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有哪些詩歌(王昌齡代表詩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昌齡有哪些詩歌,以及王昌齡代表詩歌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昌齡名詩10首
1、最激昂的邊塞詩:《出塞》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此詩開門見山,氣象非凡。從秦代到漢代,無數(shù)出征的將士出征卻不能歸來,其中的悲劇不言而喻。
2、最堅定的自白詩:《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作于天寶元年(724年),王昌齡為江寧縣丞,他仍是一個貶官。
好友辛漸北上洛陽,王昌齡與他相聚后,寫作此詩。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一句堅定的自白,他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可見其堅持。
雖然被貶謫在外,在凄寒孤寂中,我依然堅守一顆純粹之心。
只要你能堅守住本心,始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做什么,那就不會迷失自己。
3、最慷慨的邊塞詩:《從軍行七首·其四》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盛唐時代,國力強盛,人人都渴望建功立業(yè),有所作為。
在這樣的情緒下,王昌齡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
通過對塞外遼闊的戰(zhàn)場景象和激烈征戰(zhàn)生活的描寫,抒發(fā)了誓死報國的壯烈情懷。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斗志昂揚,慷慨澎湃,讀來,讓人熱血沸騰,激勵無數(shù)人為了國家而征戰(zhàn)沙場的昂揚精神。
有必勝的決心,有明確的目標,有不懈的堅持和恒定的努力,才有最終的勝利。
4、最纖媚靈動的唐詩:《采蓮曲》
《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天寶七載(748年),王昌齡被貶到龍標。在東溪的荷池,見當?shù)厍蹰L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采蓮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蓮曲》。
采蓮的主角當然是采蓮女,可是,王昌齡卻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置于荷花叢中,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艷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
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
最美的夸贊是,你藏在花中,我分不清你和花誰更美。
5、最達觀的友情詩:《送柴侍御》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江淹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離別,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情,歷代以來,關(guān)于離別的悲傷之作,我們讀過太多。
可是,王昌齡卻不一樣,這一天,他送別友人,卻沒有悲傷:
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即使你走得再遠,我們依然能共對同一輪明月,又怎么說我們隔得遠呢?
以前總是在離別時想起這句詩,現(xiàn)在再念起卻有了別樣的力量。
6、最柔情百轉(zhuǎn)的唐詩:《閨怨》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作為邊塞詩人,王昌齡懂邊塞的將士,也懂思念將士的思婦。
一個明媚的春日,一個閨中少婦精心妝扮之后,登上高樓。
忽然,也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又惆悵起來。悔不該叫丈夫去邊疆從軍,建功封侯。
本是開心登樓賞景,卻反惹得一腔幽怨。王昌齡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fā)生微妙變化的剎那,轉(zhuǎn)折突然又在情理之中,令人回味無窮,眼前這大好春光卻無人與她共賞,終于明白:世俗榮華不如朝夕相愛。
7、最壯闊的反戰(zhàn)詩:《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fēng)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這是一首反戰(zhàn)詩,通過追憶開元二年(714)唐將薛訥大破吐蕃的故事,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悲烈殘酷,流露出詩人強烈的反戰(zhàn)思想。
詩的后四句追溯以往長城發(fā)生的戰(zhàn)事,展現(xiàn)了戰(zhàn)后的慘烈景象。
長城在古代是軍事要地,頻發(fā)戰(zhàn)爭,軍兵誓死保衛(wèi)。古往今來,長城內(nèi)外荒草叢生,列列白骨在滾滾黃沙中依然清晰可見。
壯闊的邊塞景色里,藏著詩人對戰(zhàn)爭的厭倦和對人民的同情,古往今來,衰亡與興盛,背后都是累累白骨。
8、最絕妙的宮怨詩:《長信怨》
《長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這是一首宮怨詩,抒發(fā)了失寵宮妃的苦悶和幽怨。
天亮了,女子拿起掃帚打掃金殿上的塵埃,百無聊賴時,她手拿團扇,兀自徘徊。抬頭間她看到寒鴉從昭陽殿飛來,油然而生羨慕之情。
想那寒鴉還可以帶著昭陽殿的日影而來,而自己縱然擁有美麗的容顏,卻不能去昭陽殿見一見皇帝。
美貌的宮妃羨慕那丑陋的烏鴉,如此巧妙的設(shè)計,可見宮妃極致的孤獨與凄清,一個人缺少什么,才會去羨慕什么。所以發(fā)現(xiàn)自己有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和羨慕的人并不是件壞事。這些東西才會告訴你為什么要努力。
9、最靜美的詩:《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fēng)吹蘭杜。
這是一首觀月懷友的古體詩。
詩人與堂弟高臥南齋時,月亮剛剛出來。漸漸地升高之后,清輝遍灑水上、樹木上,傾瀉在窗戶上。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這兩句寫月光很有特色,尤其是一個“澹”字、一個“演漾”,逼真地說出了月光照地時人對月光的感覺。
