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關于寒蟬的詩句有哪些,描寫寒蟬的詩句有哪些

她好無恙.2023-02-07 04:50詩詞30

很多朋友對于關于寒蟬的詩句有哪些和描寫寒蟬的詩句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含有寒蟬的詩句

1、寒蟬凄切

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

2、寒蟬鳴我側

魏晉

曹植

《贈白馬王彪》

3、寒蟬鳴高柳

魏晉

陸機

《擬明月何皎皎》

4、寒蟬欲報三秋候

馮延巳

《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

5、日日寒蟬夜夜砧

晏幾道

《采桑子·前歡幾處笙歌地》

6、彩扇咽、寒蟬倦夢

吳文英

《霜葉飛 重九》

7、衰柳寒蟬一片愁

盧摯

《沉醉東風·題紅葉清流御溝》

8、聞之似寒蟬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9、寒蟬始悲鳴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 時夢得》

10、抱葉寒蟬靜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11、五月仿佛聞寒蟬

杜甫

《楠樹為風雨所拔嘆》

12、如管奏寒蟬

許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13、古木寒蟬滿四鄰

劉長卿

《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

14、逆旅悲寒蟬

岑參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15、寒蟬碧樹秋

杜甫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

16、薄暮寒蟬三兩聲

郎士元

《送別》

17、初聽寒蟬凄切

朱敦儒

《念奴嬌·晚涼可愛》

18、柳外寒蟬懶

洪適

《生查子》

19、或者寒蟬自比

魏了翁

《水調歌頭·宇宙一大物》

20、落葉寒蟬悲

葛長庚

《菊花新·忽水遠天長》

21、聽得寒蟬聲斷續

葛長庚

《酹江月/念奴嬌》

22、寒蟬晚、正傷行客

無名氏

《雨中花慢·宴闕倚欄郊外》

23、疏磬寒蟬樹幾重

許渾

《長慶寺遇常州阮秀才》

24、竹上寒蟬盡散時

方干

《聽段處士彈琴》

25、寒蟬計會一時鳴

方干

《李戶曹小妓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26、白露寒蟬急

韋莊

《閨月》

27、但老樹寒蟬

張可久

《木蘭花慢 維揚懷古》

28、寒蟬停哀響

黃庭堅

《送吳彥歸番陽》

29、默默同寒蟬

文天祥

《高沙道中》

30、寒蟬遂不號

陳與義

《連雨書事》

31、噰寒蟬鳴

魏晉

陸機

《擬明月皎夜光詩》

32、冽冽寒蟬吟

魏晉

徐干

《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

33、寒蟬久寂寥

敖陶孫

《夜坐》

34、又似寒蟬吸曉風

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

35、寫出寒蟬濕兔來

陳杰

《和張純父霜月三首》

36、勿謂寒蟬吾原學

李昴英

《迎廣帥徐意一大參五首》

37、忍作寒蟬儔

劉黻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38、滿樹寒蟬噪不休

釋法泰

《頌古四十四首》

39、寒蟬初

楊冠卿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40、寒蟬泣露曳秋聲

朱權

《宮詞》

關于蟬的詩句 有哪些詩句呢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2、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3、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唐·李商隱《霜月》

4、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袁枚《所見》

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帶寒蟬的詩句 關于寒蟬的詩句

關于寒蟬的詩句有哪些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

記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吳文英《霜葉飛·重九》

抱葉寒蟬靜,歸來獨鳥遲。--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盧摯《沉醉東風_秋景掛絕壁》

寒蟬聒梧桐,日夕長鳴悲。--李白《代秋情》

描寫寒蟬的詩句以及作者出處

來雁無消息,回頭故鄉千萬里唐代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宋朝晏幾道《采桑子》:一寸愁心:薄暮寒蟬三兩聲。

宋朝趙彥瑞《點絳唇》:寒蟬鳴處.“

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寒蟬鳴我側

唐代馮延巳《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

宋朝敖陶孫《夜坐》。

唐代郎士元《送別》,日日寒蟬夜夜砧,回首斜陽暮,寒蟬久寂寥

含有寒蟬的詩句

1、寒蟬凄切

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

2、寒蟬鳴我側

魏晉

曹植

《贈白馬王彪》

3、寒蟬鳴高柳

魏晉

陸機

《擬明月何皎皎》

4、寒蟬欲報三秋候

馮延巳

《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

5、日日寒蟬夜夜砧

晏幾道

《采桑子·前歡幾處笙歌地》

6、彩扇咽、寒蟬倦夢

吳文英

《霜葉飛 重九》

7、衰柳寒蟬一片愁

盧摯

《沉醉東風·題紅葉清流御溝》

8、聞之似寒蟬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9、寒蟬始悲鳴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 時夢得》

