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簡介
「唐朝」
-
李益(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八歲時,逢安史之亂,西北地區常受到外族侵擾,李益離開家鄉。唐代宗大歷四年(769)中進士,歷任象鄭縣尉等職位低下的小官。其后棄官而去,游燕、趙間,在藩鎮帳下任幕僚十八年,長期征戰南北,經過多次戰爭,所以他對邊塞的軍旅生活非常熟悉,寫了不少描寫邊塞風光、謳歌戰士慷慨激昂為國捐軀的詩歌。在藝術上能夠吸收樂府民歌的特點,節奏和諧,語言優美精煉。尤其擅長絕句、七律。至唐憲宗時便因詩名被召為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有《李君虞詩集》。《唐才子傳》卷4有傳。
李益相關資料
-
北游河朔,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嘗與濟詩,有怨望語。十六年南游揚州等地,寫了一些描繪江南風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歷秘書少監、集賢殿學…詳情
詩風豪放明快,尤以邊塞詩為有名。他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送遼陽使還軍》、《夜上受降城聞笛》2首,當時廣為傳唱。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主…詳情
李益的作品
-
- 《行舟》
- 《上洛橋(春來似舞腰)》
- 《答許五端公馬上口號》
-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 《幽州賦詩見意時佐劉幕(一作題太原落漠驛西堠)》
- 《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
- 《從軍北征(天山雪后海風寒)》
- 《奉和武相公春曉聞鶯(一作蜀川聞鶯)》
- 《獻劉濟》
- 《上洛橋》
唐朝名人推薦
-
- 扈載
- 景云
- 周德清
- 夏侯審
- 韋鼎
- 盧汝弼
- 劉因
- 薛濤
- 張曙
- 文偃
- 劉皂
- 李德裕
- 司空曙
- 李涉
- 顧敻
- 王仁裕
- 暢當
- 李泌
- 韋莊
- 曹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