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都寫過哪些古詩 李嶠寫的古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李嶠都寫過哪些古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嶠寫的古詩進(jìn)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唐朝詩人李嶠的簡介
李嶠(6xx~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jìn)士第。舉制策甲科。累官監(jiān)察御史。邕、嚴(yán)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jiān)軍進(jìn)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后、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jù)《通鑒》推斷,生年應(yīng)在貞觀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開元元年(713)。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諸人死后,他成了文壇老宿,為時人所宗仰。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近體,風(fēng)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蘇味道、李嶠,亦稱“蘇李”。明代胡震亨認(rèn)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簽》)。他寫有詠物詩120首,自風(fēng)云月露,飛動植礦,乃至服章器用之類,無所不包。雖刻意描繪,以工致貼切見長,但略無興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論》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現(xiàn)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fēng)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dāng)時傳誦。據(jù)說唐玄宗于安史亂起逃離長安前,登花萼樓,聽到歌者唱這首詩的結(jié)尾四句時,引起了情感上強(qiáng)烈的共鳴,悲慨多時,并贊嘆作者是“天才”。
李嶠詩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唐代·李嶠《風(fēng)》
風(fēng)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唐代·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河圖八卦出,洛范九疇初。垂露春光滿,崩云骨氣馀。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p>
書
唐代:李嶠
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
河圖八卦出,洛范九疇初。
垂露春光滿,崩云骨氣馀。
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習(xí)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樓寫春云色,珠含明月輝。會因添霧露,方逐眾川歸。——唐代·李嶠《?!?/p>
海
唐代:李嶠
習(xí)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
樓寫春云色,珠含明月輝。會因添霧露,方逐眾川歸。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唯舉笑晨趨?!拼だ顛洱垺?/p>
龍
唐代: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盈缺青冥外,東風(fēng)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拼だ顛吨星镌露住?/p>
中秋月二首
唐代:李嶠
盈缺青冥外,東風(fēng)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后土親祭祀。齋宮宿寢設(shè)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旂。漢家五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朝九戎。柏梁賦詩高宴罷,詔書法駕幸河?xùn)|。河?xùn)|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dǎo)鸞輿。五營夾道列容衛(wèi),三河縱觀空里閭?;仂厚v蹕降靈場,焚香奠醑邀百祥。金鼎發(fā)色正焜煌,靈祗煒燁攄景光。埋玉陳牲禮神畢,舉麾上馬乘輿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蘭為楫桂為舟。櫂歌微吟彩鹢浮,簫鼓哀鳴白云秋。歡娛宴洽賜群后,家家復(fù)除戶牛酒。聲明動天指含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自從天子向秦關(guān),玉輦金車不復(fù)還。珠簾羽扇長寂寞,鼎湖龍髯安可攀。千齡人事一朝空,四海為家此路窮。豪雄意氣今何在,壇場宮館盡蒿蓬。路逢故老長嘆息,世事回環(huán)不可測。昔時青樓對歌舞,今日黃埃聚荊棘。山答耐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拼だ顛?/p>
汾陰行
唐代:李嶠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后土親祭祀。
齋宮宿寢設(shè)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旂。漢家五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朝九戎。
柏梁賦詩高宴罷,詔書法駕幸河?xùn)|。河?xùn)|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dǎo)鸞輿。
五營夾道列容衛(wèi),三河縱觀空里閭。回旌駐蹕降靈場,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發(fā)色正
天馬本來東,嘶驚御史驄。蒼龍遙逐日,紫燕迥追風(fēng)。明月來鞍上,浮云落蓋中。得隨穆天子,何假唐成公?!拼だ顛?/p>
馬
唐代:李嶠
天馬本來東,嘶驚御史驄。蒼龍遙逐日,紫燕迥追風(fēng)。
明月來鞍上,浮云落蓋中。得隨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主家山第接云開,天子春游動地來。羽騎參差花外轉(zhuǎn),霓旌搖曳日邊回。還將石溜調(diào)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鑾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皇臺?!拼だ顛斗詈统醮盒姨焦髂锨f應(yīng)制》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唐代:李嶠
主家山第接云開,天子春游動地來。
羽騎參差花外轉(zhuǎn),霓旌搖曳日邊回。
還將石溜調(diào)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鑾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皇臺。
收藏下載復(fù)制詳情完善
別業(yè)臨青甸,鳴鑾降紫霄。長筵鹓鷺集,仙管鳳凰調(diào)。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承恩咸已醉,戀賞未還鑣?!拼だ顛妒萄玳L寧公主東莊應(yīng)制》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yīng)制
唐代:李嶠
別業(yè)臨青甸,鳴鑾降紫霄。
長筵鹓鷺集,仙管鳳凰調(diào)。
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
承恩咸已醉,戀賞未還鑣。
李嶠有哪些詩,途徑是什么?
