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如何鑒賞宋詞,宋詞鑒賞方法總結

一廂情愿2023-02-13 12:00歷史38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鑒賞宋詞和宋詞鑒賞方法總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宋詞的賞析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①。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注解】

①:消:去除。

 

【評析】

這是一首傷春詞。妙在以問答方式、藏問于答,委婉曲折地抒發心中一縷淡淡優傷。人們說李清照詞明白如話,這首詞就以質樸的口語入詞,愈樸愈真。

語文唐詩宋詞鑒賞

青磚黛瓦之間,身著荊釵布裙的江南女子,走過青色的瓦沿,曲折的巷口,婀娜的眠柳,去看那隱藏在詩詞里的宋朝煙雨唐朝風,勾起落花搖曳的一絲哀愁。以下是語文唐詩宋詞鑒賞,歡迎閱讀。

語文唐詩宋詞鑒賞1

鷓鴣天

楓落河梁①野水秋,澹煙衰草②接郊丘。醉眠小塢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④。天杳杳⑤,路悠悠⑥。鈿箏⑦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⑧年年恨,鴛浦芙蕖⑨葉葉愁。

【注釋】

①河梁(hé liáng):代指送別之地。舊題漢李陵《與蘇武》詩之三:“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別之地。

②衰草:干枯的草。

③小塢(wù):小山村的客店。塢:四面高中間低的山間村落。

④赤葉樓:周圍種了楓、槭類樹木的樓,這里指裝修豪華的房子。赤葉:生長在我國中部的一種樹葉茂密的樹木。

⑤杳(yǎo)杳:形容幽靜深遠的樣子。

⑥悠悠:遙遠悠長。

⑦鈿(diàn)箏:指奏樂。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裝飾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殼鑲嵌的花紋。

⑧灞(bà)橋楊柳:漢人送別,在灞橋折柳,放“灞橋楊柳”意指離別。灞橋折柳是灞橋的一個頗有名氣的故實,《三輔黃圖》在“灞橋”條下說:“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開天遺事》還說:“來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為斷魂橋。”在長安成為漢唐京都的漫長歲月里,灞橋是眾多外放官員離京餞別的理想之處。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⑨鴛浦芙蕖(qú):意指年華老去,自傷遲暮。其出自詩人賀鑄。賀鑄《踏莎行》云:”楊柳回塘,鴛鴦別浦“,是說浦中的綠荷于”紅衣脫盡”后,再也沒有”蜂蝶“來依慕。代指年華老去。芙蕖:荷花的別名。如:蕖華(即蓮花);蕖影(蓮花影);蕖耦(即蓮藕)。

【白話譯文】

紅彤彤的楓葉已經凋落了,剩下光禿禿的老樹干,站在河橋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現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舊的屋子里面,睡夢中卻是睡在富麗堂皇的高樓中。

天是那么遙遠,路是這樣的悠長。和心愛的人奏樂執扇的時間已經一去不復返。灞橋邊的楊柳長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經脫去華麗的外衣。看到他們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華。

【創作背景】

徽宗大觀、政和之際,蘇庠曾依蘇固與徐俯、洪芻、洪炎、潘淳、呂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結詩社于江西,在澧陽(今湖南澧縣)筑別墅以供游憩。高宗紹興年間,蘇庠與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隱居直到去世。此詩寫于詞人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過一小山村時見景思情有感而發。

【賞析】

該詞上闋寫旅途風景、詞人醉夢情景,下闋言離愁別恨,抒發懷人的感情,整首詞層次清晰,語盡而意不盡。

“楓落河梁野水秋,澹煙衰草接郊丘”一句寫途中秋景,以“河梁”作為觀景的出發點,視線遍及周圍紅葉掉光的楓樹,枯澀干涸的“野水”,遠處淡淡繚繞的煙氣霧靄,連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這兩句,準確而傳神地抓住最能表現秋月黃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體感地描繪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圖景,渲染出秋的寥廓與蒼涼、蕭瑟,詞人將觸目所及的景色,濃縮在短短十四個字內,由近及遠描繪出深秋的蕭條氣象,從而引發詞人愁苦的情緒,因此下文“醉眠小塢黃茅店”一句便接續得十分自然。

但從詞意上來看,從寫景直接過渡到“醉眠”,中間其實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鋪排渲染情感的演變。此處景物中蘊涵的情緒,只能由讀者親自去體會。

詞人行至山中村落,進到一家茅草搭蓋的陋店,飲而醉,醉而眠,眠而人夢,“夢倚高城赤葉樓”,夢見自己回到了繁華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楓樹的高樓上斜倚欄桿。詞意到此戛然而止,詞人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葉樓”上做了什么,但聯系“醉眠”一句來看,身在陋店,夢見高樓,現實與夢境的對比,十分鮮明,因而加倍表現出詞人的愁深難解。夢中的“赤葉”與此前所見“楓落”相照應,筆致細密。詞人因見“楓落”而生愁,以致人夢得見,景情交融的蘊藉不露,競至于此。