10、抱葉寒蟬靜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11、五月仿佛聞寒蟬

杜甫

《楠樹為風雨所拔嘆》

12、如管奏寒蟬

許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13、古木寒蟬滿四鄰

劉長卿

《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

14、逆旅悲寒蟬

岑參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15、寒蟬碧樹秋

杜甫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

16、薄暮寒蟬三兩聲

郎士元

《送別》

17、初聽寒蟬凄切

朱敦儒

《念奴嬌·晚涼可愛》

18、柳外寒蟬懶

洪適

《生查子》

19、或者寒蟬自比

魏了翁

《水調歌頭·宇宙一大物》

20、落葉寒蟬悲

葛長庚

《菊花新·忽水遠天長》

21、聽得寒蟬聲斷續

葛長庚

《酹江月/念奴嬌》

22、寒蟬晚、正傷行客

無名氏

《雨中花慢·宴闕倚欄郊外》

23、疏磬寒蟬樹幾重

許渾

《長慶寺遇常州阮秀才》

24、竹上寒蟬盡散時

方干

《聽段處士彈琴》

25、寒蟬計會一時鳴

方干

《李戶曹小妓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26、白露寒蟬急

韋莊

《閨月》

27、但老樹寒蟬

張可久

《木蘭花慢 維揚懷古》

28、寒蟬停哀響

黃庭堅

《送吳彥歸番陽》

29、默默同寒蟬

文天祥

《高沙道中》

30、寒蟬遂不號

陳與義

《連雨書事》

31、噰寒蟬鳴

魏晉

陸機

《擬明月皎夜光詩》

32、冽冽寒蟬吟

魏晉

徐干

《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

33、寒蟬久寂寥

敖陶孫

《夜坐》

34、又似寒蟬吸曉風

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

35、寫出寒蟬濕兔來

陳杰

《和張純父霜月三首》

36、勿謂寒蟬吾原學

李昴英

《迎廣帥徐意一大參五首》

37、忍作寒蟬儔

劉黻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38、滿樹寒蟬噪不休

釋法泰

《頌古四十四首》

39、寒蟬初

楊冠卿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40、寒蟬泣露曳秋聲

朱權

《宮詞》...

有關寒蟬的詩句

唐代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寒蟬鳴我側

唐代馮延巳《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

宋朝趙彥瑞《點絳唇》: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宋朝晏幾道《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唐代郎士元《送別》:薄暮寒蟬三兩聲,回頭故鄉千萬里。

宋朝敖陶孫《夜坐》:來雁無消息,寒蟬久寂寥。

標簽:作文經典 上一篇:押韻的畢業成語 押韻的畢業贈言 下一篇:打電話賣房子的臺詞 賣房子的女人日劇臺詞

關于寒蟬的詩句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這個貌似是詞。

李商隱有一首詩,不過是蟬,可搜: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詩詞中“寒蟬”的意象是什么?~

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訂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秋天〕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寒蟬鳴泣之時 每篇章的開頭的詩句

