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落花如夢講什么,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很多朋友對于相見歡落花如夢講什么和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納蘭《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詩詞賞析
納蘭詞·相見歡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詞譯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花兒落了,伊人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上了一把生了紅銹的銅鎖。
你的夢,早已不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劍。無法斬斷情網的它,已經老去,靜默地躺在劍鞘里。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多像伊人的臉龐,可它一個微笑也未曾給過你,十幾年了。如今,李商隱從地平線上趕來,帶走了它,只憑一聲嘆息。
花落,愁濃。從此,人比黃花瘦。從此,你一心一意,教不知思念為何物的巧嘴鸚哥。念,情人的名字。
評析
這詞寫的是宮怨。詞人以女子的身份入筆,于詞中塑造了宮中女子傷春念遠的形象。
詞之首句“落花如夢凄迷”借用了秦觀《浣溪沙》詞中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營造出一種春花飄落,如煙似夢一般的迷離氛圍。這是室外的景象。而室內,熏爐的香煙鳧鳧裊裊,女子斜倚門廊,靜默地看著夕陽又一次慢慢溜下了小樓。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其中浸潤的愁思怕是與這位女子相同吧。這前三句是對環境氛圍的渲染,并沒有正面對女主人公進行刻畫,但是讀者可以想見她日日如此消磨時光,心境如水煙般迷離的落落寡歡。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這三句是正面的心理刻畫和情態描摹,鮮明生動,細膩深刻。她日夜思念心上人,可是有一道宮墻橫亙,便是隔斷了千山萬水,終無法將青絲織成同心結,寄給那人。于是只有“為伊消得人憔悴”。可是這一份幽怨又有誰知道呢?
其結處顯系柳永“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之句而來,極傳神,極細致。因為相思無可排遣,遂只有調弄鸚鵡,教它念意中人的詩,這看似風雅的消遣,其實落寞如空山落花,是她對心上人無可奈何的想念。
總之,這闋小令描寫人物外部的細微動作,反襯人物內心的波動,感情細膩婉曲,飽含無限情韻。風格綺麗,凄婉纏綿。語言的錘煉也是容若所注重和擅長的。
這兩首《相見歡》是寫愛情的么。
不是
李煜是南唐的亡國之君 此時的他被宋朝監禁
李煜前期的詞主要反應奢靡的繁華生活 多為空虛無實 后期的詞 主要是對故國的思念 凄涼悲壯 意境深遠 文學意境也更高
第一首是他緬懷往昔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離別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第二首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無奈”云云,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侵欺,紅叟鮫肖(左應加魚旁),狀如胭脂。“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于“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歷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癡、眷變難舍的情態,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吁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氣呵成益見悲慨。
“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希望能給您幫助
相見歡原文、全詩賞析
相見歡原文、全詩賞析1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翻譯
落花如煙似夢,凄婉迷茫;紅日墜向小樓之西,室中麝蘭飄香。
無限憂愁使閨中人容顏消瘦,可沒人知道她的憂傷。閑來無事調弄鸚鵡,教它誦念情郎贈我的詩章。
注釋
凄迷:形容落花凋謝零落的樣子。
麝煙:焚燒麝香所散發的香煙。麝煙即點燃麝香所散發的煙。麝香是一種高級香料,室內放一丁點兒,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
潛下小樓:指太陽已經落到小樓偏西的地方。
閑教鸚鵡:此句化用前人意象。
賞析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是一首“閨怨詞”,詞中描寫的是一個女子在閨閣之中懷春思人的情形。
上闋寫春天即將過去,曾經在枝頭上絢爛地綻放過的花朵,這時已經凋零,看著枝頭殘花,花瓣在風中翩翩飛舞,少女覺得自己恍如夢中,但是這場夢帶著淡淡的凄清迷惘。納蘭通過寫麝香慢慢燃盡,來暗指時間的推移,結合下一句“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可知這位閨中女子看著園內紛飛的落紅,一直到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加上韶華即逝,本就沒有積極向上的氣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無限,愁緒更是強烈。從“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經不止一次在夕陽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飄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點點的情況亦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這種愁日復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陽中積累著,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長,說不清也道不明。
