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 簡介
「清朝」
-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于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吳江葉元禮親為之撰墓志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顏氏,后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于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游,從一定程度上為清廷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一生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以詞聞,現存349首,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朱祖謀云:"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云"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納蘭詞初名《側帽》,后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納蘭性德相關資料
-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1685年7月1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祖籍開原威遠堡鎮東北的葉赫河岸,滿洲正黃旗人,清朝詞人、學者。納…詳情
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主要作品有《飲水詞》《淥水亭雜識》等,收入《通志堂集》。納蘭性德的父親是康熙時期權傾朝野的“相國”明珠,母…詳情
納蘭性德22歲時,再次參加進士考試,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衛的官職,以后升為二等,再升為一等。作為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詳情
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詳情
顧貞觀: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凄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凄惋而后喜悅。 顧貞觀:容若詞一種凄忱處,令人不能卒…詳情
納蘭遺跡 陳列館按其筆下“郊園”設計 。由主展廳、錄像廳和畫廳組成,通過大量歷史文物表現其一生,后其墓地出土的墓志銘、朝珠、封誥、康熙銅錢等也在此…詳情
轟轟烈烈的“紅學”研究已經進行百載有余了。其中有不少文宿、巨匠參與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和進展。不但偉人毛澤東對《紅樓夢》研究有評述,就是前溯百載,…詳情
首先,納蘭性德與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宮禁,均為大內侍衛。據考,這種同事關系可能還非同一般。他們都極富文采,一個是滿人通過發奮勤學,成功地加入到中原…詳情
就納蘭性德和曹雪芹個人品格來比較,也有許多共同和相通、相似之處,兩人都有過人的才分和非同一般的文化基礎。納蘭性德在主編《通志堂經解》時,就把凡讀書…詳情
納蘭性德的作品
-
-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 《采桑子·當時錯》
-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 《浣溪沙·敗葉填溪水已冰》
- 《菩薩蠻(催花未歇花奴鼓)》
- 《長相思·山一程》
- 《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 《金縷曲(德也狂生耳)》
- 《赤棗子·風淅淅》
清朝名人推薦
-
- 樂鈞
- 金圣嘆
- 顧彩
- 峻德
- 王溥
- 文廷式
- 林則徐
- 端木國瑚
- 李毓秀
- 屈復
- 敦誠
- 佟世南
- 康有為
- 黃燮清
- 鄭文焯
- 黃任
- 吳藻
- 彭端淑
- 宋琬
- 敦敏