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山石犖確行徑微如何,山石犖確行徑微的下一句

妒火2023-02-28 20:40歷史43

大家好,關于山石犖確行徑微如何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山石犖確行徑微的下一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山石——韓?愈(唐)

沉墨國學經典誦讀

山石

韓 愈(唐)

山石犖(luò)確行徑微,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lì)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促為人靰(jī)?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

作者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后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后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詩解

⑴山石:這是取詩的首句開頭二字為題,乃舊詩標題的常見用法,它與詩的內容無關。

⑵犖確(luòquè):指山石險峻不平的樣子。行徑:行下次的路徑。微:狹窄。

⑶蝙蝠:哺乳動物,夜間在空中飛翔,捕食蚊、蛾等。這是寫山寺黃昏的景象并點明到寺的時間。

⑷升堂:進入寺中廳堂。階:廳堂前的臺階。新雨:剛下過的雨。

⑸梔子:常綠灌水,夏季開白花,香氣濃郁。這兩句說,進入廳堂后坐在臺階上,這剛下過的一場雨水該有多么充足;那吸飽了雨水的芭蕉葉子更加碩大,而挺立枝頭的梔子花苞也顯得特別肥壯。詩人熱情地贊美了這山野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

⑹佛畫:畫的佛畫像。

⑺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見稀:即少見的好畫。這兩句說,和尚告訴我說,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來燈火觀看,尚能依稀可見。

⑻置:供。羹(gēng):菜湯。這里是泛指菜蔬。

⑼疏糲(lì):糙米飯。這里是指簡單的飯食。飽我饑:給我充饑。

⑽百蟲絕:一切蟲鳴聲都沒有了。

⑾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嶺:指清月從山嶺那邊升上來。夜深月出,說明這是下弦月。扉(fēi):門。光入扉:指月光穿過門戶,照時室內。

⑿無道路:指因晨霧迷茫,不辨道路,隨意步行的意思。

⒀出入高下:指進進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徑路的意思。霏:氛霧。窮煙霏:空盡云霧,即走遍了云遮霧繞的山徑。

⒁山紅澗碧:即山花紅艷、澗水清碧。紛:繁盛。爛漫:光彩四射的樣子。

⒂櫪(lì):同“櫟”,落葉喬木。木圍:形容樹干非常粗大。兩手合抱一周稱一圍。

⒃當流:對著流水。赤足踏澗石:是說對著流水就打起赤腳,踏著澗中石頭淌水而過。

⒄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說的山中賞心樂事。

⒅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靰(jī):馬韁繩。這里作動詞用,比喻受人牽制、束縛。

⒆吾黨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幾個朋友。

⒇安得:怎能。不更歸:不再回去了,表示對官場的厭棄。

譯文

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像羊腸,

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臺階,剛下透雨一場,

經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

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席,又準備米飯菜湯,

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饑腸。

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

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

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

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艷繁,

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郁郁又蒼蒼。

遇到澗流當道,光著腳板踏石淌,

水聲激激風飄飄,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自得其樂,

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

怎么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

? 詩韻

本詩以開頭“山石”二字為題,卻并不是歌詠山石,而是一篇敘寫游蹤的詩。

此詩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傳統的游記文的寫法,按照行程的順序,敘寫從“黃昏到寺”、“夜深靜臥”到“天明獨去”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是一篇詩體的山水游記。

在韓愈以前,記游詩一般都是截取某一側面,選取某一重點,因景抒情。汲取游記散文的特點,詳記游蹤,而又詩意盎然,《山石》是有獨創性的。

全詩主要記游山寺,一開頭,只用“山石犖確行徑微”一句,概括了到寺之前的行程,而險峻的山石,狹窄的山路,都隨著詩中主人公的攀登而移步換形。

因為下過一場透雨,芭蕉的葉顯得更大更綠,梔子花開得更盛更香更豐美。“大”和“肥”,這是很尋常的字眼,但用在芭蕉葉和梔子花上,特別是用在“新雨足”的芭蕉葉和梔子花上,就突出了客觀景物的特征,增強了形象的鮮明性,使人情不自禁地要贊美它們。

