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思鄉的詩句詩句有哪些 關于思鄉的詩句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大家好,關于關于思鄉的詩句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關于思鄉的詩句詩句有哪些三年級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描寫思鄉的詩句有哪些
《靜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望驛臺》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新年作》 (唐)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江外思鄉 》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次北固山下》 【元】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描寫思鄉的詩句
描寫思鄉的詩句1
思鄉詩,顧名思義,寫的是客居他鄉的游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主要描寫的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所感所嘆,抒發的是游子漂泊無依、凄涼孤寂的感情,那么描寫思鄉的詩句都有哪些。以下僅供參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游子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回鄉偶書》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兩年《人日思歸》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春夜洛陽城》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旅次朔方》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登黃鶴樓》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悲歌》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回鄉偶書》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令》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贈衛八處士》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與浩初上人》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題大庾嶺北驛》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八月十五日》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夜上受降城》
描寫思鄉的詩句2
1.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2.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4.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7.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9.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1.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2.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3.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14.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5.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6.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7.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描寫思鄉的詩句3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描寫思鄉的詩句4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鵲樓。
【望月有懷】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幾千古。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雨后望月】李白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后海心明。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發明。干戈知滿地,休照國西營。
【初月】杜甫
光細弦豈上,影斜輪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隱暮云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樓思殺人。天邊長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團清影,銀河沒半輪。誰家挑錦字,滅燭翠眉顰。
【月圓】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十六夜玩月】杜甫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對月】杜甫
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卷簾還照客,倚杖更隨人。
光射潛虬動,明翻宿鳥頻。茅齋依橘柚,清切露華新。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夕望月】張九齡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海上生明月】朱華
皎皎秋中月,團圓海上生。影開金鏡滿,輪抱玉壺清。
漸出三山岊,將凌一漢橫。素娥嘗藥去,烏鵲繞枝驚。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此時堯砌下,蓂莢自將榮。
【雜曲歌辭·竹枝】李涉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中秋月二首】李嶠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月】駱賓王
云披玉繩凈,月滿鏡輪圓。裛露珠暉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瀾。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白居易
描寫思鄉的詩句5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描寫思鄉的詩句6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邊塞,楊柳
【名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處】
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注】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說明】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賞析】
