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幾而坐,隱幾而坐什么意思
大家好,關于隱幾而坐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隱幾而坐什么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
南郭子綦【qí】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tà】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子游曰:“敢問其方。”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háo】。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cuī】,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嘯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宎【yǎo】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yú】。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子綦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南郭子綦靠著幾案靜坐,仰頭朝天緩緩地呼吸,好像遺忘了自己的形體一樣。顏成子游侍立在跟前,問道:“這是什么緣故呢?難道人的形體本來可以使它像枯槁的樹木,而心神本來可以使它像死灰嗎?您今天靠幾靜坐的神情,和往昔靠幾靜坐的神情不大相同啊。”
子綦說:“偃,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今天我丟棄了以前的那個我,你知道這一點嗎?你或許聽說過人籟,但不一定聽說過地籟;你或許聽說過地籟,肯定沒聽說過天籟吧!”
子游說:“請問其中的道理。”
子綦說:“大地呼出的氣,人們叫做風。這風不發作則已,一發作則萬竅都怒號起來。你沒有聽過那長風呼嘯的聲音嗎?山林高低險阻的地方,百圍大樹上的孔穴,有的像鼻孔,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梁上的方孔,有的像牛欄豬圈,有的像舂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淺塘;這些孔竅發出聲音,有的像湍水沖激聲,有的像飛箭聲,有的像叱咤聲,有的像呼吸聲,有的像叫喊聲,有的像嚎哭聲,有的像風吹深谷聲,有的像哀嘆聲。前面的風嗚嗚地唱著,后面的風呼呼地和著。小風相和的聲音小,大風相和的聲音大。當暴風停止后,所有的孔竅都虛空無聲了。你不見那風吹過樹林時,搖曳的枝條嗎?”
子游說:“地籟是各種孔竅發出的聲音,人籟是竹簫所吹出的聲音。請問天籟是什么呢?”
子綦說:“所謂天籟,就是風吹萬種孔竅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是由于各種孔竅的自然狀態所造成的。既然各種不同的聲音都是由其自身決定的,那么使它們發出聲音的還有誰呢?”
? ? ? ? 所謂天籟,就是風吹萬種孔竅發出的聲音。那么風從哪兒來呢?
人籟中蘊含著人的情緒,地籟和天籟皆發乎自然。人籟與地籟皆要靠外物鼓動而生,天籟乃自然發出。人一旦進入天籟的狀態,便會忘記“我”的存在,以至“形可使如枯木,心可使如死灰”。
?
齊物論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齊物論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1、南郭子綦隱幾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偶。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幾者,非昔之隱幾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爾之問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譯南郭子綦靠著憑幾而坐,仰天緩緩噓吸,木然好似喪忘與己對待的外物。顏成子游侍立于前,問:“吾師德心神游何處?身形固然可以使之如同枯木,德心竟然也可以使之如同死灰嗎?今日靠著憑幾的吾師,似非往日靠著憑幾的吾師。”子綦說:“偃,你之所問甚善。今日之吾喪忘了與物對待之我,你明白嗎?你曾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曾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吧?”
2、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爾獨不聞之飂飂乎?山林之嵔崔,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滈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爾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譯子游問:“請問其中的奧妙。”子綦說:“大地呼吐氣息,其名為風。風要么不起,一起便萬竅怒號。你難道未曾耳聞飂飂風聲?山丘林木的崔巍,百圍大樹的竅穴,其形或像鼻子,或像嘴巴,或像耳朵;或像方柱,或像圓圈,或像碓臼,或像深池,或像淺坑。其聲或如飛瀑下瀉,或如泉水上涌;或如喝叱,或如噓吸,或如呼喊,或如哭號,或如歡笑,或如切齒。前者嗚嗚高唱,后者喁喁低唱;小風就小和,大風就大和。凌厲之風過后,眾竅復歸虛寂。你難道未曾看見樹枝輕輕搖擺,樹葉微微顫動?”