下闋由醉夢至清醒,只見“天杏杏,路悠悠”,詞人仍行走在無邊無際的征程之中。這一句仍是狀寫眼前之景,“杳杳”、“悠悠”兩個疊詞,余韻悠長,備顯惆悵憂傷。天遠路長一方面是實寫,另一方面也是詞人情緒外化的結果。因做了一場好夢,醒來之后,原本就很長的路途此時顯得更長了,不知何時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時才是歸期。

詞人滿懷愁情,想到夢中高樓之上的美好時光,再聯系現實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嘆“鈿箏歌扇等閑休”,那些歌舞歡笑的生涯,輕易就結束了。“等閑”二字,點出現實的無情和不由分說。緊接著,自然接出“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的傷感慨嘆。

結尾兩句抒寫別恨和遲暮之感。“年年”說明別恨無止無盡,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語。“葉葉”則表示愁之深廣沉重。詞人浪跡天涯,到處播下相思情種,離別于他自然是時有發生的了。“鴛浦芙蓉”句,化用賀鑄《踏莎行》中“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綠荷于“紅衣脫盡”(即繁花凋落)后,再沒有“蜂蝶”來依慕(即無人垂顧)了。灞橋楊柳年復一年的離苦別恨,水中的夏荷一經凋落,便只余荷葉,“愁”自己在秋冬來臨之際,將逐漸枯老。此句既與“秋”的蕭瑟相呼應,又流露出詞人對自己長年羈旅在外、年老體衰的'深沉喟嘆。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對仗,借物言情,表達了詞人哀嘆流年、自傷遲暮的深沉悲慨。

名家點評

當代詩評家洪柏昭評價:“全詞言短意長,含蓄有味,寫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細,語言醇雅,深得小令創作三昧,是宋詞中的上乘之作。”

【詞人介紹】

毛滂(1064——?),字澤民,衢州江山石門(今屬浙江)人。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為杭州法曹,蘇軾曾加薦舉,晚年與蔡京亦有交往。官至祠部員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詞受蘇軾、柳永影響,清圓明潤,別樹一格,無秾艷詞語,自然深摯、秀雅飄逸。其詞對陳與義、朱敦儒乃至姜夔、張炎等人的創作都有影響。有《東堂集》,詞集為《東堂詞》,存詞200余首。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

石頭城——【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賞析:

石頭城在今南京市清涼山,原為楚國金陵邑,孫權重建改用此名。它北臨長江,南瀕秦淮河,相傳諸葛亮觀看山頭形勢,嘆息“鐘山龍盤,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這是劉禹錫七絕組詩《金陵五題》的第一首,把劉禹錫稱為“詩豪”的白居易對之“掉首苦吟,嘆賞良久”,稱贊“石頭題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詞矣”。劉禹錫將這些話錄入組詩引子,可見他自視此詩為得意之作。金陵為六朝(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古都,當時殿閣富麗、聲色繁盛,一班君臣不惜以亡國作代價來追歡逐笑。但自從隋朝滅陳,唐高祖又把揚州都督府從金陵移到揚州后,這里就變成古城荒草的世界,變成歷代詩人憑吊歷史滄桑的對象物。劉禹錫此詩,妙就妙在它以淡遠的筆墨,寫石頭山、長江潮,寫故國空城受山圍潮打,卻寂靜得沒有什么帝都氣象的生命力反應。山圍得周遭嚴密,似乎還可以令人聯想到當年虎踞龍盤的模樣;但是江潮的拍打和退回,見到的只是空城,已經不知當年的燈火樓臺、徹底歌舞的繁華為何物了。

詩歌由地寫到天,在地上失落了的,想從天上找到答案。秦淮河東面那輪由古照到今的明月,想必領略過昔時那種醉生夢死的繁華的,但它升起東方、待到夜深,也還只是清光飄零地從城垛(“女墻”)上照進城來。詩人隨手拈來山、城、水、月等常見的意象,別具匠心組合成“意象之城”,進行了城與人之間探究歷史奧秘的對話。意象之間相互映照折射,形成了意象集成的效應,講述著一個沒有故事的故事,一個關于歷史滄桑和城市盛衰的故事,一個具有宇宙意識的關于常與變、瞬息與永恒的故事。這樣的詩人也就是哲性詩人、或詩性哲人了。