詩的前兩句寫遠眺所見之景。黃河奔騰而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突出了邊塞的荒涼遼闊,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個如此遼遠蒼涼的環境下,人就顯得倍加孤獨,而此時便有聽到悠悠的羌笛聲,那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鄉愁。北朝樂府有《折楊柳枝》,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贈別的情景。于是,“楊柳”與離別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哪有楊柳可折!這里,說“怨楊柳”,造語尤妙,能引發人的聯想,深化詩意。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春風不來這玉門關外,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時還要聽《楊柳曲》,連這笛聲似乎都在“怨楊柳”,作為感情豐富的詩人又怎能不怨呢?然而怨也沒有用,因此作者以反語道出。“何須怨”三字足見作者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同時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戌邊責任的`重大,只能如此自我寬解。
最后兩句,也有人認為含有譏諷之意。認為,詩人言那里沒有春風,是借自然諷刺安居于繁華帝都的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戍守邊境的士兵于不顧。當然,這樣理解也不失為一種巧妙的解讀。
描寫思鄉的詩句7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思歸
【名句】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出處】
唐?王勃《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譯注】
長江好似已經滯流,在為我不停地悲傷。萬里遠游之人,思念著早日歸鄉。
【說明】
《山中》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五絕,作于作者被廢斥后客居巴蜀期間。此詩抒發了作者久滯異地,渴望早日回鄉的思想感情。起句“長江悲已滯”既寫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次句“萬里念將歸”緊承首句,具體抒發遠游思歸的悲苦心境;第三句轉為寫物候,承接上兩句含義,在深秋寒風颯颯之夜令人感傷不已;結句“山山黃葉飛”寫深秋的景象,強調了詩人所處的環境,突現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全詩語言洗練,情景交融,塑造了一個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豐富的意象渲染了悲涼的氛圍,襯托出詩人久客思歸的凄苦心境。
【賞析】
這首抒寫思鄉情懷的小詩,一開始就點出“悲”的情調。“長江悲已滯”,詩人望見長江東去,觸動了心中長期淹留他鄉的悲思,便將自己的悲愁注入到長江。那浩浩蕩蕩的長江似乎也為詩人之悲而感到難過,以至于水流都凝滯不暢了。很明顯這是詩人的“移情”作用,長江東去,日夜不息,豈會因為人的情思而滯留不前?另一方面,這種想象也符合實際所見到的情景。詩人在高山之上,望見的長江不過像一條羊腸小道,哪里還會看到水的流動,因此會有凝滯之感。總的來說,這句詩將詩人的悲愁與所見的長江巧妙地聯系到一起,二者相互感發,產生強烈的共鳴,使得全詩一開始就顯得雄渾悲壯。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萬里念將歸”,這句直抒胸臆,點明“悲”的原因。作者身在他鄉,與故鄉相隔有萬里之遙,看到長江流去,不禁起了故園之思與羈旅之悲。這句詩里的“將歸”,可以理解為將歸之人,如果從后兩句詩來看,也可以理解為將盡之歲。詩無達詁,作者未必然,而讀者何必不然?總之,“悲”、“念”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抒寫,也是全詩的詩眼,把握住二字的作用,再欣賞后兩句的寫景就不難理解了。
描寫思鄉的詩句8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家書
【名句】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出處】
唐?張籍《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注】
心事永遠說不盡,無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將出發,我又拆開了合上的信封,檢查有沒有說全自己的心事。
【說明】
盛唐絕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于浪漫氣息轉向寫實。張籍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異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羈旅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秋思》是唐代著名詩人張籍的鄉愁詩。詩通過敘述寫信前后的心情,表達鄉愁之深。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此評深得張籍優秀作品創作要旨和甘苦三昧。這首極本色、極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樣自然的詩,其實印證了王安石精到的評論。
【賞析】
古今思鄉詩有千萬,然而張籍的這首《秋思》卻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內容,給人留下尤為深刻的印象。“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詩的前兩句交代了寫信的原因與寫信前的心里活動。秋天到來,秋風勁吹,詩人獨自一人居住在洛陽城里,因秋起意,便想寫一封家書。可是提起筆來,心意萬重,想說些什么,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寫信前的心理很復雜,有很多話說,即“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是詩人寫完信后的心理,信雖然已經寫完了,但“恐匆匆說不盡”,害怕由于自己寫的太匆忙,以致有些事情未交代清楚。“復恐”二字 ,刻畫心理,細致入微;“匆匆”二字,則十分生動傳神,既寫了詩人的心理,也帶出捎信者。捎信人行色匆匆,馬上就要上路;詩人則是匆匆下筆,萬般家事難以盡述。“行人臨發又開封”,“臨發又開封”這個細節把“復恐說不盡”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捎信人馬上就要出發了,詩人不放心,生怕信中會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把信打開看了幾遍。至于“開封”的原因,說詩人是為了添寫幾句遺漏的內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動作,把詩人對家人的萬般情意寫得入木三分,實乃一絕。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這首詩敘事極本色、極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樣自然,看似淺顯,情卻極深,寥寥數語,卻有無窮意味。
描寫思鄉的詩句9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
【名句】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出處】
唐·盧綸《長安春望》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譯注】
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
【說明】
《長安春望》是唐代詩人盧綸的作品。此詩寫感時傷亂,抒發了詩人在亂離中的思家望歸之情。此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景抒情,筆法老辣,體現了“大歷十才子”詩中的“陰柔之美”。
【賞析】
這首詩中抒發了詩人在亂離中的思家之情。詩的首聯點題“春望”,寫所望見的景物。“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作者家鄉剛好位于長安的東面,說“東風吹雨”,是說東風從家鄉吹來,自然引出思鄉之情。回頭再望長安城時只見“千門草色閑”,春草之閑正好與人心之愁形成強烈對比,在寫景之中,流露出作者復雜的感情。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這兩句直抒胸臆,表達思鄉盼歸之情。作者有家難回,只能從夢中看到家鄉,當他看到江上來來往往的船只時,心中起了羨慕之意。隨即又從羨慕回歸到殘酷的現實:雖然船只密布,但又有多少人得以回家?大多數人不過像自己一樣罷了,只能望鄉而已。這兩句描寫作者因思念家鄉而生出的復雜心理,他既有艷羨嫉妒之心,又有與天下游子同病相憐而產生的慰藉之情。詩人所表達的思鄉之情,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與憐憫,那悲哀之情是人人皆有的,因此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頸聯又轉入寫景,仍然景中含情,突出家鄉的遙不可及。尾聯收束思家盼歸的主題,突出自己的孤獨無依的處境。
