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之地多竹出自哪里,文言文黃岡之地多竹
今天給各位分享黃岡之地多竹出自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文言文黃岡之地多竹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文言文黃岡竹樓幾
1. 《黃岡竹樓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您看下題目對不對
黃岡竹樓記①
王禹偁
黃岡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幽靜,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②,華則華矣;止于貯 *** ,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選自《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讀本)》)
注:①王禹偁(954-1001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是改革派的先驅,其詩文創作都體現著關心人民疾苦、注重國是的積極進取精神。本文是作者被貶黃州時所作。②齊云、落星、井干、麗譙:都是古代名樓的名字,高大華麗。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比屋皆然 比屋:比一比這些屋子 B.不可具狀 具,同“俱.,副詞,全,都,詳細地。
C.亦謫居之勝概也 勝概:往事,美景 D.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 第:但,只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廉頗肉袒負荊,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
B.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樊)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C.荊軻顧笑武陽,前謝曰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D.以勇氣聞于諸侯 屬予作文以記之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描繪了竹樓清幽的環境,表現作者瀟灑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貶后豁達自適的心情,同時也透露出不滿的情緒。
B.文章引齊云、落星、井干、麗譙四座歷史上有名的高樓與竹樓作對比,表明作者喜愛竹樓、甘愿清苦、鄙夷聲色、不慕榮華的高尚情懷。
C.本文詳略得當,文章先略寫黃岡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處,再詳寫了竹樓內所適宜做的四件事情:夏聽急雨、冬聽密雪、鼓琴詠詩、圍棋投壺。
D.文中多用排比,著力渲染,敘中夾議,寓情于景,特別是對于竹樓各種聲響的生動描繪,更是各具特色,極富詩意。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3分)
(2)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4分)
(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四 年 之 間 奔 走 不 暇 未 知 明 年 又 在 何 處 豈 懼 竹 樓 之 易 朽 乎 幸 后 之 人 與 我 同 志 嗣 而 葺 之 庶 斯 樓 之 不 朽 也!
【參考答案】()
9.A比屋:挨家挨戶。比,緊挨,靠近。 10.B 之,都是代詞,它 11.C 所做并非只四件事。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夏天適宜聽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樣的聲音;冬天適宜聽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灑落一樣的聲音。(3分)
(2)我聽竹工說:“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鋪兩層(“連續更換.也可),就可以用二十年。.(4分)
(3)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3分)
2. 【《黃岡竹樓記》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
《黃岡竹樓記》原文片段: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 ,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參考譯文: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樓兩間,與月波樓相接連.登上竹樓,遠眺可以盡覽山色,平視可以將江灘、碧波盡收眼底.那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景象,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樓中如聞瀑布聲;冬天遇到大雪飄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瓊亂玉的敲擊聲;這里適宜彈琴,琴聲清虛和暢;這里適宜吟詩,詩的韻味清雅絕妙;這里適宜下棋,棋子聲丁丁動聽,這里適宜投壺,箭聲錚錚悅耳.這些都是竹樓所促成的.。
3. 黃岡竹樓記文言現象整理
您看下題目對不對黃岡竹樓記①王禹偁黃岡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幽靜,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
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