望月不僅是美的,其中更蘊含著人生的思考:亙古以來,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可是人呢?人也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人都看著月亮。月光依然,而人生不常啊。
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歲月的確殘忍,但也溫柔,它拿走一些東西,也會給予一些補償。
10、最幽怨的宮怨詩:《春宮曲》
《春宮曲》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這首地描述了衛(wèi)子夫受到漢武帝寵幸的過程。
昨夜的春風(fēng)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未央宮前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平陽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寵幸,見簾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錦袍賜給她。
詩人明寫衛(wèi)子夫的受寵,其實暗抒舊人失寵的怨恨。有人受寵,也就有人失寵,受寵的人有多風(fēng)光,失寵的人,就有多失意。
這種似此實彼、言近旨遠的藝術(shù)手法,正體現(xiàn)出王昌齡七絕詩“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不盡”的特色。
人生,就是一場演出,每個人都是命運的主角。相同的舞臺,不同的命運。從繁華到落幕,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不同。
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王昌齡的詩總結(jié):
1、《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閨怨》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5、《春宮曲》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7、《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興》
日暮西北堂,涼風(fēng)洗修木。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苔草延古意,視聽轉(zhuǎn)幽獨。或問余所營,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11、《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鄂渚輕帆須早發(fā),江邊明月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15、《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16、《送劉慎虛歸取宏詞解》
太清聞海鶴,游子引鄉(xiāng)眄。聲隨羽儀遠。勢與歸云便。青桂春再榮,白云暮來變。遷飛在禮儀,豈復(fù)淚如霰。
17、《送歐陽會稽之任》
懷祿貴心賞,東流山水長。官移會稽郡,地邇上虞鄉(xiāng)。緩帶屏紛雜,漁舟臨訟堂。逶迤回溪趣,猿嘯飛鳥行。
18、《送裴圖南》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guī)兹哲镙切隆B篱|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19、《送人歸江夏》
寒江綠水楚云深,莫道離憂遷遠心。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20、《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桂林寒色在,苦節(jié)知所效。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詩歌形式
1、五古之嚴
王昌齡的五古,基本上都寫得嚴正肅然,高古勁健,頗有風(fēng)骨。在他有生之時,就正是以這樣的詩歌風(fēng)格馳譽于盛唐詩壇。
王昌齡的五言古詩中也卻不難看出:特點鮮明、風(fēng)格多樣,呈現(xiàn)出不同的美學(xué)風(fēng)貌:其一,勁健奔放,雄渾豪邁。其二,清麗幽秀,超逸曠放。胡應(yīng)麟《詩藪》曾將唐初至盛唐的五古發(fā)展劃分為兩大流派,即所謂“古雅之源”和“清澹之派”,并把王昌齡等歸入前者。其三,悲愴慘惻,深沉蒼郁。雄渾豪邁的圖景漸次而為清幽超逸以致沉郁蒼涼的畫面所代替,這與王昌齡的人生經(jīng)歷、身世遭際是密切相連的。
而這深沉悲愴的風(fēng)格特點也正突出體現(xiàn)于詩人所描寫的目睹邊幕的蒼涼、黑暗和仕途的蹭蹬、坎坷的詩歌之中。其四,清新活潑,自然明朗。難能可貴的是,王昌齡雖所謂“謗議沸騰,兩竄遐荒”,因而抑郁憂傷。
但是,詩人也并未時時陷于痛苦,永遠沉于郁悶,而是不時脫略事務(wù)、擺落蒼涼,從而也創(chuàng)作出一些頗具清新自然、活潑爽朗風(fēng)格的五古詩篇。
2、七絕于美
初唐七絕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齡七十四首,幾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齡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長,寫作七絕時間也早,是唐朝詩人中較早大量寫作七絕并獲得優(yōu)異成就的“七絕圣手”,獨以七絕成為名家。
七絕因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漸地成為唐代流行的體裁,因此在七絕方面他與李白齊名。中唐、晚唐七絕數(shù)量之多,僅僅次于五律。吳喬《圍爐詩話》卷二指出:“王昌齡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zhuǎn)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后人無不宗之。”由此可見,七絕至王昌齡而體制大定,表現(xiàn)手法完全成熟,給后人以很大影響。
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塞下曲》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guān)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莫學(xué)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guān)道氣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氣候變冷,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盡是黃黃蘆草。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杰,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莫學(xué)那自恃勇武游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夸耀。