你所能看到的 只是虛偽的居所

在那能看到的 只是空虛的眼神

我所能看到的 只是重演的悲劇

請不要畏懼 明日的彼方

請不要傷害 你的心靈

請不要道歉 昨日的一切

希望你能凝視 真正的自我

希望你能原諒 無常的你

希望你能理解 另一個我

想見到的 是黑暗中的形狀

想聽到的 是遲疑的腳步聲

想知道的 是真正的居所

正在顫抖的 是你的心靈

正在靠近的 是黑暗之影

正在凍結的 是虛偽的我

無法終結的 后悔

無法致歉的 故事

銘刻在那的是另一個我

已經忘卻的是 你的那份溫柔

不斷重復的是 悲傷的腳步聲

邀你進門的是 記憶的小碎片

無法全部拯救的 是一行淚水

無法完全阻止的 是向絕望的吶喊

將來拜訪的是 仇恨的連鎖

所尋求的 是往昔所擁有的安睡

所聽到的 是充斥著惡意的雨聲

所流入的 是通向黑暗的門扉

誘惑的是 后悔的腳步聲

追趕的是 疑惑的眼神

彷徨的是 另一個自己

腳步聲 是由過去而來的細語

所看見的 是迷霧之中的真實

所聽到的 是給予你的寬恕

來訪的 是黃昏的光輝

闖入的 是時光的黑暗

邂逅的 是過去與未來的間隙

所追求的 是不變的容貌

所尋找的 是陽光的退路

被給予的 是如舊的悲傷

邂逅的是 指向溫柔的代價

墜落的是 通向悲傷的迷宮

焦慮的是 走向憎恨的思緒

所失去的 是平日的歸路

無法守護的 是與你的約定

無法消去的 是我的回憶

被消去的 是記憶的芳香

所看到的 是仇恨的傷痕

所響起的 是過去的足音

所追求的 是僅有的安穩

所見到的 是仇恨的回廊

所墜落的 是黑暗的彼方

所碰觸的 是搖曳的面容

所響徹的 是悲傷的回音

所散發的 是燒毀的回憶

所路過的 是往常的歧路

所馳騁的 是黑暗的拐角

所到達的 是破減的深穴

被捕獲的 是過去而來的殘象

所邀約的 是未來而來的虛像

在那里的 是另一個玩笑

所貫穿的 是幸福的回憶

所立下的 是與朋友的誓言

所拯救的 是片刻的猶豫

所馳騁的 是平日的歸路

所蠢動的 是不幸的通知

被打開的 是欺騙的剪報

滲出的血 是過去的記憶

察覺到的 是罪孽的深重

在那里的 是終結的未來

所誤入的 是回憶的教室

所響起的 是通向絕望的計時器

所到達的 是起始的終結

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

哪位有中國古典詩詞中寫"秋蟬""寒蟬"的句子?

(1)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莊“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3)古人誤卻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征,并詠之頌之,或借此來寄托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應該提到的當然是被稱為唐代詠蟬詩之“三絕”:

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在獄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蟬》

三首詩都是唐代借詠蟬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異,各臻其妙。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對此之評論可謂一語中的:“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借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

柳永在寒蟬驟雨后的都門外,吟詠過婉約派詩詞最為經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盡顯 30分

今天,日出何處?東邊出,天光盡現。今晚,星何明亮,皎亮現,風云吹動!

標簽:作文經典 上一篇:押韻的畢業成語 押韻的畢業贈言 下一篇:打電話賣房子的臺詞 賣房子的女人日劇臺詞

請寫出兩句跟蟬有關的詩句

1. 寫兩句關于蟬的詩句

寫兩句關于蟬的詩句 1. 寫蟬的2句詩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齊天樂·蟬 王沂孫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余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漫想熏風,柳絲千萬縷。

齊天樂·蟬 仇遠

夕陽門巷荒城曲,清音早鳴秋樹。薄剪綃衣,涼生鬢影,獨飲天邊風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殘聲,驀然飛過別枝去。

齊宮往事謾省,行人猶與說,當時齊女。雨歇空山,月籠古柳,仿佛舊曾聽處。離情正苦。甚懶拂冰箋,倦拈琴譜。滿地霜紅,淺莎尋蛻羽。

齊天樂·蟬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聞還歇。故苑愁深,危弦調苦,前夢蛻痕枯葉。傷情念別。是幾度斜陽,幾回殘月。轉眼西風,一襟幽恨向誰說。

輕鬟猶記動影,翠蛾應妒我,雙鬢如雪。枝冷頻移,葉疏猶抱,孤負好秋時節。凄凄切切。漸迤邐黃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煙聲更咽。

【現代人詠蟬詩句】

《秋蟬》

裊裊迎來二月天,阡上農夫說豐年。

待到清秋白露日,又是秋風送秋蟬。

這些都是寫蟬的詩詞,不知道你是要哪兩句?都給你列出來了,你自己找吧。

2. 關于寫蟬的一些詩詞

唐代三首詠蟬詩 一 虞世南的《蟬》,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

全詩共四句: 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托物寓意、精巧深刻的小詩。自古以來就為后人所傳誦。

前兩句寫實,首句寫出蟬的形狀與食性。“垂”,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

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次句寫蟬聲之遠傳。

著一“疏”字,把枝干挺拔的梧桐寫出,“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后兩句是全詩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