《莊子·徐無鬼》譯文
譯文:
徐無鬼靠女商的引薦得見魏武侯,武侯慰問他說:“先生一定是極度困憊了!為隱居山林的勞累所困苦,所以方才肯前來會見我。”徐無鬼說:“我是來慰問你的,你對于我有什么慰問!你想要滿足嗜好和欲望,增多喜好和憎惡,那么性命攸關的心靈就會弄得疲憊不堪。
你想要廢棄嗜好和欲望,退卻喜好和憎惡,那么耳目的享用就會困頓乏厄。我正打算來慰問你,你對于我有什么可慰問的!”武侯聽了悵然若失,不能應答。
不一會兒,徐無鬼說:“請讓我告訴你,我善于觀察狗的體態以確定它們的優劣。下等品類的狗只求填飽肚子也就算了,這是跟野貓一樣的稟性;中等品類的狗好像總是凝視上方,上等品類的狗便總像是忘掉了自身的存在。我觀察狗,又不如我觀察馬。
我觀察馬的體態,直的部分要合于墨線,彎的部分要合于鉤弧,方的部分要合于角尺,圓的部分要合于圓規,這樣的馬就是國馬,不過還比不上天下最好的馬。
天下最好的馬具有天生的材質,或緩步似有憂慮或奔逸神采奕奕,總像是忘記了自身的存在,超越馬群疾如狂風把塵土遠遠留在身后,卻不知道這樣高超的本領從哪里得來。”魏武侯聽了高興得笑了起來。
徐無鬼走出宮廷,女商說:“先生究竟是用什么辦法使國君高興的呢?我用來使國君高興的辦法是,從遠處說向他介紹詩、書、禮、樂,從近處說向他談論太公兵法。侍奉國君而大有功績的人不可計數,而國君從不曾有過笑臉。
如今你究竟用什么辦法來取悅國君,竟使國君如此高興呢?”徐無鬼說:“我只不過告訴他我怎么相狗、相馬罷了。”女商說:“就是這樣嗎?”徐無鬼說:“你沒有聽說過越地流亡人的故事嗎?離開都城幾天,見到故交舊友便十分高興。
離開都城十天整月,見到在國都中所曾經見到過的人便大喜過望;等到過了一年,見到好像是同鄉的人便欣喜若狂;不就是離開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越深嗎?逃向空曠原野的人,叢生的野草堵塞了黃鼠狼出入的路徑,卻能在雜草叢中的空隙里跌跌撞撞地生活。
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起來,更何況是兄弟親戚在身邊說笑呢?很久很久了,沒有誰用真人純樸的話語在國君身邊說笑了啊!”
徐無鬼拜見魏武侯,武侯說:“先生居住在山林,吃的是橡子,滿足于蔥韭之類的菜蔬,而謝絕與我交往,已經很久很久了!如今是上了年歲嗎?還是為了尋求酒肉之類的美味呢?抑或有什么治國的良策而造福于我的國家嗎?”
徐無鬼說:“我出身貧賤,不敢奢望能夠享用國君的酒肉美食,只是打算來慰問你。”武侯說:“什么,怎么是慰問我呢?”徐無鬼說:“前來慰問你的精神和形體。”武侯說:“你說的是什么呀?”
徐無鬼說:“天與地對于人們的養育是同樣的,登上了高位不可以自以為高人一等,身處低下的地位不可以認為是矮人三分。你作為大國的國君,使全國的百姓勞累困苦,以人民的勞苦來滿足眼耳口鼻的享用,而圣明的人卻從不為自己求取分外的東西。
圣明的人,喜歡跟外物和順而厭惡為自己求取私利;為個人求取私利,這是一種嚴重的病態,所以我特地前來慰問。只有國君你患有這種病癥,為什么呀?”
