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寺在哪里 大禹廟在哪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大禹寺在哪里,以及大禹廟在哪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贊美晚年生活的詩或者老人的詩
贊美晚年生活的詩或者老人的詩有:東晉·陶淵明《飲酒》、魏·曹操《龜雖壽 》 、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唐·王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唐·王維《終南別業》 等等。
1、東晉·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白話釋義:
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采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2、魏·曹操《龜雖壽 》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話釋義:
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盡管能騰云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
夕陽照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靜,方知不染心。
白話釋義:
義公在大禹寺中參禪修靜,禪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窗外見一座孤峰峭拔聳立,臺階前道道山谷縱橫幽深。
雨剛停夕陽便散發出光彩,庭院里滿處都是青翠綠陰。看蓮花出污泥卻依然潔凈,才知義公一塵不染的心境。
4、唐·王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龍鐘一老翁 ,徐步謁禪宮。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白話釋義:
義心指猶豫不決之心,詩中描寫了詩人冒著炎熱天氣拜謁禪師,然后豁然體悟,原來大千世界,涼與熱無在無不在,炎熱只是心生,心靜自然涼,不執炎漏或熱相,大地風自可驟然而起。
5、唐·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盡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白話釋義: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遷家到南山腳下。興致一來我獨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閑情漫步到水盡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飄動。偶爾與林中老叟相遇,談笑不停忘記了歸期。
擴展資料:
《龜雖壽》為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中搜塵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此詩是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賣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表現了其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
《龜雖壽》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龜雖壽?百度百科_終南別業?百度百科_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百度百科_飲酒
孟浩然的山水詩《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賞析
【 #詩詞鑒賞# 導語】《題大禹寺義公禪房》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這是一首題贊詩,也是一首山水詩。下面就和 一起來了解下孟浩然的詩詞《題大禹寺義公禪房》,歡迎閱讀!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唐?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義公禪房的山水環境,襯托出義公的清德高風。情調古雅,瀟灑物外,而表現自然明快,詞句清淡秀麗,是孟浩然詩歌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首聯點出禪房的背景,即義公為了“習禪寂”,而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禪房。中間兩聯描寫禪房周圍的環境,是在贊美山水美景,無一字贊人。“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這兩句由景歸結到人,說明全詩是在寫景也是寫人,贊景以贊人。“蓮花”指通常所說的“青蓮”,是佛隱歲家語。青蓮葉子寬而長,青白分明,它清凈高潔,不染纖塵,印度人認為它具有偉人眼睛的特征,所以用來形容佛的眼睛。這兩句的含意是說,義公選取了這樣美妙的山水環境來修筑禪房,可見他具有佛眼般清凈的眼界,方知他懷有青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胸襟。這就點破了寫景的用意,結出了這首詩的主題。
擴展閱讀: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興象”創作的先行者