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詩中比擬既形象又傳神,達到虛與實、情與理的完美統一。 這里,使我想起兒童時代,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上面綁著用牛尾做的圈套,癡呆呆地站在樹下,望著停息在高高的樹梢上的蟬,想捉又捉不到,只好看著它得意地鳴叫的境界。

至今我仍能想象到它震動耳鼓的鳴聲。 兒時只知道貪玩,不知道能引申出這樣一番道理:蟬的鳴叫傳出去很遠很遠,不是由于借助秋風的力量,而是因為自身的努力,站到了高挺潔拔的樹上的緣故。

一個人的聲名遠播,要憑自己的品德和才學,不是靠權勢地位所能達到的。 這個世界很奇怪,立身自好,品格高潔,有獨立人格的人,不會為揚名去巴結權勢,結果他們聲望很高,相反,道德低下,腹中空空的草包,即使攀附上某種勢力,也不會名聲高遠。

歷史上不乏昏庸無能之輩,僅憑關系憑繼承憑鉆營,就享受到塵世的榮華富貴,但他們永遠得不到崇高的聲名。 幾千年的文明進化,幾千年的美好憧憬,促進人類智慧發展到能上天攬月下洋捉鱉的水準,多少次劃時代的進步,使許多古老的東西漸漸絕跡,作戰時再看不到血跡斑斑的矛和盾,生活中早就不用笨重的石塊和青銅。

然而有一個現象卻發人深思,就是人類的精神領域里,不些東西似乎隔千年而依然如故。庸俗、卑劣、自私等丑陋的行徑,依然司空見慣,憑借秋風以揚名,攀附權貴以出頭的,歷來不斷,所以古人的詩文仍能引起今人思想上的共鳴。

人們常用“文如其人”來評價一個人的道德文章。虞世南的文就像他的人一樣,時人稱贊他的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

詩人筆下的“蟬”,就是他自我意識的表露。 二 同是唐代詩人,同樣作詠蟬詩的,還有初唐文壇四杰之一的駱賓王。

他的《詠蟬》詩是: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政見不合,觸怒了武則天,遭到誣陷,以莫須有的貪贓罪名下獄。

這首詩是他在獄中聽蟬鳴有感而作。全詩雖寫蟬聲,卻處處浸透著一種低沉、壓抑的情緒。

詩一開始即點出秋蟬高唱,觸耳驚心。接下來就點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

這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 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用“不堪”和“來對”構成流水對,把物我聯系在一起。

詩人幾次諷諫武則天,以至下獄。大好的青春,經歷了政治上的種種折磨已經消逝,頭上增添了星星白發。

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鬢烏云,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同時更因此回想到自己的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就在這十個字中,詩人運用比興的方法,把這份凄側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接下來五六兩句,純用“比”體。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

“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蟬如此,我亦如此,物我在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詠物詩寫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遙深”。 第七句仍用比體。

秋蟬高居樹上,餐風飲露,有誰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呢?這句詩人自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哪一個來替詩人雪冤呢?“卿須憐我我憐卿”,只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末句用問句的方式,蟬與詩人又渾然一體了。

全詩從客觀到主觀,層層深入地狀物抒情,情緒由靜靜的沉思而發展到不可抑制的吶喊。痛而不悲,失望而不消極,在古人寫自己不如意的詩作中,屬上乘之作。

我國封建社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專制,帝王的思想方法籠罩著主觀的陰云,只聽朗朗頌詞,不聽逆耳忠言。就是士人的想法與說法和帝王君主不一致,也可以給其定罪。

所以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文字獄、言論獄,觸目驚心,屢見不鮮。落魄自持,秉性高潔,敢于直言的駱賓王,遭此劫難實屬必然。

我仿佛看。

3. 描寫蟬的詩句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 在獄詠蟬并序 駱賓王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

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

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微徽。

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馀聲之寂寞。

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 早蟬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風生先動水。 亦如早蟬聲,先入閑人耳。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 渭上村蟬聲,先聽渾相似。

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 -------------------------------------------------------------------------------- 六月三日夜聞蟬 白居易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

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不知池上月,誰撥小船行? -------------------------------------------------------------------------------- 聞新蟬贈劉二十八 白居易 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

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 白發生頭速,青云入手遲。

無過一杯酒,相勸數開眉。 -------------------------------------------------------------------------------- 答夢得聞蟬見寄 白居易 開緘思浩然,獨詠晚風前。

