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 簡介
「宋朝」-
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據況周頤《蕙風詞話》:「淑貞與曾布妻魏氏(魏夫人)為詞友。」可知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少時警慧,喜讀詩書,工書畫,曉音律。自稱「翰墨文章之能,非婦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鐘,不覺自鳴爾」(《掬水月在手詩序》)。成年與一俗吏結婚,曾隨丈夫宦游異鄉。但夫妻情趣不同,感情不合,精神極為痛苦,憂郁而終。一生創作頗多,死后「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魏仲泰《斷腸詩集序》)。詞多幽怨,流于感傷。也能詩。思想內容大多表現孤單寂寞的生活和苦悶哀愁的情感。反映了封建社會一位富有才情的婦女婚姻不美滿、精神上備受壓抑的痛苦。由于她在少女時代曾有過真摯純潔的愛情,后由父母作主婚配不當,所以在詞里有對過去愛情生活大膽、率真的描寫,對往日情人的思戀。表現了對自由幸福的愛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斷腸詞》受柳永、周邦彥的影響較大,語言清新婉麗,善于運用細膩、委曲的手法,描摹優美的自然景物,并融情入景,表達憂怨悲憤之情。淑真錢塘人,幼警惠,善讀書,工詩,風流蘊藉。早年,父母無識,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復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臨安王唐佐為之立傳。宛陵魏端禮輯其詩詞,名曰《斷腸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順治辛卯,有云間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問,乩書曰:「非余所知。」士問仙來何處,書曰:「兒家原住古錢塘,曾有詩篇號斷腸。」士問仙為何氏,書曰:「猶傳小字在詞場。」士不知《斷腸集》誰氏作也,見曰「兒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蘇小小乎?」書曰:「漫把若蘭方淑士,」曰:「然則李易安乎?」書曰:「須知清照易貞娘,朱顏說與任君詳。」士方悟為朱淑真,故隨問隨答,即成浣溪沙一闋。隨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書曰:「轉眼已無桃李,又見荼蘼綻蕊。偶爾話三生,不覺日移階晷。去矣去矣,嘆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動。或疑客所為,知之者謂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湖壖雜記》)因自傷身世,故以「斷腸」名其詞。南宋魏仲恭曾為之輯《斷腸詩集》10卷,《后集》8卷。有明代毛晉汲古閣《詩詞雜俎》本、清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本等,共收詞20多首。《斷腸集》有宋鄭元佐注本。在中國詞史上,朱淑貞是僅次于李清照的女詞人。
-
朱淑真生平考證
一、其生平,傳世載籍多記載為“自號幽棲居士,祖籍浙江海寧路仲,世居桃村。工詩,嫁為俗吏為妻,不得志歿”。幽棲居士之說,最早見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詳情朱淑真作品溯源
生前曾自編詩詞集(《寫懷二首》“孤窗鎮日無聊賴,編輯詩詞改抹看”),死后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禮)輯為《斷腸集》十卷,未幾錢…詳情朱淑真作品特點
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后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詩)2卷,《斷腸詞》1卷及《璇璣圖記》,輾轉相傳,有多種版本。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詳情朱淑真情愛世界
后人給朱淑真的詩集作序,說她“嫁為市井民妻”,當根據考證,她的丈夫應該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個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滿于他的,并不是無財無勢,而是才學不…詳情 -
- 《菩薩蠻(濕云不渡溪橋冷)》
- 《鵲橋仙(巧云妝晚)》
- 《念奴嬌(冬晴無雪)》
- 《春日雜書(一年妙處清明近)》
- 《江城子·賞春》
- 《清平樂(惱煙撩露)》
- 《減字木蘭花·春怨》
-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 《菩薩蠻(也無梅柳新標格)》
- 《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
-
- 曾幾
- 張輯
- 周紫芝
- 張榘
- 韓元吉
- 王禹偁
- 曹邍
- 陳德武
- 戴復古
- 張耒
- 慕容巖卿妻
- 孔平仲
- 陳鳳儀
- 蘇舜欽
- 林升
- 洪咨夔
- 張昪
- 趙師秀
- 徐君寶妻
- 米友仁
朱淑真相關資料
朱淑真的作品
宋朝名人推薦
朱淑真的詩詞
- 《菩薩蠻(濕云不渡溪橋冷)》
- 《鵲橋仙(巧云妝晚)》
- 《念奴嬌(冬晴無雪)》
- 《春日雜書(一年妙處清明近)》
- 《江城子·賞春》
- 《清平樂(惱煙撩露)》
- 《減字木蘭花·春怨》
-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 《菩薩蠻(也無梅柳新標格)》
- 《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
- 更多朱淑真的詩詞>>>
熱門名句
-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