《從軍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fēng)秋。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fēng)撩起自己的戰(zhàn)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guān)山月》的調(diào)子,無奈著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從軍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guān)山月》的曲調(diào)時,總會激起邊關(guān)將士久別懷鄉(xiāng)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xiāng)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云霧,遮暗了整個祁連山,遠遠地可以望見玉門關(guān)那座孤城。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斗磨穿了戰(zhàn)士們身上的鎧甲,不將敵人打敗絕不回還。
《從軍行七首·其五》
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塞北沙漠中大風(fēng)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zhàn)報后迅速出擊。先頭部隊已經(jīng)于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zhàn),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xiàn)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消息。
《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guān),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衛(wèi)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她后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天亮就拿起掃帚打掃金殿塵埃,百無聊賴時手執(zhí)團扇且共徘徊。美麗的容顏還不如烏鴉的姿色,它還能帶著昭陽殿的日影飛來。
《芙蓉樓送辛漸·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采蓮曲二首·其二》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fēng)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春宮曲》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昨夜的春風(fēng)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未央宮前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平陽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寵幸,見簾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錦袍賜給她。
《西宮春怨》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
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西宮中的夜晚非常清靜,只有盛開在宮中庭院內(nèi)的花朵悄悄地散布著陣陣香氣。住在宮中的美人本來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門簾出外賞花,卻又因無心欣賞而作罷,只有懷著說不盡的怨恨而獨守空閨。抱著琴瑟看月亮,許多樹隱蔽著昭陽宮。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天上微月,江上孤舟,兩岸黑黝黝的楓林,流浪的樂人,把思鄉(xiāng)之愁,傾注在箏樂之中,也更加重了客人的鄉(xiāng)愁。就像是飄飄灑灑永不停止的秋雨,彌漫在山嶺之上。突然,箏弦斷了,低首望去,弦斷之處,淚水已經(jīng)濕透了衣衫。
《送魏二》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江樓上醉飲話別橘柚正飄香,江風(fēng)吹灑細雨帶給小船凄涼。想象你獨自遠在瀟湘明月下,滿懷愁緒夢里靜聽猿啼悠長。
王昌齡最著名的十首詩詞
王昌齡最著名的十首詩詞有芙蓉樓送辛漸,出塞二首.其一,從軍行七首.其四,采蓮曲,閨怨,春宮曲,塞下曲,送柴侍御,龍標野宴,太湖秋夕,這十首詩詞就是王昌齡最著名的詩詞。
王昌齡的全部作品。
王昌齡古詩一共209首:
1、《出塞》邊塞詩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從軍行》勵志詩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芙蓉樓送辛漸》送別詩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從軍行》邊塞詩
唐·王昌齡
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5、《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6、《長信怨》閨怨詩
唐·王昌齡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暫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7、《春宮怨》唐詩三百首
唐·王昌齡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8、《閨怨》閨怨詩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9、《青樓曲二首》
唐·王昌齡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10、《塞上曲》唐詩三百首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guān)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共...
