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峰亭在哪里 東峰是哪里
很多朋友對于東峰亭在哪里和東峰是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華山朝陽亭在哪
華山(徐華)
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
東峰又稱“朝陽峰”,是華山主峰之一。《三才圖會》中記述說:“山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數(shù)十丈,上面僅鑿了幾個足窩,兩邊又無樹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崗石上,腳手并用才能到達峰巔。今已開辟并拓寬幾條登峰臺階路,人可安全到達?!睎|峰有青龍?zhí)?、甘露池、三茅洞、清虛洞?/p>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山下棋亭(徐華)
東峰的奇景之一的“華岳仙掌”,掌跡在東北處的仙掌崖上,雖然是一處天然石紋,但是看上去它五指具備,宛如左掌。關(guān)于“仙掌”余清相傳,山西首陽山和華山相連,黃河水流到此,被山阻擋。于是華山下的華陰、潼關(guān)、朝邑等縣,便成了一個湖泊。是巨靈神右手推首陽山,左手推華山,才將兩山推開一條狹谷,黃河水便向東奔騰而去。巨靈神的左手印留在華山上,所以成了“華岳仙掌”?!叭A岳仙掌”成為關(guān)中八景之首。東峰松木繁茂,濃蔭蔽日,奇花異草,香滿襟袖。峰頂有一平臺,居高臨險,視野開闊,華山東峰有舉敗著名的朝陽亭(下棋亭)。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山南峰(徐華)
南峰是華山最高峰。南峰海拔2160.5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舉目環(huán)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lǐng)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山西峰(徐華)
登西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開,黃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鄉(xiāng)神府,萬種俗念,一掃而空。宋名隱士陳摶在他的《西峰》詩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xiāng)''的名句。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峰蓮花(徐華)
北峰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是登臨其它四峰的要沖,高雖不及其它幾峰,但山勢險正毀顫峻非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嶺通向南面,形勢十分險要,是易守難攻之地。北峰頂上還有道觀真武宮,倚山而建,造型特別。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山甕峪口(徐華)
西岳華山是中國人精神的象征,“中華”一詞就來源于此山。華山,一種氣勢、一種精神、一種內(nèi)涵、一種奉獻,一種脊梁,一種人生的演練場……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下一盤棋(徐華)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山仰止(徐華)
時而鬼斧神工,時而平淡無奇。山的性格是剛強的,不懼怕任何壓力,但平素卻顯得和藹慈祥,文質(zhì)彬彬,英俊而柔情。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吾愛華山松(徐華)
漫山蒼松,清頎、偉岸、挺拔、孤傲,深深扎根在瘦土巖隙,成為山的形象,山的代言。站立松下留個影,松峁然無語,人的心中,卻刻下一生難忘的印記。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山夏雨(徐華)
清涼的雨滴,不時從松端落下,那是山借雨霧的別樣招呼嗎?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山擦耳巖(徐華)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云起太華(徐華)
云隨變幻無常致,松不雷同總怪枝。因為有山,流水乃為之改道,因為有山,城市才緣依環(huán)繞。華山以渾厚坦蕩容納萬世,匯聚三秦大地 。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水墨華山(徐華)
華山,擁著寬闊的胸懷,將美麗和色彩播撒山間,將高大和偉岸種植,與她一起演繹挺拔雄奇。
蘭溪哪里好玩的地方