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②,華則華矣;止于貯 *** ,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選自《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讀本)》)注:①王禹偁(954-1001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是改革派的先驅,其詩文創作都體現著關心人民疾苦、注重國是的積極進取精神。
本文是作者被貶黃州時所作。②齊云、落星、井干、麗譙:都是古代名樓的名字,高大華麗。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比屋皆然 比屋:比一比這些屋子 B.不可具狀 具,同“俱.,副詞,全,都,詳細地。C.亦謫居之勝概也 勝概:往事,美景 D.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 第:但,只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廉頗肉袒負荊,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B.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樊)噲拜謝,起,立而飲之C.荊軻顧笑武陽,前謝曰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D.以勇氣聞于諸侯 屬予作文以記之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描繪了竹樓清幽的環境,表現作者瀟灑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貶后豁達自適的心情,同時也透露出不滿的情緒。
B.文章引齊云、落星、井干、麗譙四座歷史上有名的高樓與竹樓作對比,表明作者喜愛竹樓、甘愿清苦、鄙夷聲色、不慕榮華的高尚情懷。C.本文詳略得當,文章先略寫黃岡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處,再詳寫了竹樓內所適宜做的四件事情:夏聽急雨、冬聽密雪、鼓琴詠詩、圍棋投壺。
D.文中多用排比,著力渲染,敘中夾議,寓情于景,特別是對于竹樓各種聲響的生動描繪,更是各具特色,極富詩意。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1)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3分)(2)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4分)(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分)13.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
(斷句不超過6處)(3分)四 年 之 間 奔 走 不 暇 未 知 明 年 又 在 何 處 豈 懼 竹 樓 之 易 朽 乎 幸 后 之 人 與 我 同 志 嗣 而 葺 之 庶 斯 樓 之 不 朽 也!【參考答案】()9.A比屋:挨家挨戶。比,緊挨,靠近。
10.B 之,都是代詞,它 11.C 所做并非只四件事。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1)夏天適宜聽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樣的聲音;冬天適宜聽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灑落一樣的聲音。(3分)(2)我聽竹工說:“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
如果鋪兩層(“連續更換.也可),就可以用二十年。.(4分)(3)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3分)。
4. 求問古文觀止中最短篇目的25篇的名字
最短篇唐·劉禹錫《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其他短篇前出師表 陳情表 滕王閣序 悼古戰場文 過秦論 治安策 蘇軾《前赤壁賦》 駁復仇議 桐葉封弟辯 箕子碑 捕蛇者說 種樹郭橐駝傳 梓人傳 愚溪詩序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小石城山記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待漏院記 黃岡竹樓記 岳陽樓記 豐樂亭記 醉翁亭記 秋聲賦。
5. 急求文言文及其譯文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出自《黃岡竹樓記》 愛問知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 ,不可具狀。
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 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 、麗譙,華則華矣。
止于貯 *** ,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已亥閏三月到郡。 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譯文:黃岡地方盛產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開它,削去竹節,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這樣,因為竹瓦價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墻毀壞,長著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穢,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樓兩間,與月波樓相接連。登上竹樓,遠眺可以盡覽山色,平視可以將江灘、碧波盡收眼底。
那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景象,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 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樓中如聞瀑布聲;冬天遇到大雪飄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瓊亂玉的敲擊聲;這里適宜彈琴,琴聲清虛和暢;這里適宜吟詩,詩的韻味清雅絕妙;這里適宜下棋,棋子聲丁丁動聽,這里適宜投壺,箭聲錚錚悅耳。