11、《送柴侍御》送別詩
唐·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12、《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唐詩三百首
唐·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荏苒幾盈虛,澄澄...
13、《塞上曲》
唐·王昌齡
秋風(fēng)夜渡河,吹卻雁門桑。遙見胡地獵,鞲馬宿嚴霜。五道分兵去,孤軍...
14、《長歌行》
唐·王昌齡
曠野饒悲風(fēng),颼颼黃蒿草。系馬停白楊,誰知我懷抱。 所是同袍...
15、《古意》
唐·王昌齡
桃花四面發(fā),桃葉一枝開。欲暮黃鸝囀,傷心玉鏡臺。清箏向明月,半夜...
16、《放歌行》
唐·王昌齡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清樂動千門,皇風(fēng)...
17、《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唐·王昌齡
儒有輕王侯,脫略當事務(wù)。本家藍田下,非為漁弋故。無何困躬耕,且欲...
18、《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
唐·王昌齡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陰壁下蒼黑,煙含清江樓。 景開...
19、《代扶風(fēng)主人答》
唐·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fēng)悲日彩寒。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依然宿扶風(fēng),沽酒...
20、《雜興》
唐·王昌齡
握中銅匕首,粉銼楚山鐵。 義士頻報讎,殺人不曾缺。 可悲...
21、《秋興》
唐·王昌齡
日暮西北堂,涼風(fēng)洗修木。 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 苔草...
22、《箜篌引》
唐·王昌齡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23、《行路難·雙絲作綆系銀瓶》
唐·王昌齡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懸絲一絕不可望,似妾傾心在君掌。...
24、《從軍行》邊塞詩
唐·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zhàn),白日暗榆關(guān)。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25、《從軍行七首》山水詩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fēng)秋。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26、《采蓮曲二首》描寫荷花
唐·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27、《西宮春怨》
唐·王昌齡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28、《長信秋詞五首》描寫秋天
唐·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29、《青樓曲二首》
唐·王昌齡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30、《聽流人水調(diào)子》
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31、《送魏二》送別詩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32、《送柴侍御》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33、《春怨》
唐·王昌齡
音書杜絕白狼西,桃李無顏黃鳥啼。寒雁春深歸去盡,出門腸斷草萋萋。...
34、《送別》
唐·王昌齡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氳。醉后不能語,鄉(xiāng)山雨紛紛。...
35、《秋思》
唐·王昌齡
閼氏黃葉落,妾望自登臺。月出碧云斷,單于秋色來。胡兵沙塞合,漢使...
36、《錄自《文鏡秘府論》》
唐·王昌齡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寄歡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見譴...
37、《箜篌引》
唐·王昌齡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38、《出塞》戰(zhàn)爭詩
唐·王昌齡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39、《閨怨》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40、《詠史》
唐·王昌齡
荷畚至洛陽,杖策游北門。天下盡兵甲,豺狼滿中原。明夷方遘患,顧我...
41、《送郭司倉》友情詩
唐·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明月隨良椽,春潮夜夜深。...
42、《悲哉行》
唐·王昌齡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北上太行山,臨風(fēng)...
43、《聽彈風(fēng)入松贈楊補闕》
唐·王昌齡
商風(fēng)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寥落幽居心,颼飗...
44、《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唐·王昌齡
林色與溪古,深篁引幽翠。山尊在漁舟,棹月情已醉。始窮清源口,壑絕...