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田園詩派,后人為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為:“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祿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并博得時人的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棚攜尺。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比較單一。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但是更多的是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儉枯瘠。他善于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在孟浩然這里,山水詩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簡單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現手法,將山水形象的刻劃與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氣質的展現合而為一,因而使其山水詩中形象的刻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詩中的形象提升為藝術形象的一種高級形態亦即‘意象’。可以說在孟浩然之前,還沒有哪位詩人在山水詩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氣質的個性印記。
擴展閱讀:歷史評價
李白《贈孟浩然》: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解悶十二首》:清詩句句盡堪傳。
殷璠《河岳英靈集》:浩然詩,文采豐萁,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體。
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云澹河漢,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何遜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于毫厘也。
皮日休《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早寒江上有懷》、《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
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一味妙悟而已。
蘇軾:子瞻謂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爾。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
樊澤:故處士孟浩然,文質杰美,殞落歲久,門裔陵遲,丘隴頹沒,永懷若人,行路慨鏈高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闔州搢紳,聞風竦動。而今外迫軍旅,內勞賓客,牽耗歲時,或有未遑。誠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負公夙志矣。
蔡傳:孟浩然詩組建安,宗淵明,沖淡中有壯逸之氣。
王士碌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范本: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臥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韓城旅游攻略景點必去
韓城的旅游景點包括黨家村、韓城古城、劉玉橋和趙普寺。1.黨家村黨家村景區位于宴談陜西省渭南市韓城市夏果路,距韓城市城區九公里。村內有佛塔、祠堂、私塾、孝經牌位、家政樓、暗道、哨塔、寺廟、老塘、古井、火藥庫等公共建筑和獨具特色的建筑。2.韓城古城韓城古城,南有漣水,西有梁山,東北有塬地,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古城內有一條明清古街,一組古建筑,一組四合院,風格古色古香,保護得很好。是中國保存完好的明清六大古城之一。3.劉玉橋大橋南北走向。橋身全部用花崗巖條砌成,共有10個拱形橋洞。郁秀橋體全長180米,郁秀橋面寬4.5米。4.趙普廟渭南趙普廟博物館位于陜西省渭南市東北10公里的龍村。占地面積4453平方米。居高臨下,頗有山中猛虎之勢。渭南趙普寺的主體建筑是大佛殿,前面左右各有伽藍寺和達摩寺。東有土地廟,西有公廟,殿間有拱門,后面有觀音洞和佛寺。大禹寺景區:大禹寺景區位于陜西省韓城市蘇東鎮周元村北,原名大夏王宇寺,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明萬歷七年(1579年)重殲銀修。占地約2000平方米,現有奉獻廳、正殿、劇場。正殿三間寬,單檐懸晌改碰于山頂。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原文及翻譯賞析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原文: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翻譯及注釋
翻譯 義公高僧安于禪房的寂靜,將房子修在空寂的樹林之中。門外是一座秀麗挺拔的山峰,臺階前有眾多深深的溝壑。雨過天晴,夕陽斜照,樹木的翠影映在禪院之中。義公誦讀《蓮花經》,心里純凈清靜,這才知道他的一塵不染的虔誠之心。
注釋 1義公:指詩中提到的 唐代 高僧。習禪寂:習慣于禪房的寂靜。2結宇:造房子。3空翠:樹木的陰影。4蓮花:指《蓮花經》。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翻譯及注釋二
翻譯 韻譯義公在大禹寺中參禪修靜,禪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窗外見一座孤峰峭拔聳立,臺階前道道山谷縱橫幽深。雨剛停夕陽便散發出光彩,庭院里滿處都是青翠綠陰。看蓮花出污泥卻依然潔凈,才知義公一塵不染的心境。
散譯義公在寂靜的地方參禪,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禪房外,孤峰聳立;臺階前,溝水清淺。久雨初停,夕陽返照,綠樹的陰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扒橘散中。看到池中的蓮花如此清純潔凈,我才明白義公的心境就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注釋 1大禹寺:寺名,在今浙伍饑江紹興會稽山上。義公:指名字中有一「義」字的僧人。禪房:僧人居住的房屋。2禪寂:即梵文禪那的音義合譯,亦簡稱「禪」。為佛教基本修證之法,即寂靜思慮之意。寂:一作「處」。3結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這里指禪房。一作「構」。空林:空寂的山林。4眾:一作「群」。壑(he):溝壑。5雨足:雨腳,指像線一樣一串串密密連接的雨點。6空翠:明凈的翠綠色。7蓮花:為佛家語,佛教以蓮花為最潔,其梵語音譯為「優缽羅」。亦指《蓮花經》。8不染心:心地不為塵念所染。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賞析