這首愁情詞由春愁離愁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說是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仿佛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凝聚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上片前三句寫初春的離別,并未出現告別的對象而悲淚滂沱,已寓無限隱情。“猶記”兩句轉為憶舊,“多情”指戀人,“系歸舟”指飄泊重逢的激動。“碧野朱橋”是當日系舟處所,又是今日處境。“當日事”唯存記憶,而眼前是“人不見,水空流”。即謂再度離別,再度“歸來”時,已無人“系舟”,只見水流了!幾個波折,訴盡赴約而不遇的絕望哀情。換頭“韶華”句為議論,道破人生真理,此理雖為常理常情,但由詞人體味人生后道出則有極哀切的意蘊。這青春不再,年華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終極原因,何況春天又一次完結了哩!此悠悠長恨,當然將詞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傷感融注其間了。最后,將愁恨之淚化作春江,極盡夸飾之能事,卻仍“流不盡,許多愁”!妙在“流不盡”!此喻,在李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比喻基礎上,又翻出一層新意,乃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法。

此詞結構布局極縝密。下片“飛絮落花”印上片“楊柳弄春柔”;“登樓”印“離憂”;“春江都是淚”印“淚難收”;“韶華不為少年留”總提全詞命意,天然渾成,意態兼善,神韻悠長。

語文唐詩宋詞鑒賞2

讀了一個寒假趙清華老師主編的《唐詩宋詞鑒賞》一書,對于我這類經歷了高考中所謂的“鑒賞”題目的人群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震撼。首先,我們在課上了解到了與“標準答案”不同的見解,一些已經成為思維定勢的理解也受到了全方位的挑戰。這不得不使我陷入了思考:唐詩宋詞鑒賞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該如何“鑒賞”呢?

唐詩宋詞鑒賞也是一種文學鑒賞。文學鑒賞作為文藝學的理論組成部分,顧名思義,它是以文學欣賞活動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它是讀者閱讀文學作品時的一種審美認識活動。讀者通過語言的媒介,獲得對文學作品塑造的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和體驗,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強烈反應,得到審美享受,從而領會文學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換句話說,我們鑒賞唐詩宋詞的目的,是理解唐詩宋詞中所包含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放眼望去,唐詩和宋詞加起來千千萬萬,但是詩人寫詩,詞人填詞的目的無非就是一句話:詩言志,詞緣情。而我們鑒賞的就是詩詞字里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情志。而這些情志,很有可能是我們現代人所不曾擁有的,也有可能是我們這個年紀所無法體會的,也有可能是我們從來沒有感觸過的。此時,我覺得,想象對于詩詞鑒賞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能力。詩人和詞人與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與我們的心境也可能截然不同,而我們要設法通過詩詞了解他們的內心。沒有想象,沒有通過想象之后的代入感,我相信很多人是不會了解詩人和詞人在何種情況下,寫下如此的詞句。比如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對于生長在南方的我來說,肯定沒有什么寒雪獨釣的經歷。但是如果把自己想象成那個蓑笠翁,總有一股隱隱的寒氣從身體中透出的感覺。這樣,也稍稍能理解了什么叫做“千萬孤獨”。但是,現在有很多的鑒賞,并不是站在古人的立場上出發的。鑒賞之人并沒有把自己代入詩詞中,代入作者的思緒中,而是單方面的通過自己腦補,從自己立場出發的理解。這樣便違背了唐詩宋詞鑒賞的目的,你理解的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自己的思想感情。

唐詩宋詞的鑒賞是一件十分困難,復雜,繁瑣的作業。因為我們所要做的是“鑒賞”唐詩宋詞。何謂鑒賞?周汝昌說過“從這個“鑒”字說起,俗話古玩文物有鑒定家,人家一看知真假好壞,也鑒定那可不得了,那權威,人家學識淵博,眼也厲害,一看這不行,有的那個化伸開一點,轉起來轉起來,人家這個鑒定家有如此權威性,我們對古人的唐詩宋詞,能夠這樣對待嗎,太狂妄了,我們能懂幾分呢。”的確,鑒賞是一個分量很重的詞,并不是幾句輕飄飄的感想就能完成。最近的確在書市上流傳著一些帶著明顯快餐文化的唐詩宋詞鑒賞集。不管其裝訂如何華麗,紙張質感如何順滑,插圖如何多彩,其文化含量和其實質內容一樣顯得空洞,蒼白而又無力。我也一直在想,無論我們如何想象,如何代入,畢竟我還是我,我不是,也絕對不可能是作者,又沒有可能我的想法其實和作者完全背道而馳,又沒有可能作者有什么隱晦的感情我沒有察覺,或者我畫蛇添足一般的想得太多了?這就要依靠眼力了。那種從層層文字中剝絲抽繭一般的能力,那種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那種手術刀一般的,能夠明確的剖開條理的能力。很顯然,這種能力是和積累成正比的。蘇軾有云:“厚積而簿發,博學而約取”。看得多了,自然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提高了。不過轉念一下,像我們這種理工科學生,天天打交道的是各種公式,定理。這是有客觀的正確與否可以衡量的。而文學,特別是詩詞,完全是一個主觀的世界,就算是同一篇文章,同一首詩詞,不同人看到會有不同的理解。這也在所難免,或者說這才是文學鑒賞的樂趣所在。在這個世界沒有絕度的正確存在,有的只是誰的理解更能體現出作者的感情,誰的眼力夠好能夠看到他人所不能看到的東西。顯然,這也能激發出辯論,激發出思想的碰撞。文學鑒賞不需要一家之言,要的是百家爭鳴。眼力也能在與他人的對立,交鋒,理解,融合中得到提高。