45、《秋山寄陳讜言》
唐·王昌齡
巖間寒事早,眾山木已黃。北風(fēng)何蕭蕭,茲夕露為霜。感激未能寐,中宵...
46、《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唐·王昌齡
汝山方聯(lián)延,伊水才明滅。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紛然馳夢想,不謂...
47、《酬鴻臚裴主簿雨后北樓見贈 [一作高適詩]》
唐·王昌齡
暮霞照新晴,歸云猶相逐。有懷晨昏暇,想見登眺目。問禮侍彤襜,題詩...
48、《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唐·王昌齡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
49、《別劉諝》
唐·王昌齡
天地寒更雨,蒼茫楚城陰。 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 倚仗...
50、《岳陽別李十六越賓》
唐·王昌齡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 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 杉上...
51、《留別岑參兄弟》
唐·王昌齡
江城建業(yè)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長安故人宅,秣馬...
52、《獨游》
唐·王昌齡
林臥情每閑,獨游景常晏。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手攜雙鯉魚,目送...
53、《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圣僧塔》
唐·王昌齡
真無御化來,借有乘化歸。如彼雙塔內(nèi),孰能知是非。愚也駭蒼生,圣哉...
54、《諸官游招隱寺》
唐·王昌齡
山館人已空,青蘿換風(fēng)雨。 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 鑿井...
55、《灞上閑居》
唐·王昌齡
鴻都有歸客,偃臥滋陽村。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空林網(wǎng)夕陽,寒鳥...
56、《風(fēng)涼原上作》
唐·王昌齡
陰岑宿云歸,煙霧濕松柏。風(fēng)凄日初曉,下嶺望川澤。遠山無晦明,秋水...
57、《江上聞笛》
唐·王昌齡
橫笛怨江月,扁舟何處尋。 聲長楚山外,曲繞胡關(guān)深。 相去...
58、《趙十四兄見訪》
唐·王昌齡
客來舒長簟,開閣延清風(fēng)。但有無弦琴,共君盡尊中。晚來常讀易,頃者...
59、《過華陰》
唐·王昌齡
云起太華山,云山互明滅。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羈人感幽棲,窅映...
60、《途中作》
唐·王昌齡
游人愁歲晏,早起遵王畿。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驚禽棲不定,寒獸...
61、《山行入涇州》
唐·王昌齡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徙倚望長風(fēng),滔滔...
62、《小敷谷龍?zhí)鹅糇鳌?/p>
唐·王昌齡
崖谷噴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勢相蕩,巨石皆卻立。跳波沸崢嶸,深處...
63、《段宥廳孤桐》
唐·王昌齡
鳳皇所宿處,月映孤桐寒。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虛心誰能見,直影...
64、《失題》
唐·王昌齡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搖。赤風(fēng)蕩中原,烈火無遺巢。一人計不用,萬里...
65、《贈宇文中丞 [一作暢當詩]》
唐·王昌齡
仆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量力頗及早,謝歸今即已。蕭蕭若凌虛,衿帶...
66、《觀獵》
唐·王昌齡
角鷹初下秋草稀,鐵驄拋鞚去如飛。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后橫捎意氣歸。...
67、《龍標野宴》
唐·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fēng),春酒相攜就竹叢。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68、《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王昌齡
寒雨連天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69、《盧溪別人》
唐·王昌齡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70、《失題》
唐·王昌齡
時與醉林壑,因之墮農(nóng)桑。槐煙漸含夜,樓月深蒼茫。...
71、《城旁》
唐·王昌齡
降奚能騎射,戰(zhàn)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囗囗煞單于,薄暮...
72、《寄是正字》
唐·王昌齡
正字蕓香閣,經(jīng)過宛如昨。幽人竹桑園,歸臥寂無喧。高鳥能擇木,羝羊...
