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調有哪些,宋詞詞調有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宋詞中調有哪些,以及宋詞詞調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最短的宋詞中調有哪些?
明刻本《類編草堂詩余》中以59字至90字為中調,后世也一般都沿用這種說法。
所以,所謂“最短的宋詞中調”就找59字的。步蟾宮和冉冉云都符合這個設定。其中步蟾宮又有多個變體。具體的你查一下這兩個詞牌的詞譜就可以知道了。百度也都有的,內容大致正確。
宋詞中韻調。
常用詞牌名格式簡介
憶王孫,詞牌名。
單調三十一字,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做雙調者。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韻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如夢令,詞牌名。
又被稱作《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其調為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烏夜啼,詞牌名。
亦稱《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雙調三十六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仄韻、兩平韻。
詞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長相思,詞牌名。亦稱《長相思令》《相思令》《吳山青》。
雙調三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明月人倚樓。
生查子,詞牌名。
亦稱《楚云深》,雙調四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點絳唇,詞牌名。
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雙調,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韻,二十一字,用仙呂調,共四十一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浣溪沙,詞牌名。
雙調四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菩薩蠻,詞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個韻。前闋后二句與后闋后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后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詞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卜算子,詞牌名。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采桑子,詞牌名。
亦稱《羅敷媚》、《丑奴兒》。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第三句也常用疊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 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亦稱《減蘭》。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兩平韻,每句不同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謁金門,詞牌名。
上下闋共三十五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訴衷情,詞牌名。
雙調四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又一體四十四字,將前闋四五句變為“[平]仄仄平平”。
詞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憶秦娥,詞牌名。亦稱《秦樓月》、《碧云深》、《雙荷葉》。
雙調四十六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疊韻,均須押入聲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清平樂,詞牌名。亦稱《清平樂令》、《醉東風》。
雙調四十六字,前闋四仄韻,后闋三平韻,平仄換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更漏子,詞牌名。
雙調四十六字,前闋兩仄韻、兩平韻,后闋三仄韻,兩平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闋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南歌子,詞牌名。亦稱《春宵曲》、《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南柯子》、《望秦川》、《風蝶令》。
本調五十二字,前后闋相同。兩闋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觀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云?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醉花陰,詞牌名。
雙調五十二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浪淘沙,詞牌名。亦稱《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
雙調五十四字,前后闋各四平浪淘沙,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鷓鴣天,詞牌名。亦稱《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雙調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鵲橋仙,詞牌名。亦稱《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一 韻到底。前后句首兩句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詞牌名。亦稱《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 每句不同韻,方式是“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南鄉子,詞牌名。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玉樓春,詞牌名。亦稱《木蘭花》、《春曉曲》。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歐陽修
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一斛珠,詞牌名。
