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為什么說人情不似春情薄(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全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詩人為什么說人情不似春情薄,以及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全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出自哪里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管鑒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卻?
注釋:
惡:狂。
卻:去,走。
譯文:
陰陰的春日春情漠漠,在海棠花的下面,東風在不停地吹著。可我們賞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讓東風把海棠花吹落。
我端起酒杯,細細地品著酒,酒醒了,愁思卻還和昨天一樣。東風啊,我能不能和你商量商量:不要再苦苦地要吹落海棠花了,不如把我的愁思吹走吧!
3,高中語文,古詩翻譯!必給好評!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漠漠”,是寂靜無聲之意;“惡”,在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厲害”的意思引申而來,此義至今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保留著(如魯西南和豫東)。首二句說,春天的時光萬籟俱寂,但從海棠花穿過的東風卻吹得強勁猛烈。標題中說“賞海棠作”,卻不寫海棠花的艷麗,而突出了“東風惡”。寫春風、春光一般是喜悅、溫暖、吹拂、和煦,縱使風大天寒,也不過用“料峭”之類的詞來形容。詞人別出心裁,一方面是“寫實”,另一方面,也只有這樣寫,才與下文協調。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緊承“東風惡”,意思是說,人對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風對花是薄情的,因此“東風”對花猛吹乃至摧殘。正因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寫海棠花如何美麗嬌艷,側重寫人對花的態度,對海棠的愛憐和保護,反襯海棠花的艷麗,是脫俗之筆。
過片之后,寫以酒澆愁,雖然憂愁無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進一步說明了它在詞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詞主旨更為鮮明。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詞人沒有說是因為什么發愁,酒只能暫時麻醉神經,卻不能從根本上排解憂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來寫“酒”與“愁”的詩詞很多,如柳永有“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鳳棲梧》),又有“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訴衷情近》)。意境與該詞相近,這說明管鑒在某些方面受過他以前的一些詞人的影響。
但“殷勤”以下三句,則屬作者創新。“殷勤待與東風約”一句,與上片“海棠”句相呼應,他要與那吹得迅猛異常的“東風”“約定”,“規勸”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卻?”前句說,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說,你用什么辦法把我的“愁”吹跑呢?這里的寫法頗為微妙,一是把“東風”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觀事物中。把內心活動包含于客觀景物之中,在我國古典詩詞中歷來有之,所謂“神與詩者妙合無垠”(《夕堂永日緒論》),自然和諧而恰到好處,這首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最后三句是什么意思
我想是,參考:《醉落魄/一斛珠 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賞作》 管鑒·宋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
作者在大林寺桃花中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看看這個吧
常恨春歸無覓處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在江西廬山。詩前有序,記敘同游者凡17人,夜宿大林寺,其時為四月初九。大林寺位居廬山頂上,山高地幽,寺內氣候要比平地遲滯兩個多月。此時,雖已四月天氣,可寺內桃樹始花,猶如一二月間,這正是本詩的背景。
“人間四月芳菲盡”,芳菲,指美盛的花草。劉禹錫《春日書懷》詩云:“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時序流轉,人間四月,花草凋零。“山寺桃花始盛開”,可山寺幽深,桃花遲發,時至四月,猶見春意盎然。這情景,正暗合了唐詩人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的詩境:“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花隱曲徑盡頭,禪房深處,益顯春色的彌足珍貴。
“長恨春歸無覓處”,春去杳然,無處尋覓。惜春的遺憾是人之常情,“春風堪賞還堪恨,才見開花又落花。”唐人雍陶的慨嘆,正是對春光匆匆的惋惜。于是,“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宋人管鑒在《醉落魄》中,表達了人情堅貞,不忍花落的一廂深情。惜春無奈,挽留無方,于是百計尋春。黃庭堅詩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落想天真,情深意切,表達了對春天的無限眷戀之情。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在歷述惜春尋春之情后,結句別出心裁,另辟新境,給人以發現的驚喜:“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以桃花比擬春光,使人眼前一亮,恍然別造了一個世界。不意爛漫春光竟久違人間,深藏在此。
寫這首詩時,適逢白居易謫貶江州司馬。按理說,這正是詩人心灰意懶的時刻。想不開,斤斤得失,天地必如牢籠;想得開,不計榮辱,胸中自有新的天地。這首詠景小詩,恰恰表現了白居易豁達的襟懷。天涯何處無芳草!天地遼闊,是處皆有佳境。這是云水襟懷的勝利,這是自由心境的勝利。
關于詩人為什么說人情不似春情薄和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全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