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
作者:柳亞子 朝代:近代
- 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原文:
- 【孤憤】[1]
孤憤真防決地維[2],忍抬醒眼看群尸?[3]
美新已見揚雄頌[4],勸進還傳阮籍詞。[5]
豈有沐猴能作帝[6]?居然腐鼠亦乘時。[7]
宵來忽作亡秦夢[8],北伐聲中起誓師。[9]
- 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拼音解讀:
- 【gū fèn 】[1]
gū fèn zhēn fáng jué dì wéi [2],rěn tái xǐng yǎn kàn qún shī ?[3]
měi xīn yǐ jiàn yáng xióng sòng [4],quàn jìn hái chuán ruǎn jí cí 。[5]
qǐ yǒu mù hóu néng zuò dì [6]?jū rán fǔ shǔ yì chéng shí 。[7]
xiāo lái hū zuò wáng qín mèng [8],běi fá shēng zhōng qǐ shì shī 。[9]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guān)翻譯
-
相關(guān)賞析
-
作者介紹
- 柳亞子
柳亞子(1887~1958)近代詩人。南社發(fā)起人。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權(quán),字亞廬,又改名棄疾,字亞子。江蘇吳江人。早年即投身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光緒二十八年(1902)加入中國教育會。次年入上海愛國學(xué)社求學(xué),積極從事詩文創(chuàng)作,自此成為革命派文化宣傳隊伍中的活躍分子。三十二年,在同盟會江蘇分會創(chuàng)辦的健行公學(xué)教書,加入同盟會,同時又加入光復(fù)會。為配合《民報》和改良派的論戰(zhàn),與田桐等出版《復(fù)報》。宣統(tǒng)元年(1909),南社在蘇州虎丘成立,他是發(fā)起人之一,歷任書記員、編輯員、主任等職。在整個南社存在期間,他始終是實干派和急進派。柳亞子重視文學(xué)的思想性,他反對嘆老嗟卑的個人主題的吟詠,也反對批風(fēng)抹月的流連光景之詞。在詩風(fēng)上,他崇尚唐音,承繼夏完淳、顧炎武、龔自珍3家,貶斥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在詞風(fēng)上,他推崇辛棄疾,貶斥吳文英。在文風(fēng)上,他反對韓愈和桐城派。柳亞子是一個以詩歌為武器的政治詩人。他的詩,緊密結(jié)合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激情,具有鮮明的戰(zhàn)斗性。在廣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亞子寫下了大量的懷人詩和贈友詩。革命派的英勇斗爭使柳詩充滿了慷慨激昂之氣,這一斗爭的多災(zāi)多難的歷程又使他的詩具有沉郁蒼涼的風(fēng)格。辛亥革命后,柳亞子的詩歌主題轉(zhuǎn)為對這次革命不徹底的批判。五四運動后,他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入了新時期,一直歌唱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對于柳亞子的詩詞創(chuàng)作,茅盾給過很高的評價。他認為「柳亞子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后這一長時期在舊體詩詞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詩人」,柳亞子的詩反映了「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如果稱它為史詩,我以為是名副其實的」。柳亞子的散文在早年頗負盛譽。散文大都是「筆鋒常帶感情」的新民體文字,感情充沛,或則大聲以呼,或則垂涕以訴,文勢奔騰磅礴,散發(fā)著灼人的熱氣。著作有《柳亞子詩詞選》、《磨劍室文集》。
柳亞子的詩詞
-
- 放歌
- 狼星四首(爝火猶爭焰)
- 題張蒼水集
- 孤憤
- 放歌(天地太無情)
- 題張蒼水集(北望中原涕淚多)
- 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
- 虞美人(霸才青兕兵家子)
近代詩詞推薦
-
- 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
- 水調(diào)歌頭(才飲長沙水)
-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五律(外侮需人御)
- 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
- 狼星四首(爝火猶爭焰)
- 癸丑夏夜登東鸛山(夜發(fā)游山興)
- 五律(三上北高峰)
- 另一種傳說(死去的英雄被人遺忘)
-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 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原文,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翻譯,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賞析,孤憤(孤憤真防決地維)閱讀答案,出自柳亞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