問題一:蘭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人民路:蘭慶雞子果 馨華園對面:老林雞子果 夜市弄堂:旗開牛肉面 蘭五中對面爛改的: 900碗 輔仁路的:三鮮面館 和平路:萬里紅煲仔飯、特色餛飩麥疙瘩和鴨頭、本地人酒家、旺仔麻辣燙 北門菜場入口處:雞翅膀 晚上溪西橋頭:豆腐湯圓、永康果 古城小吃:方果、小籠包子 百貨大樓左側(cè):北京糖葫蘆 老城郵電局對面:糖炒栗子 溪西橋頭濱江小學(xué)弄堂:湯面 李漁路紅高梁餐館的牛雜,25元一份,好吃又實惠 晚上12點以后紅綠燈那的粽子也蠻好吃 青石井的牛肉面 朱家碼頭(或則柳家碼頭)邊 黑魚館 黑魚煲 桃花塢對面油煎包. 上島推出的木桶飯和南瓜飯系列也8錯 旗開邊上的山西刀削面很好吃 云山小區(qū)的云祥包子 云香的湯圓和餃子也不錯的 和平路上的辣子魚好吃啊就是要能吃辣的才行 老林隔壁的魚頭做的也是很好吃的 小周餛飩、晚上大廈停車場那的燒烤 黃大仙的鐵路道口下破的彩盅的小店里的鴨頭 現(xiàn)在的云山小學(xué)門口的海鳳的素雞燒的也不錯 延安路小學(xué)門口的阿龍的啤酒鴨和肺頭湯 實驗小學(xué)門口新鮮出爐的脆皮蛋糕再加一碗江西餛飩 輔仁路的晨義包子、晚上友都網(wǎng)吧對面的炒面炒粉干好吃 永昌餛飩面,永昌雙溪口煎餃 商業(yè)街輪歷困有家山西刀削面店,那里的炒牛肉面筋斗,有嚼頭 蓮花路復(fù)興村薄皮果 溪西橋頭的小老蘇煲莊 蔡家堡的鴿子炒年糕 和平路上的八寶香的雞做的不錯 蘭棉道口的泥鰍堡 南門牌樓腳的肉帶餅豆腐湯臘念也蠻好吃的,我覺超過永和 lxta.gov/ 人杰地靈,物阜民殷。境內(nèi)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傳統(tǒng)名產(chǎn)“金絲琥珀”蜜棗,明代被列為貢品。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大青豆的主產(chǎn)地也在蘭溪。蘭溪山靈水秀,風(fēng)景獨特,文人古跡遍布境內(nèi),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蘭溪是“生財之神”、“萬能之神”黃大仙的故里;全國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諸葛八卦村,被譽為“世界旅游極品”;六洞山、白露山、蘭蔭山被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當(dāng)代名媛趙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長河”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蘭溪歷代名人輩出,載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時,高僧貫休,明代文學(xué)家胡應(yīng)麟,清代戲劇理論家李漁,現(xiàn)代著名作家曹聚仁,當(dāng)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等名噪海內(nèi)外。 諸葛八卦村還好玩的
問題二:蘭溪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蘭陰山
在城區(qū)西南,海拔140米,因古時盛產(chǎn)蘭而得名。蘭陰山因橫截江流,又名橫山。登山遠眺,南向田疇坦蕩,云樹煙村;北顧丘陵起伏,遠接天際,俯視則三江襟帶。西側(cè)有蘭陰寺,始建于元大德年間。寺前有摩崖石刻“蘭陰深處”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日御題”?!疤m陰春馥”為蘭溪八景之一。其前有新建工人休養(yǎng)院。東麓有靈源積慶侯廟,土名橫山殿。正德《蘭溪縣志》即在此廟左樓編纂。民國16年,中國 *** 蘭溪縣委曾在殿內(nèi)舉辦青年、婦女干部訓(xùn)練班。
大云山
屬金華山余脈,峙于城東,因列于舊學(xué)宮之前,亦名掛榜山。山光青翠,林木蓊蘢,現(xiàn)辟為云山公園。其西有東峰亭,始建于唐貞元十七年(801),屢毀,1982年重建新亭,為登臨勝地。山麓原有二佛剎,一名圣壽教寺,一名藏經(jīng)院。圣壽教寺始建于梁大同年間,初名招賢寺。唐改林隱寺,宋改今名。清咸豐十一年(1861)燹毀,同治間重建,規(guī)模甚大。現(xiàn)為蘭溪第二中學(xué)校址,藏經(jīng)院已廢。山巔原建有能仁塔,并有能仁塔院,抗戰(zhàn)時為駐軍所拆,寺院亦不存。1995年1月,縣人民 *** 已重建。
中洲公園
在城西蘭江中,四周環(huán)水。東西寬900米,南北長1800米,面積800畝。宋時為西市,縣尉柳敘筑柳氏大園于此,有《大園八詠》詩。明代河道變遷,湮為沙洲,俗名中洲背。“中洲漁火”為蘭溪八景之一。因常為洪水淹沒,民國期間荒涼不堪,偶有建筑,亦系草棚。1975年蘭江大橋建成,有支橋通此。1978年辟為公園,廣栽花木,建有亭閣、花圃、假山、魚池、曲橋、游廊、餐廳、茶室、旱冰場、兒童樂園及蘭花少女塑像等。煙柳迷離,波光掩映,悅?cè)诵哪俊?