73、《失題》
唐·王昌齡
主家新邸第,相國舊池臺。館是招賢辟,樓因教囗囗。軒車人已散,簫管...
74、《秋日》
唐·王昌齡
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古道無人行,秋風(fēng)動禾黍。...
75、《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貽之作》
唐·王昌齡
盛才膺命世,高價動良時。帝簡登藩翰,人和發(fā)詠思。神仙去華省,鴛鴦...
76、《送喬林》
唐·王昌齡
草綠小平津,花開一水濱。今君不得意,辜負帝鄉(xiāng)春。口不言金帛,心常...
77、《還山貽湛法師》
唐·王昌齡
幼聞無生理,常欲觀此身。 心跡罕兼遂,崎嶇多在塵。 晚途...
78、《橫吹曲辭·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79、《段宥廳孤桐》
唐·王昌齡
鳳凰所宿處,月映孤桐寒。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虛心誰能見,直影...
80、《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王昌齡
寒雨連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
81、《詠浣紗溪》
唐·王昌齡
錢塘江上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82、《答武陵太守》
唐·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83、《變行路難》
唐·王昌齡
向晚橫吹悲,風(fēng)動馬嘶合。 前驅(qū)引旗節(jié),千里陣云匝。 單于...
84、《從軍行二首》邊塞詩
唐·王昌齡
向夕臨大荒,朔風(fēng)軫歸慮。平沙萬里余,飛鳥宿何處。虜騎獵長原,翩翩...
85、《越女》
唐·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
86、《送任五之桂林》
唐·王昌齡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xiāng)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
87、《送韋十二兵曹》
唐·王昌齡
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平明趨郡府,不得展故人。故人念江湖,富貴...
88、《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一作劉慎虛詩]》
唐·王昌齡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昔為廬峰意,況與...
89、《留別武陵袁丞》
唐·王昌齡
皇恩暫遷謫,待罪逢知己。從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遺古岸,金澗...
90、《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
91、《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
唐·王昌齡
仙人騎白鹿,發(fā)短耳何長。時余采菖蒲,忽見嵩之陽。稽首求丹經(jīng),乃出...
92、《宴南亭》
唐·王昌齡
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鮮潔。楚客共閑飲,靜坐金管闋。酣竟日入山,暝來...
93、《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
唐·王昌齡
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道安風(fēng)塵外,灑掃青林中。削去府縣理,豁然...
94、《太湖秋夕》
唐·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暗覺海風(fēng)度,蕭蕭...
95、《琴》
唐·王昌齡
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意遠風(fēng)雪苦,時來...
96、《駕幸河?xùn)|》
唐·王昌齡
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開唐天業(yè)盛,入沛圣恩濃。下輦回三象,題碑...
97、《胡笳曲》
唐·王昌齡
城南虜已合,一夜幾重圍。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聽臨關(guān)月苦,清入...
98、《潞府客亭寄崔鳳童》
唐·王昌齡
蕭條郡城閉,旅館空寒煙。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新知偶相訪,斗酒...
99、《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
唐·王昌齡
白露傷草木,山風(fēng)吹夜寒。遙林夢親友,高興發(fā)云端。郭外秋聲急,城邊...
王昌齡寫過什么詩
王昌齡的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夫子”、“七絕圣手”之稱。著有《王江寧集》六卷。王昌齡詩歌代表作品:出塞、從軍行其一、從軍行其二、塞下曲、芙蓉樓送辛漸、閨怨、春宮曲、長信秋詞五首、答武陵姚太守、送郭司倉、秋興、送任五之桂林、送柴侍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長歌行、聽流人水調(diào)子、采蓮曲、西宮春怨、青樓曲二首、送魏二、浣紗女、雜興、齋心、獨游、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圣僧塔、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諸官游招隱寺、宴南亭等。精選幾首,以饗讀者。
1、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采蓮曲二首·其二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4、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5、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6、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送別詩,在唐朝的送別詩乃至全部唐詩中也是能排得上號的。
7、送魏二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