就像剛剛說到的,文學鑒賞需要交鋒,需要辯論,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唐詩宋詞的鑒賞也一樣,不,應該說是更需要。表達對于鑒賞來說不可或缺。如何讓他人理解你的鑒賞,如何讓他人相信你的理解,這些對表達能力的要求更上了一層樓。好的鑒賞本身對于要鑒賞的詩詞也是一種加成。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便是一個不錯的例子。我覺得唐詩宋詞的鑒賞很大程度上,與翻譯的工作很接近。這里的翻譯并不是指將詩詞翻譯成短文這種打破原文韻律和節奏的不合時宜的事情。而是指將詩詞中出現的意象,所展現的意境,所表達的感情通過自己的文字,復顯給讀者。鑒賞的作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橋梁,彌補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代溝。所以,良好的表達能讓人明白你所主張的理論,而優美的表達則可以使你所要鑒賞的詩增光添彩,與你的鑒賞相得益彰。好詩配上美文,這簡直就是絕配啊。

以上,就是我這個寒假讀《唐詩宋詞鑒賞》這本書后,對鑒賞的感想。這些都是我感性為之,并沒有進行過細致的推論和研究。只是對這本書上所學到的內容的一點感想。

語文唐詩宋詞鑒賞3

我們怎么開始呢,我們這個開頭是很難的,萬事開頭難,大家要聽我,你第一句話要說什么,我正在考慮這個,我始終沒有考慮好。我也沒有想到,我們今天是如此一個盛會,諸位來賓朋友,破費了假日的時間,寶貴的時間,坐在這里聽我講,非常感謝。

但是我們今天定的這個題目是,《唐詩宋詞的鑒賞》,這個題目不太好講,如果讓我講紅樓,我心里有點譜。雖然講不好吧,大致有幾個頭緒,我能夠說得比較清楚,今天講這個,我實在沒有一點把握,我說的都是老實話,不是客套。我能夠講到什么地步,能夠使大家比較滿意,還不虛此行,那我就太榮幸了,恐怕達不到這個目的,如果講的更壞的呢,講好了有鼓掌喝彩,講失敗了,諸位毫不客氣抱以倒彩,這是我們過去梨園中的規矩,可以抱倒彩,說你這個不好,這個毫無關系,這是群眾的一種評價。

我的本行呢,數十年來是弄詩詞的,紅學是我的業余,帶著玩票的性質,可是后來涉足于紅學,就拔不出腳來了,這個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今天到這里來講唐詩宋詞,我還是非常高興,我喜歡唐詩宋詞,但是唐詩宋詞,講起來是很困難的,我們首先要實事求是地,認識這一點,這個困難存在幾方面,好多方面。比如說,唐詩你要有教材課本,甚至有一個黑板,光聽不行,遇到困難關鍵的地方,寫一寫 看一看,遇到哪個字,什么詞比較好辦,這個完全聽我的嘴,就受到限制。

同時我是天津人,我盡管在北京住了幾十年,我嘴里邊那個天津口音,還是濃重得很,諸位聽起來可能也聽不懂,這都是困難,再一個困難,這不是題外的話,這是題內的話。我們講鑒賞,什么叫鑒賞,因為現在通用了這個詞,自從上海辭書出版社,開始編著了《唐詩鑒賞大辭典》,《宋詞鑒賞辭典》,由此風行于天下,都是鑒賞集,什么的多的不得了,但是真正的鑒賞,我們先說這個“鑒”字,什么叫“鑒”,我們要鑒賞唐詩宋詞,首先要學會咬文嚼字,咱們從這個“鑒”字說起,俗話古玩文物有鑒定家,人家一看知真假好壞,也鑒定那可不得了,那權威,人家學識淵博,眼也厲害,一看這不行,有的那個化伸開一點,轉起來轉起來,人家這個鑒定家有如此權威性,我們對古人的唐詩宋詞,能夠這樣對待嗎,太狂妄了,我們能懂幾分呢。所以一個“鑒”字用起來,我覺得需要慎重一點,可是現在沒有辦法,因為這個詞通行了,你找一篇名作,你鑒賞你講給我們聽,不是這樣的,那是一個很有限的小的形式,我今天講的不是那個重點。我希望能夠提出幾點來,請大家我們彼此交流體會,鑒賞當中有需要注意這些點,這是我的目標,這一點請大家先給予理解。所以我說,我們講一講鑒,也不是題外,否則的話你自己覺得,我是在鑒賞嗎,我自己就拿不準 是吧,那個“鑒”字的本身,那個篆字非常有趣。我這里說 你們的是對的,我只能夠從我這里說,左邊一個大眼睛,像個星月形 當中一大圓圈,眼珠子 眼睛,右邊一個彎著腰的一個小胳膊,就是人的側影,兩筆就是人的側影 象形,那叫我們的象形,不是那個真的那個像標本畫一樣,連細節都畫出來,那個象形。這是我們漢字的創造,先明的智慧 底下一個盤子,盤子當中一個點,就是我們看的那個對象,說這個人彎著腰瞪著一個大眼睛,看這個盤子里面,他觀察的那個對象,這是“鑒”。

