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之吟不少出自哪里 悼亡詩指的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悼亡之吟不少出自哪里,以及悼亡詩指的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悼亡詩:納蘭性德《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原文翻譯及賞析
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清代:納蘭性德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譯文
風中的柳絮殘飛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蓮花雖然剛勁果斷,但是它的莖卻依然會絲絲縈繞不斷。別離時拈一花瓣贈與對方,記念以前的事情。
人們常說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會很深,現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傷心離別的地方,淚水禁不住悄悄流下來。
注釋
泥蓮句:泥蓮,指荷塘中的蓮花。倩,請、懇請。此處謂蓮花被藕絲纏繞。
別拈香一瓣:謂分別之時手中握著一瓣芳香的花。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盧氏因難產而亡,年僅21歲。生隱唯離的無奈已令詞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別就更令其腸斷了,從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無論是亡妻的生辰、忌日,還是詞人身在家園塞上,始終沒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此詞亦為悼亡。
賞析
《山花子》這首詞從“記前生”句可以看出,是寫懷念亡妻的。這是殘荷引發的懷人之作。
上片前兩句是荷塘敗落的實寫,以“飄殘”而感知了季節之悲,同時也是人生之秋的寫照。而泥蓮被藕絲縈繞,既是實景,又是不鍵派絕的情思。后兩句“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追憶當初,因景誘情,前生珍重,后世亦珍情。情重更見心苦。
下片承上抒情,前兩句化用杜牧詩句《贈別》“多情卻似總無情”句意,“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作者后悔妻子在世的時候,沒有對她深情相待,自覺對她薄情。因作者與妻盧氏結婚時,他心中還惦念灶亮培著姓謝的表妹。自己因為對表妹謝氏的多情,而對盧氏薄情。如今想來人在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淚的份了。“悔”字為反語,不悔之意。這是對于“情”的一種特殊感受,是更深沉得情的告白。后兩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斷腸”和“淚”恰是因多情而傷痛徹骨,凄苦惆悵。
“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是出自納蘭詞嗎?請幫忙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謝謝
不是,是評論納蘭性德詩詞的。
葉舒崇《盧氏墓志銘》:“產同瑜珥,兆類羆熊,乃膺沉痼,彌月告兇。”性德哀甚,“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者租”
葉舒崇,字元禮,號宗山,吳江人。康熙丙辰進士,官內閣中書。有《宗山集》
意為:(納蘭性德)悼念亡妻的詩詞很多,且常表現出深深譽嫌鬧的痛失慶罩知音之苦。
【滿意請采納,弓之力謝樓主】
悼亡詩精選:清·納蘭性德《沁園春》
無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悼亡詩精選:清·納蘭性德《沁園春》》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序: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姿檔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作者】:
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名性德,字容若(納蘭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納蘭明珠長子。 善騎射,好讀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迅慎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其嘗有悼亡之吟,傳唱極廣。 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 “清詞三大家”。后世對其評價頗高,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王國維稱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背景】:
這首《沁園春》是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詞作品中最哀婉痛徹的一首,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畝冊敬婚后,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詞創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后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納蘭性德后又續娶關氏,并有側室顏氏。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蟬,浙江烏程人,著有《選夢詞》。集中悼亡之作“豐神不減夫婿”。可惜她在與納蘭性德相處一年之后,納蘭性德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年僅三十一歲。
在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歌中,除這首《沁園春》外,另一首《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同樣可堪稱千古傳唱的絕筆之作,其人其性,足見一斑。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都薄命,到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有誰知道納蘭若容的《悼亡詩》內容啊?
納蘭性德 悼亡詩
瞬息浮生,簿命如斯,低徊畝慎怎忘。記紛榻閉時,并吹紅雨。雕欄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再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飚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纖耐豎朝來定有霜。毀大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網繆,翻驚搖落,兩處鴛鴦各自涼。真無奈,把聲聲檐雨,譜出回腸。
PS:納蘭的悼亡詩不是一首,不知你要的是哪首~
關于悼亡之吟不少出自哪里和悼亡詩指的是什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