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六丑多少字(周邦彥的六丑)
六丑薔薇謝后作古詩翻譯賞析
六丑·薔薇謝后作
周邦彥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謹嗉t、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六丑·薔薇謝后作字詞解釋:
⑴六丑:詞牌名。周邦彥創調。
⑵試酒:宋代風俗,農歷三月末或四月初償新酒。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戶部點檢所十三酒庫,例于四月初開煮,九月初開清,先至提領所呈樣品嘗,然后迎引至諸所隸官府而散。”這里用以指時令。
⑶過翼:飛過的鳥。
⑷楚宮傾國:楚王宮里的美女,喻薔薇花。傾國:美人,這里以之比落花。
⑸釵鈿(diàn)墮處:花落處。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⑹桃蹊(xī):桃樹下的路。柳陌:綠柳成蔭的路。
⑺多情為誰追惜:即“為誰多情追惜”,意即還有誰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殘春逝呢?
⑻珍叢:花叢。
⑼惹:挑逗。
⑽強簪巾幘(zé):勉強插戴在頭巾上。巾幘:頭巾。
⑾向人欹側:向人表示依戀媚態。
⑿恐斷紅、尚相思字:意指紅花飄零時,對人間充滿了依戀之情。用唐人盧渥和宮女在紅葉上題詩的典故。見范攄《云溪友議》:唐盧渥到長安應試,拾得溝漂出的紅葉,上有宮女題詩。后娶遣放宮女為妻,恰好是題詩者。
六丑·薔薇謝后作翻譯:
正是換單衣的時節,只恨客居異地,光陰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暫留片刻,春天匆匆歸去就像鳥兒飛離,一去無痕跡。試問薔薇花兒今何在?夜里一場急風驟雨,埋葬了南楚傾國的佳麗。花瓣兒像美人的釵鈿墮地,散發著殘留的香氣,凌亂地點綴著桃花小路,輕輕地在楊柳街巷翻飛。多情人有誰來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兒蝶兒像媒人使者,時時叩擊著窗槅來傳遞情意。
東園一片靜寂,漸漸地草木繁盛茂密,綠蔭幽暗青碧。環繞著珍貴的薔薇花叢靜靜徘徊,不斷地唉聲嘆氣。薔薇伸著長枝條,故意鉤著行人的衣裳,仿佛牽著衣襟期待著傾葉話語,表現出無限地離情別情。拾一朵小小的'殘花,在頭巾上勉強簪起。終究不像一朵鮮花戴在美人釵頭上顫動、搖曳,向人俏媚地斜倚?;▋汉牵心S著潮水遠遠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兒,還寫著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來呢?
六丑·薔薇謝后作創作背景: 無
六丑·薔薇謝后作賞析:
詞人托落花以抒發傷春惜花之情,兼寫身世之感。上片寫春歸花落,一去無跡,感嘆滯留他鄉的漂泊之情,下片敘東園悼花,憐香惜玉,暗寫自己的身世之痛。開頭三句,連用“岑寂”、“靜”二個詞語寫出自然環境的凄涼和詞人主體心境之凄涼的交織?!伴L條故惹行客“一句如神來之筆,契合物性,薔薇藤蔓上有小刺,可掛住人的衣服,故可視為實寫,但“故惹”與“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則是賦花以人的情感了,表現詞人的惜花之情。立意新穎別致?!皻堄⑿ 币韵掠址謨蓪右馑肌R粚邮且砸欢錃埢ú逶陬^上表示喜愛傾慕之情,一層是痛惜隨水飄流的落紅。并引用紅葉題詩之典,委婉表現對意中美人的思戀之情。。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耙箒盹L雨”以下設想薔薇花凋落飄零的凄慘景象。比喻精美,想象豐富,描寫精當。本詞雖也是傷春之作,可能也寄托了一 些身世感受,但主要的還是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抒寫了悼惜春殘花落的傷感。全詞含蓄委婉,精深華妙,層層轉折,韻味無窮。
個人資料:
周邦彥(1056 —1121)字美成 ,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雋少檢,不為州里推重 ,而博涉百家之書 ”。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 ”。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元四年(1089)出為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紹圣四年(1097)還朝,任國子主簿 。徽宗即位 ,改除校書郎,歷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寧波)任入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處州(今浙江麗水),值方臘起義,道梗不赴。未幾罷官,提舉南京鴻慶宮,輾轉避居于錢塘、揚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 》、《東都事略 》與《 咸淳臨安志》均有傳?!端问贰に囄闹?》著錄其《 清真居士集 》十一卷,已佚。清人厲鶚《宋詩紀事》輯得其佚詩六首,今人羅忼烈又輯得古近體詩三十四首。周邦彥“負一代詞名”(張炎《詞源 》卷下 ),其詞“渾厚和雅”(《詞源 》),“ 縝密典麗 ”(劉肅《陳元龍集注〈片玉集〉序》,對后世影響較大。
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宋詞原文及鑒賞
六丑·薔薇謝后作
周邦彥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
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
為問花何?
