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如何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有什么妙處
今天給各位分享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如何賞析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有什么妙處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賞析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殘夜消退,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舊年年底,春天的氣息漸漸來臨。殘夜與舊年,滲透著淡淡的哀愁,但海日與江春,又給人與微微的暖意,詩人選則了這個巧妙的時刻,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淡淡的莫名情味,在反復品讀中體味到了一種無窮的興味。
從這句詩中可以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是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原文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擴展資料:
《次北固山下》的創作背景
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于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并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這首五律最早見于唐朝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這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于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賞析是什么?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通過描寫景物,在殘夜未退紅日已出、舊年未盡新春已到的畫面中表現了自然理趣。
、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入”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然理趣。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出自唐朝王灣的《次北固山下》
原文: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譯文:
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擴展資料: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賞析:
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靈集》 中評這兩句詩說:“詩人以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張說怎么對人說,可惜殷沒有交待,但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他將這兩句詩“手題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準確。如這里的“生”與“入”二字,不僅使得這一聯對仗工穩,更妙在這兩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殘夜”、“江春”與“舊年”兩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聯系,而且還因之而生動起來。太陽從幽暗的大海上一點點升起,如子之脫離母腹而漸現。
這一“生”字實在是形象極了。太陽剛升,大地還基本處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這個“殘”字寫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動的,卻又是無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陽,卻又因太陽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動,任你江南雖還是舊年的冬天。
但是春天卻已將江邊的柳樹涂上了一層春色。這一“入”字很不客氣,它幾乎是帶有強迫的楔入,寫出了新生的銳氣。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見,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點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環境與所見。這些字都下得簡潔而極有分寸。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賞析
這兩句是重點句,由江上觀日出起興,引發出無限感慨。
詩人把“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來早的特征,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表達出詩人滯留異地的思鄉之情。
這一聯妙在不僅描寫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脫胎于舊事物之中舊事物中孕育著新的事物,表現出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