此詞創作具體時間不詳。義公是位高僧,禪房是他坐禪修行的屋宇。
「禪寂」是佛家語,佛教徒坐禪入定,思惟寂靜,所謂「一心禪寂,攝諸亂惡」(《維摩詰經》)。義公為了「習禪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禪房,「依空林」點出禪房的背景,以便自如地轉向中間兩聯描寫禪房前景。
禪房的前面是高雅深邃的山景。開門正望見一座挺拔秀美的山峰,臺階前便與一片深深的山谷相連。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會有一種斷絕塵想的意緒,神往物外的志趣。而當雨過天晴之際,夕陽徐下時分,天宇方沐,山巒清凈,晚霞夕嵐,相映絢爛。此刻,幾縷未盡的雨絲拂來,一派空翠的水氣飄落,禪房庭上,和潤陰涼,人立其間,更見出風姿情采,方能體味義公的高超眼界和絕俗襟懷。
描寫至此,禪房山水環境的美妙,義公眼界襟懷的清高,都已到好處。然而實際上,中間二聯只是描寫贊美山水,無一字贊人。因此,詩人再用一筆點破,說明寫景是寫人,贊景以贊人。不過詩人不是直白道破,而是巧用佛家語。「蓮花」指通常所說的「青蓮」,是佛家語,其梵語音譯為「優缽羅」。青蓮花清凈香潔,不染纖塵,佛家用它比喻佛眼,所謂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花」(《法華妙音品》)。這兩句的含意是說,義公選取了這樣美妙的山水環境來修筑禪房,可見他具有佛眼般清凈的眼界,方知他懷有青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胸襟。這就點破了寫景的用意,結出了這首詩的主題。
作為一首題贊詩,詩人深情贊美了一位虔誠的和尚,也有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春氏隱逸情懷。作為一首山水詩,詩人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寫出了一幀詩意濃厚的山林晚晴圖。空林一屋,遠峰近壑,晚霞披灑,空翠迷濛,自然幽雅,風光閑適,別有一種生意,引人入勝,詩作至今仍為精品。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孟浩然漫游吳越時。佛教在 唐代 極為盛行,而 唐代 詩人和僧人的關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許多詩人都有題贈寺院僧人的詩篇,這首詩即是作者游大禹寺義公禪房后的題贈之作。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賞析二
這是一首題贊詩,也是一首山水詩。
首聯「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禪寂」用佛家語,佛教徒坐禪入定,思惟寂靜,所謂「一心禪寂,攝諸亂惡」(《維摩詰經》)。義公為了「習禪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禪房,描寫禪房的幽寂。起句看似平淡,但詩人以「習禪」和「空林」相對應,便構成了一種「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繪出了義公坐禪的環境背景,為全詩寫景勾畫了一個總背景,也為中間兩聯描寫禪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鋪墊。
頷聯「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著意表現禪房位置的高深。門外孤峰高聳,階前深壑縱橫。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種斷絕塵想的意緒,神往物外的志趣。這里「一峰秀」是遠景,「群壑深」是近景。從位置上來說,義公禪房俯視群壑,遙對遠峰,足見其高;而階前群壑起伏,連綿縱橫,又見禪房之深。這二句詩,景物交疊,氣象森閎,雄奇壯觀,層次感十分強烈。前兩聯描繪高僧禪房位置、禪房庭前的自然環境,通過環境的清雅脫俗、悠遠深邃襯托出義公清高的志趣。
頸聯「夕陽照雨足,空翠落庭陰」描寫雨后空山清幽之景。當雨過天睛之際,夕陽徐下時分,天宇方沐,山巒清靜,晚霞夕嵐,相映絢爛。翠綠的山影靜靜地投印在庭院中,陰幽空靈,清爽怡人。這二句從動的方面描寫禪院清凈爽潔,與前兩句從靜的方面描寫禪院的幽寂高深相結合。雖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人。這時,空翠的水氣飄落,禪房庭上,和潤陰涼,人立其間,更見出風姿情采。這一聯,詩人抓住一了雨后高僧隱居環境的特點,進一步由景色環境的描寫烘托義公脫離凡間、超于塵世的胸襟和情懷。無一字贊美高僧卻字字飽含尊敬和贊美之情,明是寫景實是贊人;明是贊景實是贊人。
尾聯「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贊美禪師虛空高爽的禪心。義公選取了這樣美妙的山水環境來修筑禪房,可見他有佛眼般清靜的境界,方知他懷有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襟懷。「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歷來被佛教視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禪宗六祖慧能的偈語:「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這末尾二句,巧妙地點破了寫景的用意。
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羈,為人耿介,志在隱逸。這首詩通過描寫高僧修行的環境來贊美高僧清凈純潔的心胸。也寄托著自己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詩以突出「清凈」為主,由景清寫到心凈,層層遞進,相互照應,筆致疏淡,意境清遠,淡人心魄。此詩用語明朗輕快,詞采清雅秀麗,可以看做能夠充分表現孟浩然詩歌藝術特點的代表作品之一。
詩詞作品: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詩詞作者:【唐代】 孟浩然 詩詞歸類: 【山水】、【贊美】
大禹寺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大禹廟在哪里、大禹寺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