前后闋共五十七字。仄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煜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踏莎行,詞牌名。亦稱《踏雪行》。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闋各三仄韻,前后闋開始兩句例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張孝祥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長年與客分攜處。漠漠愁陰嶺上云,蕭蕭別意溪邊樹。
我已北歸,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
蝶戀花,詞牌名。亦稱《鵲踏枝》。
雙調六十字,前后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一剪梅,詞牌名。亦稱《臘梅香》。
雙調六十字,前后闋句句用平韻,一韻到底。八個四字句一般都用對仗。有一體只須前后闋的一、三、六句用韻。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臨江仙,詞牌名。
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
雙調六十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漁家傲,詞牌名。
雙調六十二字,前后闋各五仄韻,句句用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蘇幕遮,詞牌名。亦稱《鬢云松令》。
前后闋無異。
詞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定風波,詞牌名。
雙調六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兩仄韻,后闋四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方式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聲韻為主,間以仄聲韻。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錦纏道,詞牌名。亦稱《錦纏頭》、《錦纏絆》。
本調六十六字。后闋首句節奏為上一下四。后闋第四句雖八字,實則七字句上加一襯字“問”耳,句法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為斷。后闋末尾一句,上四下五,與前半闋結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則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指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
謝池春,詞牌名。亦稱《賣花聲》。
六十六字,上闕下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陸游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青玉案,詞牌名。亦稱《橫塘路》、《西湖路》。
雙調六十七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天仙子,詞牌名。
雙調六十八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第四、第五兩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聲。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江城子,詞牌名。亦稱《江神子》。
雙調七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五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求20首中調的宋詞。 謝謝
20首中調的宋詞:
1、蝶戀花·春景——[ 宋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譯文:
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2、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闌 通: 欄)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譯文:
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掩映在落日余暉里,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桿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3、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登上高樓也望不見通向章臺的大路。
風狂雨驟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秋千外。
4、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宋 ]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蘋 通:蘋)
譯文:
深夜夢回樓臺朱門緊鎖,宿酒醒后簾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頭時,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中雙雙翱飛。
記得與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香熏過的羅衣。琵琶輕彈委委傾訴相思。當時明月如今猶在,曾照著她彩云般的身影回歸。
5、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宋 ] 晏幾道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譯文:
當你在階前與女伴斗草時我們初次相見,當你在樓上與女伴穿針時我們再次相逢。少女踏青斗草游戲。只見你在階前和別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滿露水,玉釵在頭上迎風微顫,那活潑唯美的情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一次是七夕,少女夜須穿針乞巧拜新月。我和你在穿針樓上重逢,只見你靚妝照人,眉際沁出翠黛,羞得粉臉生出嬌紅,我們兩個人已是生情意,卻道得空靈。不料華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6、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
譯文:
京城一別我們已是三年未見,你總是遠涉天涯輾轉在人世間。相逢歡笑時依然像春天般的溫暖。你心始終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悵你連夜就要揚帆出發,送行之時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著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只是匆匆過客。
