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何停頓的簡單介紹
很多朋友對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何停頓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陶淵明《飲酒》 全詩
晉末宋初文學(xué)家陶淵明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fù)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白話譯文:
衰榮沒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難道像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的思想總是這樣。樂觀的人明白他會,我將不再懷疑。忽然給一杯酒,日夕暢飲著。
其二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yīng),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dāng)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dāng)誰傳。
白話譯文:
據(jù)說積善有善報,夷叔餓死在西山。善惡如果不報應(yīng),為何還要立空言!榮公九十繩為帶,饑寒更甚于壯年。不靠固窮守高節(jié),聲名百世怎流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fù)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nèi),持此欲何成!
白話譯文:
儒道衰微近千載,人人自私吝其情。有酒居然不肯飲,只顧世俗虛浮名。所以珍貴我自身,難道不是為此生?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閃電令心驚。忙碌一生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zhuǎn)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fēng)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白話譯文:
棲遑焦慮失群鳥,日暮依然獨自飛。徘徊猶豫無定巢,夜夜哀鳴聲漸悲。長鳴思慕清遠境,飛去飛來情戀依。因遇孤獨一青松,收起翅膀來依歸。寒風(fēng)強勁樹木調(diào),繁茂青松獨不衰。既然得此寄身處,永遠相依不違棄。
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話譯文:
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自顧采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jié)伴把巢還。此中當(dāng)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的全詩如何賞析?
全詩賞析:
《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以平淡之語,寫秋日晚景,敘歸隱之樂,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饒有理趣,達到了情、景、理的統(tǒng)一。尤其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幾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藝術(shù)魅力。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后的感受。后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擴展資料:
四句賞析: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四句敘寫詩人歸隱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東籬邊隨便采菊,偶然間抬頭見到南山。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jié)伴而還。
詩人從南山美景中聯(lián)想到自己的歸隱,從中悟出了返樸歸真的哲理。飛鳥朝去夕回,山林乃其歸宿;自己屢次離家出仕,最后還得回歸田園,田園也為己之歸宿。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原文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簡介
陶淵明(365~427),潯陽柴桑人。陶詩以其沖淡清遠之筆,寫田園生活、墟里風(fēng)光,為詩歌開辟一全新境界。
《飲酒》組詩共二十二首,此為第三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并無內(nèi)在聯(lián)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xiàn)隱居生活的情趣,于勞動之余,飲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guī)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回歸自然的一種表現(xiàn)。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決心隱居后所作。詩人通過描寫農(nóng)村的美好風(fēng)光,展現(xiàn)自己閑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
此詩的語言平淡樸素,但又不失韻味。以毫不夸張的手法,用家常話寫出沁人心脾的境界,顯得自然而又耐人尋味。“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這句話把這首詩的語言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景為詩源,以情為詩緣,以理為詩尾。前四句的“心”與“地”正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只要你“心遠”,無論在何地都不會受世俗喧囂的干擾。你,一邊采著菊,一邊賞著山,人景融為一體。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構(gòu)成一幅美好的風(fēng)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物我相融,意味無窮。
全詩清新自然,無任何矯情,寫出詩人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沒有他超凡脫俗的品性,和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闊天空的詩作。欲 人都有欲。人欲無忌,而人欲有異;人欲無邊,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種年紀(jì)就有哪種欲望。無欲望便無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驗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禍,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過。欲壑難填,莫墜其淵!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賞析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辭官歸田后的陶淵明,采菊東籬,在閑適與寧靜中偶然抬起頭見到南山,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達到了王國維所說的“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這種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猶如千年陳酒,能讓人品味出無限韻味,人們從中獲得的文化快感涌動于心底千余年,這是中國文化人生存意義上的美學(xué)觀,一種生存哲學(xu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jīng)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全詩
全詩如下:
飲酒(其五)
東晉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卻沒有世俗往來的喧囂。
你問我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是因為我的)心遠在鬧市之外,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無意中看見了南山。
(傍晚南山)山氣氤氳(yīn yūn ),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優(yōu)美,更有飛鳥,結(jié)伴而歸。
這其中蘊含著隱居生活的真正意義,想要說出來,卻忘記了該如何用語言表達。
(此中:此時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隱逸生活。)
賞析:
這首詩,尤其是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得到很高的稱譽。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xué)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chuàng)作,又是偏頗的。因為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xiàn)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guī)缀醭^同時代所有的詩人。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后的感受。后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以上內(nèi)容參考百度百科-采菊東籬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全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詩出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全詩原文
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中所想遠離世俗,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jié)伴而還。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忘了怎樣表達。
賞析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四句敘寫詩人歸隱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東籬邊隨便采菊,偶然間抬頭見到南山。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jié)伴而還。詩人從南山美景中聯(lián)想到自己的歸隱,從中悟出了返樸歸真的哲理。飛鳥朝去夕回,山林乃其歸宿;自己屢次離家出仕,最后還得回歸田園,田園也為己之歸宿。詩人在《歸去來兮辭》中曾這樣寫道:“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他以云、鳥自喻,云之無心出岫,恰似自己無意于仕而仕;鳥之倦飛知還,正像本人厭惡官場而隱。本詩中“飛鳥相與還”兩句,與《歸去來兮辭》中“鳥倦飛而知還”兩句,其寓意實為同一。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