郭撲
在雙牌鄉(xiāng)。山有石室與郭撲攏相傳為唐丞相郭屏兜ごΑ
柱竿山
在黃店鄉(xiāng)。平地拔起,壯如天柱。刻有金履祥題“第一山”三字。
石蓮洞
又名蓮花洞,在靈洞鄉(xiāng)十二曲山。明進士趙崇善雇工疏鑿。潘之琮《游山記》云: “洞山窄而中敞,可容千人,上平如砥,石乳數(shù)百,垂垂而下?!?
解石山
在石渠鄉(xiāng)穆澄源(俗名小桃源)。其西源山表一巨石,高二丈余,有鋸跡,故名。明詩人方太古隱居于此。源內(nèi),有怪石高數(shù)丈,廣亦如之,其形如龜,浮架水口,稱龜石。又有玉聲潭,深十余丈,瀑布傾瀉,其聲如玉相擊。
靈羊島
原名雁嶼洲,一名外圩洲。位于市區(qū)北一公里蘭江江心,面積950畝。相傳東晉名仙黃初平曾在此牧羊,筑有牧羊臺。南端有成片的沙灘與草地,“平沙落雁”為蘭溪八景之一。洲內(nèi)修竹成片,曲徑通幽,花香鳥語,環(huán)境清雅,洲東黃湓村與外圩洲隔江相望,據(jù)考證為黃初平故里,村內(nèi)尚有二仙井一口,傳為黃初平兄弟所鑿。現(xiàn)建有大仙宮。
將軍巖
位于市北15公里官塘鄉(xiāng)境內(nèi)。又名獅巖,明末稱將軍巖。因北界建德市,前臨蘭江,后依峻嶺,山巖雄峙,地勢險要,有“蘭江鎖匙”之稱。又因山巖凸于江心,橫水雄立,形同獅子,得名獅巖。宋邑人唐元章抗元于此。明有裴謝二將軍設(shè)寨,后敗死,里人欽其忠義,立廟祭祀。故改名將軍巖。清乾隆間勒石記其事。辛亥革命志士秋瑾女俠也親臨觀覽。山巔建有獅巖寺,有樓、宮、堂、閣、殿、房、廳等建筑。廳前有羅漢松一株,高15米,胸徑3.4米,傳為千年古松,實屬罕見。今將軍巖已列入當(dāng)?shù)仫L(fēng)景名勝區(qū)之一,上巖石級整修一新,游人不絕。
尖塢山
位于芝堰鄉(xiāng)與建德交界處,海拔近千米,山勢雄奇秀出,有飛流急湍,奇峰怪石,山上相傳有葛洪煉丹遺址。山下為芝堰水庫,碧波千頃,為一避暑旅游勝地。
溪里源
位于馬澗鎮(zhèn)金華山,由源上溯可至金蘭交界處的最高峰大盤山。溪里源林幽美,溪水曲折沿山奔流而下,環(huán)境幽雅,有廊橋,石刻坐佛等古跡。
下盤山
位于馬澗鎮(zhèn),山峰高峻,山上有小天池,巖穴等勝景。
肇峰山
又名售峰山......
問題三:金華蘭溪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蘭溪有諸葛八卦村,洞源村的地下長河 黃大仙宮
問題四:蘭溪有什么好玩的景點 蘭溪-人杰地靈,物阜民殷。建縣已1300多年。面積1313平方公里,人口66萬,是浙江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和旅游城市。曾被評為“中國明星縣(市)”。 蘭溪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美譽,水陸空交通便捷。近年來,交通事業(yè)發(fā)展更快,在開通滬蘭直快的基礎(chǔ)上,又開通了滬蘭假日旅游專列。基礎(chǔ)設(shè)施和城市建設(shè)進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電力、通訊實現(xiàn)交換程控化、傳輸數(shù)字化,ISDN信息高速公路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城市功能日臻完備,以浙江中西部首家三星級涉外飯店――蘭江大廈為核心的賓館餐飲服務(wù)群體迅速興起。 蘭溪經(jīng)濟繁榮,地方工業(yè)實力雄厚,已建成冶金、化工、機械、紡織、建材、醫(yī)藥、食品等門類齊全的工業(yè)體系。省級開發(fā)區(qū)――蘭溪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總體規(guī)劃面積8.88平方公里,辟有外商投資區(qū)、高新技術(shù)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加工工業(yè)區(qū)和私營經(jīng)濟區(qū),已成為中外 客商投資興業(yè)的寶地。 蘭溪境內(nèi)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傳統(tǒng)名產(chǎn)“金絲琥珀”蜜棗,明代被列為貢品。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大青豆的主產(chǎn)地也在蘭溪。 