歸到我們的主題,我們要對古人詩詞的創作,好的名篇佳句,我們要鑒,你鑒什么呀,你有多大(水平),你的水平夠什么層次,我們首先要想這個,我們讀懂了古人的話,古人那是說什么,他有沒有針對性,一系列的問題,不是拿過一首詩來,七言絕句,“半畝方塘一鍵井,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活不要念和,和水來就不好聽來,南方人的那是個入聲字,是個仄聲就這么念,二十八個字這就鑒賞。從何說起,這兩個字這里邊的學問就大了,孟子說 孟子幾句最精彩的話,我們中國文學史文化史上,必不可忘的這幾句話,說誦其詩吟誦,詩是要誦的,不是讀也不是今天這個朗誦,古人要有聲調的音 音詩,“誦其詩 讀其書 ,不知其人 可乎”, 那行嗎?不行,怎么辦呢,底下孟子說了,“事以論其世也”,所以我們要論他那個世,他生活的那個時代,這是我們先秦圣賢所說的話,對我們有啟示,我們有一句成話叫知人論世。就是從這兒來的,把這幾句話濃縮簡明化,四個大字 “知人論世”,這是我們漢字漢語最美的地方,大家要體會,我們那個漢字漢語太可愛了,太寶貴了。好 我們的一首唐詩宋詞,要知其人 要論其世,這個是拿下來串講串講,這個字怎么講,是這么回事嗎?不是的,我們要真正讀懂古人一篇作品,要需要我們很多先決條件,這是我今天首先要提出來,和大家共同討論的一個問題。

我們中國向來有詩國之稱,從上到下古古今今,人人幾乎都喜歡詩,甚至于做詩,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度,詩的普遍性,普及性有這么大的,這是事實。但是我們中華是怎么產生的呢,我粗粗想來,有這么三大方面,

第一是我們中華民族,人類最高智慧所創造的,這個漢字語文,因為我們中華詩就是漢字文學,對不對,哪里也離不開漢字,還有什么中華詩詞,我想這個沒什么問題,但是這個漢字太美妙了。我認為是我們民族,最高智慧的一個創造,全世界各民族都是拼音字為主,創不出這么一種文字來,一切鑒賞唐詩宋詞的,各式各樣的心得體會,正面的反面的,問題疑問不懂,都有漢字大根源那里發生、產生,這是第一。

第二、 我們中華民族的,審美眼光與別的不同,他看宇宙、天地、山川、萬物、草木,一切一切它有自己的一個審美觀,他認為這樣,別人看不出這個里邊那個美,他看出來了,或者說別人認為那樣子美,他說我們的美這樣,由這里那個詩人,由于他審美的眼審美的心,他才發生了詩是吧,這是第二講的很簡單很粗略,

第三一點,中華民族詩人的表現手法,極為獨特你有好的漢字,你有好的審美獨特的眼光,你不會表達表現,那你能有好詩不可能是吧,你寫出來那個是詩嗎,能夠打動我們的心靈心弦,不太可能,那么這樣子說起來,這第三點表現才能,獨特的表現手法,極端重要是不是,由這三大點組合起來,才構成了我們中華的,高水平的極為美好的那個詩詞,宏觀的說完了,然后我們應該說一說,要具體的某一個詩人,那么這個又怎么一個情況,他是什么樣的一個人,他做詩是怎么一回事,也應該說幾句,什么樣叫詩人?詩人的定義是什么?他會寫詩,老詩人的詩是五言七言,平平仄仄,新的是白話詩,自由體等等這個,他會這樣的,我不寫散文,我那個話都不連著,我把它一句句排起來,我詩人我是詩人嗎?我這個詩人太好當了,那里邊有多少詩。