7、臨江仙.送王緘——[宋]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譯文: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兒已經有十多年了,但是因為你的到來,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別,請你將我的傷心之淚帶回家鄉,灑向江頭一吊。我又何嘗不知道故鄉的好啊,自己飄零已久,賦歸無日,自成天涯孤涼客。
哪里悲涼的愁緒你不會知道,早已被我吟斷的衷腸已不會再過分傷愁。今日殷勤給你送上離別的酒宴,希望你能盡興。我的身軀就好像傳舍一樣輾轉流離,何處才能是我的家鄉啊!
8、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后——[宋]朱敦儒
直自鳳凰城破后,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譯文:
自從汴京城被攻破后,妻離子散勞燕雙飛。逃到天涯海角的親人沒有音信。常常夢回遼海北,夜夜魂斷玉門關。
殘月知道團圓,牛良織女星知道團聚,為何不見親人歸來?今年春天還在聽杜鵑悲啼。年年看鴻雁從邊塞飛來,至今已有十四回了。
9、釵頭鳳·紅酥手——[ 宋 ] 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譯文:
你紅潤酥膩的手里,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春色滿城,你卻早已像宮墻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么可惡,將歡情吹得那樣稀薄。滿懷的憂愁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
春景依舊,只是人卻憔悴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桃花被風吹落,灑滿清冷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還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10、釵頭鳳·世情薄——[ 宋 ]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譯文:
世事炎涼,黃昏中下著雨,打落片片桃花,這凄涼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憂傷。晨風吹干了昨晚的淚痕,當我想把心事寫下來的時候,卻不能夠辦到,只能倚著斜欄,心底里向著遠方的你呼喚;和自己低聲輕輕的說話,希望你也能夠聽到。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夜風刺骨,徹體生寒,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再生一層寒意,夜盡了,我也很快就像這夜一樣了吧? 怕人詢問,我忍住淚水,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瞞、瞞、瞞。
11、漁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飛回了衡陽,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分,號角吹起,邊塞特有的風聲、馬嘯聲、羌笛聲和著號角聲從四面八方回響起來。連綿起伏的群山里,夕陽西下,青煙升騰,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眼下戰事未平,功名未立,還不能早作歸計。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在外征戰的人都難以入睡,將軍已是頭發花白,士兵抹著思鄉的淚水。
12、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 宋 ]晏殊
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淺歡風日好。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
綠水悠悠天杳杳。浮生豈得長年少。莫惜醉來開口笑。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
譯文:
在一片動聽響亮的畫鼓聲中,人們不知已經過去了整日。不像那易逝的時間,只會讓人漸漸地老去。能享受短暫的歡樂時光,及時發現風光的無限美好。一齊放聲歌唱。就是一曲美妙動人的《漁歌子》。
碧綠清澈的湖水悠遠無盡,澄澈的天空縹緲綿長。人生又怎會一直停留在少年時代。不要惋惜那醉后的開懷大笑。需要知道的是。人間的萬事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13、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宋 ]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譯文:
峰巒疊嶂,環抱著小橋流水;河水青碧,縈繞著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幾間茅舍靜立其中。和煦的春風時時吹拂,使得房屋清潔,纖塵皆無。
午睡醒來,滿耳都是婉轉的鳥鳴。斜倚枕頭,想起當年做官時,聽早朝的雞鳴,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貪戀閑適,已忘卻了從政建功的美夢。
14、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15、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宋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譯文:
西城的楊柳逗弄著春天的柔情,讓我想起離別時的憂傷,眼淚止不住的流。還記得當年你為我拴著歸來的小舟。綠色的原野,紅色的小橋,是我們當時離別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在獨自流淌。
美好的青春不為少年時停留,離別的苦恨,什么時候才能停止?等到柳絮飄飛、落花滿地的時候,我登上樓臺。即使這滿江春水都化作眼淚,也流不盡,依然有愁苦在心頭。
16、江城子·賞春——[ 宋 ]朱淑真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昨宵結得夢夤緣,水云間,悄無言。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展轉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譯文:
初春細細微微的小風夾雜著小雨還有一點寒意,在酒樽前剛想暢飲,卻回憶起以前的歡樂時光。那時寂寞無歡,只有手拈梨花,任淚水流淌過如花的臉際。還記得南浦分別時的情景:芳草萋萋,云煙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遠方。那一刻,柔腸寸斷,淚眼模糊、無語獨看高高的青山。
想起昨夜夢中,與伊人喜結重聚之緣,心思繾綣間竟悄然無語。夢中歡情正如水云渺渺,怎奈突然醒來,愁情恨意仍在。回思夢中幽歡,面對眼前寒衾,展轉反側,倍覺凄涼,懊惱、嗟呀、哀嘆,全然無濟于事,于是發出了凄涼絕望的哀鳴:“天易見,見伊難!”
17、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把酒食分給部下享用,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發人!
18、蘇幕遮·懷舊——[ 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云天藍碧,黃葉落滿地,天邊秋色與秋波相連,波上彌漫著空翠略帶寒意的秋煙。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著江水。不解思鄉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陽之外的天際。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為相思的眼淚。