這些都是竹樓所促成的。 公務辦完后的空閑時間,披著鶴氅,戴著華陽巾,手執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樓中,能排除世俗雜念。
這里江山形勝之外,但見輕風揚帆,沙上禽鳥,云煙竹樹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爐的煙火已經熄滅,送走落日,迎來皓月,此亦是謫居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那齊云、落星兩樓,高是算高的了;井干、麗譙兩樓,華麗也算是非常華麗了,可惜只是用來蓄養 *** ,安頓歌兒 *** ,那就不是風雅之士的所作所為了,我是不贊成的。 我聽竹匠說:“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鋪兩層,能用二十年。”
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學士被貶到滁州,至道二年調到揚州,至道三年重返中書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貶往齊安的調令,今年閏三月來到齊安郡。 四年當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處,我難道還怕竹樓容易敗壞嗎?希望接任我的人與我志趣相同,繼我愛樓之意而常常修繕它,那么這座竹樓就不會朽爛了。
6. 《黃岡竹樓記》*翻譯
《古文觀止》·黃岡竹樓記 黃岡地方盛產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開它,削去竹節,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這樣,因為竹瓦價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墻毀壞,長著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穢,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樓兩間,與月波樓相接連。登上竹樓,遠眺可以盡覽山色,平視可以將江灘、碧波盡收眼底。
那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景象,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樓中如聞瀑布聲;冬天遇到大雪飄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瓊亂玉的敲擊聲;這里適宜彈琴,琴聲清虛和暢;這里適宜吟詩,詩的韻味清雅絕妙;這里適宜下棋,棋子聲丁丁動聽,這里適宜投壺,箭聲錚錚悅耳。
這些都是竹樓所促成的。 公務辦完后的空閑時間,披著鶴氅,戴著華陽巾,手執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樓中,能排除世俗雜念。
這里江山形勝之外,但見輕風揚帆,沙上禽鳥,云煙竹樹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爐的煙火已經熄滅,送走落日,迎來皓月,此亦是謫居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那齊云、落星兩樓,高是算高的了;井干、麗譙兩樓,華麗也算是非常華麗了,可惜只是用來蓄養 *** ,安頓歌兒 *** ,那就不是風雅之士的所作所為了,我是不贊成的。 我聽竹匠說:“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鋪兩層,能用二十年。”
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學士被貶到滁州,至道二年調到揚州,至道三年重返中書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貶往齊安的調令,今年閏三月來到齊安郡。四年當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處,我難道還怕竹樓容易敗壞嗎?希望接任我的人與我志趣相同,繼我愛樓之意而常常修繕它,那么這座竹樓就不會朽爛了。
黃岡竹樓記原文_翻譯及賞析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 *** ,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復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新舊歲之交,即除夕。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宋代·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黃岡竹樓記
宋代 : 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 *** ,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復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新舊歲之交,即除夕。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古文觀止 , 詠物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岡地方盛產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開它,削去竹節,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這樣,因為竹瓦價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墻毀壞,長著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穢,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樓兩間,與月波樓相接連。登上竹樓,遠眺可以盡覽山色,平視可以將江灘、碧波盡收眼底。那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景象,實在無法一 一描述出來。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樓中如聽到瀑布聲;冬天遇到大雪飄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瓊亂玉的敲擊聲;這里適宜彈琴,琴聲清虛和暢;這里適宜吟詩,詩的韻味清雅絕妙;這里適宜下棋,棋子聲丁丁動聽,這里適宜投壺,箭聲錚錚悅耳。這些都是竹樓所促成的。
