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有哪些古詩 登高有哪些古詩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登高有哪些古詩,以及登高有哪些古詩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登高的詩句
登高的詩句如下: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唐代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本來位于山西,清朝時候還在。站在樓上,既能看黃河,又能看大山,是一處名氣很大的觀景臺。可惜后來黃河水災、改路,將鸛雀樓之基座沖毀。這座記錄了歷史上無數名人詩篇的樓臺就此與黃河同在,不見于當時之世。寫鸛雀樓的詩很多,以王之渙這一首為最佳。
登岳陽樓
杜甫 〔唐代〕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唐代〕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有關登高的古詩
1.?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2.?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3.九日 ?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4.登高丘而望遠??唐??李白
登高丘,望遠海。 六鰲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銀臺金闕如夢中,秦皇漢武空相待。 精衛費木石,黿鼉無所憑。 君不見驪山茂陵盡灰滅,牧羊之子來攀登。 盜賊劫寶玉,精靈竟何能? 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關于登高的詩句
關于登高的詩句如下:
1、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釋義: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消愁的酒杯。
賞析: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于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2、原文: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釋義:
昨天剛登完龍山,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賞析: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么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于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
3、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釋義:
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賞析:
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后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登高的詩
登高的詩如下:
1、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秋葉風吹黃颯颯,晴云日照白鱗鱗。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張諤《九日宴》
3、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王縉《九日作》
4、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羊士諤《寄裴校書》
5、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王之渙《九日送別》
6、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武元衡《登闔閭古城》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臥在長沙。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9、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