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釵鈿墮處遺香澤。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
但峰媒蝶使,時叩窗槅。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
靜繞珍叢底,成嘆息。
長條故惹行客。
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
漂流處,莫趁潮汐。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周邦彥詞作鑒賞
此詞詠寫對薔薇的憐惜并表現傷春之情,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身世飄零之感。《蓼園詞選》評價此詞謂:“自嘆年老遠宦,意境落寞,借花起興。以下是花,是自己,己比興無端,指與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極而天生工矣!結處意致尤纏綿無已,耐人尋繹。”這一評論,對于理解、欣賞此詞是大有裨益的。
起句“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是傷別:“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是傷春。元陸輔之《詞旨》說:“對句好可得,起句好難得,收拾全借出場?!边@首詞的“出場”即如所證,開頭起得突兀,又籠罩全篇,讀后使人產生一種十分凄切、緊迫的感覺?!霸复簳毫簟比渚o承慨嘆春光將盡,客里光陰虛費而來,從感情上再加強一層。周濟評這三句:“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錘百煉”,的確如此。
這三句一波三過折,一句一轉:不是愿春久留,而只是愿春暫留,一轉;春不但不能暫留,而去如飛鳥之疾,二轉;不但去得疾,而且影跡全無,三轉。這感情上一層進一層、一層緊一層地反映出詞人對將去之春的痛惜留戀之情,所以說是“千回百折”。同樣,詞人要寫的內容很豐富,原要用許多話才能表達,但經過錘煉,刪成少量的字句,卻“字少而意多”,同樣能把豐富的詩意表達出來。
愿花長好,月長圓,春長,這是詞人過去的少不更事的天真的`想法,而實際上是事與愿違,花開必謝,春來必去,要她長是空想,要她久留也不可能?,F經過長期的、慘痛的經驗,自動把愿望降低了,故云即使是“暫留”一下也好吧!但是,不但愿春暫留片刻而不可得,而且她轉瞬即逝,杳如黃鶴。這多愁善感的詞人是何其傷心難過之事。如此曲折委婉的意思用十三個字就表達清楚了,所以說是“千錘百煉”。接著就用“為問春何”提問,淋漓盡致地描繪薔薇花凋盡時的驚心動魄。
風雨摧花落是敏感的詩人們常用的題材。這里詞人聽風聽雨,徹夜無眠,也已經橫下了一條心,硬著頭皮“拚花盡”了。他雖沒有出外行走,但想象中,無數薔薇花片,已桃蹊柳陌上亂點輕翻,可憐玉碎香消,有誰憐惜,只有蜂媒蝶使,一起忙亂了一番,屢叩窗,算是給傾國佳人哭泣送葬罷了。這是何等“意奪神駭,心折骨驚”的場景啊!下片開始寫詞人經過了情緒十分緊張的不眠之夜,清早起來,步入東園,他繞著無花的薔薇,踽踽獨行,憑吊謝后的薔薇,發出輕輕的嘆息聲。一個“岑寂”,一個“靜”字,用復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凄冷和詞人心頭凄冷的交織。
接著作者以生花之妙筆描寫花之戀人。寫他靜繞薔薇叢下,已經脫盡殘紅的柔條卻牽住他的衣服,似有無限離別之情要向他傾訴。薔薇莖有刺,掛住人的衣裳,本是常事,但詞人用一比擬便生生將花寫活了。其次寫人惜花:正當詞人心灰意冷時,偶然瞥見枝頭上一朵殘花,就順手把它摘下來,插自己的頭巾上,她瘦小憔悴得可憐,但有花終勝無花,不料這樣一插,卻勾起了舊事,當此花盛開時,那時還有玉人同,鮮艷的花朵插上美人的釵頭,是何其綽約多姿。所以詞人惜花,也只能“強簪”了。
最后一個形象更是奇情異采,匪夷所思。落花的命運,無非是墮溷飄茵,遭人踐踏,還有一部分則是隨流水飄去,漂泊無蹤。此處斷紅即殘紅,“尚有相思字”,似用“紅葉題詩”的典故?;渌骷t,殘紅本身也無能為力,但詞人卻滿懷癡情地囑咐說,“漂流處,莫趁潮汐?!狈駝t你如有“相思字”,我怎能見到呢?此結不但回應了上片的“愿春暫留”和下片的“別情無極”,而且花去人留,兩美相別,仿佛死別生離。真有余音裊裊不絕之感日之感。
