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李清照死在哪里 李清照死了沒

深居我夢2023-04-24 01:40詩詞48

大家好,關于李清照死在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清照死了沒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李清照最后身死何處?

中國宋代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為當時齊、魯一帶知名學者。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金石考據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后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金兵入模含氏據中原,清照舉家南逃。后明誠病故,戰亂中書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獨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極老賀其悲苦。據傳清照曾改嫁,后世學者對此頗有爭議。其晚年生活情況缺乏資料記載,僅知她曾作《打馬圖經》及自序,還曾攜米芾墨跡訪米友仁旦散求題跋。

李清照怎么死的

死亡原因:紹興十三年前后,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表進于朝。越十余年,大約在紹興二十六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享年73歲。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

秉承家學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租頌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贊。

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說,李清照“善屬文,于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氏罩《說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弊核鄭”。朱彧《萍洲可談》別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哪年去世

李清照大家都很熟悉,不少人能夠背誦她的不少詞,但我們了解李清照多從她的一代“婉約詞宗”的角度,對她血肉豐滿的人生不太了解。本文在學習的基礎上,對相關資料作了歸納整理,力求簡明扼要,材料翔實,內容豐富,客觀完整地展現李清照的人生和個性。

生平簡介(公元1084年-1156年)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豐七年),齊州章丘(也有說青州的,均在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李清照通曉音律,長于詩詞,工散文,能書畫,才華出眾。她十八歲嫁太學生趙明誠,婚姻生活典雅美滿。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趙明誠做太學生時一月只能回家兩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離情別緒便化作這些詞句。她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靖康亂發之后,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六月十三日),趙明誠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離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過殘年。公元1156年卒,享年至少七十三歲。

注“金石”:金指銅器和其它金屬器物,石指時刻等。古代常在這些東西上鑄字和刻字記事,所以把這類歷史文物資料稱作“金石”。這里所指金石為趙明誠所收集實物、文字或實物拓片。

一代“婉約詞宗”

李清照是我國文學史上成就杰出、影響深遠的女詞人。她的藝術成就在歷代為數不多的女詞人中是首屈一指的。后人曾以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來稱贊她是詞家一大宗。

李清照是詩、詞、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的還是詞。她的詞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逗虧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的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她的詞作也隨著她生活的變化而變化。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清新明麗,意境優美。后期多悲嘆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悼亡思鄉,沉郁感傷。然不論是清麗明快亦或沉重憂郁,她的詞總判好是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抑揚頓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傳著,帶給人美的感染、帶給人至高的藝術氛圍,帶給人難以忘懷的共鳴。

李清照的作品頗豐,遺憾的是經過歷代大量地散佚,到清朝加以整理時已所剩無多。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全集有李文奇輯《漱玉集》五卷,收詞七十八首,詩十八首,文五篇,其中偽作不少;詞集有王鵬運四印齋本《漱玉詞》一卷,輯有詞五十首;另外還有近人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漱玉詞》收詞六十首,其中存疑九首,偽作八首作附錄。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王仲聞著)。根據這些輯集,李清照的詞現存可能在五十首左右。《四庫全書》提要云“李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佚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也。”

創作掘指鉛成就

據《李清照全集評注》(編輯委員會編輯,主編徐北文,濟南出版社出版)收集,現存李清照創作共分三個部分:一、詞集;二、詩集;三、文集。其中:

詞集50首,存疑詞13首;

詩集18首,斷句7則;

文集8篇,其中《打馬圖經》已成書,“打馬”是一種博弈,作賦以為跋。

在這些著作里,文集鮮為人知,其中《金石錄后序》和《詞論》是李清照的重要作品。在《金石錄后序》一文中開頭的闡述,代表了她和趙明誠(字德甫,清照自稱德父)畢生的創作成就:

“右金石錄三十卷者何?趙侯德父所著書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鐘、鼎、甗(yan—音眼,古代炊具)、鬲(li—音力,古代炊具,狀似鼎)盤、彝、尊、敦之款識,豐碑、大碣、顯人、晦士之事跡,凡見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偽謬,去其褒貶,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民之失者,皆載之,可謂多矣。嗚呼!……”

注:文字改革以前的書籍都是右起豎行,所以開頭一個“右”字。

千古絕唱

在李清照的作品里,詩的數量不多,風格與詞迥然不同,在這些詩里首推《烏江——夏日絕句》,可謂千古絕唱。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趙明誠罷守江寧,李清照與丈夫具舟去蕪湖,沿江而上時經過和縣烏江(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處)作此五絕。這是一首雄渾宏闊的詠史詩,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言志詩,通過歌頌一位失敗的英雄——項羽,表現了詩人崇尚氣節的精神風貌。這且不說,只說詩中的四句,句句出自典故。