人貌非前日,蟬聲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聽罷無他計,相思又一篇。 -------------------------------------------------------------------------------- 風蟬 趙嘏 風蟬旦夕鳴,伴夜送秋聲。

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噪軒高樹合,驚枕暮山橫。

聽處無人見,塵埃滿甑生。 -------------------------------------------------------------------------------- 聽蟬 趙嘏 噪蟬聲亂日初曛,弦管樓中永不聞。

爭奈愁人數莖發,故園秋隔五湖云。 含鳳蟬 盧照鄰 高情臨爽月。

急響送秋風。 獨有危冠意,還將衰鬢同。

-------------------------------------------------------------------------------- 聞蟬 杜牧 火云初似滅,曉角欲微清。 故國行千里,新蟬忽數聲。

時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 不敢頻傾耳,唯憂白發生。

-------------------------------------------------------------------------------- 賦得弱柳鳴秋蟬 李世民 散影玉階柳,含翠隱鳴蟬。微形藏葉里,亂響出風前。

-------------------------------------------------------------------------------- 晚夏聞蟬寄廣文(一作郎士元詩) 李端 昨日鶯囀聲,今朝蟬忽鳴。朱顏向華發,定是幾年程。

故國白云遠,閑居青草生。因垂數行淚,書報十年兄。

-------------------------------------------------------------------------------- 詠蟬 李百藥 清心自飲露,哀響乍吟風。未上華冠側,先驚翳葉中。

-------------------------------------------------------------------------------- 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 張九齡 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吹。幸入連宵聽,應緣飲露知。

思深秋欲近,聲靜夜相宜。不是黃金飾,清香徒爾為。

--------------------------------------------------------------------------------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 駱賓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暫安。隱榆非諫楚,噪柳異悲潘。

分形妝薄鬢,鏤影飾危冠。自憐疏影斷,寒林夕吹寒。

-------------------------------------------------------------------------------- 始聞夏蟬 韋應物 徂夏暑未晏,蟬鳴景已曛。一聽知何處,高樹但侵云。

響悲遇衰齒,節謝屬離群。還憶郊園日,得向澗中聞。

-------------------------------------------------------------------------------- 送永壽王贊府徑歸縣(得蟬字) 岑參 當官接閑暇,暫得歸林泉。百里路不宿,兩鄉山復連。

夜深露濕簟,月出風驚蟬。且盡主人酒,為君從醉眠。

這些應該差不多吧……。

4. 關于幾首寫蟬的詩

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

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

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

“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

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

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

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云:“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

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駱賓王《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首詩作于高宗儀鳳三年(678)。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后,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詩一開始即點出秋蟬高唱,觸耳驚心。

接下來就點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用“不堪”和“來對”構成流水對,把物我聯系在一起。

詩人幾次諷諫武則天,以至下獄。大好的青春,經歷了政治上的種種折磨已經消逝,頭上增添了星星白發。

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鬢烏玄,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同時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就在這十個字中,詩人運用比興的方法,把這份凄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同時,白頭吟又是樂府曲名。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愛情不專后,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

其詩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見《西京雜記》)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典故,進一步比喻執政者辜負了詩人對國家一片忠愛之忱。

“白頭吟”三字于此起了雙關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層。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這一類明點的字眼一個不用,意在言外,充分顯示了詩的含蓄之美。

接下來五六兩句,純用“比”體。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

“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蟬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詠物詩寫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遙深”。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雖在將近結束之時,還是力有余勁。

第七句再接再厲,仍用比體。秋蟬高居樹上,餐風飲露,有誰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呢?這句詩人自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

然而正如戰國時楚屈原《離騷》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那一個來替詩人雪冤呢?“卿須憐我我憐卿”,只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

末句用問句的方式,蟬與詩人又渾然一體了。 這首詩作于患難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于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及物,達到了。

有關蟬的詩句 關于蟬的古詩有哪些

1、《蟬》唐代:虞世南

原文: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白話文釋義: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2、《在獄詠蟬》唐代:駱賓王

原文: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白話文釋義:深秋季節西墻外寒蟬不停地鳴唱,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獨自吟誦白頭吟這么哀怨的詩行。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多么炎涼,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無人知道我像秋蟬般的清廉高潔,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3、《蟬》唐代:李商隱

原文: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白話文釋義: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