下闋的'第一句,納蘭把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愁緒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現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了一個愁容滿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為了來排遣心中無限的憂愁,少女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在閑來無事之時就教自己的鸚鵡來吟誦情郎為自己寫下的情詩。雖然此舉可以暫時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鸚鵡念詩之后,留下的則是更多的空虛和無奈。曾經的那些詩是他親口念給自己聽的,而如今,念詩的有情人卻變成了一只不解風情的鸚鵡,讓人感嘆心酸。
這首詞寫得極為含蓄,甚至納蘭連詞中的主人公是誰都沒有直接告訴讀者。整首詞仿佛是許許多多破碎的畫面,需要讀者在心中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細細品讀,還不難發現納蘭在作詞時確實頗為用心,就在這短短的三十六個字之間,他分別運用了環境描寫、心理描寫以及動作描寫,筆筆細膩生動,形象傳神。
創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詩人時年20歲。婚后夫妻兩人情感篤深、琴瑟和鳴、無限恩愛,有過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這首詞正作于此階段,這是一首展現他們情感歷程的詞章,也是他們正在熱戀時期所寫的。
相見歡原文、全詩賞析2
相見歡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蝶自舞,鶯自語,總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賞析
莊棫此首《相見歡》詞是一首寫美人“春愁”的有味之作,表現的是暮春時分美人夢醒之后的一種纏綿和凄涼之感。
詞的上片寫的是鵑啼驚夢、夢醒纏綿時的情緒。起韻寫深林里飄來的幾聲鵑啼,驚醒了因思念太久、太深而終于形諸夢寐的閨中人,好夢也就猶如一縷輕煙一般飄散無痕。這里并不著一字訴說遺憾,而做夢人深深的遺憾如可呼吸得到。在構思方面,此處受到了唐代詩人金昌緒《春怨》詩里“黃鶯驚夢”的啟發,而又更為巧妙。因為鵑啼聲好像就是在說“不如歸去”,比起百囀鶯啼,似乎是有要借鳥語轉達要行人歸來的意思。“直到”一句,寫她在夢醒之后的不甘和戀夢心情。夢已然散去如煙,無法尋覓,她猶懸浮在如夢的情緒里,更加如癡如醉地纏綿。這種特殊時分的特殊感受又有多少人感受過呢?而詞人卻在此捕捉得繪神繪色。可惜夢中的美滿遇合和夢醒之后的癡迷與留戀都不足以改變無情的現實,夢中的情景反而增加了夢醒后的痛楚。
詞的下片以上片作為對照,傳寫出女主人公在夢醒之后面對春光融融景象的悲戚之感。過片“蝶自舞,鶯自語,總凄然”三個短句,聯翩而下,卻又轉折有致。在春日溫暖的陽光下,彩蝶在快樂地飛舞,黃鶯在自怡地囀鳴,這美麗到極致的春天,卻不能給予她一丁點的安慰,她是一直處在凄涼的感受里,難以自拔。季節的美,因為與她的生命狀態極不相融,反倒成了殘酷的對照。結尾一句,由日轉到夜,將春夜明媚的月光作為傳遞感情的橋梁:春夜的月色有如銀白色的水,瀉在美人幽居的空庭里;由這水樣的月光,她想到了流水,也想到了自己如水一般流逝不已的美好的青春年華。要知青春年華的虛耗,那就是生命的虛耗啊!這個除了思念與做夢就無事可做、無處激情的深閨思婦,她的生命狀態是多么的可悲啊!詞人在此對于“水”的意向的運用尤其巧妙。它已經不是一個原始的意象,而能夠自然地實現由月光意象到華年的抒情聯想。
莊棫此首詞的措語輕軟明麗,抒情纏綿婉轉,不愧為幽怨詞的經典之作。
相見歡的古詩
《相見歡》這個詞牌,
最有名的莫過于李煜的那一句: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今天,給你介紹十首《相見歡》
個中離愁,都是人生百態。
《相見歡》
【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此詞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表面上是傷春詠別,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這種悲慨不僅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而且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相見歡》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
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
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靖康之難,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猝南逃金陵,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這首詞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所寫的。
全詞由登樓入題,從寫景到抒情,表現了詞人強烈的亡國之痛和深厚的愛國精神,感人至深。
《相見歡》
【清】納蘭性德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