公務辦完后的空閑時間,披著鶴氅,戴著華陽巾,手執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樓中,能排除世俗雜念。這里江山形勝之外,只見輕風揚帆,沙上禽鳥,云煙竹樹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爐的煙火已經熄滅,送走落日,迎來皓月,這也是謫居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那齊云、落星兩樓,高是算高的了;井干、麗譙兩樓,華麗也算是非常華麗了,可惜只是用來蓄養 *** ,安頓歌兒 *** ,那就不是風雅之士的所作所為了,我是不贊成的。
我聽竹匠說:“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鋪兩層,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學士被貶到滁州,至道二年調到揚州,至道三年重返中書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貶往齊安的調令,今年閏三月來到齊安郡。四年當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處,我難道還怕竹樓容易敗壞嗎?希望接任我的人與我志趣相同,繼我愛樓之意而常常修繕它,那么這座竹樓就不會朽爛了。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記。
賞析
這篇文章以竹樓為核心,先記敘黃岡多竹,可以用來代替陶瓦,且價廉工省。繼而描寫在竹樓上可觀山水、聽急雨、賞密雪、鼓琴、詠詩、下棋、投壺,極盡人間之享樂;亦可手執書卷,焚香默坐,賞景、飲酒、品茶、送日、迎月,盡得謫居的勝概。藉齊云、落星、井干、麗譙各名樓反襯竹樓的詩韻,表明作者甘居清苦、鄙夷聲色的高尚情懷。繼而寫奔走不暇,眷戀竹樓之意。
全文具有以下特點:
一、結構明晰。文章開篇即寫黃州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處,為下文詳寫竹樓作下鋪墊。接著作者以聲寫樓,以聲抒情,詳寫了在樓中可以領略到的種種別處無法領略的清韻雅趣。“遠吞”四句寫幽靜遼闊之景,“夏宜”四句言作者四季不同之感,“宜鼓琴”八句,述竹樓特有之趣。第三段寫作者悠閑自得、幽雅飄逸的謫居生活,既回扣上文,又為下文言志張本。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借竹樓的命運表達了自己對前途的自信,并交代了寫作時間。
二、寄慨深遠。黃岡竹樓,是作者潔身自好的人格和高遠情志的載體,是作者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是作者苦悶心靈聊以棲居的寓所。作者把竹樓寫得情趣盎然,實際上抒發了自己的飄泊無定之苦、仕途失意之嘆;同時也傳達出作者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以及莊重自持的思想情操。宦海沉浮的不幸遭遇,不但沒有消彌作者積極入世的熱情,反而使他有竹樓“聽雨如瀑”“聞雪若玉”的從容,有“豈懼竹樓之易朽乎”的自信。
三、修辭精警。對比:作者將簡易的竹樓與四大名樓對比,以“貯 *** 、藏歌舞”的腐朽與“焚香默坐,消遣世慮”的儒雅對比,抒寫了作者高潔的品格和磊落的襟抱。象征:四大名樓的高貴象征著朝廷的腐敗,竹樓的寒傖卻是作者當下自身地位的寫照,盡管地位卑微,卻擁有高潔的心靈。排比:“夏宜急雨,有瀑布聲”以下,連用六“宜”,以三個兩兩相對的句式,構成有力的排比,生動地寫出了竹樓主人的雅潔崇高。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唐代·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種樹郭橐駝傳
唐代 : 柳宗元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古文觀止 , 高中文言文 , 敘事 , 寫人傳記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先秦·左丘明《鄭伯克段于鄢》
鄭伯克段于鄢
先秦 : 左丘明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古文觀止 , 敘事 , 寫人 , 歷史故事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余曰 一作:予曰)“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宋代·歐陽修《秋聲賦》
秋聲賦
宋代 :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辭賦精選 , 古文觀止 , 秋天悲秋
登黃岡竹樓,宜琴棋詩壺的下一句
登黃岡竹樓,宜琴棋詩壺
的下一句輕品竹茶之香
黃岡竹樓記
作者:王禹偁 (宋)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黃岡竹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王禹偁的一篇散文,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借謫居之樂,抒寫屢遭貶謫的不滿之情。這種宦途失意、寄情山水的情懷,在封建時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黃岡竹樓記》以竹樓為核心,先記敘黃岡多竹,可以用來代替陶瓦,且價廉工省。繼而描寫在竹樓上可觀山水、聽急雨、賞密雪、鼓琴、詠詩、下棋、投壺,極盡人間之享樂;亦可手執書卷,焚香默坐,賞景、飲酒、品茶、送日、迎月,盡得謫居的勝概。藉齊云、落星、井干、麗譙各名樓反襯竹樓的詩韻,表明作者甘居清苦、鄙夷聲色的高尚情懷。繼而寫奔走不暇,眷戀竹樓之意。
描寫竹子的古詩30首
1、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王禹偁 《黃岡竹樓記》
2、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李煜 《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