4、《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宋代:晏殊

原文: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白話文釋義:傍晚夕陽斜照,微風吹過湖面,蟬鳴不歇。夜晚降臨,顆顆清露點綴在紅蓮之上,煞是可愛。停留片刻后騎馬趕赴即將開始的酒宴。離別之酒請不要推辭,讓我們開懷暢飲。入朝為官就像靠近玉爐中的熏香讓人心中歡暢,只是至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歡聚一堂。

5、《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唐代:毛文錫

原文: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水茫茫。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長。

白話文釋義:斜陽落日送走最后一聲蟬鳴,瀟湘江面高懸起銀色的明月,黃陵廟邊的江水卷起陣陣濤聲。楚山的紅樹籠罩在茫茫煙雨里,煙雨隔斷了高唐臺下的迷夢。江水搖碎岸邊漁船的燈影,遠處白蘋飄散著濃濃的香風。濤聲仿佛湘妃在彈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紅的瑟弦凄切的悲鳴,久久地迥蕩在藍天白云中。

關于寒蟬的詩句古詩詞

1. 關于寒蟬的詩句

關于寒蟬的詩句 1. 關于寒蟬的詩句有哪些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宋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2、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魏晉 曹植《贈白馬王彪》

3、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踟躕感節物,我行永已久。——魏晉 陸機《擬明月何皎皎》

4、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葉落閑階,月透簾櫳遠夢回。——唐 馮延巳《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

5、記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宋 吳文英《霜葉飛 重九》

6、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元 盧摯《沉醉東風·題紅葉清流御溝》

7、抱葉寒蟬靜,歸來獨鳥遲。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唐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8、誅茅卜居總為此,五月仿佛聞寒蟬。東南飄風動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氣。——唐 杜甫《楠樹為風雨所拔嘆》

9、無機絡秋緯,如管奏寒蟬。乃眷情何極,宸襟豫有旃。——唐 許敬宗《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10、穆陵關上秋云起,安陸城邊遠行子。薄暮寒蟬三兩聲,回頭故鄉千萬里。——唐 郎士元《送別》

2. 有關寒蟬的詩句

唐代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寒蟬鳴我側

唐代馮延巳《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

宋朝趙彥瑞《點絳唇》: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宋朝晏幾道《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唐代郎士元《送別》:薄暮寒蟬三兩聲,回頭故鄉千萬里。

宋朝敖陶孫《夜坐》:來雁無消息,寒蟬久寂寥。

3. 含有寒蟬的詩句

1、寒蟬凄切宋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2、寒蟬鳴我側魏晉曹植 《贈白馬王彪》3、寒蟬鳴高柳魏晉陸機 《擬明月何皎皎》4、寒蟬欲報三秋候唐馮延巳 《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5、日日寒蟬夜夜砧宋晏幾道 《采桑子·前歡幾處笙歌地》6、彩扇咽、寒蟬倦夢宋吳文英 《霜葉飛 重九》7、衰柳寒蟬一片愁元盧摯 《沉醉東風·題紅葉清流御溝》8、聞之似寒蟬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9、寒蟬始悲鳴唐白居易 《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 時夢得》10、抱葉寒蟬靜唐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11、五月仿佛聞寒蟬唐杜甫 《楠樹為風雨所拔嘆》12、如管奏寒蟬唐許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應制》13、古木寒蟬滿四鄰唐劉長卿 《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14、逆旅悲寒蟬唐岑參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15、寒蟬碧樹秋唐杜甫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16、薄暮寒蟬三兩聲唐郎士元 《送別》17、初聽寒蟬凄切宋朱敦儒 《念奴嬌·晚涼可愛》18、柳外寒蟬懶宋洪適 《生查子》19、或者寒蟬自比宋魏了翁 《水調歌頭·宇宙一大物》20、落葉寒蟬悲宋葛長庚 《菊花新·忽水遠天長》21、聽得寒蟬聲斷續宋葛長庚 《酹江月/念奴嬌》22、寒蟬晚、正傷行客宋無名氏 《雨中花慢·宴闕倚欄郊外》23、疏磬寒蟬樹幾重唐許渾 《長慶寺遇常州阮秀才》24、竹上寒蟬盡散時唐方干 《聽段處士彈琴》25、寒蟬計會一時鳴唐方干 《李戶曹小妓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26、白露寒蟬急唐韋莊 《閨月》27、但老樹寒蟬元張可久 《木蘭花慢 維揚懷古》28、寒蟬停哀響宋黃庭堅 《送吳彥歸番陽》29、默默同寒蟬宋文天祥 《高沙道中》30、寒蟬遂不號宋陳與義 《連雨書事》31、噰寒蟬鳴魏晉陸機 《擬明月皎夜光詩》32、冽冽寒蟬吟魏晉徐干 《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33、寒蟬久寂寥宋敖陶孫 《夜坐》34、又似寒蟬吸曉風宋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35、寫出寒蟬濕兔來宋陳杰 《和張純父霜月三首》36、勿謂寒蟬吾原學宋李昴英 《迎廣帥徐意一大參五首》37、忍作寒蟬儔宋劉黻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38、滿樹寒蟬噪不休宋釋法泰 《頌古四十四首》39、寒蟬初宋楊冠卿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40、寒蟬泣露曳秋聲明朱權 《宮詞》。