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
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是一首“閨怨詞”,詞中描寫的是一個女子在閨閣之中懷春思人的情形。這首詞寫得極為含蓄,甚至納蘭連詞中的主人公是誰都沒有直接告訴讀者。
整首詞仿佛是許許多多破碎的畫面,需要讀者在心中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相見歡》
【清】張惠言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
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
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這是一首惜春詞,采用的是直抒胸臆、借物抒情的手法。首句“年年”二字透露出一種自責的心情,由于錯過美好春光,因而每每滿懷愁緒,二、三句進一步強化這種惆悵。下片用梅花雪,梨花月這兩幅象征春景的圖畫來渲染惜春之情。美景總是稍縱即逝,讓人留戀不己。于是感嘆春光之易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傷春惜時之情達到頂點。
納蘭容若的相見歡與李煜的相見歡有何異同
1、簡述:
異:
首先,兩首詞主題不同,納蘭容若的詞是寫女子的閨怨,而李煜的詞是寫家國之恨;
其次,納蘭容若的詞是傷春,而李煜的詞是悲秋,時節不同;
再次,納蘭容若的詞雖然凄涼但還懷有一絲希望,而李煜的詞是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同:
兩首詞都是寫愁緒;
兩首詞都是凄涼的基調;
兩首詞都是一個人獨自面對傷感的場景,無人訴說。
2、原詞: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納蘭性德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3、譯文:
納蘭詞:
落花如煙似夢,凄婉迷茫;紅日墜向小樓之西,室中麝蘭飄香。
無限憂愁使閨中人容顏消瘦,可沒人知道她的憂傷。閑來無事調弄鸚鵡,教它誦念情郎贈我的詩章。
后主詞: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納蘭性德《相見歡》鑒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個皇帝,史稱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滅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違命侯”,過著“北中日夕,只以淚水洗面”的日月。一個掌握生殺予奪之權的一國之主,忽而變為任人宰割的階下之囚,景況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他領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傾瀉在詞中,這使他的詞“深衷淺貌,短語長情”,無論就思想內容或藝術技巧來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達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試選取《相見歡》二首略加解說。
先看第一首。“無言獨上西樓”,這一句敘述,通過動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語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煉準確。寫的動作是“上西樓”,單從這三個字,看不出人的情感。如果是愛妃宮娥,前呼后擁上西樓,那倒是十分歡樂熱鬧的。然而這卻是“獨上西樓”,并且還是“無言”!“白鳥無言定是愁”,何況人呢?李后主愁恨滿懷,踽踽獨上的形象躍然紙上,呈現眼前。“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兩句描景,寫后主所處的凄涼環境。他登上西樓,舉頭見新月如鉤,鉤起一串舊恨新愁;低頭看桐蔭深鎖,鎖住了滿院清秋。凄涼的景物中,蘊含著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梧桐,在古典詩詞中,從來就是個表現愁情的物象,“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等等,表現的都是愁悶的境界;秋天是個蕭條悲涼的季節,“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種凄切、悲傷的情緒。處在這樣秋色深鎖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會產生凄寒孤寂之感,何況是由君主淪為囚徒的李后主呢?昔日為君主之時,所居之地是“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陪伴著的是“春殿嬪娥魚貫列”(《玉樓春》)。而現在所居之地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是“月如鉤”,其內心的愁恨該是多么深長呀!“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換頭處以重筆直抒胸臆,點出自己的“離愁”。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一般人的離愁,還是可以拋掉的:“心中得勝暫拋愁,醉臥涼風拂簟秋”(雍陶詩);是可以洗掉的:“一曲清歌一杯酒,為君洗去古今愁”(劉秉忠詩);是可以割斷的:“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割斷愁”(劉子翚詩)。而李后主的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可見愁之深,恨之長。有這樣的深愁長恨,其心中的滋味該是什么樣呢?“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別是”,就是不同于一般,這是由君主變為囚徒的特殊滋味。這種滋味,凡人未能嘗試,只有自家領略。其為酸甜,抑或苦辣?其為煩惱,抑或悔恨?自己親身嘗過,尚且說不出,則他人豈可道哉?此所謂“無聲勝有聲”,此種無言之哀,更勝于痛哭流涕之哀。
