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永州哪里 捕蛇者說是永州八記之一嗎
大家好,關于捕蛇者說永州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捕蛇者說是永州八記之一嗎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捕蛇者說》中“永州之野產異蛇”的“永州”在哪個省?
永州是湖南省的一個的一個二級城市,永州之北是湖南衡陽,永州之南接廣西桂林…
捕蛇者說的寫作背景
1 .《捕蛇者說》寫于作者被貶到永州(現在湖南零陵)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柳宗元的貶地永州,在當時是相當荒僻落后的地區.司馬是刺史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在這里住了將近10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才被改派到柳州當刺史.在刺史任上,他“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取得顯著政績.但因長期內心抑郁,健康狀況惡化,終于病死在柳州,年僅47歲.2 .“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敘事兼議論文體,它可以發表議論,可以記事、議論記事都是為了說明道理.
3.選自《柳河東集》
4.作者借此以抒發渴望統治者了解民間疾苦與自身有志難申的感情.
永州之野產異 蛇 這里的永州指的是哪里
就是當今的湖南永州,柳宗元就是被貶到永州,《捕蛇者說》就是在永州寫的.
《捕蛇者說》與作者簡介
作者: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寫于作者被貶到永州(現在湖南零陵)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柳宗元的貶地永州,在當時是相當荒僻落后的地區。司馬是刺史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在這里住了將近10年,到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才被改派到柳州當刺史。在刺史任上,他“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取得顯著政績。
選自《柳河東集》。
文章主旨
《捕蛇者說》以獨特的寫法(襯托、對比)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下賦稅的苛酷,橫征暴斂的殘酷,揭示了廣大人民遭受的苦難不幸,表現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對殘暴統治的強烈憤恨。
本文中心思想
文章通過對蔣氏三代寧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捐雜稅之害的描寫,揭示了唐朝封建統治者苛政賦稅的罪行,反映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并稱為“韓柳”。劉禹錫與之并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并稱“王孟韋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其余的七人為唐代的韓愈和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漢族。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所以稱柳柳州),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劉禹錫、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于戰斗性,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成集。有《柳河東集》。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