風(fēng) -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中秋夜 - 唐代·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同賦山居七夕 - 唐代·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yīng)制 - 唐代·李嶠
別業(yè)臨青甸,鳴鑾降紫霄。 長筵鹓鷺集,仙管鳳凰調(diào)。 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 承恩咸已態(tài)嫌醉,戀賞未還鑣。
書 - 唐代·李嶠
削簡龍帆友手文見,臨池鳥跡舒。 河圖八卦出,洛范九疇初。 垂露春光滿,崩云骨氣馀。 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
龍 - 唐代·李嶠
銜燭耀幽都, 含章擬鳳雛。 西秦飲渭水, 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 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 庭闕正晨趨。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 唐代·李嶠
奉詔受邊服, 總徒筑朔方。 驅(qū)彼犬羊族, 正此戎夏疆。 子來多悅豫, 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 百雉郁相望。 雄視沙漠垂, 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 五嶺盡來王。 驅(qū)車登崇墉, 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 草木自悲涼。 憑軾訊古今, 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yuǎn), 秦城入海長。 顧無廟堂策, 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yè)衰, 運(yùn)開今化昌。 制為百王式, 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 鋒鏑銷戰(zhàn)場。 豈不懷賢勞, 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 稱代陳頌章。
日 - 唐代·李嶠
旦出扶桑路, 遙升若木枝。 云間五色滿, 霞際九光披。 東陸蒼龍駕, 南郊告握赤羽馳。 傾心比葵藿, 朝夕奉光曦。
海 - 唐代·李嶠
習(xí)坎疏丹壑, 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鰲涌, 萬里大鵬飛。 樓寫春云色, 珠含明月輝。 會因添霧露, 方逐眾川歸。
李嶠最著名的十首詩
李嶠最著名的十首詩如下: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稜栄拧め屗罚骸八锌删诱咴恢?,小洲曰渚?!?/p>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
⑷野:原野。曠:空闊遠(yuǎn)大。伍宏圓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在靠近人。
賞析: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fā)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zhuǎn)到景物描寫上去了??梢娝谶x材和表現(xiàn)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zhǔn)備。
“日暮客愁新”,“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lián)系,因為日暮,船需要腔塌停宿;也因為日落黃昏,江面上才水煙蒙蒙。
同時“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詩人自指。若按舊日作詩的所謂起、承、轉(zhuǎn)、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將承、轉(zhuǎn)兩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這也是少見的絕譽(yù)一格。
詩人李嶠最出名的詩是什么 李嶠是哪個朝代的
李嶠,唐太宗時期出生,武后雀弊、中宗時期成名,成為了唐朝歷史上著名的一位詩人。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唐代詩人李嶠。唐代詩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他出生的那個年代,剛好是承接初唐四杰等人的詩風(fēng),然后過渡到李白等中唐時期詩歌鼎盛。
李嶠雕像
李嶠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等三人一起并稱為“文章四友”。等到那三人陸續(xù)逝世后,李嶠就成為了文壇的老宿,在當(dāng)時的文壇地位非常高,并且受人景仰。李嶠的詩大部分都是近體詩,而且以五言居多。在“文章四友”中,與蘇味道的風(fēng)格最接近,但是文采又要比蘇味道好很多。在唐朝時,世人都喜歡將漢朝時期的蘇武和李陵拿來與蘇味道和李嶠相比,都將他們稱為“蘇李”。
李嶠有120首詠物詩,幾乎囊括了世上萬物。包括風(fēng)云月露、飛鳥礦物、動物植物、工具器皿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李嶠幾乎都寫了。歷年來,各個朝代的文人對李嶠的評價也是各有千秋。明代文學(xué)家胡震亨認(rèn)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認(rèn)為李嶠的詩詞藻是十分華麗的。而清朝文學(xué)家王夫之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主要是認(rèn)為李嶠的詩只是表面看著不錯,但內(nèi)容還不夠有深度。
而李嶠最為出名的詩,應(yīng)該是這首五言詩《風(fēng)》,下面我們來細(xì)細(xì)品讀一下?!讹L(fēng)》原文: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李嶠是哪個朝代的
李嶠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那么李嶠是哪個朝代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李嶠出生于公元644年,從這里我們就可以推斷出李嶠是哪個朝代的了。公元644年,即貞觀十八年,是為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所以我們可以確定李嶠就是唐朝的人。