聽見一個北大的老教授,說了這么一句話,使我大為震動,老教授說 看完了《全唐詩》,均有一千多首是詩,其他的都不是詩,這話怎么講就是排列出來,句子整齊押韻,這看起來像詩,不是詩,因為它那里邊沒有那個質,沒有那個素,它本身沒有詩,它是采了詩的形式,來表達他的某些要說的話。哎呀,讓他這樣一說,這唐詩也不是每一首都好,這確實是需要“鑒”,那個老教授大概就是說,他鑒的、他分析、他看出來,這個根本不是詩。有兩個例子我親身的體會,就是兩大名家 唐代是白居易,宋代是陸放翁、陸游,盛名傳遍世界,唐詩我幾乎沒有很好地讀過,我惟獨這兩位大家的全集,我耐著性子,不是愛著性子 ,耐著性子,這就是我們天津的麻煩。那個“耐”和“愛”分不清,我耐著性子讀,白居易全集和陸游的全集,讀得我是昏昏欲睡,真正好的能打動我的,吸引我的卻是很少很少,如果我們不承認這一點,那就談不到一個“鑒”字了,是吧 這個“鑒”是實事求是,謹慎謙虛地“鑒”,而不是狂妄的,哎呀,我這個眼怎么搞,不能是這個,但是呢,我們要培養自己一點真正辨別,審辯的能力。

這個還是需要,那個不是詩,這個多的不得了,所以,南宋的大家,楊萬里他說他的詩論是,諸位聽起來可能驚訝,那個詩,我剛說了,詩是漢字產生的,他說,詩是文的一種,去文把文去了才有詩,所以這個詩講立意新,去意把意去了才有正詩,諸如此類去理,有的是專門講理的,說道理的詩,他在詩里邊跟人辯論呢,這也叫詩,他就用這種方式說話,去文、去理、去意,說連個意都沒有了,那還叫作品,那還叫文學,那更怎么還這樣的才叫詩,我們怎么理會這位大詩人的,這個說話的用意,我們學古人的東西,你不要死在他句下,你要活,你要體會他要說的是什么,你別跟他字面上打架,我說了這么多話的意思。

歸結一句,反正你看他形式上,寫得像詩的不一定是詩,會寫這樣詩的人,不一定就是真詩人。我說話很啰嗦,但是我把這個表出來,這個幫助我們來鑒賞,先鑒然后才談到那個賞,什么是“賞” 交流,古人的心、我的心碰在一起,有共同語言,有共同感情,才能夠體貼,他是那么,我明白了,這才叫詩詞的“賞” 賞析,我們文詞你必須不要忘記,我們漢語里的千百年來,創下的那些詞句里的選字,那個含義它不叫別的,叫“賞心”,然后作為真正的詩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宋詞的簡析及鑒賞

〖宋詞〗

老大那堪說,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簡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XXXX)冬,陳亮自浙江東陽來江西上饒北郊帶湖訪問作者。作者和陳亮縱談天下大事,議論抗金復國,極為投契。陳亮在帶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鵝湖(山名,在江西鉛山縣東北)。后來,陳亮因朱熹失約未來紫溪(地名,在江西鉛山縣南),匆匆別去。辛棄疾思念陳亮.曾先寫《賀新郎》一首寄給陳亮。陳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辛棄疾見到陳亮的和詞以后,再次回憶他們相會時的情景而寫下了這首詞。從時間上看,這首詞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XXXX)春天。

上片寫友情。前四句以陳登、陳遵作比,說明作者與陳亮思想一致、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誼。中三句寫他們曠達的胸懷與不慕富貴榮華的高尚情操。后四句寫他們為國事擔憂而發的恢宏議論以及因無人響應而產生的牢騷。下片論國事。前四句從抗戰派與投降派的尖銳矛盾出發,提出了為什么祖國遭受分裂這一嚴重問題。實際上是?南北分裂,已成定勢"這一投降主義謬論的批判。中四句,通過千里馬的遭遇,擺出了人材不得重用卻又高喊搜羅人材以致堵塞了收復中原的通路這一嚴酷現實,揭露了投降派堅持屈辱求和打擊抗戰派的反動政策。最后四句,通過"男兒到死心如鐵"和"補天裂"這樣鏗鏘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他們爭取祖國統一的決心。

這首詞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和陳亮在思想一致的基礎上所結成的戰斗友誼,抒發了他們堅持抗戰,志在統一的壯志豪情。

這是一首唱和詞,但與一般酬答往來的庸俗之作大不相同,它寫得感情飽滿,痛快淋漓,內容豐富,形象鮮明。值得提出的是,這首詞始終注意描繪和歌頌陳亮這一胸懷大志的人物形象。就全詞來看,作者的筆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通過歷史人物來贊美陳亮的寬闊胸懷與遠大理想;

二是通過對時政的抨擊和對"富貴"的蔑視來突出陳亮的高尚品格;

三是通過陳亮的言論"男兒到死心如鐵"來歌頌陳亮為國犧牲的決心和堅定立場。詞中把寫景、抒情、用典、使事結合在一起,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

