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的北指哪里 夜雨寄北寫的是哪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夜雨寄北的北指哪里,以及夜雨寄北寫的是哪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寄北是什么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的寄北是什么意思?
寄北,寄,寄給。北,北方,代指北方的人。
古人寫詩都是有感而發。
李商隱當時在巴蜀,寫家書報平安。為什么要寫這封信呢?因為家里人寫信來了,問他什么時候回家。作為晚唐最杰出的文藝青年,因為連綿大雨,心情本就郁悶,加上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泛濫,自然情到深處要寫詩。所以他就把當時的環境和心情寫成了一首七絕附在家書一起寄給了北邊的家人。
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在長安的夫人。因為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在《萬首唐人絕句》題做《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也就是夫人。而且在詩的第三句“何當共剪西窗燭”,情愫曖昧旖旎,用在朋友之間并不是很合適。
所以雖然沒有明示,這里一般指他的夫人。
巴山夜雨是不是李商隱不能回家的原因?并不是。既然信差能走,人就能走,古時候送信就是靠人。那么李商隱不能回家肯定是有別的原因,可能是公事,無法脫身,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完成。所以“巴山夜雨漲秋池”只不過是說情之景,是增加詩人對夫人,對家思念的場景。
而這種場景是在長安難以看到的,所以等哪天我回家了,咱們在一起,我給你說說這巴山夜雨的景色,和我被這綿綿秋雨被拉長的思念。
這首詩其實是很有特色的,比如“西窗共剪燭”,比如兩次使用“巴山夜雨”,這都是比較特殊的地方,充分顯示了李商隱的文采和手法。
可題主偏偏在題目中一個常識發生疑問,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咱們現在要是有個想念的人在北邊,不也會在表述中用“北方”、“那個人”之類的來做指代嗎,這既不稀奇,也不高級。
不知道為什么會不理解。
唐詩《夜雨寄北》為什么是寄北?為什么不是寄南?
因為《夜雨寄北》是詩人從巴蜀地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的,長安在巴蜀的北方,因此是寄北。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的“北”指的是啥?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
寄北:寄給家住北方的妻子。李商隱系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河內在巴蜀之北。
未有期:沒有確定的歸期。意指一時難以相聚。
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
共翦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卻話:重頭談起。
北應該指的是(北方的妻子!)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