人杰:人中杰出者。《史記·高祖本紀》(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運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鬼雄:鬼之雄杰者。《楚辭·九歌·國殤》(屈原說):“魂魄毅兮為鬼雄。”

項羽:即楚霸王(人物典故)。

不肯過江東:《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垓下兵敗后,逃至烏江畔,烏江亭長欲助項羽渡江,項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言罷,拔劍自刎。

嶄露頭角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間的一個士大夫家庭里。父親李格非中過進士,是個有名的學者,母親王氏,也善于作詩詞寫文章。在李清照家里,常常是貴客盈門,高朋滿座,這些飽學多才的文人墨客往往飲酒賦詩,議論縱橫。少年時期的李清照,受家庭濃郁文學空氣的影響,對吟詩作詞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一日傍晚,薄暮冥冥,細雨紛紛,遠山似黛,濃云如墨,李清照獨居閨房,透過重重竹簾,只見屋外潔白的梨花飄然落地,稀疏的竹影搖曳多姿,她突然生發出一種寂寞情緒,為了排遣心中的清冷,李清照握管填詞,作《浣溪沙》一首。作完后,她輕撥瑤琴,開口吟唱起來。

此時,客廳內正高朋滿座,賓客們一聽到這美妙的樂曲,立時停住談笑,側耳細聽:

小院閑窗春色深,垂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云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賓客聽罷,頻頻贊嘆,其詞精美,其音妙絕,真是珠潤聲圓,驚心動魄。其中有個叫晁補之的客人問李清照父親李格非:“這首《浣溪沙》可是令愛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謅,何足道哉。”晁補之驚喜地說:“信口一唱,即成佳作,宇字清新奇拔,真了不起呀。”

李格非見客人贊嘆不絕,一時高興,拿出李清照平時寫的一些詩詞,故意說這是女兒不知從何處找來學習的,請朋友們指出優劣。客人們看罷,又無不嘖嘖稱贊,尤其是其中一首《如夢令》,更是讓人驚嘆,那上面寫道: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好一個“綠肥紅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晁補之反復吟詠著這首小詞,末了回頭對李格非說:“這首詞,問得極有情,答得似無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問這詞是哪位老前輩所作?”

這一說,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樂了。賓客們也在這一家人的笑聲中突然頓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揚海內,成為詞壇首屈一指的人。

才華橫溢

李清照小小年紀就顯露出如此才華,那么除了家庭影響,她的才華又是從哪來的呢?總觀一生,不外乎兩個方面。

天資穎悟:李清照天資卓越,不到十一歲,她的詩文已被父輩晁補之等人所稱賞,以才藻聞名于鄉里。她記憶力很強,在金石錄后序就曾提及(與趙明誠在一起):“余性偏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她自稱“偏強記”,必然記憶力過人,不然怎會指堆積書,而能說出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一般人能記得某事在某書某卷,已經算是聰明了,若能說出第幾頁第幾行,那真是百不一見的超人。

嗜書如命: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辛棄疾也說:“一生不負溪山債,百藥難治書史淫。”一個人能胸中有浩瀚的萬卷書,詩文自會如三峽的水,雄渾奔騰。李清照的詩詞文章能卓越不群,最主要的因素是她喜好讀書,學問淵博。她經常手不釋卷,不論幾案及枕上,盡都是書,終日沈醉其中。她在《攤破浣溪沙》詞中寫道:“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她在《金石錄后序》也寫道:“幾案羅列,枕籍枕席。”“甘心老是鄉矣”——甘心老死在書鄉。

生活情趣

說起李清照的生活情趣,實在是太多太多,下面簡略作一介紹。

喝酒: 歷代文人雅士多與美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李清照雖然是一位女性文人,她對酒的愛好卻毫不比男士遜色。“酒”,在清照詞中是重要素材之一。“靖康之亂”之前是一種浪漫,之后是一種消愁。在她的詞里多處提到了“酒”: “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轉調滿庭芳》);“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菩薩蠻》);“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如夢令》是詞人喝了酒回來,連“歸路”都忘了,架了一葉小舟,誤進了藕塘里,還在爭啊,渡啊,結果“驚起一灘鷗鷺。”要知道,這時歐鷺早已經熟睡了。但是清照的酒量不大,經常一喝就醉,而且提到“新來瘦,非干酒病”(《鳳凰臺上憶吹簫》)。后來她的詞陷入消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聲聲慢》)。