時間在流逝,梔子花、芭蕉葉終于隱沒于夜幕之中。于是熱情的僧人便湊過來助興,夸耀寺里的“古壁佛畫好”,并拿來火把,領客人去觀看。這當兒,菜飯已經擺上了,床也鋪好了,連席子都拂拭干凈了。

寫夜宿只用了兩句。“夜深靜臥百蟲絕”,表現了山寺之夜的清幽。“夜深”而百蟲之聲始“絕”,那么在“夜深”之前,百蟲自然在各獻特技,合奏夜鳴曲,主人公也在欣賞夜鳴曲。夜深了,百蟲絕響了,接踵而來的則是“清月出嶺光入扉”,主人公又興致勃勃地隔窗賞月了。

“天明獨去無道路”,“無道路”指天剛破曉,霧氣很濃,看不清道路,所以接下去,就是“出入高下窮煙霏”的鏡頭。主人公“天明”出發,眼前是一片“煙霏”的世界,不管是山的高處還是低處,全都浮動著蒙蒙霧氣。在濃霧中摸索前進,出于高處,入于低處,出于低處,又入于高處,時高時低,時低時高。此情此境,正是饒有詩味,富于畫意的。

煙霏既盡,朝陽熠耀,畫面頓時增加亮度,“山紅澗碧紛爛漫”的奇景就闖入主人公的眼簾。而“時見松櫪皆十圍”,既為那“山紅澗碧紛爛漫”的畫面添景增色,又表明主人公在繼續前行。他穿行于松櫟樹叢之中,清風拂衣,泉聲淙淙,清淺的澗水十分可愛。于是他赤著一雙腳,涉過山澗,讓清涼的澗水從足背上流淌,整個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

詩寫到下山為止,游蹤所及,逐次以畫面展現,隨著游人的前進,一個個有聲有色有人有景的鏡頭不斷轉換。結尾四句,總結全詩,概括了此次出游山寺的全部經歷,然后用“自可樂”加以肯定。后面的三句詩,以“為人靰”的幕僚生活作反襯,表現了對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無限向往,從而強化了全詩的藝術魅力。

韓愈山石原文及翻譯

韓愈山石原文及翻譯

山石

【作者】韓愈 【朝代】唐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譯文 注釋

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像羊腸,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臺階,剛下透雨一場,經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席,又準備米飯菜湯,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饑腸。

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

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艷繁,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郁郁又蒼蒼。

遇到澗流當道,光著腳板踏石淌,水聲激激風飄飄,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自得其樂,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

古詩《山石》全詩

山 石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①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支子肥。②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亦足飽我饑。③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④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⑤

山紅澗碧紛爛漫,⑥

時見松櫪皆十圍。⑦

當流赤足蹋澗石,⑧

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鞿?⑨

嗟哉吾黨二三子,⑩

安得至老不更歸?

【作者】

768-824,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

昌黎。貞元八年 (792)進士。曾任宣武及寧武節度使判官。其后任監察御史等

職。貞元十九年 (803)因言關中旱災貶陽山(今屬廣東)令。元和中,隨裴度

平淮西,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穆宗時,召為國子祭酒、終

吏部侍郎,世稱韓吏部。縊文,世稱韓文公。散文與柳宗元齊名,同倡古文運

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驅駕氣勢,雄奇壯偉,光怪陸離。雖有因避

熟求生、以文為詩、追求奇險而缺少韻味之作,但其木色則是雄厚博大,波瀾

壯闊。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詩》存詩十卷。

【注釋】

①犖確(落卻):險峻不平。微:窄狹。 ②支子:即梔子,常綠灌木,花大色

白,極香。 ③疏糲(音利):粗糙的飯食。疏,不細密。糲,糙米。 ④扉:

門。 ⑤窮煙霏:在云霧中走遍了。 ⑥紛爛漫:光輝互相照耀。 ⑦櫪:高

大的落葉喬木。圍:兩手合抱為一圍。 ⑧蹋:同踏。 ⑨局束:拘束。鞿

(音基):牲口含在口中的嚼子。為人鞿:受人控制。 ⑩吾黨:志同道合的

朋友。

【賞析】

此詩取首句頭兩宇“山石”為題,井非歌詠山石,而是敘寫游蹤。他所游

的是洛陽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興、侯喜、尉遲汾,時間是貞元十七年

七月二十二日,即公元八○一年九月三日。

韓愈作為杰出詩人兼散文家,在這篇詩里汲取了游記的寫法,按照行程順

序,敘寫從攀登山路、“黃昏到寺”、“夜深靜臥”到“天明獨去”的所見所

聞和所感,是一篇游記體的詩。

雖按順序敘寫,卻經過篩選和提煉。從“黃昏到寺”到就寢之前,所寫者

只有“蝙蝠飛”、“芭蕉葉大支子肥”、寺僧陪看壁畫和“鋪床拂席置羹飯”

等殷勤款侍的情景,因為這體現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為人鞿”的幕

僚生活對照,突出了結尾“歸”隱的主題。關于夜宿和早行,入選的也只是最

能體現山野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若干鏡頭,同樣是結尾“歸”隱念頭形成的根

據。

這篇詩的另一特點是:詩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時間、特定天氣里所

呈現的不同光感、不同濕度和不同色調。“黃昏到寺”之后,先用“蝙蝠飛”

帶來暮色,又用“新雨足”表明大地萬物剛經過雨水的滋潤和洗滌,這才寫主

人公贊賞“芭蕉葉大支子肥”,而那芭蕉葉和支子花在雨后日暮之時所特有的

光感、濕度和色調,也就通過“大”而“肥”的獨特形象顯現出來。接著寫夜

景:看壁畫而以火照明,靜臥無所見而聽百蟲嗚叫,都準確地表現出深山之夜

的幽暗與恬寂。寫“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兒,盡

管她深夜出嶺,已是下弦,卻能照進窗扉,特別明凈。寫朝景,新奇而多變。

先以“天明獨去無道路”總括了山中雨霽,地面潮濕,黎明之時,濃霧彌漫的

特點,然后以“出入高下窮煙霏”畫出了霧中早行圖。“高下”,指山勢時高

時低。“煙霏”,指流動的霧氣。“窮”,盡也。主人公“天明”出寺,眼則

是一片“煙霏”世界,“出”于“高”處,“入”于“低”處;“出”于低處,

又“入”于“高”處。“煙霏”既“盡”,朝陽照耀,畫面頓時增加了亮度,

“山紅澗碧紛爛漫”的奇景就闖入眼簾。“山紅”而“澗碧”,互相映襯,色

彩已極明麗,但由于詩人敏銳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陽照耀下山花、澗水所特

有的光感、濕度和色調,感到僅用“紅”、“碧”還不夠,故又用“紛爛漫”

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紅澗碧”的美景表現得鮮艷奪目。而以此為背景的主人

公“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之時,無怪乎逸趣盎然,忍不住要吐

露“人生如此自可樂”的情懷了。這篇詩,極受后人重視,影響深遠。蘇軾游

南溪,曾和此詩原韻,作詩行懷。至于元好問“拈出退之《山石》句”來對比

秦觀的“女郎詩”,更為人所熟知。

《山石》賞析

《山石》的寫作時間歷代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寫于唐德宗貞元十七年( 801)七月韓愈離徐州去洛陽的途中。題目“山石”不是本要專門抒發的內容,而是取首句的頭兩個字而已。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吧。

