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萬章章句下第七節譯文及注釋
-
查閱典籍:《孟子》——「孟子·萬章章句下第七節」原文
譯文 萬章問:“冒昧地請問,不去見諸侯,是什么行為方式呢?” 孟子說:“住在城中的叫市井臣民,住在鄉下的叫草野臣民,都稱為庶人。庶人沒有什么本質內容而為臣,是不敢見諸侯的,這是一種社會行為規范?!薄 ∪f章說:“作為庶人,要他去服役,他就去服役;君主想見他,就召他,而他卻不去見,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去服役,是最佳行為方式;去見諸侯,就不是最佳行為方式。況且君主之所以想見到這個人,為的是什么呢?” 萬章說:“是因為這個人見多識廣,是因為這個人賢能?!薄 ∶献诱f:“就因為見多識廣而召見?那么天子都不召見自己的老師,何況諸侯們呢?如果是因為賢能而召見,那么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想見賢人而召他來見的。魯繆公多次見子思,說:‘以古代千乘之國互助合作的方式來對待讀書人,你覺得怎么樣?’子思很不高興地說:‘古代人是這樣說的:侍奉就是侍奉,怎么能說是互助合作呢?’子思的不高興,豈不是等于說以地位而言,你是君主,我是臣子,怎么敢與君主互助合作?論品德,那是你求教于我;怎么可以說得上互助合作?有千輛兵車的國君,想與他談互助合作都不可能,更何況是召見呢?從前齊景公田獵時,用旌旗召喚管理園林的官吏而召喚不來,就想殺掉他。‘有志之士不會忘記自己身處溝壑的處境,有勇之士不會忘記拋頭顱灑熱血?!鬃訒∧囊环N呢?取不召喚就不去的那種?!薄 ∪f章說:“冒昧地請問召喚管理園林的官吏要用什么方式呢?” 孟子說:“用皮帽子。召喚百姓用錦旗,召喚讀書人用上繪交龍并有鈴鐺的旗子,召喚大夫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用招喚大夫的方法招喚管理園林的官吏,管理園林的官吏死也是不敢去的;以招喚讀書人的方法招喚百姓,百姓怎么敢前去呢?更何況用招喚不賢能的人的方法招喚賢人呢?想要見賢能的人而不遵守一定的道路,就好比要人家進來卻緊閉著大門一樣。所謂行為方式,是路;所謂行為規范,是門。惟有君子能走這條路,能出入這扇門?!对娊洝飞险f:‘周朝所推行的道路如有基礎,其筆直就象箭桿,君子所走的這條道路,是小人所必須效法的?!薄 ∪f章說:“孔子,聞君主召喚,不等馬車駕好就先出發了,那么孔子錯了嗎?” 孟子說:“孔子當官,有官職在身,國君用召喚官的辦法召他?!?/p>
注釋1.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薄墩撜Z·顏淵》:“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列子》:“太素者,質之始也。”漢司馬遷《報任安書》:“若仆大質已虧缺矣。”本義為本質,這里用為內容之意。2.旃:(zhan沾)《谷梁傳·昭公八年》:“置旃以為轅門?!薄墩f文》:“旃,旗曲柄也。周禮曰:‘通帛為旃?!薄夺屆め尡罚骸巴ú癁殪埂Mㄒ猿嗌珵橹!边@里用為赤色的曲柄旗之意。3.旂:(qi旗)《詩·小雅·采芑》:“其車三千,旂旐央央。”《詩·小雅·出車》:“旂旐央央?!薄对姟ぶ茼灐ぽd見》:“龍旂陽陽。”《爾雅》:“有鈴曰旂。”孫注:“鈴在旂上,旂者畫龍。”《說文》:“旂,旗有眾鈴以令眾也。”這里用為上繪交龍并有鈴鐺的旗子之意。4.旌:《禮記·明堂位》:“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國語·吳語》:“建旌提鼓?!薄墩f文》:“旌,游車載旌析羽?!边@里用為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之意。5.底:《詩·小雅·大東》:“周道如底,其直如矢?!薄夺屆め尩亍罚骸暗卣撸滓?,其體底下載萬物也?!边@里用為底子、基礎之意。6.視:《書·太甲中》:“王懋乃德,視乃厥祖?!薄对姟ば⊙拧ご髺|》:“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薄对姟ば⊙拧ぐ兹A》:“念子懆懆,視我邁邁。”這里用為效法之意。
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孟子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質為臣,不敢見于諸侯,禮也?!?/p>
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曰:“往役,義也;往見,不義也。且君之欲見之也,何為也哉?”
曰:“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痹唬骸盀槠涠嗦勔?,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為其賢也,則吾未聞欲見賢而召之也。繆公亟見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而況可召與?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鬃愚扇⊙桑咳》瞧湔胁煌病!?/p>
曰:“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豈敢往哉。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詩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p>
萬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駕而行。然則孔子非與?”曰:“孔子當仕有官職,而以其官召之也。”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
- 「搜神記」
熱門名句
-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 垂楊低映木蘭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 一別家山音信杳,百種相思,腸斷何時了
-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傍柳邊行
-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 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