4. 含有“寒蟬”的詩句有哪些

1.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譯文: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

2.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魏晉】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

譯文:秋風激發微薄的涼意,寒蟬在我的身側哀鳴。

3. 記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宋】吳文英《霜葉飛·重九》

譯文:如今只有寒蟬嗚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愛妾又去了何地?

4.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元】盧摯《沉醉東風·重九》

譯文:衰敗的楊柳,寒秋的鳴蟬,天地間一片哀愁,這時節,有誰肯送酒來和我一起解憂?

5. 久雨寒蟬少,空山落葉深。——【宋】秘演《山中》

譯文:長久的雨期寒蟬變少了,空山里堆滿了落葉。

5. 描寫寒蟬的詩句以及作者出處

唐代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寒蟬鳴我側

唐代馮延巳《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

宋朝趙彥瑞《點絳唇》: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宋朝晏幾道《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唐代郎士元《送別》:薄暮寒蟬三兩聲,回頭故鄉千萬里。

宋朝敖陶孫《夜坐》:來雁無消息,寒蟬久寂寥。

6. 含有“寒蟬”的詩句有哪些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譯文: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

——【魏晉】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 譯文:秋風激發微薄的涼意,寒蟬在我的身側哀鳴。記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

——【宋】吳文英《霜葉飛·重九》 譯文:如今只有寒蟬嗚咽,她的彩扇又在哪里?我的愛妾又去了何地?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元】盧摯《沉醉東風·重九》 譯文:衰敗的楊柳,寒秋的鳴蟬,天地間一片哀愁,這時節,有誰肯送酒來和我一起解憂?久雨寒蟬少,空山落葉深。——【宋】秘演《山中》 譯文:長久的雨期寒蟬變少了,空山里堆滿了落葉。

7. 詩詞中“寒蟬”的意象是什么

1.高貴的象征

玉蟬常被用作裝飾品和皇冠。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蟬不染,不吃雜物,只喝露水為生。古人認為蟬是以吃喝為生的,所以他們把蟬視為高貴的象征,高唱贊歌,或用蟬來寄托理想和抱負,或比喻自己坎坷不幸的生活。

2.不朽

蟬在中國古代也象征著復活和永生。這種象征意義主要來自其生命周期。先是幼蟲,然后是地上的蟬蛹,最后是飛蟲。所以古人認為,蟬的一生是一個又一個,沒有死過。在周朝晚期至漢代的墓葬中,人們總是把一只玉蟬放進死者的口中,以求得庇護和永生。

3.精神不朽

蟬可以生活在地球上,并從地球上出現。從漢代開始,蟬的出現就被用來比喻人類的重生。如果把玉蟬放在死者口中,成語叫“蟬形含玉”,它體現了神仙的不朽和生命的復活。身上戴著蟬,顯出高貴。因此,玉蟬不僅是活人的裝飾品,也是死人的安葬品。

4.學術卓越

由于歷史文化的傳承,人們仍然喜愛玉蟬首飾,并賦予更多的含義,如連續獲得第一名、出擊等。現在有一種說法,玉蟬可以使人在學習的同時思維敏捷,可以激勵人努力學習。所以穿上它對讀者和孩子都很好。我希望孩子們能努力讀書,學校排名第一。

5.合并財富

蟬,古稱金蟬,有“錢”的諧音,寓意財源滾滾。蟬和“纏結”有“金錢”和“纏結”的諧音。它們還具有“金錢糾葛”的含義。因此,許多商人更喜歡他們。

擴展資料:

《寒蟬賦》詩的意思:含著大自然的氣息,飲著露水,那么它是清高的。不享受稻子小米等谷物,那么它是廉潔的。居住下來卻不需要巢穴,那么它是節儉的。季節氣候雖然變化,但它只是堅守平常心,是它有誠信的表現。

《寒蟬賦》是當代古文名家楊威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以下特點:

8. 有關蟬的詩句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莊“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2678.html

分享給朋友:

“關于寒蟬的詩句有哪些,描寫寒蟬的詩句有哪些” 的相關文章

寫山的詞有哪些(寫山的詞語有哪些寫出帶有哪些)

寫山的詞有哪些(寫山的詞語有哪些寫出帶有哪些)

描寫山的詞語 好詞:突兀、聳峙、蒼翠、陡峭、險峻、幽深、巍峨、偉岸、峰巒、蒼茫、點綴、繁忙、嶙峋、高峻、峭立、矗立、聳立、峰巒疊嶂、挺拔險峻、崇山峻嶺、山重水復、高峻突兀、山高水闊、山脈綿延、荒山野嶺、高聳入云、山花爛漫、連綿起伏、群山巍峨、山河壯麗、千山萬壑、巋然聳立、青山綠水、冰封雪嶺、群山環抱...

帶mei花的詩句有哪些(帶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帶mei花的詩句有哪些(帶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含有梅花的詩句 含有梅花的詩句有:1、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翻譯:傲雪的寒梅已盡,春風染綠了楊柳。2、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何遜《詠早梅/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翻譯: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風寒,在零霜下雪的時候,它就在路邊開放了。3、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蘇軾《西...

王維春雨的詩句有哪些(白居易關于春雨的詩)

王維春雨的詩句有哪些(白居易關于春雨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維春雨的詩句有哪些,以及白居易關于春雨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維描寫春雨的詩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注釋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

樂府詩集是哪個朝代的(樂府詩集是哪個朝代的一首)

樂府詩集是哪個朝代的(樂府詩集是哪個朝代的一首)

今天給各位分享樂府詩集是哪個朝代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樂府詩集是哪個朝代的一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樂府詩是什么時候出行并盛行的 樂府詩是漢代出行并盛行的。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

黃宗曦哪個朝代(黃宗羲哪個朝代的人物)

黃宗曦哪個朝代(黃宗羲哪個朝代的人物)

很多朋友對于黃宗曦哪個朝代和黃宗羲哪個朝代的人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開網約車真得知道黃宗羲是哪個朝代的嗎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漢...

寫山描寫美景的詞語有哪些(美景的詞語寫山的有什么)

寫山描寫美景的詞語有哪些(美景的詞語寫山的有什么)

很多朋友對于寫山描寫美景的詞語有哪些和美景的詞語寫山的有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形容山水風景優美的詞語 形容山水風景優美的詞語有:水光山色、山清水秀、層巒聳翠、重巒疊嶂、青山綠水、山水如畫、郁郁蒼蒼、繁花似錦、春寒料峭、草長鶯飛1、草長鶯飛:讀音...

草色遙看近卻無屬于哪個季節(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的是什么季節)

草色遙看近卻無屬于哪個季節(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的是什么季節)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草色遙看近卻無屬于哪個季節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的是什么季節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什么季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春季。首句點出初春小雨 ,...

含有遠的詩句有哪些(含有遠近的詩句)

含有遠的詩句有哪些(含有遠近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含有遠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含有遠近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含有遠字的詩句 答:小學課文常見的帶有遠字的詩句有1、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秋黃的詞語有哪些(秋天金黃的詞語)

秋黃的詞語有哪些(秋天金黃的詞語)

很多朋友對于秋黃的詞語有哪些和秋天金黃的詞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形容秋天黃色的成語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飛 秋高氣爽 山河壯美 五谷豐登 瓜果飄香 秋收冬藏 一葉知秋層林盡染 一叢金黃 一叢火紅 秋意深濃 秋色宜人 秋蘭飄香 秋雨綿綿 秋風蕭瑟 春蘭...

今夕不知何夕是哪個節日(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意思)

今夕不知何夕是哪個節日(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今夕不知何夕是哪個節日,以及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秋節詩句背景 中秋節的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宋代蘇軾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