山 石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

韓愈詩鑒賞

這是一首記游詩,按時間地點依次寫來,全詩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芭蕉葉大梔子肥”,寫黃昏到寺所見景色。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首句寫寺外山石的錯雜不平,道路的狹窄崎嶇;次句寫古寺的荒涼陳舊,到黃昏時眾多的蝙蝠竄上飛下,紛紛攘攘。僅此兩句,就把整個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突現出來,使人如臨其境。以下兩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見階下景物:芭蕉葉子闊大,梔子果實肥碩,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讀之令人頓覺精神爽快。

第二部分從“僧言古壁佛畫好”至“清月出嶺光入扉”,寫入寺后一夜的情景。這里一部分先寫僧人的熱情招待,先是主動地向客人介紹古壁佛畫,興致勃勃地擎著蠟燭引著客人前去觀看。“稀”字既道出壁畫的珍貴,也生動地顯露出詩人的驚喜之情。接著寫僧人的殷勤鋪床置飯,“疏糲亦足飽我饑”,一見僧人生活的簡樸,二見詩人對僧家招待的滿意之情。

后兩句寫夜深入睡,“百蟲絕”從反面襯托出深山古廟蟲鳴之盛,直到夜深之后才鳴聲漸息。“清月出嶺光入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詩句的意境,使人有無限靜寂之感。

第三部分從“天明獨去無道路”至“水聲激激風吹衣”,寫晨去的路上所見所感。雨后的深山,晨霧繚繞,曲徑縈回,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難行。一個“窮” 字,寫出詩人奔出霧區的喜悅。接下去描繪脫離霧區,在一片晴朗中所見到的秀麗山景:峭崖上紅花一片,山澗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壯的松、櫪樹時時躍入眼簾。“時見”二字看似平常,實有精確的含意,它表明這些松、櫪樹不是長在一處的,而是詩人在行進中時時見到的。如此便把景色拉開,使讀者的意念象跟著詩人行走似的一路領略山中風情。下兩句寫新雨后的山澗,水流橫溢,激濺奔瀉,致使詩人脫去鞋子,提起褲管,小心翼翼地在溪流中移進。

山風陣陣,牽衣動裳,使人有賞不盡的山、水、風、石的樂趣。這樣豐富的景色,這樣清幽的境地,怎不叫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呢?所以詩寫到此,很自然地引出最后一段。

第四部分從“人生如此自可樂”到最后,是抒寫情懷。

韓愈在長期的官場生活中,陟黜升沉,身不由己,滿腔的憤懣不平,郁積難抒。故對眼前這種自由自在,不受人挾制的山水生活感到十分快樂和滿足。

從而希望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能一起來過這種清心適意的生活。這種痛恨官場、追求自由的思想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

這首詩看似平凡,實際有較高的藝術成就。突出的特點是巧妙地運用了賦體中“鋪采摛文”的手法。

所謂賦體的“鋪采摛文”,就不是一般地敘事狀物,而是在記敘的過程中興會淋漓地、鋪揚蹈厲地狀寫事物,繪景抒情,使之物相盡形,達到輾轉生發的藝術效果。《山石》詩便是如此。無論是開頭部分的黃昏到寺,還是其后的歇寺、離寺,先后按時間推移,把在這一段時間中的所做所為、所見所聞、交待得清清楚楚。而這些事都是日常的平凡之事(象入寺、坐階、看畫、鋪床、睡覺、晨起登程等);客觀之景(象大石、蝙蝠、芭蕉、梔子、月光、晨霧、山花、澗水、松櫪等)就象一篇記事的日記一般,沒什么奇特之處。然而詩人卻在這些無甚奇特的事物中,洋溢著真摯之情,狀寫出美妙之景,從而生發出無限的詩意。如“黃昏到寺蝙蝠飛”,雖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也無雕飾的詞語,但卻十分有力地烘托出深山古寺在黃昏中的氣氛,使人如見古寺之荒涼,環境之沉寂。如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一種美妙的詩意。再如“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又是一幅多么優美的圖畫。水聲激激,風扯衣衫,一位赤足的人在溪流中上下小心踏石過流,其神其態,其情其趣,宛在目前,使人對這幅充滿詩意的“山澗行”的圖畫,產生無限生趣。這就是詩人“鋪采摛文”筆法所升華出的功力。所以方東樹說:“不事雕琢,更見精彩,真大家手筆”(《昭味詹言》)。