武侯說:“我希望見到先生已經很久了。我想愛護我的人民并為了道義而停止戰爭,這恐怕就可以了吧?”徐無鬼說:“不行。所謂愛護人民,實乃禍害人民的開始;為了道義而停止爭戰,也只是制造新的爭端的禍根;你如果從這些方面來著手治理,恐怕什么也不會成功。
大凡成就了美好的名聲,也就有了作惡的工具;你雖然是在推行仁義,卻更接近于虛偽和作假啊!有了仁義和形跡必定會出現仿造仁義的形跡,有了成功必定會自夸,有了變故也必定會再次挑起爭戰。
你一定不要浩浩蕩蕩地像鶴群飛行那樣布陣于麗譙樓前,不要陳列步卒騎士于錙壇的宮殿,不要包藏貪求之心于多種茍有所得的環境,不要用智巧去戰勝別人,不要用謀劃去打敗別人,不要用戰爭去征服別人。
殺死他人的士卒和百姓,兼并他人的土地,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欲和精神的,他們之間的爭戰不知道究竟有誰是正確的?勝利又存在于哪里?你不如停止爭戰,修養心中的誠意,從而順應自然的真情而不去擾亂其規律。百姓死亡的威脅得以擺脫,你將哪里用得著再止息爭戰呢!”
原文:
徐無鬼因女商見魏武侯,武侯勞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勞,故乃肯見于寡人。”徐無鬼曰:“我則勞于君,君有何勞于我!君將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君將黜耆欲,牽好惡,則耳目病矣。我將勞君,君有何勞于我!”武侯超然不對。
少焉,徐無鬼曰:“嘗語君吾相狗也:下之質,執飽而止,是貍德也;中之質,若視日;上之質,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馬也。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而未若天下馬也。天下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喪其一。若是者,超軼絕塵,不知其所。”武侯大悅而笑。
徐無鬼出,女商曰:“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吾所以說吾君者,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今先生何以說吾君?使吾君說若此乎?”徐無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
去國旬月,見所嘗見于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
徐無鬼見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厭蔥韭,以賓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無鬼曰:“無鬼生于貧賤,未嘗敢飲食君之酒肉,將來勞君也。”君曰:“何哉!奚勞寡人?”曰:“勞君之神與形。”
武侯曰:“何謂邪?”徐無鬼曰:“天地之養也一,登高不可以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君獨為萬乘之主,以苦一國之民,以養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許也。夫神者,好和而惡奸。夫奸,病也,故勞之。唯君所病之何也?”
武侯曰:“欲見先生久矣!吾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徐無鬼曰:“不可。愛民,害民之始也;為義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為之,則殆不成。凡成美,惡器也。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變固外戰。
君亦必無盛鶴列于麗譙之間,無徒驥于錙壇之宮,無藏逆于得,無以巧勝人,無以謀勝人,無以戰勝人。夫殺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養吾私與吾神者,其戰不知孰善?勝之惡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夫民死已脫矣,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
出處:出自戰國時期莊子的《莊子·雜篇·徐無鬼》。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后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象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志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原文及翻譯賞析
小寒食舟中作原文: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小寒食舟中作翻譯及注釋
翻譯 小寒時節,勉強吃一點飯,靠著烏幾,席地而坐,烏幾已經破舊,縫了很多遍了,頭上戴著褐色的帽子。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長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萬多里,驀然生愁。