品茶:中國歷代講究茶藝者,以宋代為盛。宋人都喜好飲茶,而文人雅士更藉賽茶的好壞和泡茶的技術,號稱“斗茶”。斗茶必須精于茶理,且多取上品為之。生長于書香門第的李清照則慣于此戲,她在題為《曉夢》的一首詩里寫道:“嘲辭斗詭辨,活火分新茶。”在《鷓鴣天》詞里寫道:“酒闌更喜團茶苦。”在《攤破浣溪沙》詞里寫道:“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在《轉調滿庭芳》詞里寫道:“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詞中的“活火”和“分茶”是兩個行家術語,表現了李清照在茶藝方面的造詣。

“活火”就是煮茶用的炭火。宋人飲茶并不是拿茶葉沖泡,而多用茶餅煎煮,所以煮茶的手續繁復,也特別講究技藝的火候。

“分茶”是煎茶的一種方法,茶藝中相當專門的技巧,就是以茶匙取茶湯注入盞中。由火候技巧的繁復,講究,可見宋人飲茶,其目的不在解渴,而變成一種怡情養性的藝術活動。

博戲:博弈是古時的游戲。因游戲有勝負,所以個性較好勝的人,往往耽于賭博。李清照的個性特別好勝所以喜愛博,她在《打馬圖序》自剖:“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

賞花:李清照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她的詞中幾乎都有”花”的出現,或是以花為題。可見她是如何的愛花了。清照最愛梅,在她的詞中,帶梅字旳詞匯最多。《漁家傲》詞云:“雪里已知春信,寒梅點綴瓊枝膩。”《清平樂》詞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焚香:古時官宦人家,多講求焚香,以增加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閨房之中,朝夕多是香煙繚繞。她在《滿庭芳》詞中寫道:“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釣。”《鷓鴣天》詞里:“夢斷偏宜瑞腦香。”《孤雁兒》詞中:“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琴瑟合鳴的婚姻生活: 宋代婚姻制度是男尊女卑,夫主妻從。在理教的束縛下,李清照的文學成就,除得力于家學外,夫婿趙明誠也極為重要。因夫婦的志趣相投、能力相當,趙明誠對妻子才氣的折服,使得李清照雖為舊時代的女子,而能充分展現她的才能。有一段趣事流傳下來——

一年的重九,李清照填了一闋“醉花陰”詞,寄給趙明誠。趙明誠接到這闋詞后,竟閉門數日,窮三日夜之力,填了五十闋,把妻子的那一闋也抄雜在里面,不明作者,拿去給好友陸德夫品評,看那一闋最好。陸德夫玩誦再三,以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明誠自此以后,對妻子更加敬佩。

李清照和趙明誠

趙明誠是宰相的兒子。李清照18歲那年,與太學生趙明誠結了婚。李清照和趙明誠,可謂中國歷史文壇上的同志愛人,人稱趙、李“夫婦擅朋友勝場”。

李清照少女時,詞名轟動京師,引得太學生趙明誠為她大做相思之夢。據《瑯娘記》卷中引《外傳》,趙明誠小時,一日做夢,在夢中朗誦一首詩,醒來只記得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親討教。他的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吾兒要得一能文詞婦也。”明誠大惑不解。他父親說:“‘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來就是‘詞女之夫’。”雖說是傳說,但也表明李清照在當時的名氣之大,趙家父子對這位女詞人的傾慕之情。

1107年,趙明誠夫婦回到青州故居,過上了十年鄉居生活。他們將書房稱作“歸來堂”,把內室命名為 “易安室”。明誠致力于搜集金石書畫,李清照協助他整理校勘,他們孜孜不倦,夜以繼日地工作,常以“盡一燭為率”。十年之間,所收金石書畫、文物古籍,競達十余屋之多。其中包括北宋書法家蔡襄所寫的《進謝御賜詩卷》、南唐徐鉉所寫的《小篆千字文》真跡。除治金石之學外,夫婦二人在歸來堂上飲茶逗趣,相從賦詩。時常于飯后,他們一邊在歸來堂上烹茶小憩,—邊玩一種博弈游戲,規則是一人說一史事,另一人要說出此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說對者就先飲茶,充滿了文人雅興。

同甘共苦夫妻情

1107年3月,趙明誠在朝廷擔任宰相職務的父親突然病逝了,這時,奸惡的宰相蔡京便暗下殺機,污蔑趙明誠的父親對皇室不忠。昏庸的徽宗聽信讒言,立即追回了他對趙明誠父親的各種贈官和所加稱號,趙明誠兄弟三人,也因為“父罪”而統統免職。

