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薇你的詩句有哪些 含有薇字的唯美詩句
大家好,關于帶薇你的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含有薇字的唯美詩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帶“薇”字的古風唯美短句有哪些?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敏拆先秦《詩經》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先秦《詩經》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先秦《詩經升兄》
相顧無相識,長歌吵拿襲懷采薇。——王績《野望》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先秦《詩經》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文天祥《南安經》
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杜牧《提白頻洲》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剛剛冒出地面。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樣子。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莖葉變老了。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登上高高南山頂,采摘鮮嫩薇菜苗。
餓死家鄉是我的愿望,夢里采蔽在首陽山頭。
山上的鳥兒飛在晚霞里,亭子邊的薇菜長在紫霞中。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page=4value=%E8%96%87
關于薇的詩句是什么
采薇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采薇翻譯: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剛剛冒出地面。說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為了知伏虧和獫狁打仗。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樣子。說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憂悶。憂心如焚,饑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點不能固定,無法使人帶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莖葉變老了。
說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征役沒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么人的車?
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為一個月多次交戰!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
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么能不每天戒備呢?獫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搭神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饑又渴真勞累。滿腔廳逗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古詩中有薇字開頭的詩嗎
1.薇蕨餓首陽,粟馬資歷聘。——唐·杜甫《早發》
2.薇蕨縱多師莫踏,我心猶欲盡圖看。——唐·薛能《送同儒大德歸柏梯寺》
3.薇露紫煙浥盡,任風欺雪壓。——宋·曹勛《好事近》
4.薇露煙銷,蓮膏花凝,不敏腔寐還孤酌。——宋·何夢桂《念奴嬌》
5.薇柳諸關成底襪侍事,菊松三徑猶堪主。——宋·李曾伯《滿江紅》
6.薇老首陽,芝深商谷,時遙霧擁云平。——宋·陳德武《望海潮》
7.薇心玉露練香泥,厭盡人間花告拿吵氣。——宋·陳深《西江月》
供參考。
帶有‘薇’字的古詩句~
【原文】
采薇采薇1,
薇亦作止2。
曰歸曰歸3,
歲亦莫止4。
靡室靡家5,
玁狁之故6。
不遑啟居7,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
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8,
載饑載渴9。
我戍未定10,
靡使歸聘11。
采薇采薇,
薇亦剛止12。
曰歸曰歸,
歲亦陽止13。
王事靡盬14,
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15,
我行不來16!
彼爾維何17?
維常之華18。
彼路斯何19?
君子之車20。
戎車既駕21,
四牡業業22。
豈敢定居?
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
四牡骙骙23。
君子所依24,
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
象弭魚服27。
豈不日戒28?
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30。
今我來思31,
雨雪霏霏32。
行道遲遲,
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
莫知我哀!
【釋譯】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芽已破土鉆。
說回家啊說回家,
一年已經過大半。
沒有家也沒有室,
只因玁狁來侵犯。
不能安坐與定居,
只因玁狁常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莖葉多柔嫩。
說回家啊說回家,
心中憂思多深沉。
憂心如火猛烈燒,
又如饑渴實難忍。
駐守營地不固定,
沒人回鄉通音問。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莖葉變粗硬。
說羨滑回家啊說回家,
今年陽月又已臨。
王室公事無休止,
不能片刻享安靜。
憂思在心真痛苦,
我今遠行難歸省。
那是什么花盛開?
棠棣爛熳一叢叢。
高大馬車又誰乘?
那是將帥所專用。
駕御兵車已起行,
四馬壯碩氣勢雄。
不敢安居戰事頻,
一月三次捷報送。
駕起四馬驅車行,
四馬強壯神奕奕。
將帥乘車作指揮,
士卒靠車作掩蔽。
四馬步子多整齊,
弓飾象牙箙魚皮。
每天豈能不警戒?