第二首,“林花謝了春紅”,一開始從林花著筆,但絕不只是寫林花。林花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春紅是春天最美麗的顏色。這樣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顏色,突然間竟自“謝了”,多么令人惋惜感嘆。不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社會人事也莫不如此。此所謂“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觸類多通。”(周濟《宋四家詞選序》)宇宙萬物雖然紛繁復雜,但由于人類的聯想作用,許多事物可以類比,自然景物與社會人事可以相通。在后主看來,好端端的一個南唐之頃刻衰敗,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謝嗎?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著亡國的悲傷。短短的六個字中,包容著極深廣的內容。這便是所謂取一于萬而涵蓋萬有。杜甫《曲江》“風飄萬點正愁人”,晏殊《破陣子》“荷花落盡紅英”,表現的都是對有情之生命面臨衰敗之際的哀惋感嘆之情,但都沒有后主這句的感情深厚。“謝了”二字中所表現的惋惜感嘆之情本已十分強烈,然猶嫌言不盡意,復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著力形容,使惋惜感嘆之情更加突出。林花凋謝,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結果,但如果沒有凄風苦雨的摧殘,也不至于象這樣“太匆匆”。所以作者接著寫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這個九字的長句,來說明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謝的原因。由對林花的惋惜感嘆之情,轉到對風雨的怨恨之情。林花是美麗的,但又是柔弱的,朝是雨打,晚是風吹,風風雨雨,何能消受?《紅樓夢》里林黛玉的《葬花詞》中寫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和后主的這句詞描寫的情景十分相似。李后主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當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這就具有更豐富的內容。林花易謝是自然規律,而朝雨晚風也是自然規律。人無回天之力,既不能常護花而不使之零落,也不能擋住風雨對花的摧殘,這便是這個九字句中“無奈”二字的含義。無力回天任風雨,自然只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了。面對美好事物之殞落,而又愛莫能助,其情該是何等痛苦難堪。所以接著便由寫花的零落,轉到寫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淚”三字是由花轉入寫人的交接點。胭脂,是林花著雨的鮮艷顏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淚,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帶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時花濺淚”的“淚”。花之雨滴猶人之淚點,人之淚點猶花之雨滴。雨淚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為物,何者為我,何者為雨,何者為淚,其狀物抒情真是傳神入妙。“相留醉”三字,含蓄蘊藉,情意婉轉。醉,非指酒醉,而是如癡如醉之意。相留醉,是寫人與花互相留戀到了如癡如醉的情境。林花帶雨如淚,對美好的人生留戀不忍離去,而人則淚流如雨,對花這樣美好的事物難舍難分。人與花如此之多情,但又不能永日相守,“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去也,花落去也,春歸去也,而人亦將亡也。花落不能重開,人亡不可復生,花落人亡之后,“幾時重”呢?那是永遠不會重合了。永遠不會重合,那不是此恨綿綿無絕期嗎?于是詞人發出了深深的哀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啊!這一個九字的長句,前六字寫“恨”,后三字寫“水”,江水滔滔滾滾,無窮無盡,猶如人生長恨之綿綿無期。詞的開頭至“幾時重”各句,層層蓄水,這末一句閘門忽開,滿腹愁恨一下全傾瀉了出來。前面含蓄委婉,似“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叫人低回流連;末句似“只著一字,境界全出”,令人魂動心驚。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后主詞“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這是一句比擬之詞。后主詞中所寫的雖是個人失去故國的痛苦,但卻另有一種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即如這首《相見歡》,寫的只是林花,實際象喻著一切美好的事物;寫的只是個人的悲哀,但又不局限于一己之悲哀,詞的形象所表現的是對人生無常、世事多變、年華易逝的無可奈何的種種復雜情緒,這種情緒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戚”,有著更普遍、更廣泛的內容,好象包容了人類所有的悲哀。而這一點正如同釋迦、基督之“擔荷人類罪惡”一樣。王國維這句話是對后主詞思想內容的深刻評價。就從這首詞來看,王氏的評語是確有見地的。
附:譯文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離別之苦。那悠悠愁思(絲)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