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是什么意思,月出佼兮,佼人僚兮的意思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是什么意思,以及月出佼兮,佼人僚兮的意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前赤壁賦》原文及譯文
前赤壁賦原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著與明月有關的文章,歌頌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任憑小船兒在茫無邊際的江上飄蕩,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蕩,(我的情思)浩蕩,就如同憑空乘風,卻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飄飄然如遺棄塵世,超然獨立,成為神仙,進入仙境。
這時候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落淚。
蘇軾的容色憂愁凄愴,(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嗎?(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蒼翠,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執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代梟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我們)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我們)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我想)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我)知道這些不可能屢屢得到,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并沒有增加或減少。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興地笑了,清洗杯盞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蘇子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月出皎兮是什么詩?
《詩經·陳風·月初》
月出皎⑴兮,佼⑵人僚⑶兮,
舒⑷窈糾⑸兮,勞心⑹悄⑺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⑻兮,
舒憂受兮,勞心慅⑼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⑽兮,
舒夭紹⑾兮,勞心慘⑿兮!
譯文:⑴皎:毛傳:“皎,月光也。”謂月光潔白明亮。
⑵佼(jiǎ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
⑶僚:同“嫽”,嬌美。
⑷舒:舒徐,舒緩,指從容嫻雅。
⑸窈糾:形容女子行走時體態的曲線美。
⑹勞心:憂心。
⑺悄:憂愁狀。
⑻懰(liǔ):音柳,嫵媚。《埤蒼》作“嬼”,妖冶。
⑼慅(cǎo):憂愁,心神不安。
⑽燎:明也。一說姣美。
⑾夭紹:形容女子風姿綽絕。漢賦里往往寫作“要紹”,曲貌。“窈糾”、“憂受”、“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行動時的曲線美,就是曹植《洛神賦》所謂“婉若游龍”。
⑿慘(zào):當為“懆(cǎo)”,焦躁貌。《集傳》:“慘當作懆,憂也。”
《月出》是出自《詩經·陳風》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四句。為先秦時代陳地漢族民歌。是一首歌月懷人的詩。 這詩描寫一個月光下的美麗女子。
每章第一句以月起興,第二句寫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寫行動姿態之美,末句寫詩人自己因愛慕彼人而慅然心動,不能自寧的感覺。《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詩經陳風月出中寫月亮是美的象征的是哪句?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這一句。
《詩經· 陳風· 月出》 這首詩。 它對我國以月喻美人、 以月來表達相思之情的詩歌傳統具有開創意義。 原文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 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憂受兮。 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 舒大紹兮。 勞心慘兮!
白話譯文:月亮出來多明亮,美人儀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輕盈,讓我思念心煩憂。
月亮出來多潔白,美人儀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緩,讓我思念心憂愁。
月亮出來光普照,美人儀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優美,讓我思念心煩躁。
這是一首月下懷人的情詩。 詩中的"皎"、 "皓"、 "照"都是形容月光皎潔明亮, "僚"、 "懰"、 "燎"均是形容女性的美貌。
擴展資料
《詩經》共分風(160篇),雅(150篇),頌(40篇),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于音樂。“風”的意義就是聲調。
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陜西調、山西調、河南調。“雅”是正的意思,分為大雅小雅。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
“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詩經》對中國兩千年來的文學史發展有深廣的影響,而且是很珍貴的古代史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詩經· 陳風· 月出》
糾兮,勞心悄兮,皓兮,人兮,受兮,勞心兮,照兮,人燎兮,紹兮,人心慘兮!意思是指?
《月出》是陳國的民歌,是一首情詩.詩人在月下遇到一個美麗的女子,因為愛她,于是就悄然心憂了.此詩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興,第二、三句寫美人,末句寫詩人自己不寧靜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輪圓月灑著皎潔的銀輝,這夜色顯得格外的美麗.這是寫景,也是寫情.因為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月光作為美好愿望的象征,無數次地贊美她,謳歌她,并給她編造了許多美好的神話故事,花嬋娟,月嬋娟,都是人們對所愛景物的美稱.這句交待了詩人活動的背景,是在一個月光明麗的夜晚,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誘惑力,容易使人對景生情,生發出許多美好的聯想.同時,結合下句,這句又有著比興的作用,以月光的美來比喻所愛人的美,是很恰貼的.“佼人僚兮”,“佼”,猶姣,美好之意.“佼人”,美人.“僚”,猶嫽,嬌美貌.這時,在詩人的眼前,出現了一個嬌美的女子,引起他無限的愛慕和情思.天上有著皎潔的月光,地上有著嬌美的女子,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圓,天愜人意,怎能不令這多情的詩人蕩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隨口贊道:真美啊,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糾兮”,“舒”本作遲緩、徐徐解,此處則指女子舉止的舒緩安閑.“窈糾”,與第二間的“憂受”,第三章的“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時身材的曲線美,寫女子的舉止從容,體態苗條.這句寫詩人仔細端詳女子時的感覺.在月光下,她不但顯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條、秀美,真讓人神顛魄蕩.這只是寫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還有一種氣質美,她舉止舒緩,雍容大方,性情安靜,而這氣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國傳統的審美標準反映在外層,總是以曲線的細長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等,就足以說明這點.而在內質上,則注重靜穆和閑緩,所謂“淑女”,就包括她的舉止在內.這首詩刻劃的這位女子,說明了詩人也是以此為審美標準的.“勞心悄兮”,“勞心”即憂心.“悄”,與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慘”,都是形容憂愁不安的樣子.此句是詩人自言其心情的煩悶.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舉止,使得詩人一見鐘情,而又無從表白,因而生發出無限的憂愁和感慨.愛美是人的天性,盡管那女子沒有絲毫的覺察和反應,但詩人已經為之傾倒了,而這正說明了詩人的癡情和愛的深沉.《關雎》里所寫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與此時此刻詩人心情是一樣的.
這首詩的景色描寫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無限的情意,而讓它作為背景來襯托,則女子的倩影愈發顯得秀美.同時,月光朦朧下,一個線條優美的女子在緩緩起步,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種朦朧美的韻味.所以,這一景色很富有畫意,而畫意又滲透了無限的詩情,把寫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兩個,詩人愈揚婦子,則愈抑自己.把女子寫得愈姣美,則自己愈覺得求之不得,難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憂心愈重.這也是一種比照的手法.通過刻劃“佼人”的美比照出詩人自己的癡情心理,讓人覺得情之所發,合乎自然之理.
月出佼兮佼人撩兮出自哪里 月出佼兮佼人撩兮的出處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出自先秦佚名的《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2、譯文:月亮出來多明亮,美人儀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輕盈,讓我思念心煩憂。月亮出來多潔白,美人儀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緩,讓我思念心憂愁。月亮出來光普照,美人儀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優美,讓我思念心煩躁。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是什么意思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月出佼兮,佼人僚兮的意思、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是什么意思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