在蔡京的迫害下,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家鄉青州去住。由于官場的傾軋,連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趙明誠內心深感不安,一天,他說:“看來我們夫妻兩個要在此白頭到老了。”

李清照笑道:“你以為我是羨慕榮華富貴的人嗎?我才不是呢!咱們的日子是清苦一點,可是苦中也有甜。我們應該像桂花那樣:悄悄躲在綠葉叢中,暗淡清黃,甘為寂寞。從今后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詩作詞,以慰生平。”

趙明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過了一會又嘆道:“不做官,無薪俸,坐吃山空,縱然粗茶淡飯,也難長期維持,收藏書畫碑帖,更是不易。” 李清照說:“財源枯竭,更應當一切從儉。我想,從今日起,咱吃的飯菜,可減去肉類;穿的衣服,可減去貴重的綢絹。我頭上戴的翡翠、明珠、金釵、銀簪等等,統統可以去掉。咱家中的涂金器具,貴重擺設,刺繡之類,也可以變賣典當,一句話,除了碑帖、書畫、百家書史,全都可以變賣。”

趙明誠聽罷,深為感動:“賢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難相隨,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難買呀。天下知己,你我而已。”

后來,在李清照的協助下,趙明誠終于完成了他的鴻篇巨著《金石錄》兩千卷。

作詞祭亡夫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黃河南北相繼淪陷,徽宗、欽宗被俘北去,康王趙構即位,史稱“靖康之恥”。李清照夫婦先后南下,在混亂的局勢中,趙明誠接任了湖州太守,但在赴任途中,不幸得病,死于建康(今南京)。這年,李清照46歲。丈夫的去世,使李清照悲痛欲絕。秋風蕭瑟,愁云籠罩,李清照獨自守在窗前,感到無限悲哀和孤寂。這天黃昏時刻,天上又落下一場瀟瀟秋雨,那梧桐樹的大葉子上,不時滴滴嗒嗒地滴下晶瑩的水珠,在悲痛中的李清照看來,簡直是天地間都在替她嘆息哭泣,那雨簾分明是一串串傷苦的淚珠。痛定之余,長歌當哭,李清照懷著對趙明誠的無限深切之情,提筆寫下了一曲千古絕唱的詞曰《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用尋常的語言和委婉曲折的語調,自然動人地抒寫出她孤獨的處境和凄涼的心情,凄風苦雨的秋日黃昏,詞人心中悵然若失,到處尋覓感情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但眼前的景物——晚風中的孤雁,滿地憔悴的黃花,雨簾籠罩的梧桐,構成了觸目生愁的凄冷畫面,更加深了這位偉大詞人的悲苦感,她心中巨大的痛苦和復雜的人間況味,使她陷入了愁愁愁的境地,然而,回顧往昔,面對今朝,遙想明天,一個愁字怎說得出她的心頭之情?

苦難的后半生

1127年,“靖康之變”后,北宋滅亡。國難當頭,又恰逢家難。1129年(農歷六月)趙明誠病卒。李清照剛剛辦完喪事,金兵加緊進逼,此時“僅存喘息”的她,手頭還有從青州故居運出的書二萬卷,金石刻二千卷,及其他文物家產。數目如此巨大的文物尚不知如何安置,又有人誣陷趙明誠生前以玉壺投獻金人(即“金石通敵”案)。亡國之恨、喪夫之痛、通敵之罪,災難接踵而來。身體羸弱的李清照,想捐出家中所有銅器,以洗清罪名,就追隨高宗逃竄路線,輾轉流亡在越州、四明、杭州等地。

而她手中的珍貴文物,引來無數人的覬覦。有官軍李將軍的強行霸占,有御醫王繼先的強行購買,有鄰居鐘復皓掘壁偷盜,更有不擇手段的張汝舟,強行騙婚,騙婚不成便極力誹謗,致使至今留下了清照的一段“改嫁”冤案。

李清照的晚年是十分悲慘凄苦的。自從張汝舟被“編管”柳州再沒人打攪她,一直獨自默默無聞地過著清貧苦悶的生活。據說她經常出入茶館,為賣唱的民女填寫一些小詞,不取費用,和民女同唱同樂。直到67歲那年(1156年),在杭州旅居中寂寞地死去。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是怎么死的

李攔洞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簡鉛枯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表達對宋王朝的憤恨。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激巧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宋朝詞人李清照死于何處?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寧杰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婉約派詞人,生于北宋元封七年,山東章丘,逝世于臨安,享笑螞年陵升正尺悔七十二歲。

李清照在哪年死?