蘭溪山靈水秀,風(fēng)景獨特,文人古跡遍布境內(nèi),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蘭溪是“生財之神”、“萬能之神”黃大仙的故里;全國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諸葛八卦村,被譽為“世界旅游極品”;六洞山、白露山、蘭蔭山被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當(dāng)代名媛趙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長河”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蘭溪歷代名人輩出,載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時,高僧貫休,明代文學(xué)家胡應(yīng)麟,清代戲劇理論家李漁,現(xiàn)代著名作家曹聚仁,當(dāng)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等名噪海內(nèi)外。 蘭溪歷來為商賈云集之地,與外界聯(lián)系綿延不絕。近年來,對外合作關(guān)系發(fā)展更快,已遍及歐、亞、美、澳、非五大洲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合作的領(lǐng)域也更加廣闊,已由工商業(yè)拓展到各行各業(yè)。充滿了靈秀之氣的蘭江,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和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八面來風(fēng)。
問題五:蘭溪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蘭溪是地下長河,還有諸葛八卦村
問題六:蘭溪有哪些地方好玩 你好,蘭溪人杰地靈,物阜民殷。境內(nèi)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富,傳統(tǒng)名產(chǎn)“金絲琥珀”蜜棗,明代被列為貢品。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大青豆的主產(chǎn)地也在蘭溪。蘭溪山靈水秀,風(fēng)景獨特,文人古跡遍布境內(nèi),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蘭溪是“生財之神”、“萬能之神”黃大仙的故里;全國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諸葛八卦村,被譽為“世界旅游極品”;六洞山、白露山、蘭蔭山被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當(dāng)代名媛趙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長河”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蘭溪歷代名人輩出,載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時,高僧貫休,明代文學(xué)家胡應(yīng)麟,清代戲劇理論家李漁,現(xiàn)代著名作家曹聚仁,當(dāng)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等名噪海內(nèi)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問題七:蘭溪有個好玩的地方叫林陽的在哪里 你確定字對嗎?我是蘭溪人,不過我沒聽說過,應(yīng)該沒有。
問題八:蘭溪娛樂推薦,蘭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蘭溪娛樂攻略 諸葛八卦村
中國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蘭溪城城西18公里的諸葛
八卦村