【鑒賞】

此詞的突出特點在于,把即事敘景與直抒胸臆巧妙結合起來,用凌云健筆抒寫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壯沉雄發場奮厲的格調。

文學作品的藝術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優秀作,無不充溢著激情。該詞即是如此。作者與陳亮,都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都懷有恢復中原的大志,古詩大全《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但南宋統潔者不思北復中原。因而他們的宏愿久久不得實現。當時,詞人正落職閑居上饒,陳亮特地趕來與他共商抗戰恢復大計。二人同游鵝湖,狂歌豪飲,賦詞見志,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這首詞,就是當時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詞中,作者胸懷對抗戰恢復大業的熱情和對民族壓迫者、茍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飽和筆端,浸透紙背。正如周濟所云:“稼軒不平之鳴,隨處輒發,有英雄語,無學問語”(《介存齋論詞雜著》)。詞人這種慷慨悲涼的感情,是運用健筆硬語傾瀉出來的,因而英氣勃郁,雋壯可喜。

周濟還指出:“北宋詞多就景敘情,……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介存齋論詞雜著》)。與以情為中心的就景敘情不同,即事敘景是以敘事為主干,以抒情為血脈,以寫景作為敘事的烘染或鋪墊。這首詞的上闋,便采用了即事敘景的'藝術手法。在追憶“鵝湖之會”高歌豪飲時,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環境氛圍,從而深刻地抒發了詞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為一名忠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筆作詞,胸中沸騰的激情難以遏制,不免直瀉筆端。“老大那堪說。”直寫心懷,感情極為沉郁。“那堪”二字,力重千鈞,義蘊極為豐富。當此之時,英雄坐老,壯志難酬,光陰虛度,還有什么可以說的!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以收復中原為已任的志士們,胸中的烈焰是永遠也不會熄滅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兩句,抒發了作者的壯懷,并且與陳亮的“同志”之情拍合。“元龍”、“孟公”,皆姓陳,又都是豪士,以比陳亮:“臭味”謂氣味相投,“瓜葛”謂關系相連。作者與陳亮友誼既深,愛國之志又復相同,因而引以為快事。不久前,兩人“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相答,極論世事”(辛《祭陳同父文》)這是大慰平生的一次相會,故在此詞中津津樂道:“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詞人時在病中,一見好友到來,立即與之高歌痛飲,徹夜縱談。

他們志在恢復中原,心無俗念,視富貴輕如毛發,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鈞。討論世事時硬語盤空(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足見議論有力。這幾句是他們交談時情景的實錄。因為寫在詞里,故順筆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寫。積雪驚墮,狀述二人談吐的豪爽;孤月窺窗,襯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飲酒高唱,雄壯嘹亮的歌聲直沖云霄,竟驚散了樓頭積雪。這種夸張的描寫,把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充分表現出來。著一“驚”字,真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然而,當時只有清冷的明月與兩人相伴,論說國家大事的“盤空硬語”又有誰來傾聽呢?在這里,抗戰志士火一樣的熱情和剛直狂放的性格同積雪驚墮、孤月窺窗的清寂冷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形象地寫出了在茍安妥協空氣籠罩南宋朝堂的情勢下,個別上層抗戰志士孤雁難飛的艱危處境。這樣把寫景與敘事膠著一體,更能充分抒發出翻卷于詞人胸中的狂努之情。正因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雖已很深,但他們仍“重進酒,換鳴瑟”,興致不減。

如果說,詞的上闋主要是作者奔放沸騰的感情融于敘事之中,那么下闋則主要是直瀉胸臆的賦體,抒發對南宋統治集團的強烈批判和“看試手,補天裂”的壯懷。詞人盡情地馳騁筆力,敷陳其事,傾訴肺腑,寫來筆飛墨舞,淋漓盡致。“事無兩樣人心別。”面對時世,山河破碎,愛國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統治者卻偏安一隅,把家恥國難全都拋在了腦后。詞人用“事無兩樣”與“人心別”兩種不同意象加以對照,極其鮮明地刻畫了南宋統治者茍且偷安的庸懦丑態,盡情地抒發了郁勃胸中的萬千感慨。詞人義憤填膺,向統治者發出了嚴厲的質問:“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統,自古已然,“合”時多而“離”時少。當政者不思恢復中原,反而以和議確定了“離”的局面,是何居心!詞語中凜然正氣咄咄逼人,足以使統治者無地自容。雄健頓挫的筆力,加重了詞的感情色彩,使其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詞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統一,就必須重用抗戰人材,可是當時社會卻是“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當道諸公空說征求人材,但志士卻長期受到壓制,正像拉鹽車的千里馬困頓不堪而無人過問一樣。徒然去購置駿馬的尸骨又有何用!詞人連用三個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貼切地表達了郁勃心頭而又不便明銳的不平。一個“空”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對朝中當政者打擊排斥主戰派種種行為的無比怨忿。筆力勁健,感情沉郁,意境極其雄渾博大。“正目斷關河路絕。”詞人觸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聯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斷絕,悲愴之情油然而生。山河分裂的慘痛局面,激起了詞人收復中原的熱情。他想起了晉代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的動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話中女禍氏煉石補天的美麗傳說,更加堅定了統一祖國的信念,唱出了“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這時代的最強音。筆健境闊,格調高昂。用典如水中著鹽,渾化無跡,從而豐富了詞的義蘊,加強了形象的深廣度,呈現出極其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全詞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高潮,給人以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如何鑒賞宋詞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宋詞鑒賞方法總結、如何鑒賞宋詞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3585.html

