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關于中秋節的詩句有哪些,白居易寫的關于中秋節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白居易關于中秋節的詩句有哪些,以及白居易寫的關于中秋節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 有哪些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
1、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3、中秋
唐代:劉得仁
塵里兼塵外,咸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長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盡,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悵又西傾。
4、中秋對月
唐代: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5、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代: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6、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7、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8、木蘭花慢
宋·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有關中秋節的古詩【11首】
中秋節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個與家人團圓的日子,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賞月,對于中秋節的古詩,大家還記得多少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2021有關中秋節的古詩【11首】,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 ↓ ↓ 更多關于 “ 中秋節 ” 內容推薦 ↓ ↓
★ 小學生中秋節古詩 ★
★ 中秋節古詩四句簡單 ★
★ 中秋節的詩句古詩詞 ★
★ 中秋節的時間和習俗 ★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
中秋節的古詩(一)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秋節的古詩(二)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中秋節的古詩(三)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中秋節的古詩(四)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中秋節的古詩(五)
《月夜思鄉》(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中秋節的古詩(六)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節的古詩(七)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唐白居易)
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閑皆道是東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兩顆珠。
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
誠知亦有來年會,保得晴明強健無。
中秋節的古詩(八)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中秋節的古詩(八)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節的古詩(十)
《和皇甫郎中秋曉同登天宮閣言懷六韻》(唐白居易)
碧天忽已高,白日猶未短。
玲瓏曉樓閣,清脆秋絲管。
張翰一杯酣,嵇康終日懶。
塵中足憂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遺,冥鴻羈紲斷。
逍遙二三子,永愿為閑伴。
中秋節的古詩(十一)
《舟次中秋》
明·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有關中秋節的古詩相關 文章 :
★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10首
★ 有哪些關于中秋節的古詩
★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
★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詞
★ 有關于中秋節的詩
★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大全
★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大全10篇
★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
★ 關于中秋的古詩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白居易的中秋月古詩鑒賞賞析
《中秋月》 唐 · 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譯文
看到萬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見月便心猿意馬、展開想象的翅膀。假如馳騁想象,便會平空生出許多愁恨,這許多愁恨幾乎遍繞天涯。
誰在隴上之外長久地駐守邊塞,在哪個庭院之前,就要迎來同親人的分離。
被人拋棄的姬妾,在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異國的老將軍,登上樓臺遠望自己的家鄉。
圓月照著多少人懷著離愁別恨。傷心到了極點地過中秋,明亮的圓月是絕對不會知道的。
賞析如下
這首題為“中秋月”的七律,從團圓節想到許多不能團圓的人,同情他們的不幸,分擔他們的悲傷,表現了詩人“兼濟天下”的宏大愿望。首聯詩人便以過來人的姿態,給人們潑點冷水,告誡人們,在中秋節來臨的時候,不要面對明亮的圓月胡思亂想,團圓啦,歡聚啦,該盡情樂一樂啦,這樣會生出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甚至愁恨來。由此開頭,不難看出,詩人的這首寫中秋的詩,不是寫團圓歡慶的,而是一反常態,另辟蹊徑,專寫失意不愉快的。頷聯詩人在這里舉了兩個中秋時失意的事例:一個是在邊塞之外防守邊塞的離人,他們長期戍守邊疆,難得與家人在一起,不要說中秋時節不能歡聚,就是幾年甚至幾十年也不一定能跟家人歡聚一次,這是久別的事例;另一個是新別離的事例。這些事例都有典型意義,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也就是具有普遍性。詩人并不就此擱筆,再舉些失意的特殊事例。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
?pwd=4k23 提取碼: 4k23
?
白居易中秋詩詞
白居易中秋詩詞如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憶往夕,八月十五月正圓。攜家人賞月,在曲江池畔的杏園邊。看今朝,又是團圓夜,我卻背井離鄉,來到湓水驛館前。抬眼望西北,家鄉看不見。身在東南邊,一年又一年。昨夜秋風起,天氣已轉寒,卻無一人理會我暖寒。只有今晚的月光,清輝依舊如從前。
詩中最出名的是第五句和第六句,以“西北”對“東南”,以“望鄉”對“明月”,對仗工整,而且用詞精當,輕輕松松就勾起了游子思鄉的情節。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一部非常著名的日本電影,就叫做《望鄉》。故事講述二戰之后,日本婦女被販賣到南洋,許多人客死異鄉的悲慘往事。
白居易是中唐最杰出的詩人之一,他外號詩魔,一生創作詩篇三千余首。倡導“新樂府運動”,創作出來的詩歌,連不識字的老婦也能看明白。
唐憲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46歲的白居易被貶官至江州。八月中秋節,他在任所寫下了一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這首詩用詞平易淺近,詩歌的內容,在他眾多的名作里,也不算特別出彩,但是卻代表了他一時之心聲。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