描寫思鄉的詩句10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寫景,斜陽,寒鴉
【名句】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出處】
元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譯注】
回頭看茫茫天涯,只見一抹斜陽,幾只遠飛的寒鴉。
【說明】
《折桂令?九日》是張可久創作的一首元曲。這支令曲以重九游為題,抒發了作者暮年的愁懷。作者有意設置一個跌宕片段,回憶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此時人已垂垂老矣,官場傾扎,無力掙扎,斜陽、寒鴉使人感到無限凄涼。
【賞析】
重陽節時,詩人登高眺望,引出思鄉情懷。作者早已厭倦了宦海生活,此時望見南歸的大雁,心中充滿思鄉的惆悵。“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三句是對往日生活的回憶,極寫當時之歡樂,與前三句形成強烈對比,凸顯了詩人當時孤寂的心境。“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兩句化用蘇軾名句,作者添加了“西風白發”兩個意象,更顯得意境蒼涼。 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正當作者想還鄉之時,看到的卻是一抹殘陽,幾只寒鴉。這幾句又化用秦觀的《滿庭芳》“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夕陽象征人生遲暮,“人老去西風白發”的作者,面對斜陽已有無限的感慨,更何況回首天涯時一片蒼茫,家鄉不知在何處,只看到幾點寒鴉。這幾句以景結情,是景語,又是情語;既是作者眼前的凄涼實景,又是作者半世人生路途的寫照。這暗淡蒼涼之景,反映出詩人漂泊無依的處境,思鄉之情溢于筆端。
關于思鄉的詩句有哪些?
1、唐代馬戴的《灞上秋居》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2、唐代王維的《雜詩三首·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3、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4、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5、唐代白居易的《望月有感》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
?pwd=9743 提取碼: 9743 ?
思鄉古詩有哪些
思鄉的古詩太多了,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宋之問的《渡漢江》、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雜詩》,崔顥的《長干行》等等。
古人的時間、空間觀念和如今不同,一旦走出家門,可能很多年再也無法回家,因而對家鄉、故人的情感是特別凝重的。所以離別、思鄉是古詩詞創作中永恒的主題,就好像愛情是現代歌詞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樣。
而古詩的韻味在于隱藏、含蓄,所以那種情緒淡淡的,表現不濃烈,很適合思鄉的愁緒。
如王維的《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故鄉來人了,張口卻問窗前梅花開否,實際上是想知道故鄉事,可是離家太久,又無從問起。更加擔心的是得到的答案是不好的消息,所以只是試探性地打開話題。這種欲知又止,強行按捺住的心思,在清淡的文字隱隱發散。這種克制的情感內斂,正是古詩詞的美之所在。
又如崔顥的《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女子在船上聽到熟悉的口音,不管不顧,開口就問:“大哥你家哪兒的呀?”說完之后就覺得有些唐突,立刻自報家門:“我家是橫塘的呀。”我聽著你的聲音親切,咱們莫不是同鄉?
小詩記錄了一個隔船相問的場景,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女子思鄉想家的情態在對話遮掩中奔涌而出。
這樣的思鄉詩詞,是有余韻的。還有邊塞詩中思鄉作品占比也非常大。
種種類類,不勝枚舉。
關于思鄉的詩句古詩大全
關于思鄉的詩句古詩如下:
1、《夜雨》唐代: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2、《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零陵早春》唐代:柳宗元。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
4、《春殘》宋代:李清照。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5、《秋風引》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6、《楓橋夜泊》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8、《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9、《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0、《灞上秋居》唐代: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門致此身。
11、《涼州詞二首·其一》唐代:王煥之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2、《渡漢江》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3、《春夜洛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4、《夜書所見》宋代: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5、《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于思鄉的古詩有哪些?
01
1、《思鄉作》布燮: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2、《冬日山居思鄉》周賀: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3、《云夢故城秋望》戎昱: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4、《故鄉杏花》司空圖: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5、《江外思鄉》韋莊: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6、《遠望》元稹: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8、《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9、《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0、《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1、《與初浩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12、《望驛臺》白居易: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13、《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4、《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5、《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6、《新年作》劉長卿: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17、《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18、《長相思》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9、《除夜作》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0、《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