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出自唐朝李益的《江南曲》
- 原文賞析:
-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 拼音解讀:
-
jià dé qú táng jiǎ ,cháo cháo wù qiè qī 。
zǎo zhī cháo yǒu xìn ,jià yǔ nòng cháo ér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婦,他天天把相會的佳期耽誤。早知潮水的漲落這么守信,還不如嫁一個弄潮的丈夫。注釋①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樂府《相和歌》曲名。這是一首擬樂府,寫得很有民歌色彩…詳情
相關賞析
-
唐代出現了大量以閨怨為題材的詩作,這些是做主要有兩大內容:一類是思征夫,另一類是怨商人。這是有其歷史原因、社會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遼闊,邊境多事,要征調大批將士長期戍守邊疆,同時,…詳情
這首詩吸取了樂府民歌的長處,語言明白如話,卻又耐人尋味。詩歌以白描的手法敘述了一位商人婦的心聲。詩歌前兩句以平實見長,后兩句則想落天外,出語驚人:“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夫婿無…詳情
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認為李益的這首詩與張先《一叢花令》中“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諸句,都是“無理而妙”。鐘惺在《唐詩歸》中評這首詩說:“荒唐之想,寫怨情卻真切。”黃叔燦…詳情
作者介紹
-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八歲時,逢安史之亂,西北地區常受到外族侵擾,李益離開家鄉。唐代宗大歷四年(769)中進士,歷任象鄭縣尉等職位低下的小官。其后棄官而去,游燕、趙間,在藩鎮帳下任幕僚十八年,長期征戰南北,經過多次戰爭,所以他對邊塞的軍旅生活非常熟悉,寫了不少描寫邊塞風光、謳歌戰士慷慨激昂為國捐軀的詩歌。在藝術上能夠吸收樂府民歌的特點,節奏和諧,語言優美精煉。尤其擅長絕句、七律。至唐憲宗時便因詩名被召為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有…詳情
李益的詩詞
-
- 春夜聞笛
- 軍次陽城烽舍北流泉
- 上汝州郡樓(黃昏鼓角似邊州)
- 來從竇車騎行(自朔方行作)
-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獨游安國寺山庭院步人遲…乘興聯句
- 府試古鏡
- 喜入蘭陵望紫閣峰呈宣上人
- 過馬嵬
- 暖川(一作征人歌)
- 金吾子
唐朝名人推薦
-
- 李珣
- 西鄙人
- 辛弘智
- 高駢
- 上官儀
- 李賀
- 賈至
- 吳融
- 白敏中
- 李益
- 江南曲原文,江南曲翻譯,江南曲賞析,江南曲閱讀答案,出自李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