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龍神享幾多是什么 不知龍神享幾多是什么動物
今天給各位分享不知龍神享幾多是什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不知龍神享幾多是什么動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黑潭龍,唐·白居易
黑潭龍
?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
【原文】
黑潭水深色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今譯】
黑潭的潭水很深,潭水的顏色像墨一般;
傳說這黑潭中有條神龍,人們并沒有看見,見過它。
貪吏(故弄玄虛使它神龍化,用以欺騙人民,搜刮民財)在潭邊建起屋宇(駕屋),作祠堂(立祠),龍本不是神(不能神),人們把它當作能呼風喚雨、左右一切的神一樣(神之)。
人們認為“神龍”可以給人降災,豐年、災年、水災、含在(豐兇水旱),與瘟疫疾病,鄉里的人都說龍所為,是神龍造成的。
于是家家戶戶養豬釀酒,漉(濾)清酒,酬謝神龍,早早晚晚祭祀祈求,朝祈暮求,依巫口,全依憑巫師嘴里胡謅。
風兒飄飄,紙錢亂飛,錦傘搖擺,便說是
神龍到來,龍之來兮。
風兒靜止,香火熄滅,杯盆中的貢品變冷,便說是神龍已經離開,龍之去兮。
黑潭岸邊的石頭上堆滿了肉,肉堆潭岸石;神廟前的草坪被酒潑得濕漉漉,酒潑廟前草。
誰也不知道神龍享受了多少,不知龍神享幾多;只見山林中的老鼠狐貍吃得又醉又飽,林鼠山狐長醉飽。
(人民花了血汗錢,結果只是好了林中的老鼠和山里的狐貍,它們可以“長醉飽”)。
狐何幸,狐貍們多么幸運啊;豚何辜,被殺的豬多么無辜啊,人們年年殺豬拿去把狐貍喂,將喂狐!
狐貍假借神龍的名義吃盡了百姓的豬,狐假龍神食豚盡(亦即貪吏用“朝廷”的名義對百姓剝削侵凌無所不用其極的現象);不知那潭中的神龍知不知,九重泉底龍知無?
(那些假借“龍神” 而“長醉飽”的狐鼠,即靠人民血汗養肥自己的貪吏、巫婆,甚至包括“神龍”天子在內)。
【賞析】
這是一首諷喻現實的敘事寓言詩,此詩有小序:“疾貪吏也。”,可見本詩中的豚(豬)是指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勞動人民;巫師、林鼠、山狐都是指狼狽為奸對人民進行欺騙和愚弄的貪官污吏。
“九重泉底龍知無?”可能是諷喻麻木無知的朝廷,諷刺最高統治者皇帝深居九重,昏庸麻木。
“不知龍神享幾何”是什么意思?
是一個生肖,生肖雞。
不知幾何,意為不知多少。
幾何,指若干,多少。
如:
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
羅敷年幾何。——《樂府詩集·陌上桑》
所殺幾何。——唐· 李朝威《柳毅傳》
相去能幾何。——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詩·小雅·巧言》:“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馬瑞辰通釋:“爾居徒幾何,即言爾徒幾何也。”
《史記·周本紀》:“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 ,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
“不知龍神享幾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知道龍神的年齡有多少歲了。
推薦一些文言文翻譯的一些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1、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2、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