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的格律有哪些 詩詞的格律要求包括七個方面
很多朋友對于古詩詞的格律有哪些和詩詞的格律要求包括七個方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詩詞格律有多少種
格律有八種,五言律詩4種,七言律詩4種
五言律詩
一、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二、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納數(shù)蘆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三、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四、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
一、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平⊙仄⊙畢物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二、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三、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四、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洞帶⊙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古典詩詞格律
“詩詞格律”指近體詩(律詩和絕句)、詞的不同體裁在格式上的規(guī)定,主要包括:句數(shù)、段落(詞中叫“闋”或“片”)、每一句的字?jǐn)?shù)、句式、讀音平仄、押韻、對仗等內(nèi)容。
在近體詩中叫“格律”。近體詩常見的有七律、七絕和五律則亂毀、五孫備絕四種,每一種分入韻、不入韻和平起、仄起四樣,共十六個格律。
常見的詞有一千多種,每一種有一個名稱,叫“詞牌”,如《滿江紅》。有的詞牌只有一種格式,稱為“定格”;有的詞牌除了定格外,還有其它一種或多種“變格”。詞的格律稱為“詞譜”。
人們常說的“出格”、“離譜”,就是來源于詩詞術(shù)語。
詩詞的格律很復(fù)雜,無法在此列舉。可以閱讀相關(guān)書籍,如陪笑:王力的《詩詞格律》、《欽定詞譜》、《白香詞譜》、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等等。
古詩詞格律基本知識
第一,格律詩詞的基本知識
1、五大要素:
“五定”——詩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韻有定位,律有定對。
2、平仄: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diào)。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普通話旁銷廳里,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局腥A新韻】
在中古漢語里,有四種聲調(diào),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余三種聲調(diào)有高低的變化,故統(tǒng)稱為仄聲?!酒剿崱俊驹~林正韻】
規(guī)律:在同句中是相間的,在對句中是相對的。
3、押韻:
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chuàng)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chǎn)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
“韻”的重要性:韻是格律詩的根基,絕對不容許錯。如果“韻”錯了,詩就立不起來了。
規(guī)律:
① 在律詩(正格)中,除起句外,所有的奇數(shù)句不押韻,偶數(shù)句才押韻。
② 在同一首詩中,不能串韻,只能押同一種韻;同時,新韻、古韻也不能互押。
4、“一三五運(yùn)隱不論,二四六分明”。即:在同一句里,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必須遵循詩譜規(guī)定的平仄,不得隨意更改。
5、律詩的四大忌諱:一忌“失粘”(所謂“粘”是指上聯(lián)的第二句與下聯(lián)的的第一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失對”(所謂“對”就是在同一聯(lián)中,上句與下句的平仄是相對的),二忌“孤平”(所謂“孤平”是指在同一句中,平聲字都被仄聲字隔開了,沒有一處是相連的)“拗句”(所謂“拗句”就是不符合兩平兩仄相間的句式),三忌“三平(仄)腳”(即句尾的三個字都是平聲或仄聲),四忌方言混用。
第二,格律詩的“詩譜”
1、詩譜的符號及其意義:不同的書籍其符號都不相同。必須先閱讀其符號說明。在本稿的詩譜里,“平”表示平聲;“仄”表示仄聲;“平”表示是平聲韻;紅色則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應(yīng)平可仄,“仄”表示應(yīng)仄可平。
2、四種格式的詩譜【正格】
本稿中的這四種格式是基本格式(正格),是最權(quán)威可靠的,因為他綜合考慮了格律詩的所有要素和禁忌。斗絕只要嚴(yán)格依譜作詩,就不會出格。
七律詩譜【正格】
1、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酒祁},首聯(lián),第一聯(lián)】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詩的格律有哪些要求?
1、句法:古體每句字?jǐn)?shù)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shù)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十、幾帶山滑百句。近體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guī)定為八句,絕句規(guī)定為四句,多于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2、用韻:古體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只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dá)數(shù)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shù)句押韻,也可以奇數(shù)句偶數(shù)句都押韻。
3、平仄:古、近體最大的區(qū)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后,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guī)律,可以不蠢臘管。
4、對仗:律詩的四聯(lián),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lián)叫首聯(lián),第二聯(lián)叫頷聯(lián),第三聯(lián)叫頸聯(lián),第四聯(lián)叫尾聯(lián)。例如:《全唐詩》中的五律、七律,中間兩聯(lián)講對仗的占大多數(shù);所以按照正體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則須對仗,首聯(lián)和唯激尾聯(lián)可對可不對。
5、忌同字相對:在一組對仗的句子中,上句和下句在同一字序位置上不能同字。同字必同聲,同聲就必然失對。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若改成“無邊落木蕭蕭下,無盡長江滾滾來?!北愠闪送窒鄬?。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都是“無”對“無”便是同字相對,此為大忌。
古詩詞的格式有哪些?
一、五言絕句
平起首句起韻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起韻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起韻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起韻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七言絕句
平起首句起韻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起韻型:渣野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起韻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起韻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五言律詩
平起首句起韻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如閉平。
平起首句不起韻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起韻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起韻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七言律詩
平起首句起韻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起韻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起韻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起韻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如橡喊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擴(kuò)展資料:
古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
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jǐn)?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yán)格規(guī)定。
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古詩按內(nèi)容分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詩詞
關(guān)于古詩詞的格律有哪些和詩詞的格律要求包括七個方面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