八卦村,古稱高隆,村中有3000余諸葛亮 嫡傳后裔,為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宮八卦圖式而建,整體布局以村中鐘池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條弄堂,將全村分為八塊。村內(nèi)弄堂似通非通, 似連非連,曲折玄妙。諸葛村現(xiàn)有保存完好,建于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點。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于明清,構(gòu)成了一座頗具 規(guī)模的建筑群,雕梁畫柜,古樸典雅,已批準(zhǔn)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蘭溪地下長河
全國洞府航游之冠。地下長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為特色,全長2500米,洞內(nèi)星羅棋布散布著 各種惟妙惟肖的大自然杰作。洞內(nèi)一條長逾千米的地下長河常年流水不斷,清澈見底,游人既可乘舟攬勝又可步 行游覽。地下長河所在地還有著名愛國將領(lǐng)張學(xué)良趙四小姐的祖居地。人稱此處有兩絕“景為江南一絕,情為千古絕唱”。隨著六洞山省級森林公園的開發(fā),游客到六洞山,已不再僅僅是游一游“地下 長河”,附近的玉露、紫云、呵呵等洞景,亦自成特色,還有棲真古寺等都成為游人 喜愛的地方。六洞山所處的洞源村,不僅是有名的億元村,且還是張學(xué)良將軍夫人趙一荻的祖籍之地。趙四小姐祖居綺霞園已正式開放,成了六洞山景區(qū)中的重要一站。
芝堰村建筑群
2004年6月2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蘭溪市芝堰村建筑群榜上有名,成為新“國保”。至此,蘭溪市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芝堰村建筑群位于蘭溪市黃店鎮(zhèn),為明朝至民國時期的民居,其中明清建筑28座,代表性的建筑有“衍德堂”、“孝思堂”、“濟美堂”等。村中街道兩側(cè)分布有廳堂9座,鄰街店鋪4家,過街樓5座,民居客棧數(shù)十幢,巷口通道16處。其古建筑或有家譜記載,或有匾額、題刻,相對建造年代可考,建筑時代演變清晰,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芝堰村,其村落古建筑年代之早,數(shù)量之多,結(jié)構(gòu)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也屬罕見,且元、明、清、民國等四個朝代的各種建筑集于一村,堪稱“典型的中國古民居博物館”,被古建筑研究專家譽為元、明、清、民國建筑研究的“活化石”和“四朝建筑瑰寶村”。
長樂古建筑群
北斗七星半月形長樂古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浙江省金華蘭溪,是蘭溪市的西大門,與龍游縣,建德市交界,古代有“一腳跨三地,一飯香三縣”之說,長樂村是中國江南唯一帝王文化景區(qū),傳說朱元璋就是在這里得福、得道、得人、得天下,故也稱長樂村為長樂福地。朱元璋在這里得到了劉伯溫和宋濂等一批開國文臣。村中還留傳著劉伯溫流傳下來的祈福禮斗儀式。
望云樓
建于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8)的望云樓,整幢樓雕梁畫柱,高浮雕飛禽走獸和牡丹云彩等圖案,精致逼真,非常華麗,梁架用材碩大,后進兩層廳仍保存完好。望云樓作為元代民居能保存下來,極為罕見,有專家稱之為“江南黃金屋”、“一樓值千村”。
中國蘭花第一村――蘭花村
蘭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較
蘭花村
高的地位,蘭溪是中國蘭花之鄉(xiāng),蘭花是蘭溪市的市花,為了弘揚蘭溪傳統(tǒng)的蘭文化,蘭溪在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蘭蔭山麓建起了蘭花村。蘭花村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主題公園,也是蘭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筑風(fēng)格突出蘭花,建有小橋流水,舞榭歌臺,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后遍植蘭花,徜徉在蘭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鄉(xiāng)的農(nóng)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蘭香幽遠的蘭蔭深處。 蘭花因其葉飄逸瀟灑,其花幽香清雅,其性高潔典雅,使人心曠神怡,可以陶冶情操,自古以來為文人墨客所情有獨鐘,孔子曰:“蘭當(dāng)為王者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蘭花已帝王將相處......
