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峰頂寺在哪里 廬峰寺位置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廬山峰頂寺在哪里,以及廬峰寺位置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廬山有多少寺廟
東林寺、黃龍寺、千佛寺、天池寺、廬山棲賢寺、歸宗寺、鐵佛寺、東廬觀音寺。
1、東林寺
東林寺建于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國家著名佛教道場、江西省三大國際交流道場之一。
2、黃龍寺
廬山黃龍寺系明代僧人釋徹空于萬歷年間(1573—1620)肇建的。
3、千佛寺
千佛寺又名九奇寺。當年明僧仁敬尋至此地,嘆為觀止,由是,他誅茅縛廬吊影以居,開千佛寺初基和于此建寺之先河。
4、天池寺
天池寺為廬山山頂最古老的寺院。東晉僧人慧持創立,舊名峰頂寺。宋朝更名天池院。明太祖賜名“天池護國寺”。明成祖敕“天池萬壽寺”,明光宗又敕“天池妙吉禪寺”遂為匡廬首剎,后寺廢。
5、歸宗寺
江西廬山腳下有一座歸宗寺,原為王羲之所建別墅,后來王離任江州 (今江西九江),便將此別墅贈給一西域僧人為寺,后稱歸宗寺。歸宗寺是廬山第一座寺院,它的第一任住持(當時不叫住持)達摩多羅比后世被尊為禪宗一祖的菩提達摩還早一、二百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林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龍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千佛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池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歸宗寺
廬山山南“五大古剎”是指哪五個?
求采納(??ω??)??
廬山五大叢林
1.廬山海會寺 [江西九江廬山市]
很多人都知道,廬山有“五大叢林”(叢林是佛院的代名詞)。奇怪的是,到了近、現代,“五大叢林”中名聲最顯赫的不是歸宗、秀峰等,而且位于五老峰下、離海會鎮不遠的海會…
2.秀峰寺 [江西九江廬山市]
秀峰寺 秀峰賓館向西,倚山傍門立著兩塊闊大的石碑。西邊的一塊石碑為康熙御書“秀峰寺”三個大字。御碑高六尺、寬三尺,筆勢雄健,神情俊逸。書載:康熙四十六年(…
3.萬杉寺 [江西九江廬山市]
由秀峰寺東行約一公里,便來到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萬杉寺。寺后北上,原有慶云庵、五乳寺;東去抵臥龍岡、多一庵;東北距棲賢、海會寺約十余里。這所寺院位于慶云峰下,因宋…
4.七賢寺 [江西九江廬山市]
棲賢寺 循三峽澗北上,距觀音橋數百米,有一座響名天下的古剎,這就是被稱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棲賢寺。古志記載,這座寶寺曾經是風光無限:右倚石壁,左俯流泉,狂…
5.歸宗寺 [江西九江廬山市]
歸宗寺 背負金乾峰和紫霄峰,從玉簾泉西行1.5公里,便可來到這座占寺的遺址。歸宗寺為廬山五大叢林之首,距縣城12公里,位于星德公路與星蛟公路的交接處,有溪…
資訊鏈接:
“叢林”一詞,其本意為樹林,意為樹木聚集之處。后來“叢林”成為佛教寺院的代稱,即是指僧人的聚居之所。 “叢林”是“貧婆那”的意譯,也叫做“檀林”。
廬山的主山峰的高度,以及游廬山的景點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內,九江縣一東,星子縣以西。是世界級名山,相對高度1200—1400米。最高峰為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道道通
廬山地理位置
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蘆林湖、石澗瀑、五老峰、險峰均為廬山著名的風景點,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約25公里,寬約15公里。東西兩側為大斷裂,山勢非常雄偉[1] 。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名山,位于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緊靠九江市區南端的蓮花鎮附近。可謂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著萬里長江,正瀕而側影著千頃闊湖,山清水秀景色泛勝。由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才會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形容恰到好處。也正因是如此,廬山才不愧為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
題峰頂寺時間是地點是什么
《題峰頂寺》寫作的時間是盛唐時期,地點是峰頂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表現了峰頂寺的靜穆和高峭秀拔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古代廟宇工程藝術的驚嘆以及對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全詩為: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此詩運用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語言樸素,想象瑰麗,夸張巧妙,平中見奇,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廬山市有哪些著名景點?
