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
- 嘆逝賦
- 梁甫吟
- 文賦
魏晉詩詞推薦
-
- 悼亡詩(荏苒冬春謝)
- 豫章行苦相篇
- 定情詩(我出東門游)
- 詠懷(湛湛長江水)
- 擬挽歌辭(有生必有死)
- 飲酒·結廬在人境
- 滿江紅·拂拭殘碑
- 題《墨葡萄圖》 / 題葡萄圖
- 長相思·折花枝
- 桃花源記
- 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原文,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翻譯,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賞析,擬明月何皎皎(安寢北堂上)閱讀答案,出自陸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