分享給朋友:

“如何鑒賞宋詞,宋詞鑒賞方法總結” 的相關文章

歇如何加入曉(曉的加入順序)

歇如何加入曉(曉的加入順序)

還有哪些人有資格進入曉組織 進入曉組織,必須要有影的實力。1.瘋狂阿凱顯然是不行的。2.卡卡西會了萬花鏡寫輪眼,加上自己本身的千鳥,勉強 可以。3.在第一部第四冊中鼬曾經說過他加上鬼鮫都打不過自來也,充其量能打平手,自來也可以。4.綱手與自來也同為三忍,實力雖不如自來也,但也是火影,當然有資格加入。...

隔座送鉤春酒暖如何讀(隔座送鉤春酒暖送鉤是什么)

隔座送鉤春酒暖如何讀(隔座送鉤春酒暖送鉤是什么)

李商隱的《無題》其中第一首帶拼音 是這首么?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如果是的話,應該是“zhuan”,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酒醒不知何處去)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酒醒不知何處去)

杜甫關于孤獨的詩句 1. 關于孤獨的詩句 關于孤獨的詩句 1.形容落寞的詩句 落寞寒香滿院,扶疏清影侵門。 ——宋謝逸《西江月·落寞寒香滿院》覺來知不是梅花,落寞歲寒誰與共。——宋馬子嚴《玉樓春》蒙茸數畝春陰,夢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宋張炎《祝英臺近·占寬閑》落寞...

多少淚珠何限恨(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什么意思)

多少淚珠何限恨(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什么意思)

今天給各位分享多少淚珠何限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什么意思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枯荷雖殘蘊詩情——詠殘荷古詩詞賞析 枯荷雖殘蘊詩情——詠殘荷古詩詞賞析 王傳學 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被譽為“花中君子”。夏荷郁郁蔥蔥,清...

樂詞和墨墨哪個好(樂詞和墨墨背單詞哪個好)

樂詞和墨墨哪個好(樂詞和墨墨背單詞哪個好)

今天給各位分享樂詞和墨墨哪個好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樂詞和墨墨背單詞哪個好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哪個好背單詞最好的軟件排名免費背英語單詞軟件 市面免費背英語單詞的軟件有很多,在選擇時一定要挑選口碑好的,并且最適合自己的。最好選擇可以支持多種離線詞典和發音...

百年風雨多少xx悔恨(風風雨雨一百年)

百年風雨多少xx悔恨(風風雨雨一百年)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百年風雨多少xx悔恨,以及風風雨雨一百年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百年風雨路下聯是? 百年風雨路下聯是?上聯是,百年風雨路,下聯是,四海富強心。 母校祝福語 慶祝母校校慶的句子 導讀:時光荏苒,雖說大家已經離開了母校,但作為見證了母校成長的大家來說,時...

如何避免夢壓(夢壓怎么回事)

如何避免夢壓(夢壓怎么回事)

大家好,關于如何避免夢壓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夢壓怎么回事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預防鬼壓床最好的辦法 預防鬼壓床最好的辦法 預防鬼壓床最好的辦法,很多人都有遇到過鬼壓床的事情的,在生活中,我們...

人面桃花來源于哪個詩詞句(人面桃花那首詩叫什么呢)

人面桃花來源于哪個詩詞句(人面桃花那首詩叫什么呢)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人面桃花來源于哪個詩詞句,以及人面桃花那首詩叫什么呢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人面桃花的出處 一、“人面桃花相映紅”與“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是兩首詩,分別是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與漢代詩人李延年的...

希望和但愿哪個詞好(希望都好起來愿望的語)

希望和但愿哪個詞好(希望都好起來愿望的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希望和但愿哪個詞好,以及希望都好起來愿望的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但愿”的意思是什么? “但愿”的意思是:希望;只愿:但愿我重新變得年輕。拼音:dàn yuàn引證解釋:孫犁 《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

如何介紹賀知章(怎么介紹賀知章)

如何介紹賀知章(怎么介紹賀知章)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介紹賀知章和怎么介紹賀知章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朝詩人賀知章介紹 賀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朝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市)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盛唐前期詩人,也是著名書法家。唐武后(武則天)證圣...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