3、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鄭板橋 《題畫竹詩》
4、嫩節留余籜,新叢出舊欄。細枝風響亂,疏影月光寒。 王維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5、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 柳宗元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6、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杜甫 《嚴鄭公宅同詠竹》
7、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 元稹 《連昌宮詞》
8、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陸游 《東湖新竹》
9、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10、竹分山色為門徑,石咽溪聲似管弦。 陳恭尹 《春日王也夔招游蒲澗即事作》
11、洛最多竹,樊圃棋錯。 歐陽修 《戕竹記》
12、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 司馬光 《資治通鑒·晉紀》
13、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李賀 《竹》
(王禹偁《黃州竹樓記》: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
黃岡這地方出產很多竹子,大的有房椽那么粗。竹工破開竹子,剃去竹節,來代替用泥土燒制的瓦,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因為這樣做價錢便宜而且又可節省工時。黃岡城的城西北角。城上的垛墻坍塌了,草木叢生,荒蕪著無人整理,我就在這地方建了兩間小樓,與月波樓相連接。(站在竹樓上)遠處山色盡收眼中,江上水波如入懷抱,這地方安靜,又給人以遼闊的印象。
這地方遇到夏天下急雨,聽起來像有瀑布聲;遇到冬天下大雪,聽起來像玉石碎裂聲。這地方適宜彈琴,琴聲高揚而流暢;這地方適宜吟誦詩歌,吟詩聲高亢美妙;這地方適宜下圍棋,棋子敲擊棋盤聲叮鈴著響;這地方適于作投壺之戲,投出去的矢擊打在壺中的聲音錚錚作響:(形成這種令人歡悅的聲音)都是這竹樓的幫助。
公事完畢回來的時間,我披著用鳥羽絨織成的大氅,頭戴華陽巾,手里拿著一卷《周易》,點著香,面對香爐不出聲地端坐,消除心中那些世俗之念。江山之外,只見風中船帆、沙灘上的鳥、如煙的云、眼前的竹材而已。等到酒力漸散,茶爐的煙氣漸漸停歇,送走夕陽,迎來夜月,這也是我在謫居之地的一個景象。那齊云樓、落星樓,高大倒是高大啊!井干樓、麗譙樓,華麗也倒是華麗!但它們只用來收容歌妓、舞女,不是詩人的事,我不欣賞這種地方。我聽竹工說:“竹作瓦,只可用十年,假如加上一層竹瓦,就可以用二十年。”啊!我在至道至乙未年,從翰林貶到滁州;丙申年,又改派到揚州;丁酉年,又回到京城進中書省;戊戌年除夕,我接到被眨齊安(黃州)的命令。己亥年閏三月,我到黃州郡。四年之間,往來奔走,沒有空閑;不知道明年又在什么地方!我那里害怕竹樓的朽爛呢?希望以后來黃州的人與我志趣相同,接下來修茸竹樓,希望這竹樓能不朽爛。
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的譯文(全文)
黃岡地區盛產竹子,大的竹子像椽子那樣粗。竹工破開它,削去竹節.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戶戶都用它蓋房子,因為它便宜而且省工。
黃岡子城西北角的城垛子都塌毀了,野草叢生,荒蕪污穢。我清理了那里,蓋了兩間小竹樓,與月波樓互相連通。登上竹樓,遠山的風光盡收眼底。平望出去,能看到江中的淺水流沙。那幽靜寂寥、高遠空闊的景致,實在無法一一描繪出來。
夏天適宜聽急雨,雨聲有如瀑布之飛流直下;冬天適宜聽密雪,雪花墜落發出玉碎之聲;適宜撫琴,琴聲和暢悠揚;適宜吟詩,詩韻清新絕俗;適宜下棋,棋子落盤有丁丁清響;適宜投壺,箭入壺中錚錚動聽。這些美妙的聲音,都是因為竹樓才得以聽到。
公事辦完后的閑暇時間里,披著鶴氅衣,戴著華陽巾,手持一卷《周易》,焚香默坐,驅散塵世中的種種雜念。除了水色山光之外,只見到風帆沙鳥、煙云竹樹罷了。等到酒意退去,煮茶的煙火熄滅,便送走夕陽,迎來皓月,這正是謫居生活的快樂之處啊。
那齊云樓、落星樓,高是很高了;井干樓、麗譙樓,華麗是很華麗了,但它們只不過是用來貯藏妓女和能歌善舞的人罷了,這不是詩人應傲的事,是我所不屑去做的。
我聽竹工說,竹子做屋瓦,只能用十年,如果覆蓋兩層竹瓦,可以支持二十年。
唉,我在至道乙未那一年,由翰林學士而貶到滁州,丙申年又調到揚州,丁酉年又到中書省任職,戊戌年的除夕,奉命調到齊安,己亥年閏三月才到了齊安郡城。四年之中,奔走不停,還不知道明年又在何處,難道還會怕竹樓容易朽壞嗎?希望后來的人跟我志趣相同,能繼我之后接著修整它。或許這座竹就永遠不會腐朽吧。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記。
原文: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北宋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榛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不可具狀。
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擴展資料:
賞析: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王禹偁被貶為黃州刺史時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先敘述黃州多竹的特點,點明以竹為樓的外在原因:就地取材,價廉工省。竹多,其價必廉;竹大,其工必省;竹屋比然,足見以竹建樓尋常。文章以聲寫樓、抒情,渲染了竹樓的獨特神奇,表達了作者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的樂觀態度。
下面以古代名樓的高華富麗反襯竹樓的樸素清雅,以權責佞臣的荒淫腐朽反襯竹樓主人的高潔自持,褒貶棄取中飽含著極度的輕蔑,也洋溢著高度的自信。最后由揚轉抑,作者借竹樓(苦悶心靈棲居之所)壽命的長短為題,流露自己屢遭貶謫的憤懣。
樓易朽易毀,人命途多舛,自己與竹樓的命運相通。作者對竹樓易朽的惋惜,也是對仕途坎坷的苦悶和無奈。文章結構明確,修辭精警,真切傳神,雅素雋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