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盱眙哪些方面(泊舟盱眙讀音)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泊舟盱眙哪些方面,以及泊舟盱眙讀音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泊舟盱眙表達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反襯(對比或者襯托)夜幕降臨,人雁歸宿反襯作者客居不眠的惆悵;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歸雁下表達羈旅鄉思之情。
《泊舟盱眙》的作者究竟常建還是韋建?
常建,年代:唐,籍貫邢州(根據墓碑記載),后游歷長安(現在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字號不詳。開元十五年(727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長期過著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天寶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現存文學作品不多,其中的《題破山寺后禪院》一詩較為著名。
泊舟盱眙
[唐]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希望能幫助到你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首聯寫明地點時間。詩人行旅外出,乘舟遠行,夜晚在淮水的下游停泊;此時正好是霜降季節,天寒地冷,夕陽西照,水流清澈,漫江碧透。此句中的“次”可以理解為順序中的下游(位居次),也可以理解為停泊的場所(旅即次)。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頷聯描寫居所景色。秋天以后,白天變短,夜晚變長,因而詩人用了一個“夜久”;夜晚漲潮,潮水沖擊著江岸,不斷沖刷泥沙,因而詩人用“侵”字,非常精妙;而秋天由于天氣寒冷,地面水蒸氣蒸發少,從而能見度高,天高云淡,月亮顯得非常明亮,因而詩人用了“月近”。“久”、“侵”、“近”這三個詞用得非常妥帖,精妙傳神,凝練雋永,也看得出詩人觀察細膩,描寫精湛,詩詞功力深厚。大意是:霜降季節,夜晚變長,一波波潮水不斷沖擊著岸邊;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夜晚月亮分外明亮,顯得和城鎮非常相近。此聯對仗工整,用詞精致,意境傳神。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頸聯描寫詩人住宿地周邊環境。“平沙”指廣闊的岸邊沙灘,一望無際;“候館”指住宿的驛站。大意為:住宿的驛站靠近江岸沙灘,夜晚有大雁棲息,因而臨近大雁而眠;夜晚睡不著,一直到了雞鳴時分。
“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尾聯抒情。詩人前三句寫景,第三句中有聽雞鳴,說明了難以入睡,為什么會如此呢?于是在結句表明了緣由,那就是故鄉遠在云霄之外,長期羈旅,思鄉之情難以抑制,這是誰也難以忍受的啊!
《泊舟盱眙》是一首感情真摯的羈旅思鄉詩詞,詩人由遠及近,描繪了一幅絕美的秋色江景,夕陽西照,江水清澈,一碧萬頃,孤舟停泊;夜晚潮水沖刷著江岸,月亮分外明亮,平沙落雁,孤枕難眠,不由得思鄉之情涌上心頭。詩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意境悠遠,極具藝術感染力。
《泊舟盱眙》賞析
《泊舟盱眙》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作品賞析
客居異鄉。
注:
1:泊舟盱眙:此詩又見于韋建集。盱眙,縣名,在今江蘇。
2:泊舟睢水次,霜降夕流清:睢水,睢河。明銅活字本作淮水,是。
3: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候館,驛館。夜不寐也。
4: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羈旅,《左傳》:“羇旅之臣。” 杜預注:羇,寄;旅,客也。
整理:zhl201611
誰堪羈旅情 這首詩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泊舟盱眙》【作者】常建
【朝代】唐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泊舟盱眙》是唐代詩人常建所作詩詞之一。
本詩寫羈旅思鄉之情,聯系其他類似的詩,霜、潮、月、雁都是此類詩中典型的意象,夜潮侵岸,候館聽雞鳴說明作者思念家鄉,難以入睡。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