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昔年十四五)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晉
- 詠懷(昔年十四五)原文:
- 【詠懷】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1] 。
被褐懷珠玉[2],顏閔相與期[3] 。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4] 。
丘墓蔽山岡[5],萬代同一時[6] 。
千秋萬歲后,榮名安所之。
乃悟羨門子[7],噭噭今自嗤[8] 。
- 詠懷(昔年十四五)拼音解讀:
- 【yǒng huái 】
xī nián shí sì wǔ ,zhì shàng hǎo shū shī [1] 。
bèi hè huái zhū yù [2],yán mǐn xiàng yǔ qī [3] 。
kāi xuān lín sì yě ,dēng gāo wàng suǒ sī [4] 。
qiū mù bì shān gāng [5],wàn dài tóng yī shí [6] 。
qiān qiū wàn suì hòu ,róng míng ān suǒ zhī 。
nǎi wù xiàn mén zǐ [7],jiào jiào jīn zì chī [8]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與嵇康、山濤等七人被稱為「竹林七賢」。因為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所以人們也稱他為阮步兵。《晉書·阮籍傳》云:「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這種縱酒頹放,一方面是表現了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同時也是一種躲事避禍的手段。阮籍的代表性文章有《大人先生傳》、《達莊論》等,大抵都是非毀名教,推衍莊周的「齊物」、「逍遙」之旨,表現了一種消極的出世之情。阮籍的詩歌主要有《詠懷》八十二首,內容多是隱晦曲折地抒發了個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同時也表現了嚴重的消極沒落情緒。作品有輯本《阮步兵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阮步兵詠懷詩注》較為詳備。
阮籍的詩詞
-
- 詠懷(危冠切浮云)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 詠懷(平生少年時)
- 詠懷(夜中不能寐)
- 詠懷(駕言發魏都)
- 詠懷(獨坐空堂上)
- 詠懷八十二首
- 詠懷(湛湛長江水)
- 詠懷(洪生資制度)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晉詩詞推薦
-
- 善哉行(上山采薇)
- 浪淘沙·秋
- 定情詩
- 室思(沉陰結愁憂)
- 王明君
- 浣溪沙·楊花
- 邴原泣學
- 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
- 送應氏(清時難屢得)
-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
- 詠懷(昔年十四五)原文,詠懷(昔年十四五)翻譯,詠懷(昔年十四五)賞析,詠懷(昔年十四五)閱讀答案,出自阮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