1127年,“靖康之變”后,北宋滅亡。國難當頭,又恰逢家難。1129年(農歷扮此六月)趙明誠病卒。李清照剛剛辦完喪事,金兵加緊進逼,此時“僅存喘息”的她,手頭還有從青州故居運出的書二萬卷,金石刻二千卷,及其他文物家產。數目如此巨大的文物尚不知如何安置,又有人誣陷趙明誠生前以玉壺投獻金人(即“金石通敵”案)。亡國之恨、喪夫之痛、通敵之罪,災難接踵而來。身體羸弱的李清照,想捐出家中所有銅器,以早悉洗清罪名,就追隨高宗逃竄路線,輾轉流亡在越州、四明、杭州等地。 而她手中的珍貴文物,引來無數人的覬覦。有官軍李將軍的強行霸占,有御醫王繼先的強行購買,有鄰居鐘復皓掘壁偷盜,更有不擇手段的張汝舟,強行騙婚,騙婚不成便極力誹謗,致使至今留下了清照的一段“改嫁”冤案。 李清照的晚年是十分悲慘凄苦的。自從張汝舟被“編管”陸缺乎柳州再沒人打攪她,一直獨自默默無聞地過著清貧苦悶的生活。據說她經常出入茶館,為賣唱的民女填寫一些小詞,不取費用,和民女同唱同樂。直到67歲那年(1156年),在杭州旅居中寂寞地死去。

關于李清照死在哪里和李清照死了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33470.html

分享給朋友:

“李清照死在哪里 李清照死了沒” 的相關文章

古人如何評價聲聲慢(古人的聲音是啥樣的)

古人如何評價聲聲慢(古人的聲音是啥樣的)

今天給各位分享古人如何評價聲聲慢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古人的聲音是啥樣的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如何評價李清照的《聲聲慢》這首詞? 《聲聲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的名篇之一,是歷來人們所公認的她的代表作。這首詞,比較恰切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實際和藝術風格的某些特...

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了)

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了)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以及哪些詩人辭去朝廷官位隱居了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代歸隱的詩人有哪些 中國歷代隱士,大抵可分為十種: 其一,真隱、全隱。 如晉宋間的宋炳,元代的吳鎮等,從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其二,先官后隱...

清照永遇樂多少錢(永遇樂李清照書法)

清照永遇樂多少錢(永遇樂李清照書法)

很多朋友對于清照永遇樂多少錢和永遇樂李清照書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 本 名 :李清照 字 號 : 號易安居士 所處時代 : 南宋 民族族群 :漢 出生地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明水街道 出...

有香含的詩句有哪些(含香的古詩句)

有香含的詩句有哪些(含香的古詩句)

很多朋友對于有香含的詩句有哪些和含香的古詩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帶有“香”字的詩句有哪些? 1、香橘二首[宋] 李石(一)霜余裊裊擷秋芳,露洗娟娟百寶光。齡冷欲餐瓊樹玉,手溫誰握洞庭香。(二)千林獨覺一林芳,稼碧攙先送曉光。魯酒未妨杯雪冷,麝蘭半...

有哪些閨怨詞(閨怨是什么類型的詩)

有哪些閨怨詞(閨怨是什么類型的詩)

很多朋友對于有哪些閨怨詞和閨怨是什么類型的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閨怨的詩詞名句 描寫閨怨的詩詞句子有哪些?關于閨怨的古詩詞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關于閨怨的詩詞名句,快來看看吧。 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____納蘭性德《木蘭...

春尚好多少錢一箱(尚品多少錢一包)

春尚好多少錢一箱(尚品多少錢一包)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春尚好多少錢一箱,以及尚品多少錢一包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普通話的古詩詞 1.推薦幾首關于“普通話”的詩詞 1、積極推廣普通話,齊心協力奔小康 2、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3、說普通話,...

感風吟月多少事(吟風弄月意思是什么)

感風吟月多少事(吟風弄月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感風吟月多少事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吟風弄月意思是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求李清照的詩句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

邵雍家酒多少錢一瓶 邵雍家酒價格 52°C

邵雍家酒多少錢一瓶 邵雍家酒價格 52°C

大家好,關于邵雍家酒多少錢一瓶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邵雍家酒價格 52°C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分五個二酒字打三個數字 答案:598。對酒當歌 【拼音】: duì jiǔ dāng gē【解釋...

李易安經典詩詞有哪些 李易安經典詩詞有哪些

李易安經典詩詞有哪些 李易安經典詩詞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李易安經典詩詞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李易安經典詩詞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李清照經典詩句有哪些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與辛棄疾并稱“濟南二安...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感風吟月多少事 如今老去無成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感風吟月多少事 如今老去無成

今天給各位分享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感風吟月多少事 如今老去無成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李清照的詩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