此詞采用了層層鋪敘、曲折鋸的藝術手法。作者捕捉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細節,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反復鋪陳花盡春空之境和惜花悼春之情,使主題逐步深化。詞人又巧用曲筆,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不從無花惜春,卻從有花惜春;不惜己簪之殘英,偏惜欲去之斷紅,把人與花之間的感情,寫得纏綿深婉,回旋往復。作者還成功運用擬人手法,把落花之態、長條之情、殘英之神形象可感地描繪出來。
六丑 周邦彥 一詞抒發了作者哪種情感
《六丑》,詞牌名。此為周邦彥創作“中呂調”曲。據周密《浩然齋雅談》,邦彥曾對宋徽宗云:“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韻,后片九仄韻。例用入聲部韻,諸領格字并用去聲。
本詞詠楊花。楊花有情但世道無情,絲絲裊裊隨風飄零天涯,故楊花深得身世坎坷的詞人共鳴。上片寫楊花有情而癡心?!八茤|風”八句寫暮春時東風仿佛已經衰老,楊花有情卻誰也不收,江山遼闊,身世飄零如寄,飄蕩蕩不知時變世易?!鞍V心”六句承上之“有情”,辭意轉進寫楊花雖飄蕩無依,仍眷戀美人之輕扇和釵頭。下片寫楊花終生不渝的春心,“瓜洲”七句承上片“江山身是寄”,具體描述了楊花或依舟于瓜洲渡口,或飄下于長秋宮殿,或春睡于帳廬,或流離于湖上,展現了楊花孤身羈旅飄零空闊江山的情狀。“愔愔雨”三句推進一步,寫楊花之“欲待化”,即將要消亡化去之際,雖濕粘不飛,不能赴豐樂樓餞別行人,不能去青門伴隨高士隱居,卻依然“春心如膩”,依然有著至死不渝的柔膩纏綿,執著堅韌的“春心”,婉曲地傳達出詞人對故國江山和羈旅行人的深情摯意。最后“何人念”三句感嘆無人憐念楊花一生流落,生命短暫,以“為君裛淚”向楊花深致傷悼,實為詞人為自身命運之傷悼。本詞并沒有固守詞家所謂不粘不滯的行規,而是直抒其情,隨意任性,洋洋灑灑,如漫天飛舞無可依歸的落絮游絲,倒也清新別致。
關于周邦彥的《六丑》是中呂調曲嗎
周邦彥的《六丑》是中呂調曲。
《六丑》,詞牌名。此為周邦彥創作“中呂調”曲。據周密《浩然齋雅談》,邦彥曾對宋徽宗云:“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币话偎氖?,前片八仄韻,后片九仄韻。例用入聲部韻,諸領格字并用去聲。
定格對照例詞:【北宋】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
(詞中領格字如“正”、“但”、“似”及上一、下四句式中“葬”、“漸”等字并用去聲。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一去無跡。 仄仄平仄(韻)。
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仄平平仄(韻)。
釵鈿墮處遺香澤。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多情更誰追惜? 平平仄平平仄(韻)。
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
東園岑寂, 平平平仄(韻)。
漸蒙籠暗碧。 去平平仄仄(韻)。
靜繞珍叢底,成嘆息。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長條故惹行客。 平平仄仄平仄(韻)。
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殘英小、強簪巾幘。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漂流處、莫趁潮汐。 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保罕硎揪洌活D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下劃線:領格字?!骸唬豪鲗ε?;〖〗:例作疊韻。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