問題九:哈爾濱市蘭溪縣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蘭陰山 在城區(qū)西南,海拔140米,因古時盛產(chǎn)蘭而得名。蘭陰山因橫截江流,又名橫山。登山遠眺,南向田疇坦蕩,云樹煙村;北顧丘陵起伏,遠接天際,俯視則三江襟帶。西側(cè)有蘭陰寺,始建于元大德年間。寺前有摩崖石刻“蘭陰深處”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日御題”?!疤m陰春馥”為蘭溪八景之一。其前有新建工人休養(yǎng)院。東麓有靈源積慶侯廟,土名橫山殿。正德《蘭溪縣志》即在此廟左樓編纂。民國16年,中國 *** 蘭溪縣委曾在殿內(nèi)舉辦青年、婦女干部訓(xùn)練班。 大云山 屬金華山余脈,峙于城東,因列于舊學(xué)宮之前,亦名掛榜山。山光青翠,林木蓊蘢,現(xiàn)辟為云山公園。其西有東峰亭,始建于唐貞元十七年(801),屢毀,1982年重建新亭,為登臨勝地。山麓原有二佛剎,一名圣壽教寺,一名藏經(jīng)院。圣壽教寺始建于梁大同年間,初名招賢寺。唐改林隱寺,宋改今名。
東峰亭詩話
蘭溪大云山東峰有亭溯源彌遠,初名新亭,因亭址在大云山東峰,便咸稱為東峰亭。東峰亭始建于何時,有文字可考的要從《蘭溪縣靈隱寺東峰新亭記》一文的落款紀(jì)年算起,也就是說大云山上的東峰亭始建于唐貞元十七年(801),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而大云山麓有寺則早在蘭溪建縣之前的梁武帝大同年間(535~545),初名招賢寺;唐代改稱為靈隱寺,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5)又改稱為圣壽寺,山門有額云“大云山”,山名亦由此而來。又因寺院規(guī)模宏大,蘭溪民間俗稱其為大寺,山則稱大寺山。山上有塔曰能仁,始建于宋治平初年(1064)。
《蘭溪縣靈隱寺東峰新亭記》為唐代馮宿所撰。馮宿(767~836),字拱之,婺州東陽人,貞元中進士,官至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與韓愈友善,亦以古文稱著。其時,有洪少卿者,名大逸,又名賓老,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貞元八年(792)的同榜進士。他于貞元戊寅(798)來蘭任縣令,馮宿稱他“君之始至,用信待物,用勤集事。信故人洽,勤故物阜。未期月而其政成。”是個頗有作為的蘭溪父母官。三年之后的夏天,馮宿來蘭,由洪縣令陪同作東峰亭之游,得賞蘭城勝景乃有是記。馮宿的東風(fēng)亭記不但寫了沿途的風(fēng)景和登亭的感受,而且寫了洪縣令建亭的始末。說洪令到任之初“邑微登攀游觀之所”,縣令乃自捐俸銀二萬經(jīng)營此亭。“因地于山,因材于林,因工于子來,因時于農(nóng)隙”,終于在崇山峻谷、佳景勝概中建成此亭。述說了建亭之緣由和艱辛。馮宿不勝感慨之余,為頌此亭之勝和建亭之不易,并“播芳塵而鼓余波”,遂攬筆為記,于貞元十七年(801)十一月七日刊石立碑于亭中。
東峰亭歷唐、宋兩朝,至南宋紹興間(1131~1162)已塌廢,元初其亭僅剩故基,但碑刻尚存。大學(xué)者、鄉(xiāng)賢吳師道(1283~1344)有《東峰亭記后題》一文專記其事。據(jù)吳師道說,東峰亭記全稱《蘭溪縣靈隱寺東峰新亭記》,為唐代文學(xué)家馮宿所撰,文辭清麗,敘述有法。碑文為釋乾覺書,亦佳。但亭廢已久,僅剩碑刻置于學(xué)宮。因當(dāng)時碑石已斷為二截,中殘缺五字,遂由他參校補正錄存。
興之所至,吳師道還于元寧宗至順?biāo)哪辏?333)十一月七日,率領(lǐng)了一幫友人與子弟自圣壽寺左登山,過能仁塔院前,到東峰亭故基宴游賦詩,并作序記之,稱“周覽遐眺,蔭松籍草,坐而小酌清談,相率賦詩”作一日詠游之樂。茲將他當(dāng)時寫的詩錄如下:
層顛陟岧堯,前轉(zhuǎn)憇東峰。周游撫荒址,分坐蔭茂松。天際遠瀨白,煙中寒樹重則敬。遐瞻目已極,幽尋興未慵。詠歸樂童冠,愿言躡遺踨。
