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 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原文:
- 【歸園田居】
野外罕人事[1],窮巷寡輪鞅[2] 。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3] 。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4] 。
相見無雜言[5],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6],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7] 。
- 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拼音解讀:
- 【guī yuán tián jū 】
yě wài hǎn rén shì [1],qióng xiàng guǎ lún yāng [2] 。
bái rì yǎn jīng fēi ,xū shì jué chén xiǎng [3] 。
shí fù xū qǔ zhōng ,pī cǎo gòng lái wǎng [4] 。
xiàng jiàn wú zá yán [5],dàn dào sāng má zhǎng 。
sāng má rì yǐ zhǎng ,wǒ tǔ rì yǐ guǎng [6],
cháng kǒng shuāng xiàn zhì ,líng luò tóng cǎo mǎng [7]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他出身于一個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過大司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h令一類的官。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不過到了他的時代,家境已經衰落,所以他一生過著窮困的生活。他處在一個晉、宋易代的時期,政治的黑暗,階級斗爭的尖銳,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響著他。他青年時期懷有大志,但是后來和黑暗現實一接觸,便使這種思想發生了變化。中年時期為饑寒所迫,曾做過幾任小官。晚年時期完全過著躬耕的生活。陶淵明的作品,現存的有詩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辭賦兩篇。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歌,即所謂「田園詩」。這些詩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對污濁現實的憎惡和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的熱愛。正象魯迅所說:「可見他于世事也并沒有遺忘和冷淡」(《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他不但有「悠然見南山」的一面,還有「金剛怒目」式的一面。他歌詠了那些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失敗而不屈的英雄,贊揚了那些壯烈犧牲的人物。當然,他的作品也明顯流露了消極的樂天知命和人生無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頹廢沒落情緒。他的詩的風格平淡、自然,語言簡潔、含蓄,渾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獨具特色。陶淵明作品的注本,今存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另外,有比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
陶淵明的詩詞
-
- 歸園田居·其二
- 贈羊長史·并序
- 飲酒(清晨聞叩門)
- 停云(靄靄停云)
- 歸園田居(久去山澤游)
- 擬古(榮榮窗下蘭)
- 飲酒(故人賞我趣)
-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 擬古(種桑長江邊)
- 歸園田居·其一
魏晉詩詞推薦
-
- 洛神賦
- 詠利城山居
- 停云(靄靄停云)
- 美女篇(美女妖且閑)
- 乞食(饑來驅我去)
-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弱齡寄事外)
- 豫章行苦相篇(苦相身為女)
-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
- 赴洛道中作(遠游越山川)
- 后出師表
- 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原文,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翻譯,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賞析,歸園田居(野外罕人事)閱讀答案,出自陶淵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