李嶠畫像
李嶠,字巨山。是唐朝時期趙州贊皇人。年少時就已經(jīng)成名。20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擢進(jìn)士第,調(diào)定安尉。之后又擔(dān)任了制策甲科,調(diào)回了長安。再后來,官至監(jiān)察御史。邕州、嚴(yán)州兩個地方有起義軍,李嶠奉命前去平定戰(zhàn)亂。到達(dá)之后,李嶠親自進(jìn)入僚洞去勸那些人投降,終于停戰(zhàn)返回,歸來后升任給事中。
唐太宗去世中,武后和唐中宗臨朝。李嶠在這期間曾多次擔(dān)任宰相的職位,還被封為了趙國公。有一次,武后下令讓李嶠與大理寺少卿等人一起復(fù)查狄仁杰等人的案子。大理寺少卿等人其實心里也明白他們是被冤枉的,但是礙于強(qiáng)權(quán),不敢為他們伸冤。這使,李嶠站出來說:“知道他們有冤屈,卻不幫助他們伸冤,那我們不就成為了見義不為的人了嗎?”大理寺少卿等人這才頓悟。
唐睿宗時期,被貶為了懷州刺史。開元二年三月,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李嶠先是隨兒子一起呆在袁州,之后又被貶為滁州別駕,不久后,又改為了廬州別駕。公元713年,去世,時年七十歲。
李嶠的嶠怎么讀
唐代有為著名的詩人叫做李嶠??墒沁@個李嶠的嶠怎么讀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今天就給大家來普及一下這個李嶠的嶠怎么讀。李嶠的嶠讀音為qiao,發(fā)音為第二聲。但是這個嶠其實是個多音字,它除了發(fā)“喬”的音,還有另外一種讀音,念做“轎”。而唐代詩人李嶠是一直規(guī)定好念“喬”這個音。
李嶠雕像
嶠這個字是一個形聲字,有山有喬,而且其中一個讀音就是發(fā)“喬”的音。我們把“嶠”這個字拆分來看,就是一個“山”和一個“喬”組成的?!吧健弊值暮x就是山,而“謹(jǐn)攔喬”則意為“高而上端圓起”。如此把“山”和“喬”組在一起,就表示“山顛圓曲”,本義是山頭圓曲的意思。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嶠”這個字兩個發(fā)音有什么區(qū)別。
第一種讀音:“嶠”字念qiao,發(fā)音為第二聲。念“喬”這個音的時候,“嶠”這個字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詞性屬于名詞類。意思就是泛指那些高而陡峭的山峰。在《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中就曾出現(xiàn)過這個字:出為碧嶠。在這四個字里,“嶠”被譯為尖而高的山,碧嶠就是青玉般的山峰,整句話就是看起來如青玉一般的山尖。第二種詞性也屬于名詞類,但是特指五岳,可以組成“嶠岳”這一詞。第三種詞性屬于形容詞類。這時“嶠”是用來形容山十分高聳的樣子。
第二種讀音:“嶠”字念jiao,發(fā)音為第四聲。發(fā)這個祥歲胡音的時候,詞性也是名詞,主要是指山間里那些狹窄陡峭的山道。了解了“嶠”這個字之后,最后特別提醒大家,唐代詩人李嶠的“嶠”是發(fā)“喬”的音,以后不要再誤讀了。
關(guān)于李嶠的古詩
李嶠代表作品:
《風(fēng)》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嶠。其全文古詩如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fēng),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jīng)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jìn)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月》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嶠。其全文古詩如下:
桂滿三五夕,蓂開二八時。
清輝飛鵲鑒,新影學(xué)蛾眉。
皎潔臨疏牖,玲瓏鑒薄帷。
愿言從愛客,清夜幸同嬉。
《中秋月》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嶠。其全文古詩如下:
第一首:
盈缺青冥外,東風(fēng)萬古吹。
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第二首: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中秋夜》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嶠。其古詩全文如下: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肢冊運(yùn)譯文】
寒冷的高空升起一輪圓圓的明月,人們都說每個地方的月色都是一樣的。哪里知道遠(yuǎn)在千里之外,就沒有驟雨暴風(fēng)呢。
《秋山望月酬李騎曹》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愁客坐山隈,懷抱自悠哉。況復(fù)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層臺。色帶銀河滿,光含玉露開。
淡云籠影度,虛暈抱輪回。谷邃涼陰靜,山空夜響哀。
寒催數(shù)雁過,風(fēng)送一螢來。獨軫離居恨,遙想故人杯。
《早發(fā)苦竹館》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内湎麻钥?,野猿驚山鳥。
姿知開門聽潺湲,入徑尋窈窕。棲鼯抱寒木,流螢飛暗筱。
早霞稍霏霏,殘月猶皎皎。行看遠(yuǎn)星稀,漸覺游氛少。
我行撫軺傳,兼得傍林沼。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憐野心曠,詎惻浮年小。方解寵辱情,永托累塵表。
李嶠(644~713) ,唐朝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jìn)士第。舉制策甲科。累官監(jiān)察御史。邕、嚴(yán)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jiān)軍進(jìn)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后、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jù)《通鑒》推斷,生年應(yīng)在貞觀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開元元年(713)。 李嶠石像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歷梁,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