其時,雖東峰亭已然是茂密松林中的遺址,但大家還是興高彩烈的圍坐在亭基上酌酒吟詩玩了一整天。后來,師道的兒子吳沉(入明后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也多次與友人上大云山尋訪東峰亭遺址,有一次陪宋濂(景濂)等好友游大云山,作五言詩《景濂、叔能、仲辨自浦陽來訪,登東峰亭分韻得東字》云“嘉賓不屢會,攜手步城東。新亭峙茶楫,山勢極穹崇。唐相留遺址,幾載翳蒿蓬。斷碑至今存,雄文記馮公。橫峰起玄云,瀫水翔鳴鴻。嘯歌振逸響,林深來警風(fēng)。塵途網(wǎng)雖多,咫尺慮難通。得可逍遙處,何必苦匆匆。曰予賦野性,所尚非事功。采芝金華山,歲晏愿相同清盯此?!碑?dāng)時東峰亭雖已沒于蓬蒿之中,但斷碑猶在,馮宿的文字猶存。
到至正朝(1341~1355),蘭溪來了個怯烈失。志載他字吉甫,至正中任蘭溪監(jiān)州,在任時頗有政績。清靜惠愛,吏不敢縱,民不敢欺,門無私謁,庭無健訟。惜名亭荒廢已久,發(fā)愿重建之。吳沉為此事專門寫了一詩寫給怯烈失,題作《請監(jiān)州怯烈失重建東峰亭》,詩云:
新亭始自唐朝創(chuàng),棟宇荒頹久不治。古道竟為僧寺塞,斷碑幸得學(xué)宮移。江山既留勝賞處,州縣況逢無事時。洪令芳塵如有繼,再磨答迅崖石樹雄辭。
此詩促成了怯烈失建亭的善舉,于是東峰亭乃重現(xiàn)大云山。
東峰亭重建后,鄉(xiāng)賢、詩人吳景奎(1290~1355)作《喜怯烈失監(jiān)州重建東峰亭》歌之,詩云:
東峰亭廢江山在,故址誰將枳棘開。作記名高龍虎榜,監(jiān)州聲重鳳凰臺。煙云竹樹丹青筆,風(fēng)月軒窗紫翠堆。稚耋謳歌禽鳥樂,朱轓時引畫熊來。
而吳沉在東峰亭重建后,于清秋佳日亦攜友登亭游覽,作《和胡古愚游東峰亭》詩,詩云:
貞元舊跡有東峰,勝日躋攀俗慮空。最喜新亭能復(fù)古,可無穹石與相雄。黃花香入清樽里,白雁聲呼落照中。愧我登高未成賦,且操杖履后群公。
歡喜之情,溢于言表。
后來,柳貫的門人、元代浦江學(xué)者戴良(1317~1383)也專作《題蘭溪東峰亭》五言抒懷,詩云:
昔余駐蘭陰,頗得江山趣。日上東峰亭,遙望水東注。別去曾幾何?重來已遲暮。一時同游者,大半發(fā)垂素。亦或臥空墳,翳彼梅花樹。因之念所思,倚欄聊四顧。安知游目時,翻是傷心處。咄茲露電身,誰似金石固。此生縱滿百,會合能幾度。獨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
明初亭又廢,成化七年(1471)李璡來蘭任知縣,在東峰亭舊址上建起了景賢祠,祀鄉(xiāng)賢名宦。但不久景賢祠倒塌,廢墟中又只剩下東峰亭遺址。明中葉著名學(xué)者、詩人、鄉(xiāng)賢胡應(yīng)麟(1551~1602)曾攜友登大云山尋訪東峰亭古跡,并留詩一首:“掃石坐危顛,高天下雙鶴。欲問馮郎碑,東峰夕照落?!泵魍砥凇短m皋風(fēng)雅》的編者江伯容(1580~1647)也有《東峰亭》一詩詠嘆其事,詩云:
山色東峰晴更好,荒亭遺址沒荊榛。我來覽古尋黃絹,杜宇數(shù)聲何處春。
到了清代東峰亭又曾經(jīng)兩度重建,一次在清初,重建后康熙朝的浙西詞派創(chuàng)始人、《明史》參編朱彝尊(1629~1709)曾五次過其下,有《雨發(fā)東峰亭和查孝廉》詠其亭和他自己當(dāng)時的心境,詩云:
巖巖東峰亭,其下百尺潭。我來凡五泊,未果游精藍。茲晨復(fù)前路,解纜亭西南。溪云散成雨,水木紛參覃。平生嬾馳鶩,進拙退所甘。惟有利涉心,翻教估客貪。一帆飽風(fēng)力,并坐篷底譚。夫君有高唱,令我嘆息三。
朱彝尊之后此亭又塌廢了一次,乾隆五十九年張許來蘭任知縣,到任后做了不少實事,修學(xué)宮、編縣志,嘉慶元年(1796)又重建了東峰亭,并作記勅石立碑于亭中。亭碑民初尚存,可惜日冦侵華時又毀于兵燹。
四十年后,1982年蘭溪縣人民政府順應(yīng)民心,重新在大云山東側(cè)新建了東峰亭,并立碑記其盛事。記中有云:新亭“規(guī)模之雍容絢麗大勝于前”,可“遠眺碧水藍天,輪舟擊浪;近觀三橋并峙,高樓鱗次;俯瞰園苑新村,青紅掩映?!绷畹桥R者迎習(xí)習(xí)清風(fēng),心怡氣爽,目騁神馳,成了市民和外地客人游覽的好處所。近人郭學(xué)煥、高玉書、郭瑞升等人皆有吟詠,今錄郭瑞升《東峰亭重修喜詠》一首,詩云:
東峰亭建古貞元,烽火摧殘數(shù)十年。盛世重修揚邑秀,堯天普覆報民安。前人尚德傳今世,后輩兼才趕昔賢。喜詠云山添一景,蘭江飽看艷陽鮮。
郭瑞升詩是寫實,也寄托了他對今人后輩的希望。不管世事如何變化,我們總是期盼蘭溪會一天天好起來,東峰亭會見證一切的。
2019.9.30施福山于蘭城黃龍洞寓
(注:有論者認為今東峰亭建于原山意亭舊址,本文不作考證;另洪少卿大名系胡汝明老人考得。)
東峰亭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東峰是哪里、東峰亭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