廬山市景點有:花徑、仙人洞、錦繡谷、龍首巖、三寶樹蘆林湖。
花徑風景區
因春夏之交,蒼松添翠,谷內繁花盛開似錦,有杜鵑,去錦、白的、紅的、紫的、黃的,以及山櫻花、山梅花和眾多不名的野花,可謂百英夾雜,爭相開放,各呈繽紛,卻又同時點綴在斷崖、怪石和蒼松翠柏間,遠遠望去仿佛在綿緞上一般,綿鄉谷由此而得名。
錦繡谷這個名字在唐代就很著名了。白居易《廬山草堂紀》中有:“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香爐雪。“。北宋年間,改革家王安石在《送黃吉父三首》詩中題到過錦繡谷:“還家一笑即芳辰,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綿繡谷中春。”這引起詩說明廬山綿繡谷是古時文人,騷客避谷遁世,尋求別樣心情的好去處。
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里的秀麗山谷,這便是廬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風景點─錦繡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采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故名錦繡谷。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
仙人洞,位于廬山天池山西麓。是一個由砂崖構成的巖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斷風化和山水長期沖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巖。這里的飛巖可棲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視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蒼蒼,頗有遠離塵世的感覺。這里不僅是歷來最為游人所喜愛的勝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修煉,直至成仙。后人為奉祠呂洞賓,將佛手巖更名為仙人洞。
仙人洞進口處,為一圓形石門。門上方正中鐫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對聯:“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入圓門便見一大巨石橫臥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躍,人稱“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蒼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開兩條綠臂,作擁抱態。其枝枝葉葉,密密層層,蓊蓊郁郁,生機盎然:其根須裸露,卻能迎風挺立, 千百年不倒,充分顯示了廬山松特有的堅強不屈的性格,堪稱廬山匡山一奇景。
松下石面鐫刻有“縱覽云飛”四個大字,傳為清末民初詩人陳三立所書。順石徑小道逶迤而下,蒼翠崖壁間一巖洞豁然中開,洞高達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巖麻皺,橫斜錯落,清晰地記載著它那漫長的歲月,這就是仙人洞。洞內有一石制殿閣----純陽殿。殿內立呂純陽(洞賓)身背寶劍石的雕像。
錦繡谷,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紀冰川作用,錦繡谷這塊面向西南的山間凹地,經過冰川的反復刻切,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時雜英百千種,燦爛如熾,至冬初蒼翠不剝,丹楓綴之,亦自滿眼雕繢。”四時紅紫匝地,花團錦簇,故名錦繡。
位于錦繡谷中的天橋,其實有天無橋,也堪稱廬山一奇。相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與陳友諒大戰于鄱陽湖,戰敗后率兵逃上廬山,慌不擇路逃到此地,卻見眼前懸崖峭壁,深不可測,前無去路,后有追兵,正在萬分危急之時,剎那間金光閃耀,一條金龍從天而降,化作虹橋橫跨懸崖兩端,朱元璋絕處逢生,立即揚鞭躍馬而過。待朱的兵馬過橋脫險后,陳友諒尾追至橋頭時,忽聞霹靂巨響,龍飛橋斷,無影無蹤,只好鳴金收兵。潛凡有詩:“盤巖對立冰川琢,維有殘墩乍斷橋。太祖借機抬圣駕,金龍傳化上凌霄。”
來龍石坐,得乘榕樹涼。突兀見元珠,凌厲起屋梁。寺北藏蛟室,至寶委道旁。天忽霹靂動,慷慨頭角揚。驪龍一夕脫,明珠生夜光。甘霖灑玉壺,御風沛大荒,余幸遭茲石,為之勒文章。石而或知我,慎忽嗤予狂!”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知縣劉烶《龍石詠》五言排律書勒于永貴里(東岱鎮洪塘村)。《連江縣志》乾隆版卷五《官師》載,“劉烶,山陰(浙江紹興)人,能詩,工書法,有名士風流”。
關于廬山峰頂寺在哪里和廬峰寺位置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