19、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20、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焰火像是被東風吹散了的千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轉向西邊,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在宋詞中,中呂調,仙呂調,雙調等。不是那種,樂律五宮調之一的什么的。還有怎么用?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最初是配樂的歌詞,有自己的樂譜,寫詞必須詞調對字、句、聲、韻的要求填寫,要做到“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有時還要區別四聲,所以稱之為填詞又叫“倚聲”。詞調同宮調有密切的聯系,填詞必須根據所要表達的內容來選擇合適的宮調。
宮調由七聲十二律構成,即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其中任何一聲都可以構成一種調式。以宮聲為主的稱“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調式稱“調”,合稱“宮調”。樂音的音高標準稱“律”,分六律(陽律):黃鐘、太簇、姑冼(xian)、蕤寶、夷則、亡射(wu yi);六呂(陰律):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七聲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宮、七十二調,合八十四宮調,但在唐及北宋實際應用只四聲二十八調。即宮聲七調:正宮、高宮、中呂宮、道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商聲七調:大石調、高大石調、雙調、小石調、歇指調、商調、越調;角聲七調:大石角、高大石角、雙角、小石角、歇指角、商角、越角;羽聲七調:般涉調、高般涉調、中呂調、正平調、高平調、仙呂調、羽調。到了南宋時只用七宮十二調,即角聲七調完全不用,商聲七調除去高大石調,羽聲七調除去高般涉調。
有不少詞牌是有別名的即調同名異,如《念奴嬌》又稱《大江東去》、〈酹江月〉、〈赤壁賦〉等;也有的詞牌名稱相同卻不是同一詞調即調異名同,如有〈憶江南〉別名〈步虛聲〉而也有〈西江月〉別名〈步虛聲〉。
先說一下概念,宮調是“樂律”的概念。我們這里不必了解那么多,只要知道我們古代老祖宗沒引進老外的1(do)、2(re)、3(mi)、4(fa)、5(sol)、6(la)、7(ti)前,把這七個音分別表示成:宮、商、角、變徵、徵(zhi)、羽、變宮。這七個音只有音高,沒有絕對音高,但相鄰兩音的距離是固定不變的。只要我們確定了第一級的音高,其他各級的音高也就都確定下來了。這個絕對音高的標準古人用“律”來確定。古人有“十二律”,分別是:黃鐘、太簇、姑洗、蕤(rui2)賓、夷則、無射(以上為陽六律,簡稱律)、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鐘、中呂(以上為陰六律,簡稱呂),就和我們現代人用的C大調、D大調、E大調等等完全類比(至于哪個對照哪個,是否完全對照,這是音樂界一直爭論的問題)。
十二律由低音到高音次序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每一律都有七音,就叫摴(chu1)瑪,宮音分別乘十二律,得到十二宮(黃鐘宮、大呂宮、太簇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這六音分別乘十二律,得到七十二調(黃鐘商、大呂商……黃鐘變徵、大呂變徵……),十二宮加七十二調得到八十四宮調。這就是宮調律呂的基本概念。當然八十四這個數字太恐怖了,古人實際根本沒用到這么多的宮調。燕樂只用了二十八調,這是因為燕樂以琵琶定音律,而琵琶只有四根弦(也就是四個律),
凌廷堪《燕樂考原》記載這二十八調分別是:宮聲七調、商聲七調、角聲七調、羽聲七調。事實上這二十八調大家也遠沒有完全使用,南宋時,張炎《詞源》所列的只有七宮十二調,即:“七宮者:黃鐘宮、仙呂宮、正宮、高宮、南呂宮、中呂宮、道宮也。十二調者: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歇指調、越調、仙呂調、中呂調、正平調、高平調、雙調、黃鐘羽調、商調也。”(這里宮調名字和前面講的八十四宮調名字有 些不同,這是傳統的俗名,而不是正式的學名)
宮調一般表達的感情
仙呂宮——清新綿邈, 南呂宮——感嘆傷悲, 中呂宮——高下閃賺 黃鐘宮——富貴纏綿, 正宮——惆悵雄壯, 道宮——飄逸清幽 大石調——風流蘊藉, 小石調——旖旎嫵媚, 高平調——條拗滉漾 般涉調——拾掇抗塹, 歇指調——急并虛歇, 商角調——悲傷婉轉 雙調——健捷激裊, 商調——凄愴怨慕, 角調——嗚咽悠揚 宮調——典雅沉重, 越調——陶寫冷笑.
我查的,我們共同學習吧。 調和詞牌名合用,字數和音律皆合才稱得上是佳作,不能只是字數和而聲韻不合。填詞是需要配樂的。
流傳至今的宋詞中,宋人最喜歡使用的詞調是
長調詞指篇幅較長的詞,按字數多寡來劃分,是相對小令詞、中調詞而言的。慢曲則是按照曲子的音樂節奏來分的。清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三:“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慢詞與長調之間的關系是雜糅的,不是一對一的關系。
一、慢詞多為長調
這是詞中的普遍現象。晚唐鍾輻的《卜算子慢》,89字,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標明為“慢”的調名。李存勖的《歌頭》,雙調,136字,被稱為“長調之祖”。吳熊和認為:“‘歌頭’就是大曲的中序或排遍的第一支歌曲,所以稱‘歌頭’。”
二、有些令曲是長調
如柳永《采蓮令》91字;《六幺令》94字。歐陽修的《涼州令》105字,《梁州令》106字,《洞仙歌令》84字和82字各一首。這些令詞,如果就字數來說,都可歸之于長調,但它們仍是令詞而不是慢曲。可見令曲也有長調,長調也并非盡為慢曲。
三、無穩定的體式
如《萬年歡》(慢)一調,五首詞的字數、句數、句式各不相同,篇幅最長者百字以上,最短者不到50字。這樣看來,長調可為慢詞,也可以有令詞,短調可為慢詞,更多情況下為小令。
以《滿江紅》為例的宋代長調發展
《滿江紅》是宋代常用詞調之一,兩宋共傳詞551首,在宋詞“四大長調”中更位列第三名,僅次于《水調歌頭》、《念奴嬌》而排在《沁園春》之前。在兩宋傳存下來的五百多首《滿江紅》詞作中,以岳飛的《滿江紅·寫懷》一詞最為著名。但兩宋《滿江紅》的創作卻并不局限于豪放這一種風格,甚至并不以豪放風格的作品居多,而是表現出較為豐富多樣的藝術風格和美感特征。
1、清新綿邈
當我們走進《滿江紅》的藝術世界進行審美體驗的時候,仍然覺得借用元人所概括的“清新綿邈”一語,來概括兩宋《滿江紅》歌詞所體現的一種較為主體而普遍的藝術風格,還是較為客觀和恰切的。
周德清《中原音韻》中說:“大凡聲音,各應于律呂,分于六宮十一調,共計十七宮調。仙呂調清新綿邈,南呂宮感嘆傷悲??”
《滿江紅》一調雖非出自柳永的創制,但柳永卻是北宋詞壇上第一個創作《滿江紅》的詞人,而且也是北宋詞壇創作《滿江紅》數量最多的詞人之一,因此柳永對奠定《滿江紅》一調藝術風格的基本類型起到了重要作用。這首作于后期出仕之后的羈旅詞便體現了與《滿江紅》一調的本色聲情較為貼近的清新綿邈的藝術風格。茲引錄全詞如下: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