整理:zhl201703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5797.html

分享給朋友:

“山石犖確行徑微如何,山石犖確行徑微的下一句” 的相關文章

古詩詞如何創作(古詩詞如何創作出來的)

古詩詞如何創作(古詩詞如何創作出來的)

如何寫古詩? 古詩做法:一、古體詩的韻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說,不同聲調是不可以押韻的。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一韻獨用固然可以,兩個以上的韻通用也行。但是,所謂通用也不是隨便亂來的;必須是鄰韻才能通用。依一般情況看來,平上去三聲各...

關于視塵生走加在一起可以組哪個詞的信息

關于視塵生走加在一起可以組哪個詞的信息

塵p組什么詞語 塵的組詞:風塵、浮塵、奉塵、積塵、黃塵、徽塵、寒塵、滾塵、出塵、塵沒、塵覽、塵涓、塵路、叨塵、芳塵、塵末、塵塵、塵埋、塵寰、兵塵、塵芥、塵劫、塵羹、塵床、塵伏、塵玷、塵露、塵籠、塵黷、塵秕、塵襟、塵觸、塵根、塵球、塵宵、塵漲、塵網、塵牽、塵化、塵相、塵微、塵思、塵務、塵冒、塵昏、塵鄙...

包含潼關懷古一時多少豪杰的詞條

包含潼關懷古一時多少豪杰的詞條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潼關懷古一時多少豪杰,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詞中表達懷古之情的名句 1.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2.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哪個地方(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什么地方)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哪個地方(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什么地方)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哪個地方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什么地方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什么地方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指的是泰山。此句出自杜甫的《望岳》,這...

包含王士禎山郡寫的是哪個地方的詞條

包含王士禎山郡寫的是哪個地方的詞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王士禎山郡寫的是哪個地方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山郡逢春復乍晴寫的是哪里 山郡逢春復乍晴出自清代王士禎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初春濟南作》,這句詩寫的是濟南。 《初春濟南作》全詩為:...

江城子共多少詩(江城子是一首什么樣的詩)

江城子共多少詩(江城子是一首什么樣的詩)

大家好,關于江城子共多少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江城子是一首什么樣的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江城子一共有幾首? 這是蘇軾寫的全部江城子: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

辛棄疾活了多少歲(辛棄疾活了幾歲)

辛棄疾活了多少歲(辛棄疾活了幾歲)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辛棄疾活了多少歲,以及辛棄疾活了幾歲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辛棄疾活了多大,寫過什么?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

別賦有多少字(賦有多少個字)

別賦有多少字(賦有多少個字)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別賦有多少字,以及賦有多少個字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南朝江淹《別賦》詞句注釋 江淹的《別賦》擇取離別的七種類型摹寫離愁別緒,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時戰亂頻繁、聚散不定的社會狀況。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南朝江淹《別賦》詞句注釋,希望對大家有所...

詩詞網哪個好(古詩詞網課哪里好)

詩詞網哪個好(古詩詞網課哪里好)

很多朋友對于詩詞網哪個好和古詩詞網課哪里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詩詞吾愛”是最好的古詩詞網站嗎 您好,比較好的古詩詞網站是古詩文網(gswen.cn),古詩文網提供古代經典古詩文的原文和翻譯,包括唐詩三百首、宋詞精選、元曲精選、寫景的古詩、詠物詩...

曹豳是哪個朝代的人(曹豳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曹豳是哪個朝代的人(曹豳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今天給各位分享曹豳是哪個朝代的人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曹豳是哪個朝代的人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古詩《春暮》的作者和詩句意思? 《春暮》是宋代詩人曹豳(bīn)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暮春景物的詩,描寫花、鳥、葉,襯托出“暮”字,點明題意。明媚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