注釋 1小寒食:寒食節的次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2佳辰:指小寒食節。強飯:勉強吃一點飯。3隱:倚、靠。隱幾,即席地而坐,靠著小桌幾,見《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幾而坐。「幾」在這里指烏皮幾(以烏羔皮蒙幾上),是杜甫心愛的一張小桌幾,一直帶在身邊,在一首詩中還寫道:「烏幾重重縛」(《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意思就是烏幾已經破舊,縫了很多遍了。鹖(音he合),雉類,據說是一種好斗的鳥,見于《山海經》。這里「鹖」通「褐」,指顏色。 仇兆鰲注:「 趙注:鹖冠,隱者之冠。」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卷五:「渾忘憔悴無顏色,翻笑他人戴鹖冠。」 4「春水」兩句: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天上坐」、「霧中看」帶出了作者起伏的心潮,這種心潮起伏不只是詩人暗自傷老,也包含著更深的意緒:時局的動蕩不定,變亂無常,不也如同隔霧看花,真像難明么!5「娟娟」二句語含比興。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益覺自己的不得自由。娟娟,狀蝶之戲。片片,狀鷗之輕。閑幔,一作開幔。6「云白」句:極寫潭州(今長沙)距長安之遠。這是詩人的夸張,實際上長沙距長安也就一千多公里。7直北:正北。亦見「直北關山金鼓震」(《秋興八首·其四》)。朱瀚注:蝶鷗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對景生愁。毛奇齡說:船如天上,花似霧中,娟娟戲蝶,片片輕鷗,極其閑適。忽望及長安,驀然生愁,故結云:「愁看直北是長安」,此紀事生感也(《西河詩話》)。
小寒食舟中作鑒賞
這首詩是杜甫在去世前半年多,即公元770年(大歷五年)春停留潭州(今湖南長沙)的時候所寫,表現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關懷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從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說「佳辰強飲食猶寒」,逢到節日佳辰,詩人雖在老病之中還是打起精神來飲酒。「強飲」不僅說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著漂泊中勉強過節的心情。這個起句為詩中寫景抒情,安排了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開端。第二句刻畫舟中詩人的孤寂形象。「鹖冠」傳為楚隱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點出作者失去官職不為朝廷所用的身份。窮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憂心時勢,思念朝廷,這是無能為力的杜甫最為傷情之處。首聯中「強飲」與「鹖冠」正概括了作者此時的身世遭遇,也包蘊著一生的無窮辛酸。
第二聯緊接首聯,十分傳神地寫出了詩人舟中的所見所感,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左成文評此二句: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天上坐」、「霧中看」非常切合年邁多病舟居觀景的實際,給讀者的感覺十分真切;而在真切中又滲出一層空靈漫渺,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帶了出來。這種心潮起伏不只是詩人暗自傷老,也包含著更深的意緒:時局的動蕩不定,變亂無常,也正如同隔霧看花,真相難明。筆觸細膩含蓄,表現了詩人憂思之深以及觀察力與表現力的精湛。
第三聯兩句寫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戲蝶」是舟中近景,所以說「過閑幔」。第二句「片片輕鷗」是舟外遠景,所以說「下急湍」。這里表面上似乎與上下各聯均無聯系,其實不是這樣。這兩句承上,寫由舟中外望空中水面之景。「閑幔」的「閑」字回應首聯第二句的「蕭條」,布幔閑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翩躚,穿空而過。「急湍」指江水中的急流,片片白鷗輕快地逐流飛翔,遠遠離去。正是這樣蝶鷗往來自如的景色,才易于對比,引發出困居舟中的作者「直北」望長安的憂思,向尾聯做了十分自然的過渡。 清代 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引朱翰的話評價:「蝶鷗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對景生愁。」也是指出了第三聯與尾聯在景與情上的聯系。
尾聯兩句總收全詩。云說「白」,山說「青」,正是寒食佳節春來江上的自然景色,「萬余里」將作者的思緒隨著層疊不斷的青山白云引開去,為結句作一鋪墊。「愁看」句收括全詩的思想感情,將深長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長安」上。浦起龍說:「『云白山青』應『佳辰』,『愁看直北』應『隱幾』」,這只是從字面上去分析首尾的暗相照應。其實這一句將舟中舟外,近處遠處的觀感,以至漂泊時期詩人對時局多難的憂傷感懷全部凝縮在內,而以一個「愁」字總結,既凝重地結束了全詩,又有無限的深情俱在言外。所以《杜詩鏡銓》說「結有遠神」。
此詩有借鑒沈佺期詩句之處,如「人疑天上坐,魚似鏡中懸」(《釣竿篇》)、「云白山青千萬里」(《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
這首七律在自然流轉中顯出深沉凝煉,很能表現杜甫晚年詩風蒼茫而沉郁的特色。
小寒食舟中作創作背景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 詩詞作品: 小寒食舟中作 詩詞作者:【 唐代 】 杜甫 詩詞歸類: 【寒食節】、【憂國憂民】、【寫景】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