玁狁侵擾勢緊急。
當初離家從軍去,
楊柳依依輕搖曳。
如今返鄉解甲歸,
雪花飄飄飛滿野。
道路長遠慢慢行,
又饑又渴愁腸結。
我的心中真悲傷,
誰知我有多凄切。
【注釋】
?6?1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稱大巢菜,可食用。
?6?12.作:生。止:語助詞。
?6?13.曰:說,或謂乃語助詞,無義。
?6?14.莫:"暮"的本字。歲暮,一年將盡之時。
?6?15.靡:無。
?6?1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數民族,到春秋時代稱為狄,戰國、秦、漢稱匈奴。
?6?17.不遑:沒空。遑,閑暇。啟:跪坐。居:安居。
?6?18.烈烈:火勢很大的樣子,此處形容憂心如焚。
?6?19.載:語助詞。
?6?110.戍:駐守。定:安定。
?6?111.使:傳達消息的人。聘:探問。
?6?112.剛:指薇菜由嫩而老,變得粗硬。
?6?113.陽:陽月,指夏歷四月以后。
?6?114.盬(ɡǔ):休止。
?6?1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6?116.來:回家。不來,不歸。
?6?117.爾:"薾"的假借字,花盛開貌。維何:是什么。
?6?118.常:常棣,棠棣。
?6?119.路:同"輅",高大的馬車。
?6?120.君子:指將帥。
?6?121.戎車:兵車。
?6?122.四牡:駕兵車的四匹雄馬。業業:馬高大貌。
?6?123.骙(kuí)骙:馬強壯貌。
?6?124.依:乘。
?6?1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隱蔽。
?6?126.翼翼:行止整齊熟練貌。
?6?127.象弭:象牙鑲飾的弓。魚服:魚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6?128.日戒:每日警備。
?6?129.棘:同"急"。
?6?130.依依:柳枝隨風飄拂貌。
?6?131.思:語助詞。
?6?132.雨(yù):作動詞,下雪。霏霏:雪花紛飛貌。
【賞析】
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饑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斗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采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
全詩六章,可分三層。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寫起。前三章為一層,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疊詞申意并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間的一推再推,這種心情越發急切難忍。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饑。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反映了戍邊士卒的生活苦況。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薇亦作止”、“柔止”、“剛止”,循序漸進,形象地刻畫了薇菜從破土發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它同“歲亦莫止”和“歲亦陽止”一起,喻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歲初而暮,物換星移,“曰歸曰歸”,卻久戍不歸;這對時時有生命之虞的戍卒來說畝猜,怎能不“憂心烈烈”。那么,為什么戍兄耐臘役難歸呢?后四句作了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因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為戰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為王差無窮。其根本原因,則是“玁狁之故”。《漢書 ?6?1匈奴傳》說:“(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這可視為《采薇》之作的時代背景。對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責。這樣,一方面是懷鄉情結,另一方面是戰斗意識。前三章的前后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其實,這也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只是思歸的個人情和戰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有不同的表現。
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其情調,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而為激昂的戰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著圍繞戰車描寫了兩個戰斗場面: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這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后,由戰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戰馬強壯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無不勝。將士們天天嚴陣以待,只因為玁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久戍難歸的原因。《毛序》根據這兩章對軍旅生活的描寫,認為《采薇》是“遣戍役”、勸將士之詩。這與詩意不符。從全詩表現的矛盾情感看,這位戍卒既戀家也識大局,似乎不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因此,在漫長的歸途上追憶起昨日出生人死的戰斗生活,是極自然的。
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或許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驚醒了戍卒,他從追憶中回到現實,隨之陷入更深的悲傷之中。追昔撫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傷悲”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 “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于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加之歸路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憂傷。“行道遲遲”,似乎還包含了戍卒對父母妻孥的擔憂。一別經年,“靡使歸聘”,生死存亡,兩不可知,當此回歸之際,必然會生發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李頻《渡漢江》)的憂懼心理。然而,上述種種憂傷在這雨雪霏霏的曠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這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結束。綜觀全詩,《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遣戍役勸將士的戰斗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爭沖突退隱為背景,將從屬于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場上分離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采薇》,似可稱為千古厭戰詩之祖。
在藝術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和劉熙載《藝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為詩家口頭禪。而“昔往”、“今來”對舉的句式,則屢為詩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嚴霜結,今來自露晞”(《情詩》),顏延之的“昔辭秋未素,今也歲載華”(《秋胡詩》之五),等等。
詩經中關于薇的詩句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改敬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賣寬牡核配慎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